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和孫子的對話,聽哭無數人,網友:真正的家教根本藏不住

2020-12-10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次特殊情況,讓更多人記住了「鍾南山」這個名字。很多小朋友也逐漸走上了「追星」之路,在家長的教認下,拿著手機辨認屏幕上的院士爺爺。

自非典過後,鍾南山院士便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很多人都快要把他忘記了。就在大敵當前,特殊情況再次襲來之際,80多歲的鐘南山又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跑到武漢前線積極作戰。

在工作面前,鍾老冷靜而嚴峻,但在生活中他卻是慈祥的,和大多數老人對待子孫一樣,鍾老和6歲的小孫子也經常上演暖心的瞬間。這段他和小孫子的日常對話,聽哭了無數人。

「爺爺,我在報紙上看到您了。」

「噢,是嗎?」

「爺爺,我還在電視上看到您了。」

「噢,你還真的認得人吶!」

「爺爺,您真棒。」小孫子豎起大拇指。

「爺爺就是一個普通醫生。」

鍾老這句「就是一名普通醫生」體現出了中華民族謙虛的優良品德,也是真正有家教的表現,讓人佩服又感動。

@我一定不會放棄:真正的家教是藏不住的,大概真正有教養的人才會把謙虛當作日常,才能在自己做出這麼大貢獻的時候,依然保持平常心。不知為什麼,終老的這句話,我讀著讀著就哭了。多希望生活該快步入正軌,讓白衣天使們好好休息休息。

「教養」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抽象的詞彙,想要落實到生活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教養,但卻不知從何入手,其實這個目標的達成靠的不僅是家長的督促,還有更實際的行動。

01以身作則,讓孩子更深刻的理解「教養」

幫媽聽到過家長這樣教育孩子:「你怎麼這麼沒有教養,有你這樣的孩子我覺得很丟人」。對孩子來說,他們根本無法理解教養是什麼意思。孩子們喜歡模仿,但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會不知對錯地模仿大人的行為。

這其實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好機會,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行為把孩子引導到「教養」這條路上,用行動教孩子要禮貌待人。先做,再理解,這樣的過程更加形象具體,孩子們也能更深刻的理解「教養」的含義。

02適時地鼓勵孩子,鞭策孩子

當孩子所做的行為體現了「教養」二字,比如有意識地幫助其他人,或者將玩具分給小朋友時,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鼓勵,讓他們明白這種行為是正確的,這樣孩子更樂意在以後的生活中將此類行為保持下去。而當孩子的行為出現不符合教養的情況時,比如踩踏公共場合的座位等,家長們也要及時對孩子提出批評,並且告知孩子正確的做法,讓孩子重回正軌。

