「閒置經濟」「二手買賣」市場廣闊 閒置的浪費變消費 市場規模達...

2020-12-10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95後」小林將一隻裱好的iPhone5掛上閒魚,定價120元。將舊手機零部件拆下,裝裱好後再出售,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風尚。

  舊手機何去何從,是一個問題。有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中國總共生產了94億部手機。有的過時了,但很多沒有,更多藏在抽屜裡。

  放眼鄰國日本,閒置手機也有新故事。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都科摩公司回收了621萬部手機,日本獎牌製作團隊從中提純了32公斤黃金,3.5噸銀和2.2噸銅。從舊手機裡提煉真金做獎牌,這在奧運史上是首次。

  兩個手機,提供兩個觀測視角:向左看,還有巨量的閒置物品沒有進入流通;向右看,閒置物品的價值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閒置經濟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幾天前,一位網友寫文章稱,廣東英德的鄉村臨聘教師要買他的閒置,一句話感動到他:「兩個學校合併在一起,孩子多了,學校裡僅有的一個電子琴不夠用,自己只能自費買個二手琴,給孩子們上學用。」

  汝之閒置,彼之珍藏。「閒置經濟」這四個字要拆開來看。「閒置」是指消費剩餘,無論是時間、物品還是知識,有盈餘才可能分享;「經濟」則指向交易,意味著每個人對物品效用的評價可能有霄壤之別。

  今年5月,阿里巴巴公布的2020年財報中,閒魚年成交額已突破2000億元。在這個平臺上,一年共交易40萬臺閒置Kindle,成了國內最大的Kindle流通市場。今年4月,二次元在線賣家數同比增長76.2%,JK、洛麗塔、盲盒等商品交易火爆,閒魚晉升國內最大的二次元二級市場。

  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看,走出物質極度匱乏,公眾消費理念的變遷顯而易見。Z世代買二手球鞋、盲盒,舊物成了寶貝;白領階層買廉價嬰兒床,轉賣囤多了的紙尿褲;母嬰二手、二手車、二手服務、二手手機都是千億元以上的市場。

  從全球視角看,中國的閒置市場也站在領先地位。2020年,以二手經濟聞名的日本,最大二手交易平臺Mercari國內業務交易額是6257億日元(393億元人民幣);有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閒置市場規模可達到1萬億元。

  有研究認為,今天消費品的平均使用壽命遠遠低於其設計壽命。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教授認為,閒置經濟是名副其實的共享經濟。

  「信任」是打開閒置交易的鑰匙

  閒置交易並非沒有門檻,尤其是對於非標準品而言,要實現省心賣與放心買,都不容易。

  信任,是閒置交易的命門。2019年騰訊研究院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對於重資產和高價值訴求的交易領域,平臺更加深度地介入,提供質量檢測,提供信任背書,成為趨勢。

  在今年閒魚品牌戰略升級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湯興說,今年閒魚品牌升級的一切行動,都是圍繞提升信任展開的。用戶既要一個自由市場,更要一個規範市場,不僅要平臺來撮合交易,更要平臺來擔保交易。

  閒魚在社區領域推出會玩社區,這被認為是提升「信任關係」之舉。在熟人、半熟人場景下,交易能更快達成,這是常識。今年5月,閒魚曾經披露過一個交易數據:二次元商品退貨率約只有普通商品的一半,同好間的交易降低了交易摩擦。

  老齡化加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老年人對於同城線下交易的需求就很強。回收舊衣舊書需要上門;奢侈品鑑定服務機構也要有線下實體。做好線下這個信任場,可以促進交易履約。

  締造信任空間是多方面的。除了物品真實性、物品質量、安全風險還有個人隱私等問題。

  從長遠來看,信任提升,仰仗技術提升。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落地,物品可追溯性可以大大提升。比如二手車,也正在研究如何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記錄任何一次過戶、維修、保養等數據,形成基於二手車的大數據的透明、公開和公正的交易系統。

