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深化國際投資貿易合作無疑是攜手應對疫情挑戰、加速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正處於經濟轉型期的泰國,對這一需求更為迫切。
為推動中泰間的投資互動,兩國政商界人士正加緊行動,在線上開展活動,挖掘合作機遇。
合作升級
目前,泰國正在籌備第四輪「解封」措施,重啟經濟發展,泰方期望中國資本和企業能更多地參與其中。
6月2日,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北京辦事處、遼寧省商務廳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聯合舉辦泰國―中國遼寧雙向投資線上研討會,以更好地幫助遼寧省企業了解泰國最新的投資促進政策,並使泰國相關機構了解遼寧省營商環境和投資政策,共尋合作空間。
近年來,為配合「泰國4.0」發展戰略的實施,以高增值行業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泰國陸續出臺了多項吸引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
目前,泰國已籤署實施13個自貿協定,在泰國投資興業的企業能夠藉此享受與17個國家和1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貿易優惠政策。「東部經濟走廊」投資計劃修訂版也已於2019年12月19日通過。
在泰國外商投資來源地中,中國的地位和貢獻已大幅躍升。泰王國駐華大使館投資處公使銜參贊、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北京辦事處主任鍾寶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日本成為泰國第一大外商投資來源國。中國以203個新批投資項目、共計2600億泰銖(約85.6億美元)的投資額,在2019年泰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中佔比超過一半。
為緊抓兩國投資合作機遇,鍾寶芬提醒中方企業關注現階段泰國鼓勵外商投資的十大行業:數字與軟體,高附加值天然橡膠產品,電動汽車、汽車及零配件,機械與設備&自動化、機械與機器人,電芯設備及其配件生產,生物科技,電子產品及配件,飛機、航空設備及部件的生產和維修,醫療器械及零部件,火車、電車及軌道交通設備。
機遇共享
對於當地的投資環境,在泰投資企業的感受最有說服力。
從2000年設立泰國電能表工廠,到2005年投資開發泰中羅勇工業園並設立華立泰國區域總部,華立集團在泰投資已有20個年頭。如今,泰中羅勇工業園已吸引近150家中資企業入駐,園區企業累計投資超過35億美元,園區已發展成為中企在東協最大的產業聚集平臺和出口基地。
可輻射東協及周邊市場,延伸至歐美市場的地域輻射力;政府鼓勵外資發展,外國人可獲得永久土地產權,並在稅收方面享受國民待遇;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外匯自由;政局穩定,社會安全,人文環境友好,生活環境宜居……在華立集團泰中羅勇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鄔丹梅看來,這些都是泰國吸引中企投資大幅提升的重要籌碼。
隨著中泰兩國經貿合作的全面推進,泰國與包括遼寧省在內的中國各地方的合作也在深入開展。2019年,遼寧省與泰國進出口額為184.5億元人民幣。截至2019年,遼寧累計批准來自泰國的外商投資項目238個,實際利用外資3.2億美元;遼寧省赴泰投資企業28家,投資額1940萬美元。當天的線上研討會就吸引到遼寧省各地市商務局代表以及48家來自機械設備、高新技術、醫藥生物、汽車及配件等行業的遼寧企業代表參與。
鍾寶芬表示,「一帶一路」和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將為兩國企業開展高端製造合作提供良好契機。泰國與遼寧的投資貿易互補性強,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願意解答中企赴泰投資的有關問題和疑慮,為中企赴泰投資提供便利、高效的一站式服務。
遼寧省商務廳副廳長潘爽在會上表示,遼寧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和出海大通道,是「一帶一路」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支撐,是對接東北亞、溝通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陸海門戶和前沿地帶。遼寧不僅擁有齊全的工業門類和雄厚的產業基礎,而且基礎設施完善,科研實力突出,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希望雙方在新能源、醫療、軌道交通和機械自動化等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
來源:國際商報作者: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