「教養」的培養過程沒有捷徑,更多的是小細節,成敗就在於家長能否抓住這些小細節並予以利用。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我們也應當鞭策自身,時刻保持謙虛,做一個有教養的人,為孩子做好榜樣。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和孫子的對話一夜走紅,短短幾句話,網友:好的家教藏不住
    很多名人的家訓甚至成書供人效仿,例如曾國藩的家書總會讓人學到很多育人之道。案例說到鍾南山院士,大家在2003年非典那會兒就應該熟識他了,他要求把病情最嚴重的病人送到他那兒,這不僅是醫德的體現,還是他個人高尚品格的表現,後來他自己不幸感染非典,默默治療後又回到崗位繼續治病救人。
  • 鍾南山和孫子對話走紅,短短6句揭示了事實:好的家教是藏不住的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導語我們都說,良好的家教是藏不住的,體現在方方面面的細節上。其中家教一直是很多人關心和重視的一點。自古以來,名人的家書,家訓,家風等也是很多人學習的方向。像是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而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最受關注的人不可否認就是我們的鐘南山院士了。84歲高齡的他仍舊奔赴在前線,為抗擊疫情做著自己的努力。實際上,他的家訓家風,也是同樣令人敬佩。
  • 鍾南山和孫子對話火了,簡短的幾句話讓人感慨,好家教是藏不住的
    文章純屬原創,歡迎轉載分享提到鍾南山院士,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還會對他肅然起敬,這位84歲的醫者來疫情來臨時義無反顧地前往前線,他高尚的品質也在深深地影響著後人。前些日子,網上流傳的鐘老和他6歲小孫子的對話視頻就能看出鍾老教育孩子的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真的藏不住。鍾老和小孫子的對話只有簡短的6句:孩子仰頭看著爺爺:「爺爺我在報紙上見到您了」鍾老:「噢,是嗎?」孩子:「嗯,我還在電視上看見您了呢!」
  • 鍾南山和孫子的對話,感動很多人,話語中流露出「真正的家教」
    最讓人感動的是,鍾南山買了一張趕往武漢的火車票,還是「無座」的。在這種艱難時刻,不顧一切前往一線,卻絲毫沒有動用「特權」。之後,在網上刷到了一個鍾老先生和孫子的對話,讓我感受到了小孫子受過的家教是多麼的優秀。
  • 鍾南山和小孫子的對話,聽哭很多人,話語中顯示「真正的家教」
    今年「紅」遍大街小巷的人,應該就是鍾南山院士了,已是84歲高齡,在疫情突發的時候,依然率先衝往武漢。所有與疫情相關的報導中,鍾老的話,就相當於是人們的「定心丸」。最讓人動容的一件事,就是網上曬出了鍾南山的一張趕往武漢的無座火車票。在這種艱難時刻,對國家和人民如此舉足輕重的人,卻從未想要使用「特權」。之後我又刷到了一個關於鍾老和他小孫子對話的一段視頻,越發讓人看到了這個家庭的良好教養。
  • 鍾南山和小孫子對話火了,短短6句話令人動容:藏不住的良好家教
    終南山院士和小孫子的對話火了,很多人都覺得這位老人樸實的話語中有著良好的素養,他的言行也在影響著下一代的孩子們,孫子也被爺爺的行為感動,向爺爺學習是孫子的重要課程。視頻對話內容如下:「爺爺,我在報紙上看到您了。」
  • 鍾南山和孫子的對話曝光,網友讚嘆:這種家風,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說到鍾南山院士,如果說半年以前你還沒有聽說過他,那麼在這幾個月的抗疫戰後全國應該是家喻戶曉了。作為全國醫護人員的代表,面對危險迎難而上,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成為人們堅定信心,戰勝疫情的精神象徵。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也將這次災難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這次事情讓很多人了解到鍾南山院士作為的醫學者的一面,醫術精湛,為國為民的偉大,但是生活中的鐘南山院士同樣德高望重,網上流傳著一段鍾南山院士和孫子間的視頻通話,短短幾分鐘,卻同樣讓人動容。
  • 鍾南山和小孫子的對話火了,對話內容平凡又不平凡,網友:聽哭了
    我們眼中的鐘南山是一個英雄,可是在家人面前卻不是如此。「爺爺,您好厲害啊,我在電視報紙上都看到您了!」孫子稚嫩的話語,透著絲絲驕傲「您真棒!」。但是,鍾院士卻道:「爺爺就是一個普通的醫生。」生活中,只有工作和健身的鐘院士,為什麼84歲高齡了,依舊神採奕奕?這樣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是無趣的。工作是什麼,工作是披著金錢外衣的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在工作中,我們為這個社會做出一份微薄的奉獻。這樣的奉獻背後,給了我們滿滿的充實感和自豪感。
  • 面對小孫子的誇獎,鍾南山:爺爺就是個普通醫生,網友:言傳身教
    面對小孫子的誇獎,鍾南山:爺爺就是個普通醫生,網友:言傳身教因為新冠肺炎,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醫生,那是一個個偉大而又不屈的靈魂。而在這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便是84歲的鐘南山老院士了。疫情爆發至今,鍾南山老院士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這一代的中國人。雖然他已經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了,但是卻以殘燭之軀,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這種精神就特別值得我們欽佩。其實,真正令人覺得欽佩的,還不止鍾南山院士的勇氣,而在於他做人做事的態度。