  深挖「浪費變消費」的價值

  生活在浙江建德的陳杰,是一名「再生藝術家」。去年以來,他用廢舊縫紉機、修鞋機、磅秤等做了不少再生藝術裝置。別人眼中的廢鐵,他10元錢淘回來,不僅起死回生,還能賣出高價。在他啟發下,有用戶索性寄了舊車零部件給他,讓他代為改裝成一個燈。

  這幾年來,國內循環經濟發展,有幾個很醒目的政策節點:支持共享經濟,提倡垃圾分類,倡議光碟行動。它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圍繞衣食住行,是聚焦普羅大眾。

  一個無閒置社會的建立,有賴諸多無閒置城市的實踐,而要誕生無閒置城市,往往需要無閒置小區先行,而這背後站著的是個體。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看來,閒置物品循環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當然,只有個體理念覺醒也不夠。10月,《瞭望》雜誌做了一篇題為《教材浪費驚人》的報導。文章指出,二手教材面臨流通難題,核心困境是「存在產業鏈梗阻、供需匹配成本高、二手教材賣家或遭遇法律風險等堵點」。其實,除了交易成本,還有政策堵點。比如,對一些回收商家而言,閒置物品大多從民間個人手中回收得來,無進項發票,但是銷售要按全額徵稅。

  這意味著,閒置交易平臺從一開始就面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選擇。如果說3C數碼等高價值標品因為模式簡單,還有平臺湧入,要進入服裝等更多非標品類,則難免陷入「賺個吆喝」「交個朋友」的窘境。

  中國人歷來惜物,正所謂「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只不過,經歷幾十年經濟高增長,伴隨物質財富迅速積累,人們習慣了消費上「追新」,國內閒置的產品有時超越想像,由此帶出諸多浪費問題。可喜的是,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經濟的普遍實踐,新的消費行動在誕生。許多人意識到:物品的價值不在沉睡而在流通;物品的使用可以比佔有更有價值。從省吃儉用型物盡其用,再到今天共享型的物盡其用,惜物的傳統沒有變,但新的消費行動在不斷鋪展開。 (新華社)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yj

