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商變形記-虎嗅網

2021-01-09 虎嗅APP


「行業冥燈」羅永浩有了新動向。10月14日,二手交易平臺轉轉通過微博宣布羅永浩成為品牌推廣大使,並以視頻方式推出「羅永浩 X 轉轉 2020秋季舊機發布會」。隨後轉轉平臺上線「老羅嚴選推薦」專區,內容以品牌手機為主。


二手閒置物品交易是一個古老而龐大的市場,央視財經報導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2018年時這個數字一躍成為7400億。同時幾乎所有預測都認為,2020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元級別。這個數字依然沒有達到行業預期,以美國為例:2019年中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可閒置物品交易規模中國尚不足美國一半。


更能誘發從業者想像力的是,儘管中國電子商務起源於「二手貨」,但發展多年後電商的個人賣家已經大幅減少,這意味著線上二手交易依然是一片龐大的藍海。


電商出現前,二手閒置物品交易並不划算。很多消費者對曾經遍布街頭的鋼盆換手機、雞蛋換衣服、家電等仍有記憶,在這種原始的交易流程中,「中間商」擁有絕對定價權,消費者因為二手物品的回收價太低,甚至寧可選擇直接丟棄。


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閒置物品指數型增長,以及以閒魚、轉轉為代表的平臺模式愈發成熟,二手電商成為閒置物品交易的重要渠道。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突發疫情以及經濟壓力較大的今天,二手經濟模式有望在國內的消費體系中提升地位。而在環境保護方面,閒置物品交易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多位二手交易從業者均對《深網》表示,二手行業一直是電商中最難盈利的幾個領域之一,「商品無法標準化、服務無法標準化,這讓二手商品很難規模化,毛利率相對低下。」轉轉前員工馬鴻朗則對《深網》表示,以轉轉、閒魚為代表的閒置物品轉讓和以瓜子、優信為代表的二手車、二手房領域有本質區別,「二手車、二手房是標品,平臺可以從中間賺取服務費用,後期還可以提供金融服務。但轉轉、閒魚上的個人閒置物品相對價格較低,且處於電商中的長尾位置,平臺很難從中獲取利潤。」


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二手電商仍是巨頭的遊戲。愛回收與拍拍合併前,拍拍總經理王永良曾在朋友圈表示,拍拍二手是值得做一輩子的事業,也是一件即將迎來高速成長,並終將走向偉大的事業;58集團CEO姚勁波在轉轉上線後不久對《深網》表示,二手業務很難盈利,「希望轉轉是一個口碑很好的用戶平臺,希望通過轉轉這個產品讓社會變得更加環保、更加綠色。」


找靚機和轉轉業務整合後,轉轉創始人黃瑋對《深網》表示,「情懷支撐著我們走到很遠,在轉轉上C2C買賣不收費。轉轉在進行補貼,讓更多人養成二手買賣的習慣。」閒魚事業部前任負責人陳鐳曾表示,「閒魚有1000億的GMV,就等於給社會節省1000億的生產。」


與傳統電商一樣,從服務個人賣家到服務企業賣家或許是個好的出路。閒魚、轉轉、愛回收等頭部玩家均在近年來布局to B市場,優品、嚴選等模式成為盈利重要來源。


這種變化的代價就是職業「玩家」先後湧入,二手交易也逐漸從小眾愛好、個人行為轉向規模化、企業化,一位資深閒魚賣家李蘭對《深網》表示,「在閒魚剛成立的時候,對上線商品的數量、頻次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但最近一年來,閒魚與中早期的淘寶已經非常相像了。」一位閒魚員工戴振國則對《深網》如此解讀,「至少在目前,在閒魚上進行創業行為是被認可和支持的。」


