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通車!
12月24日,由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正式通車,這是目前建成的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同時還通過基坑正反演分析計算、靜力水準儀自動化沉降監測,動態分析計算對周邊建築物影響,保證周邊建築以及相連的已建成通車的青奧隧道的安全。考慮到水源保護地管控等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長江五橋在夾江(江心洲與南部市區之間的長江支流)段採用隧道設計。
-
老黏土中打隧道 杭州首條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地鐵過江隧道貫通
7月10日,由杭州市質安監總站監督、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SG1-3-1標段「錢塘先鋒號」單洞11.7米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破土而出,標誌著杭州市首條過錢塘江大直徑盾構地鐵隧道成功貫通。
-
穿越長江黃浦江: 上海郊環隧道明天起試通車 有望緩解外環擁堵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27日報導:上海外環擁堵難題有望破解。經過五年的建設,上海郊環隧道將於12月28日建成試通車。與其它過江隧道不同的是,郊環隧道首次連續穿越長江和黃浦江,與外環線相接,不僅有效緩解外環線的交通壓力,還將為外環隧道大修創造條件。
-
郊環隧道明天上午通車
圖說:郊環隧道浦東洞口 來源/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供圖 明天上午,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浦西牡丹江路-浦東外環線)新建工程將正式命名為「郊環隧道」,並建成試通車。郊環隧道全長約8.7公裡,是首條連續穿越長江和黃浦江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 將有效緩解外環隧道擁堵 從線路上來看,郊環隧道西起浦西富錦路、牡丹江路路口東側,穿越長江和黃浦江後止於浦東外環線雙江路以東,在浦東設立交一座與外環線相接。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隧道段設計車速為80公裡/小時。
-
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明天正式通車
明天,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將正式通車,這是目前建成的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位於南京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三橋之間,根據地理環境、長江航道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隧道北接江心洲夾江大橋,以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向南以隧道形式下穿長江分叉夾江,順接已建成的青奧軸線隧道,進入南京主城區,是連接南京主城和江北新區的又一重要交通紐帶。
-
第四屆橋梁與隧道創新峰會2014將於上海隆重召開
本屆大會將誠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公路學會、國際隧道協會、國際橋梁工程協會、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大跨度橋梁研究室、中文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上海城建(集團)公司等研究院設計院共同參與。
-
世界最大直徑盾構隧道南京長江隧道貫通
東方網5月20日消息:今天,號稱中國「水下施工第一難」的南京長江隧道左線隧道衝出江心洲洞口,意味著這條長達三千多米的長江隧道正式貫通。該隧道開挖直徑近十五米,是世界上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它的貫通,標誌著南京長江隧道工程面臨的所有世界級技術難題已經破解,顯示了中國在特殊不良地質條件下水下隧道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
過黃浦江又多一條路 周家嘴路隧道主線今晚試通車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0月31日報導:上海北部將新添一條越江新通途。10月31日晚8點,周家嘴路隧道新建工程主線將試通車,進一步提高黃浦江兩岸的通達性。工程全長約4.45公裡,其中隧道段長約2.57公裡,採用直徑Φ14.9m的泥水平衡盾構穿越黃浦江,隧道最大埋深達59m,創中心城區大直徑盾構之最。
-
鐵建重工、中鐵裝備、中交天和、上海隧道等,中國6大盾構王牌軍,個...
1967年,自行設計製造了國內第一臺Φ10.22m網格擠壓盾構,應用於中國第一條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越江隧道施工,打破了外國專家「在上海挖掘隧道就好比在豆腐裡面打洞」的預言。1988年,自行研製Φ4.35m加泥式大刀盤土壓平衡盾構,並成功應用於上海南站過江電纜隧道盾構工程,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
上海龍耀路越江隧道打通「最後一公裡」:一期啟動建設12年後,全線...
