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經濟下的二手電商崛起

2020-12-14 消費品行業觀察

有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為0.76億,2018年的用戶規模超過1億。此外,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二手物品交易規模已達2025.4億,環比增長5.5%,預計到2020年有望增至1萬億元

另一方面,孫儷、吳昕、沈夢辰以及薇婭、李佳琪、張大奕等一眾明星網紅都加入其中,進一步提升了二手交易市場的熱度。市場的發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和資本入場。

根據《2018年Q1國內二手交易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二手閒置APP在第一季度的下載量上,轉轉排第一,閒魚第二。並且據比達諮詢顯示,2019年3月,閒魚的月活為2439.9萬,轉轉的月活是1142.9萬,其餘平臺比如愛回收和微拍堂等月活不足200萬。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閒魚和轉轉的獨佔用戶超出85%,二者用戶重合率約為5%。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到2018年6月,閒魚與轉轉的用戶重合率僅為3.7%。

二手電商平臺的格局逐漸形成,綜合二手電商平臺與垂直二手電商平臺分割天下。

入局最早的愛回收,後與京東的拍拍合併

愛回收,是國內較早入局的二手電商平臺,成立於2011年,主要是電子產品回收,包括不僅限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並且從2011年至今先後多次獲得融資,最高融資數額達1.5億美元。

然後儘管愛回收有9年的用戶積累,但逐漸和閒魚、轉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據數據顯示,2019年愛回收的月活用戶僅為37.2萬

另外,在2019年,京東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拍拍」與「愛回收」戰略合併,但根據愛回收百度搜索指數和資訊指數可以看出,京東和愛回收聯手後,愛回收的流量只在短暫性的上升後繼續下降。

拍拍是京東集團旗下的二手交易平臺,過程比愛回收更「坎坷」,2014年拍拍由騰訊轉手給了京東。2015年,京東因模式問題停止了拍拍的賣家服務,上線拍拍二手交易平臺,但在一年後,京東關閉拍拍。而又在第二年,2017年,又重啟拍拍。2019年,拍拍與愛回收戰略合併。

但面對二手商品交易市場逐漸萌芽發展,愛回收與拍拍的未來也難以預期。

閒魚

閒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閒置交易平臺,成立於2014年。2016年,阿里巴巴將閒魚與拍賣業務合併,形成更完善的二手交易市場平臺。

並且在今年的戰略發布會上,閒魚表示在未來三年將培育10萬的「閒魚玩家」,還紛紛邀請了一大波明星網紅以及其他KOL、大V等相繼入駐,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量。

並且在近期的雙十二期間,據公開數據顯示,閒魚創造了185萬的最高客單價歷史,還刷新了很多數據。在12月1日至8日期間,有近500萬人在閒魚發布閒置,產生了1.12億次互動,5500多萬寶貝被瀏覽,其中過半的用戶是90後。

轉轉

轉轉是在2015年由58集團推出。經過多年時間發展,2018年,轉轉的交易規模達到了210億元,滲透率為20.38%。並且,在2019年10月,轉轉以70億元位列《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264位

而在近幾年,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轉轉也先後獲得騰訊投資的兩輪融資,分別是2億美元和3億美元。

而轉轉也不斷開展市場布局,今年5月上線了潮品鑑定平臺「切克」,進軍球鞋、潮流服飾領域。並在兩個月後收購了數碼消費品檢測篩選平臺WHYLAB實驗室。另外,轉轉還聯合了二手回收平臺閃回收以及柒月、壹品等國內頭部供應鏈企業,共同投資成立公司,推出B2B二手交易平臺「採貨俠」。

可謂是在這一年,轉轉的「戲份」超級多,但未來如何,未見明朗。

垂直二手電商遍地開花

不過要說二手市場最火爆的應該是二手車電商,在各大平臺廣告包括電視節目中可見人人車等平臺,但其餘手機、服飾、母嬰、奢侈品、圖書等二手電商平臺也逐漸崛起。比如據數據顯示,手機的閒置率超過了60%,廢舊手機市場的存量已經超過了20億部。而服裝、母嬰等其他領域也擁有數千億規模的市場。

據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的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目前已經超過200家,並且二手車交易平臺的數量最多,有103個,垂直類二手圖書交易平臺有6個。此外,根據應用寶數據顯示,二手車、二手房類的APP達88款。並且,資本市場也似乎也看好垂直二手電商。

但從整體市場規模和市場滲透率來看,垂直二手電商玩家的存在感並不強,儘管他們大面積的投放廣告,但與閒魚、轉轉等相比並不足以匹敵。

閒置經濟崛起

隨著國人消費理念的轉變,閒置經濟和共享經濟開始出現,二手市場也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據數據顯示,線上二手買賣渠道目前用戶主要為18歲到34歲的年輕人,其中31.0%是單身人士,男女比例分別為4:6