一超多強


中國電商的草莽時代,二手商品曾經扮演重要角色:淘寶、支付寶第一件成交的商品均是「二手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中國經濟經歷轉型,從投資、出口主導型向消費主導型轉變。1年後,徹底改變中國電商業態的雙十一上線:消費從滿足剛需到滿足個性化需求,電商平臺從為中小賣家提供服務蛻變為服務大商家,一些大型電商平臺甚至乾脆從撮合商變為直接備貨的商家。


這樣的轉變背後,大量閒置用品開始出現,二手交易市場有了初步土壤。PC時代,各種論壇、BBS上二手物品售賣的信息屢見不鮮,一些地區性質的社交平臺上出現線上線下的跳蚤市場。


與以往純線下二手回收以節約為主要目的不同,年輕人對二手平臺的期許除了省錢以外,更會享受最原始的「淘寶」樂趣。


在這個階段,二手電商最重要的兩個代表是淘寶的二手頻道以及58同城和趕集網的二手頻道,除此以外,百度貼吧、qq群等社交平臺也是二手交易的多發地。但無論以電商為依託還是以社交為依託,二手電商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階段。


分水嶺出現在2015年,隨著滴滴等公司走入公眾視野,共享經濟在中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新興概念讓這個隱身幕後的電商骨灰領域忽然爆發淘寶二手轉型閒魚、58同城趕集網二手頻道轉型轉轉,在京東重啟拍拍二手前,這兩大平臺迅速吃下國內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二手電商發展報告》顯示,二手交易電商平臺市場中,閒魚佔比第一達到70.7%;其次是轉轉佔比為20.38%;拍拍二手為6.37%;愛回收為3.18%。


閒魚上線僅僅兩年就累計超過1億實名認證用戶,已成交閒置交易物品達到了1.7億件;轉轉上線兩個月日活峰值即達到100萬。2019年,閒魚交易額突破2000億,成為當之無愧的二手交易市場霸主。陳鐳曾表示,通過做好社區,閒魚做到1萬億規模的機會非常大。


發展幾年後,轉轉將主戰場從正面對撼閒魚變成專注於核心業務。黃瑋如此對《深網》解讀轉轉的業務,術業有專攻,「閒魚是一家以閒置為切入的社區模式,在流量層面解決問題。轉轉是從產業鏈、服務入手,在專業的領域上為用戶提供服務。」據轉轉集團數據顯示,轉轉和找靚機業務整合後,手機C2B業務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1.69%,和宣布合併時相比也增長了61.1%。其中,轉轉手機C2B業務的日收貨量在8月3日突破了9600單。 



更多的競爭者正在閒魚的賽道上奔跑,最新的名字是愛回收。


近日,愛回收完成超1億美元E+輪融資,由京東集團和國泰君安國際聯合領投,上海國和投資、清新資本、京東物流產業基金匯禾資本、毅峰資本參與跟投。同時,集團品牌由愛回收升級為「萬物新生」。


2017年,京東將拍拍「復活」後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拿出10億級資源戰略支持。一年半以後,京東宣布領投愛回收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同時拍拍併入愛回收。與閒魚、轉轉上線時偏重C2C不同,有京東加持的拍拍、愛回收在3C領域布局很深,同時對應C2C、C2B、B2C等業務模式均有布局。


此次疫情期間,二手電商再次產生巨變。根據閒魚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閒魚新用戶大增,很多被困家中的普通人以轉售閒置品作為副業賺錢。轉轉方面則表示,春節後轉轉平臺的自營手機業務訂單量環比增長75.9%,GMV環比增長更是達到了107.2%。


戴振國對《深網》表示,疫情過後二手電商行業可能會迎來一次發展機會,「此前衝動消費的非必需品或許會大量流入二手市場,貨源方面將獲得一個增量;另外,疫情期間消費者現實收入確實降低,用戶方面也會獲得一個相應增量。」 


變味的魚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閒魚推出時曾承載著流量的最後開發價值。在第一屆雙十一一炮打響後,阿里巴巴先後上線雙十二和淘寶二手,目標分別瞄準備貨過多的商家與衝動消費的用戶。 