相關焦點

  • 二手交易市場催生閒置經濟,二手交易APP有何功能版塊?
    隨著消費升級步伐的增快,人們對消費種類和消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也由此誕生了一個龐大的商品閒置市場。為了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不少人會將有剩餘價值的閒置物品出售來增加收入,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也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
  • 二手電商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如何盤活「閒置」這盤棋?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商品增量市場逐漸開始見頂。各大電商均面臨著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局面。與此同時,在種種電商購物節狂歡後的人們理性消費意識開始覺醒,由此帶動我國二手電商交易市場規模擴大。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 全拓數據|消費狂歡後,閒置市場一片火熱
    每年「雙11」的消費狂歡後,可能過不了多久,「剁手族」們熬夜搶購的不少商品就會因為各種原因被閒置起來。不少人為了解決家中的閒置物品,就將目光轉向二手品交易市場,催生了閒置經濟。全拓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將達到48萬億,連年攀升的消費數據背後,也對應著大量的閒置物品資源,二手交易的供給將迎來大爆發。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萬億元。年輕人們都是網購的一把好手。網購的發明最早是為了省錢,發展至今卻掏空了一個又一個月光族的荷包。
  • 閒置經濟,Z世代為什麼愛買賣二手物品
    閒置經濟的潮流將削弱中國消費者對二手商品是「舊貨」的印象,帶動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接受買賣不同類型的二手產品,在線二手交易的市場規模將逐步擴大。年輕的群體能更快地接受二手交易,成為擴大市場規模的主要群體。
  • 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行業形成閒魚、轉轉兩大寡頭...
    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行業形成閒魚、轉轉兩大寡頭競爭格局  Emma Chou • 2020-10-16 14
  • 閒置經濟下的二手電商崛起
    有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為0.76億,2018年的用戶規模超過1億。此外,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二手物品交易規模已達2025.4億,環比增長5.5%,預計到2020年有望增至1萬億元。
  • 是什麼催生了萬億二手市場?又是誰在消費?
    2018年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達到7400億元,增速為29.65%。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萬億元。二手閒置市場成為藍海,催生了閒魚、轉轉、拍拍二手、樂空空、愛二手等二手交易平臺。其中閒魚獨佔鰲頭,市場份額高達70.7%。 曾經,我們認為「買二手的都是愛省錢的中年婦女」。
  • 逐步崛起閒置二手奢侈品市場中,「TwoPlus」突破了二手交易瓶頸
    據《2016分享經濟發展報告》初步估算顯示,我國2016年閒置品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一千四百億元。隨著物質充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手中出現了大量閒置物品,買賣二手物品成為了新的消費形式,閒置經濟也應運而生。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大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大戶 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
  • 二手市場火爆,閒置交易這個新方向前景如何?
    根據國內App Store 數據分析平臺ASO100對 2016 年 4 月 iOS 平臺的閒置買賣 App 的統計(如圖),脫胎於淘寶二手的「閒魚」以大比分繼續盤踞冠軍寶座;而「獵趣」、「空空狐」以及「轉轉」分列第二至第四,其他平臺也在加速「攻城略地」。儘管「閒置經濟」還是原來的經濟,市場卻不是原來的市場。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閒魚平臺90後用戶佔60%以上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
  • 2020年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的「主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的主力軍 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
  • 不僅只有二手, 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玩法多多
    近年來,隨著物質充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手中出現了大量閒置物品,買賣二手物品成為了新的消費形式。據《2016分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閒置市場規模保守預計已達 4000 億,正在成為分享經濟的下一個爆發點。
  •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大戶」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在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上,他們買進賣出,一邊置換物品,一邊也交到了許多朋友。
  • 閒置平臺如何重新定義二手價值?
    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同時存在並不矛盾,斷舍離正慢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進入第四消費時代的人們,其消費觀念並不會發生倒退,反而會更加注重產品本身的品質,剝離了營銷光環,在生活需求的物品上,開始追求性價比。根據央視財經的報導,截至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
  • 這家二手app讓女明星們都開始買賣閒置,消費降級時代真的來了嗎?
    無論是明星博主,還是普通用戶,在嘗試閒置買賣之後,都會感受到只二服務的便利性,並且毫不吝嗇地安利給身邊的朋友。人們對於二手閒置買賣的生活方式的接收程度不斷提高,即使是走在潮流前線的女明星們也願意嘗試起這種更具性價比的新型購物方式。難道這真的印證了2018年下半年以來媒體上刮的「消費降級」風潮嗎?
  • 二手奢侈品:處理閒置的中年人與消費奢侈品的年輕人|初創公司
    去年,閒置奢侈品交易服務平臺 「胖虎科技」 宣布完成 1 億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此前他們曾獲啟迪之星千萬級天使投資。胖虎科技創立於 2015 年,開始時以 C2B2C 模式切入二手奢侈品服務,即作為撮合交易平臺為奢侈品買賣雙方提供支付交易、鑑定洗護等服務,這是在二手奢侈品電商中,在傳統的買斷、寄售外,通過撮合買賣兩端來獲取服務費收益。
  • 拉來孫儷等明星辣媽開店,「花粉兒」想在母嬰二手閒置市場分一杯羹
    隨著淘寶和58兩家流量巨頭重金押注旗下的「閒魚」和「轉轉」,中國整個二手交易市場明顯比之前升溫不少,包括華為戰略合作的 3C 回收平臺「回收寶」,以及樂視投資的 C2C 閒置專賣平臺「舊愛」都拿到了數額不小的新一輪融資。 於此同時,根據羅蘭貝格近期發布的《中國母嬰童市場研究報告》,2015 年孕嬰童行業規模為 1.8 萬億,年增長高達 15%。
  • 阿里副總裁湯興:信任是打開閒置經濟大門的唯一鑰匙
    ,在標品做好信任交易,在非標品做實信任關係,在線下做好信任場域,有利於『讓閒餘上閒魚,將浪費變消費』」。可見,隨著二手平臺出臺相關約束政策,閒置經濟發展正在逐步規範化。閒置經濟蔚然成風,迎來爆發式發展從3C數碼到閒置衣物,從二手車到母嬰二手,過去一年,閒魚上架物品達10億件,賣出1025萬單奢品,一線城市好物有31%流向四線城市,Z世代(95後)佔平臺用戶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