並且根據《二手經濟下的用戶觀察報告》顯示,九成用戶每月至少交易一次,使用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晚上八點至十點之間,其中售出品類較高的是手機、服飾鞋帽、圖書和數碼產品等。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閒置經濟必然興起,尤其環保概念的不斷滲透,循環經濟、廢物利用也促進了二手市場的發展。但在這個看似風口的二手電商市場,距離真正的爆發還有一段時間,同時也還有諸多問題加以解決。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的維權數據顯示,在二手電商平臺的投訴中男性投訴比例高於女性,並且投訴人群主要是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

小結

質量和信任問題一直限制著二手電商平臺的發展,假貨泛濫、描述不符等各種被騙經歷比比皆是,儘管各大二手電商平臺都引進了信用機制和實名認證,但仍無法完全避免。不過在綜合電商平臺紅利日漸消散的現狀下,二手電商細分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的增長仍可期

相關焦點

  • 二手電商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如何盤活「閒置」這盤棋?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商品增量市場逐漸開始見頂。各大電商均面臨著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局面。與此同時,在種種電商購物節狂歡後的人們理性消費意識開始覺醒,由此帶動我國二手電商交易市場規模擴大。
  • 二手奢侈品電商興起,二手循環經濟是發展趨勢
    在貝恩諮詢公司聯合義大利奢侈品協會發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控報告2019年春季版》報告中還顯示,20歲出頭的中國「Z世代」消費者正逐漸成為奢侈品行業不斷崛起的強大力量。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也從「擁有」轉變為「使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租賃或購買二手商品的方式獲得使用權。
  • 二手電商變形記:從閒置物品流通到創業者舞臺
    很多消費者對曾經遍布街頭的鋼盆換手機、雞蛋換衣服、家電等仍有記憶,在這種原始的交易流程中,「中間商」擁有絕對定價權,消費者因為二手物品的回收價太低,甚至寧可選擇直接丟棄。 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閒置物品指數型增長,以及以閒魚、轉轉為代表的平臺模式愈發成熟,二手電商成為閒置物品交易的重要渠道。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突發疫情以及經濟壓力較大的今天,二手經濟模式有望在國內的消費體系中提升地位。
  • 閒置經濟,Z世代為什麼愛買賣二手物品
    閒置經濟的潮流將削弱中國消費者對二手商品是「舊貨」的印象,帶動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接受買賣不同類型的二手產品,在線二手交易的市場規模將逐步擴大。年輕的群體能更快地接受二手交易,成為擴大市場規模的主要群體。
  • 逐步崛起閒置二手奢侈品市場中,「TwoPlus」突破了二手交易瓶頸
    據《2016分享經濟發展報告》初步估算顯示,我國2016年閒置品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一千四百億元。隨著物質充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手中出現了大量閒置物品,買賣二手物品成為了新的消費形式,閒置經濟也應運而生。
  • 閒置平臺如何重新定義二手價值?
    根據央視財經的報導,截至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數據顯示二手市場的足夠大,但二手交易市場總體仍處於用戶習慣培養階段,拍拍易主,究其原因,是因為二手物品電商想要吃到循環經濟帶來的紅利也沒想像中那麼容易。
  • 日本二手電商即將上市 中國轉轉們何時爆發?
    日本網際網路企業終於搞出大新聞,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二手物品交易電商Mercari已經申請IPO,計劃融資9億美元,預計年內在東京上市。新獨角獸的崛起,讓全球主流資本市場目光被二手電商吸引。此前整個網際網路時代都無所作為的日本企業,在驕傲了一整個時代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剛剛關注到轉轉、閒魚的時候,竟然已誕生二手電商領域獨角獸,其背後蘊藏著複雜的宏觀經濟動因。日本在文化層面與中國相近,尊長有序但也極好「面子」。泡沫經濟時期日本人也如今天的中國人一樣,有著買下世界的雄心,但自1985年「廣場協議」以來,日本經濟低迷至今。
  • 中國二手物品市場不斷擴大 網絡二手交易平臺迅速崛起
    近年來,隨著中國二手物品市場不斷擴大,網絡二手交易平臺迅速崛起。「二手經濟」是通過平臺來進行交易的商業模式,也是當前中國平臺經濟發展的一種新模式。2016年以來,中國的二手商品交易開始逐漸興起,隨著大型網絡平臺和電商巨頭的加入,在線二手交易市場在國內迅速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 二手電商變形記-虎嗅網