雙十二並未承擔其原定角色,隨著中國第一次庫存高峰逐漸過去,幫助商家進一步清貨的雙十二逐漸將主戰場放在線下。但閒魚依然在阿里巴巴體系內順利運轉,2019年12月時閒魚曾公布數據,過去一年有1.4億件淘寶商品被「一鍵轉賣」到閒魚,近4成用戶會轉賣一個月內買入的東西。


這繼承了阿里巴巴最熟悉的領域C2C,但正如馬雲曾描述淘寶一樣:家中長子,辛苦賺錢讓幾個小弟上學讀書。秉承C2C的閒魚很快與淘寶一樣顯現出最大的劣勢,個人賣家良莠不齊,平臺運營方盈利困難。


故事正在重演,如同淘寶一拆為三後,針對to B業務的淘寶商城一飛沖天一樣,閒魚也布局to B業務。2019年年初,閒魚上線「閒魚優品」頻道,該頻道提供品牌自營及授權的官方閒置、品質二手、樣品舊款等類型商品。


一個更規範和更龐大的市場,沒有一家二手電商願意放過。比閒魚布局更早的是轉轉,轉轉優品在2015年就已經上線,從事iPhone回收和寄賣服務,並引進前蘋果公司Genius Bar質檢工程師加入團隊。


馬鴻朗對《深網》介紹,在二手電商領域,是否to B其實意味著是否進行商業化嘗試,「標品二手商品一般都有獨立的公司,比如二手房、二手車、二手手機、二手奢侈品,轉轉和閒魚上留下的基本都是長尾商品,很難向個人賣家收費或提供相關服務。」


馬鴻朗從事二手商品交易行業超過十年,他也是轉轉最早的一批員工之一。在馬鴻朗看來轉轉和閒魚最初的確以個人閒置物品流轉為主,但當訓練有素的職業賣家湧入時,平臺根本無力阻擋。


閒魚公布的數字顯示,其2018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在閒魚成功達成過交易的用戶年銷售平均收入達到4296元;每天超過100萬用戶在閒魚上發布超過200萬件個人閒置物品。「這樣的數字僅靠個人賣家的力量是很難達到的。」馬鴻朗如此表示。


可以參考對比的是,在閒魚上線之初,公布的數據往往以用戶數量、月活為主,而在2018年以後,銷售額成為更關鍵的數字。


閒魚創始人諶偉業曾表示,未來將投入資源培養10萬名閒魚「玩家」,為他們定製魚塘,設計玩家號、玩家魚塘產品和推廣方案。「玩家」是閒魚對符合要求引進「KOL」的稱呼,覆蓋二次元、潮玩、手工藝、復古、時尚等30多個垂直領域,發布商品數量上限可以達到500個。


很早就在各種平臺買賣二手商品的李蘭則對《深網》表示,「現在平臺傾斜職業賣家,排在前面的永遠是職業賣家的商品,個人賣家或者愛好者反而很容易就被降權或者下架。」


這條魚變了味。


今年7月,閒魚更是傳出消息將出售閒魚Pro帳號。據了解,閒魚Pro帳號為付費帳號,半年199元,一年299元,與普通帳號的最大區別是添加了庫存功能。「這和淘寶還有什麼區別?」李蘭對閒魚Pro帳號並不感冒,「還是更懷念二手閒置物品行業剛出現的時候,現在的閒魚不好玩。」


盈利是難題 假貨難根治


在中國電商領域,垂直電商一直被認為很難獨立生存,但這個邏輯在二手電商領域正好相反:專注二手車交易的瓜子、優信,專注二手圖書行業的孔夫子、多抓魚,專注二手手機的愛回收、找靚機,專注二手奢侈品交易的紅布林均發展不錯。


