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不敢添置新家電,因為買了也用不了,如果空調開著,不論是用微波爐還是電吹風,百分百會跳閘,經年累月,崔照生愣是成了「半個電工」,換保險絲什麼的,駕輕就熟……對於每戶用電容量只有2千瓦的南安新村182戶居民來說,早已養成「分時用電」的習慣,不僅清楚家裡各種電器的功率,還要算好時間,儘量避免兩種以上電器同時啟用,這樣的窘境在金山石化地區還有3.8萬戶居民正在面對。
圖說:用電改造前入戶電線容量僅2千瓦。毛麗君 攝
因為歷史遺留原因,石化地區的用電改造遲遲沒有啟動。隨著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深入,在金山區發改委的牽頭協調下,政策、渠道、資金都有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作為試點,南安新村6號樓、8號樓的用電改造相繼完成。未來三年,石化地區的表前供電設施更新改造將分批推進,3.8萬戶居民的用電難題也將逐步解決。
」電力孤島」用電難,「看電點燈」成日常
電不夠用,並不是因為供電量跟不上,而是因為每戶的用電容量有限。「老小區入戶電線是2.5平方的,什麼概念?相當於家裡用電最大的容量是2千瓦,如果同時打開的電器功率超過2千瓦,保險絲就會熔斷。」上海石電能源有限公司運行工程部副總經理莊冬磊解釋道。
這種情況對於石化地區的居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由於歷史遺留原因,石化地區3.8萬戶居民住宅未能納入國家電網,成了「電力孤島」,即便2016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上海第一個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但終因涉及諸多方面,觸及多方利益,未有實質性進展。「看電點燈」是日常,「用電自由」一度成為奢望。
協同疏堵破難題,率先改造迎「暖冬」
改造難度再大,也大不過百姓的呼聲。經過一次次反覆協調磋商,老大難問題終於迎來曙光。今年6月,由上海石化、上海市電力公司等5家單位組建的新的配售電公司——上海石電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上海市第一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任務順利完成。
11月,一張張《用電事項告知單》貼在了南安新村6號樓和8號樓40戶居民家門口,作為石化地區表前供電設施更新改造試點,莊冬磊帶隊開始在樓道內排管布線,為正式改造做準備。
「我還記得施工那天,他們一早就來了,午飯都是在工地上吃的,下午4點左右就全部完工了。」6號樓101室住戶顧南山說,改造後用電容量翻了4倍,明顯比以前「方便多了」,「今年過年,終於可以同時開空調、燒飯、吃火鍋,想幹嘛就幹嘛了。」
圖說:改造後的新電錶箱,居民終於實現「用電自由」。毛麗君 攝
臨潮一村、臨潮二村、臨潮三村、石化三村、石化七村……在莊冬磊的項目單上,石化地區近1.3萬戶被列入2020年用電改造名單。根據改造方案,未來三年,2000年底以前竣工的老舊小區約3.8萬戶居民住宅表前設施的改造將全部完成。
「當然希望可以快點再快點,不過現在也不著急了,熬過今年,明年就好了。」看著隔壁樓率先完成改造,崔照生有些羨慕,但2019年的日曆所剩無幾,新年還會遠嗎?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