  • 關曉彤被要求用「賈玲」造句,一細節盡顯家教,想藏也藏不住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她和賈玲都是常駐嘉賓,兩個人的感情也非常不錯,一次在後臺的時候,工作人員與其進行互動,被要求她用「賈玲」等三個詞語來造句。這時候關曉彤很自然地在賈玲後面多說了「姐」字,稱賈玲為賈玲姐,這樣一個小的細節,瞬間收穫了網友們的好評,工作人員提醒並沒有那個「姐」字。
  • 繼鍾南山、李蘭娟之後,有人再次將矛頭指向張文宏,網友憤怒了!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疫情初期毅然奔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比如脫下口罩後臉上留有清晰壓痕的李蘭娟院士,比如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等。這些人毫無例外的都獲得了人們的尊重,但是針對他們的質疑卻層出不窮。
  • 奶奶不聽勸,帶兩孫子過「漫水橋」被淹死,母親承受不住當場哭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被迫選擇走出農村到城市打工。於是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就這樣出來了。留守兒童和老人一直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點話題。無論是誰都不想與自己的孩子與父母分離,沒有人想做出這樣的決定,可是如果他們不做出這樣的決定,就沒有錢能夠養活孩子,沒有錢能夠養活自己的父母。
  • 國外確診病例超中國,鍾南山坐不住了
    全國人民都在聽,可他自己愣是沒聽進勸。多少人忙著逃離的武漢,他偏要往那趕。這次要戰新冠。雖千萬人,吾往矣!沒訂到航班沒關係,那就坐高鐵。沒訂到坐票也沒關係,那就坐餐車。這還不算什麼。他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硬是擠在了一個小角落裡。
  • 鍾南山84歲妻子的一段視頻:烈日下投籃等他回家吃飯,看哭無數人
    假如不是今年年初的疫情,恐怕有很多人都會忘記,鍾南山院士,這位曾在非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84歲的老人。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故事裡的中國》節目,最新一期講的是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就是這一則普通的投籃視頻,看哭了無數國人。他們都為這位84歲老人的執著和等候,感動得稀裡譁啦。李少芬希望,每頓飯都等著鍾南山回來一起吃。由於鍾南山一般都在一點鐘之後,才回家吃午飯。李少芬每天這樣的等待,其實是一種常態。
  • 沒家教的孩子有多討人厭?孫子對奶奶破口大罵,乘客都看不下去了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在強調「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不尊老、不敬老的人也一直都是被譴責和唾棄的。但是在我們身邊,有部分孩子卻完全將這一美德棄之腦後,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毫不收斂。01孫子對奶奶破口大罵,旁人勸阻也無用,沒有家教的小孩惹人厭有網友在地鐵上拍攝到了這樣一幕:
  • 歐洲有約鍾南山、看網友們的神回復!
    鍾南山不單純是中國人民的院士,也是世界人民的科學家!借鑑中國抗疫經驗 為疫情暴發做準備】據環球時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近日,鍾南山團隊發表新篩查方式。歐洲呼吸學會表示,歐洲正在積極為疫情暴發做準備。
  • 36張祖國山河美哭無數網友~
    用無人機拍下《鳥瞰神州》後,他從一名景觀設計師,一夜成了「中國航拍第一人」。消失一年,中國航拍第一人回歸!36張祖國山河美哭無數網友......而和他一同回來的,正是我們腳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色彩斑斕的祖國倩影。消失一年,中國航拍第一人回歸!36張祖國山河美哭無數網友......
  • 鍾南山對話韓國抗疫專家
    4月10日下午,直新聞聯合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央視新聞和韓國MBN電視臺共同舉辦鍾南山院士與韓國專家抗疫合作對話會。出席對話會的韓方專家李鍾求教授,曾擔任韓國疾病控制本部長,也就是國家的疾控中心主任,帶領韓國成功地應對了H1N1新型流感。中韓雙方為何選擇不同的抗疫路線?
  • 真正喜歡一個人,是藏不住的
    文|西窗原創首發人這輩子,會對什麼樣的人動心,其實早已命中注定。遇見對的人之前,縱然身邊人來人往,可從沒有誰入過你的眼,闖進過你的心。那時的你,心無波瀾,所以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你甚至自信地認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因某個人亂了分寸,更不會為愛失去理智。
  • 李宗盛9首歌唱哭無數人:聽不懂是幸運,聽懂了是人生
    也許,你現在不一定聽得懂,但是有一天你會發現,他寫的就是我們每個人。張艾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不喜歡李宗盛,是因為還沒有到年紀。李宗盛啊李宗盛,這個鬍子拉渣的老男人,似乎總是一開口就能唱哭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