馬鴻朗對《深網》表示,這是因為垂直二手電商往往採用半自營模式,「先收購,然後進行相關的維修、評估擔保再出售,垂直二手電商可以獲得中間的服務利益。」據業內人士向《深網》介紹,目前二手行業拉新成本高低不同,「手機品類的拉新成本差不多可以超過200元,但綜合行業的拉新成本更高,因為國內用戶並未養成閒置物品交易習慣。」該人士進一步稱,除了一些標品外,閒魚轉轉的貨品交易率不足10%,「即每發布10件商品,賣出商品不足1件。」


更難以根治的頑疾則是假貨,「假貨太多了。」一位閒魚資深買家高飛語對《深網》表示,在閒魚剛剛上線時,她曾連續購買了多單商品,但很快幾次非常不愉快的購物體驗還是讓她放棄了閒魚。據高飛語介紹,在二手電商裡,球鞋、手機、包等均是售假重災區。


該資深買家描述了一次被騙的經歷:在閒魚上看到一雙耐克球鞋,原價接近2000元。賣家表示因為尺碼不合適,只試穿過一次,先售1200元。但在收貨後,卻發現與正品不符,經過鑑定後發現是假鞋,而賣家卻反過來稱買家惡意退款。


這是二手電商平臺假貨的一個典型案例,因為電商平臺有相關機制,退換貨非常容易,但在二手電商平臺卻並不那麼容易。


開路者已經倒下一批, IT桔子在2014年12月製作專題《每日專輯:主打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的平臺》僅僅一年後,提及的11家平臺裡已經有5家關門,其中包含一起換吧、米粒、i交換、大牌秀、艾依網,死亡率接近50%。


吸納更多職業賣家,或許能夠有效幫助二手電商平臺上規模並引入更多監管。戴振國對《深網》表示,阿里巴巴一直在建立一套創業體系,「現在閒魚是這個創業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閒置物品流轉其實沒有以前那麼重要。」


但對於創業者來說,閒魚是最後一個舞臺,其巨大的線上流量和低準入門檻讓其成為一個流量窪地,無數職業賣家試圖在其中分一杯羹。買家們反感的是,在轉轉、閒魚等平臺上這些套路嫻熟的售假者往往是一些無良商家。這些假貨商家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在二手平臺售假,他們深諳二手交易規則,註冊大量帳號偽裝成個人賣家,每售出一件商品便迅速下架,多個帳號循環使用。


一些「高仿」生意也在二手電商平臺死灰復燃,一位銷售高仿包的東北賣家徐立人對《深網》表示:自己在朋友圈明確標註所售商品為高仿產品,但消費者並不抗拒。據其介紹,高仿包的價格一般在正品包的十分之一左右,一些足以以假亂真的產品甚至價格更高。


而在假貨、偽品以外,二手電商平臺上還有更多奇怪業態:有的賣家開出超高或超低的價格,開展兼職、個性服務、奇葩商品等交易,諸如上古神獸、臨時男友、兼職保鏢等。在這些業態的背後,則暗藏玄機。據高飛語介紹,一些標註美女寫真圖片的,實際背後有色情服務。


直播、社交等新模式漸興


當閒魚越來越像淘寶,愛回收越來越像京東,電商們諳熟的新模式也在逐步被二手電商平臺引用。


今年閒魚上線了直播業務,顯然這樣的業務不是為那些偶爾在平臺上轉讓一些二手衣服、二手桌遊的個人用戶準備的。



和淘寶、抖音、快手等相對成熟的直播行業相比,閒魚直播平臺並未響起太大音量,其他二手平臺也並未跟進。據《深網》觀察,目前二手電商領域的直播主要集中在奢侈品、車、房等大件商品,與電商直播往往主打價廉物美不同。


淘寶直播員工馮平對《深網》表示,消費者看直播的兩個重要原因分別是價格便宜和可以實時產生反饋,「一般來說直播間都會發放很多專屬優惠券,並提供秒殺模式,在價格方面有優勢;觀看直播的時候,主播還會對商品進行解讀並和消費者產生實時互動。」