摘要:在上海越江隧道中,龍耀路越江隧道是最有故事且建設最復雜的通道之一。歷時5年建設,上海龍耀路隧道(濟陽路-長清路)段30日22時將正式通車,全長1.01公裡。作為上海2010年世博會重要的配套市政工程,龍耀路越江隧道於2008年啟動建設,規劃長度約4公裡,並在世博會開幕前夕率先開通3公裡,主要承擔28%的世博專線公交通行。彼時,通行於此隧道的社會車輛較少。但隨著城市發展,黃浦江兩岸聯繫越來越緊密,浦東居民對龍耀路越江隧道需求越來越大,尚未打通的 「最後一公裡」被提上建設日程。
-
上海市政總院承擔印尼雅加達內二環工程設計
從2010年開始,經過項目跟蹤、方案比選、設計投標以及多輪商務談判等漫長曆程後,上海市政總院首個直接與國外業主籤署的海外道橋設計項目——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內二環工程近日終於塵埃落定。這標誌著市政總院道路橋梁設計獨立走出國門,邁向海外。
-
中國鐵建設計世界首條公鐵合建越江隧道右線貫通
4月20日,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設計的世界首條公鐵合建越江隧道——武漢地鐵7號線三陽路長江隧道右線貫通。7號線是武漢繼2號線、4號線、8號線後,第4條穿越長江的隧道,左線預計7月貫通,有望年內開通運營。 三陽路越江隧道位於長江二橋上遊約1.3公裡處,連接漢口三陽路和武昌秦園路,是城市道路和軌道交通區間合建隧道。
-
上海市政總院:文化引領,創造城市未來
正因身處上海,責任重、挑戰大,市政總院肩負責任、應對挑戰,以文化引領,堅持不懈地提升工程質量,推動技術創新,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去年2月,市政總院還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也是其加入上海建工集團以後,SMEDI這塊金字招牌上,又一份閃爍著光輝且沉甸甸的榮譽。
-
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珠江口隧道開建
日前,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項目又有新進展,新建深圳至江門鐵路( 以下簡稱 「深江鐵路」 ) 開工建設,站前工程一標段的珠江口隧道作為控制性工程率先開工,這也是國內水壓最大的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
-
10年設計11座長江大盾構隧道
12月28日,鐵四院設計建成的武漢長江公路隧道迎來通車10周年。這座「萬裡長江第一隧」建成後就成為武漢地標,延綿於每一個武漢人心中。10年間,約2億輛車從萬裡長江第一隧通過。而就在2天前的12月26日,鐵四院設計的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夾江隧道盾構「新時代號」始發,這是我國目前直徑最大的公路盾構隧道。
-
等了12年,汕頭人期盼的這條海底隧道今日全線貫通!預計明年通車
8月7日,在國家「863」計劃的強力支撐下,由中信集團投資,中鐵隧道局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西線正式貫通。構築汕頭「一灣兩岸」城市格局汕頭海灣隧道(又稱蘇埃通道工程)是目前國內最大直徑斷面的過海盾構隧道,是國內首條在8度地震烈度區建設的海底隧道,也是國內唯一兼具城市道路工程與一級公路的水下盾構隧道。
-
16條隧道+12座大橋,讓上海人過江更便捷!還有這些橋隧正在建設→
市交通委說,自1971年首條隧道——打浦路隧道建成後,目前黃浦江上已累計建成了16條市政公路隧道;1976年首座大橋——松浦大橋建成以來,累計建成12座市政公路大橋。這些橋隧有哪些亮點?還有哪些正在建設中的橋隧?
-
國內最大水下盾構公路隧道12月24日通車
人民日報訊明天,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將正式通車,這是目前建成的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項目路線全長10.33公裡,包括4.4公裡的主汊跨江大橋,1.8公裡的夾江隧道,4.1公裡的兩岸接線,其中夾江隧道明挖段長596米,盾構隧道長1159米,管片外徑15米,設計為雙管6車道,行車時速80公裡,於2017年5月開工建設。
-
江陰:澄江西路隧道工程預計年底建成通車
記者從施工單位上海城建市政集團獲悉,由西向東的澄江西路隧道工程南線已成功穿越錫澄運河,加上年前完成盾構掘進施工的北線工程,錫澄運河河底已貫通,預計澄江西路隧道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記者從施工單位上海城建市政集團獲悉,由西向東的澄江西路隧道工程南線已成功穿越錫澄運河,加上年前完成盾構掘進施工的北線工程,錫澄運河河底已貫通,預計澄江西路隧道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重達850噸、直徑達11.58米的大型泥水平衡盾構掘進機在地下悄無聲息地工作著,以每天12米的速度從錫澄運河西邊向東挺進,目前已穿越錫澄運河,計劃6月底貫通。
-
組圖:國內首條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圖1)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