    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閒置物品指數型增長,以及以閒魚、轉轉為代表的平臺模式愈發成熟,二手電商成為閒置物品交易的重要渠道。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突發疫情以及經濟壓力較大的今天,二手經濟模式有望在國內的消費體系中提升地位。而在環境保護方面,閒置物品交易也能起到重要作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 二手電商去向何方
    然而,最早發展起來的電商平臺,銷售的大多是標準化、品牌化的產品。相比之下,二手交易電商的發展則要晚得多。雖然市場上也有像「孔夫子舊書網」等交易平臺的存在,但這些平臺只限定於服務一小批特定人群,交易總量很小。直到近幾年,這個領域才逐漸開始被人們所重視,相關的競爭才激烈起來。那麼,為什麼作為電商的一個重要領域,在整個電商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二手交易電商在很長時期內顯得十分冷清?
  • 上市在即的日本mercari,給中國二手電商平臺上了一課?
    在瑞典等一些發達國家,每家每戶都會買賣閒置,二手交易佔GDP在10%以上;在2013年的美國,閒置市場對總零售的滲透率已經達到0.8%。在這些國家舊貨店經營得很好、跳蚤市場人氣很高,在這些市場,二手買賣、閒置交換是一種自然、環保、簡單的生活方式。天時:日本經濟增長疲軟進一步推動二手交易。說白了,就是日本人要省錢。
  • 二手市場火爆,閒置交易這個新方向前景如何?
    分享經濟的火熱在2015年底大爆發,除了二手車、二手房市場人滿為患,各大電商巨頭紛紛湧入閒置物品交易這個賽道。如今,閒魚、獵趣、轉轉等組成第一陣營,正在資本和市場的相互推動下滾滾向前,看起來順風順水的閒置電商平臺就真的「只欠東風」嗎?
  • 「閒置經濟」「二手買賣」市場廣闊 閒置的浪費變消費 市場規模達...
    閒置經濟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幾天前,一位網友寫文章稱,廣東英德的鄉村臨聘教師要買他的閒置,一句話感動到他:「兩個學校合併在一起,孩子多了,學校裡僅有的一個電子琴不夠用,自己只能自費買個二手琴,給孩子們上學用。」  汝之閒置,彼之珍藏。「閒置經濟」這四個字要拆開來看。
  • 二手萬億市場崛起!未來閒置物品交易會誕生新巨頭嗎?
    閒魚、轉轉、拍拍二手等專業的電商二手平臺;從評測機構起家的愛否、zealer也在做二手數碼交易,攝影網站蜂鳥則推出相機及鏡頭的二手交易平臺;58同城等更是變成了二手「雜貨鋪」等。至於很多B站UP主,也是在利用自己的人氣做起二手手機的「中間商」去賺差價。整體來看,二手平臺正在加速呈現出多元、垂直趨勢。而相關的二手消費,也在迅速壯大。
  • 二手電商大亂鬥,閒魚能否繼續稱霸二手市場?
    時代的轉變:「衝動」的前浪遇到「克己」的後浪二手交易的實質是賣家和買家圍繞著商品的殘餘價值進行交易,賣家通過二手交易處置"多餘"的物品,買家通過二手交易獲得最具優性價比的商品。當有閒置物品的賣家和有需求的買家體量足夠大時,二手市場就會爆發式的發展。有閒置物品的賣家想要達到一定的體量,需要長時間的"原始積累",而中國因為電商的繁榮,將這個積累時間大幅度縮短。
  • 「閒置經濟」催熱二手網淘 母嬰用品、玩具交易活躍
    由此催生了「閒置經濟」的火爆,線上二手交易平臺扎堆出現。  閒置舊物再利用催熱「二手貨」市場  家住海曙區的趙女士前段時間準備重新裝修房子,家裡有一套閒置的沙發急需處理掉,於是就把轉手的信息掛到一款二手交易APP平臺上。
  • 買舊物、淘好貨、賣二手……閒置經濟日漸興起
    如今,不少人通過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將自己不用的物品轉給別人。二手電商、閒置經濟不僅契合循環利用理念,而且易於形成一種社群文化。近年來,像小姜這樣嘗試二手交易平臺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以閒魚、轉轉等為代表的一批在線二手交易平臺快速發展。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二手電商市場規模達到2596.9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53.2%。
  • 二手電商難尋二手貨
    多位在中關村地區從事二手電子產品生意的商家對「子彈財經」表示,二手產品也有季節性,更何況在現在整體環境下,愈發得艱難。 「以前光送貨的兄弟就有四五個,現在我自己送就行了。」從2018年開始,很多正規二手電商平臺開始利用短視頻平臺進行導流,正規軍的興起一度讓整個二手行業充斥著煙火氣息。
  • 你的閒置物品還能這樣賺錢,剖析一年交易2000億的二手霸主
    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經常會思考還有方式能夠賺錢,有人開網店,有人在朋友圈賣貨,有人擺起了地攤,也有人,在翻箱倒櫃,出售閒置物品來換錢。說起換閒置物品的平臺,就不能不提58同城,趕集網等平臺,這些平臺很早就可以進行二手物品交易,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國內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了,當屬閒魚莫屬了。
  • 閒魚不止賣「二手」,要做閒置轉讓社區
    【獵雲網(微信號:)北京】8月28日報導 (文/張鵬會)萬物盡其用,天下無閒置。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和消費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商品開始在閒置平臺上發揮「剩餘價值」。獵雲網獲悉,目前每天超過100萬人在閒魚上發布超過200萬件個人閒置物品,累計發布的閒置物品數量超過14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