在價格方面,二手電商平臺直播很難產生競爭力,馮平介紹稱,「二手電商本身的消費者本身就很注重性價比,而且也沒有商家在背後進行支撐。」馮平進一步表示,二手電商的直播業務主要目標還是在行業背書,「相對來說二手商品需要賣家投入更多價格之外的感情,比如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二手商品上介紹來源、講故事,現在有直播平臺,會更加直觀。」


一些發展to B業務的二手電商平臺由於本身就有庫存,所以在直播方面投入更多。找靚機在二手手機行業內就以短視頻拍攝、直播帶貨見長,旗下擁有多位專業度極高的帶貨主播。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紅布林創始人CEO徐薇也曾表示,「二手奢侈品+直播」這種內容模式正成為中國二手奢侈品平臺的新增長點。


黃瑋則對《深網》表示,轉轉在做直播,「通過直播網際網路新的技術方式,能夠拉近線上跟線下的距離,消費者的轉化動力會強很多,某種程度上幫助線上代替線下。」


直播以外,社區模式也是二手電商平臺關注重點。根據閒魚公布的數據,閒魚在全國有超過12.5萬個魚塘,魚塘用戶的互動數量是普通閒魚用戶的2.2倍。諶偉業曾披漏,在閒魚社區中有過互動的用戶,成交轉化率為13.5%,而沒有互動的用戶的成交轉化率只有0.07%。


所謂魚塘,是通過用戶相同興趣愛好,或者對於同類目物件的熟知程度,藉由算法集合推薦給用戶讓其匯聚在相同的類目形成社區,營造社區氛圍,同時藉由社區氛圍強化用戶對閒魚的粘性。


但這種模式正受到更嚴格的管理,今年8月浙江省委網信辦召開專題會議,督導閒魚平臺開展「百日專項行動」,閒魚隨後主動關停魚塘。


社交平臺依然是二手電商平臺最大的競爭對手。百度貼吧中的「二手吧」,截止目前,發帖數超過2000萬,關注人數超過120萬;「二手吧吧」關注人數近萬,「二手交易吧」關注人數近2萬。


另一個主要競爭對手則來自專業的微信、QQ社群,一位二次元愛好者郭成對《深網》介紹,原來會在閒魚上購買一些cos服裝、手辦,「但現在閒魚上都是商家,很難能淘到好東西了,現在主要通過一些大群。大群裡都是二次元愛好者,交易非常常見頻繁,也更加方便。」



相關焦點

  • 二手電商變形記:從閒置物品流通到創業者舞臺
    但轉轉、閒魚上的個人閒置物品相對價格較低,且處於電商中的長尾位置,平臺很難從中獲取利潤。」 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二手電商仍是巨頭的遊戲。 與以往純線下二手回收以節約為主要目的不同,年輕人對二手平臺的期許除了省錢以外,更會享受最原始的「淘寶」樂趣。 在這個階段,二手電商最重要的兩個代表是淘寶的二手頻道以及58同城和趕集網的二手頻道,除此以外,百度貼吧、qq群等社交平臺也是二手交易的多發地。但無論以電商為依託還是以社交為依託,二手電商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階段。
  • 二手電商難尋二手貨
    從2018年開始,很多正規二手電商平臺開始利用短視頻平臺進行導流,正規軍的興起一度讓整個二手行業充斥著煙火氣息。 在這些商家眼中,這些二手電商平臺自誕生之初,打著高質量低價格的口號,這些裹挾著大筆風投資金的二手電商平臺突然衝開了非正規軍的大門,爭奪戰就此開打。 在這場戰役中,傳統二手交易市場已野蠻生長多年,新生的電商模式還遠遠沒有成為市場主流。
  • 二手電商去向何方
    以上所有的事實都表明事情正在起變化——在二手交易電商市場上,一種被稱為C2B2C的商業模式正在悄然興起,而行業頭部企業之間對於市場的爭奪也在日趨激烈。只要我們簡要回顧一下二手電商交易市場的發展,就會發現在很長時間裡,它在整個電商市場中的存在感其實非常低。我國的電商起步很早。早在上世紀末,易趣、噹噹等一些電商平臺就已經嶄露頭角。
  • 二手電商大亂鬥,閒魚能否繼續稱霸二手市場?
    電商購物節和電商直播等等營銷手段,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用戶下單,同時高效的物流體系也使用戶的後悔時間大幅度縮短。衝動消費的過後,則是大量物品被閒置。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人開始把變賣閒置物品當做"開源收入"。與此同時,為了降低生活成本,消費者通過購買二手達到"節流支出"的目的,二手消費觀逐漸走向成熟。除了疫情,推動二手消費觀逐漸走向成熟的還有年輕一代。
  • 閒置經濟下的二手電商崛起
    二手電商平臺的格局逐漸形成,綜合二手電商平臺與垂直二手電商平臺分割天下。入局最早的愛回收,後與京東的拍拍合併愛回收,是國內較早入局的二手電商平臺,成立於2011年,主要是電子產品回收,包括不僅限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
  • 轉轉牽手閒魚,二手電商要變天!
    轉轉有夢想,閒魚有野心二手電商要變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年7月,原本平靜的二手電商市場突然風雲湧動:二手電商市場裡的兩大巨頭握手言歡後,轉轉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閒魚優品,而轉轉CEO黃煒也稱"未來合作一切皆有可能"表達了對合作的"不排斥"。
  • 益弘金融商學院:二手電商玩家雲集
    二手商品線上買賣的形式能否可以考證?分離Poshmark,美日市場以及國內的競爭格局,或許能對二手電商買賣的開展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  美垂直二手電商玩家雲集,Poshmark主打時髦搶先IPO  研討顯現二手服飾市場行將迎來井噴期。
  • 實體的「跳蚤市場」,能讓二手電商更進一步嗎?
    在雙十一、黑五,以及雙十二的連番轟炸下,如今網際網路行業中比電商行業更熱鬧的,無疑就是二手電商平臺了。並且有網友就發現,在雙十一後,諸如閒魚等二手電商平臺上充滿了李佳琦或薇婭的名字,大量活動禮盒被轉手掛在閒魚上,而在這其中,既有一時衝動的消費者,有拆分活動套裝轉售的賣家,更有精打細算來撿便宜的買家。在這樣各路人馬的活躍下,也讓二手電商平臺同樣也熱鬧十分。
  • 二手奢侈品電商興起,二手循環經濟是發展趨勢
    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也從「擁有」轉變為「使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租賃或購買二手商品的方式獲得使用權。於此,面向二手奢侈品消費者而生的閒置奢侈品交易平臺逐漸興起。根據優奢易拍發布的8月份鑑定報告,在8月的鑑定物品中,全新奢侈品的佔比較上月稍有下降為55%,二手奢侈品佔比上升為45%。
  • 日本二手電商即將上市 中國轉轉們何時爆發?
    日本網際網路企業終於搞出大新聞,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二手物品交易電商Mercari已經申請IPO,計劃融資9億美元,預計年內在東京上市。新獨角獸的崛起,讓全球主流資本市場目光被二手電商吸引。中國有全球最大的電商交易規模,通過二手電商催化中國二手交易的大盤是最佳路徑。目前,中國二手交易市場中,轉轉和閒魚佔據著超半數以上的市場分額。從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整體發展的經驗看來,中國二手電商在未來有很大機率能夠做到彎道超車,在世界二手電商領域後來者居上。
  • 二手潮鞋交易電商虛火過旺
    近一段時間,網上球鞋轉賣持續火爆,「炒鞋」甚至成為一門生意,這也催生了一大批潮鞋鑑定交易電商,吸引了各路資本追捧。網際網路行業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僅「毒APP」「nice」「識貨」三家潮鞋交易電商融資金額就高達10多億元人民幣,在電商創業融資的「資本寒冬」中儼然成為新的「風口」。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虎嗅網
    「二手奢侈品交易當中,我覺得用戶最大的痛點並不是買家不買,是賣家賣的意識還沒有覺醒,導致了供給端上有比較大的缺口。」二手奢侈品電商「只二」CEO祝泰倪奇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不少擁有奢侈品的人覺得沒必要賣、不捨得賣、不敢賣。而他們,正在慢慢改變。
  • 微信阿拉丁大會上,轉轉講述如何掘金二手電商
    8月10日,第二屆AMIC阿拉丁小程序創新大會在廣州舉行,專業的二手交易平臺轉轉作為二手電商代表出席大會。轉轉CEO黃煒在其主題演講「1億用戶的運營思考」中,分享了二手交易過程中小程序的應用,探索不同的場景來實現更多的增長,實踐轉轉精神「永遠擁抱增量」。
  • 四年時間把 「二手」的生意做上市,這家日本公司做對了什麼?-虎嗅網
    不過,最近又有一個例外,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二手物品電商平臺Mercari已申請IPO,計劃融資9億美元,預計年內在東京上市,它也將成為全球首個IPO的二手物品電商平臺。  最近一年閒魚、轉轉等閒置物品交易App做得風生水起,中國消費者對於二手電商不陌生,不過對於Mercari恐怕鮮有耳聞,但這款App在日本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 二手電商最應該做的,不是給商品提價
    實際上,在2014年~2020年的6年間,各大二手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不是商品價錢的問題,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僅在於此,而是平臺能否提供嚴格的監管和擔保服務。質檢問題仍然是重中之重,成為各大平臺的競爭標尺吹了近6年的風,平安降落的二手電商並不多。
  • 上市在即的日本mercari,給中國二手電商平臺上了一課?
    無印良品、優衣庫、柳井正……談及零售,總是難以忽視日本這個國家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在電商領域日本卻鮮有建樹,韓國樂天、美國亞馬遜是當地的主流平臺。不過,最近又有一個例外,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二手物品電商平臺Mercari已申請IPO,計劃融資9億美元,預計年內在東京上市,它也將成為全球首個IPO的二手物品電商平臺。
  • 消費的「月之暗面」:二手電商交易的市場與心理研究
    來源:虎嗅網作者:怪盜團鄭達、高博文,頭圖來源:IC photo核心觀點:1.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在逐步發生轉變:物質匱乏時代的炫耀性消費,以及物質過剩時代的過度性、衝動性消費,兩者在居民消費中的佔比都將會壓縮,二手渠道將成為必不可少的過剩消費出口
  • 二手書電商爭「輕重」 最大分歧是自營或平臺模式
    二手書是個非常古老且小眾的行業,它從未成為電商爭奪的真正焦點。但最近,不斷有巨頭偷偷把手伸向這個市場,無論是京東、淘寶、噹噹等大型電商平臺,還是轉轉、閒魚等垂直二手網站,都對二手書電商青睞有加。而在這場暗戰中,最引人關注的卻是兩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商企業以及它們背後的商業模式。
  • 二手電商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如何盤活「閒置」這盤棋?
    各大電商均面臨著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局面。與此同時,在種種電商購物節狂歡後的人們理性消費意識開始覺醒,由此帶動我國二手電商交易市場規模擴大。8月28日,閒魚閒置二手負責人石堅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催生了三億到四億中產階級,他們帶來的些購買力以及消費後的分享能力賦予了閒置交易平臺機會,使它們得以存續發展。
  • 280億美元的二手市場正在走向數位化,海外熱門的二手電商平臺有哪些?
    盤點各種電商乾貨、趨勢、資訊和營銷策略,教你花式「撩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