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國防部長近期針對美軍中程飛彈部署地點,發表了一系列危險表態後,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嚇得美國眾盟友連連否認,與此同時,外界也格外留意美軍的下一步動作,但未料到美軍中程飛彈部署地沒有下文,關於美國研發新型飛彈的消息卻不絕於耳。
據外媒8月7日報導稱,日前美國洛馬公司對外聲稱,已經接到美國軍方合同,將生產用於「中導」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其實從美軍當前的一系列動向來看,都能看出美國並不是心血來潮才撕毀條約,準確來說應該是蓄謀已久,就比如此前洛馬公司接到的一個名叫中程常規快速攻擊系統(IRCP)的合同,其實就是中程飛彈,要知道IRCP早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飛行測試的階段,並用於驗證高超聲速助推滑翔技術和遠程大氣層飛行測試,當然最終這些測試數據,都將用來支持美軍新一代的高超音速飛彈發展。
而當下美軍再次將合同授予洛馬公司,可以說也在意料之中。不出意外,該新飛彈將會採用地基攔截彈(GBI)LM-BV火箭。據悉,這種火箭將會採用兩級結構,其中第一級採用阿連特公司的GEM-40固體火箭發動機,直徑1米,而第二級和第三級則採用UTC公司的ORBUS-1A固體火箭發動機。LM-BV起飛重量14.7噸,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標和我國的東風-21飛彈非常相似,也可以看出,美國是以中國飛彈為標準製造,甚至是需要超過我國的東風系列,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威懾效果和目的。而EKV重量較輕,GBI射程可以達到4500公裡。當然因為高超聲速戰鬥部重量遠高於EKV,因此會對射程造成一定的影響,而綜合各項資料分析來看,美國陸軍新一代中程飛彈射程大約是1400英裡(約合2200公裡)。
當然不管美方此時研發此類飛彈,是受到來自哪方的刺激,從目前掌握的美軍新型飛彈的資料來看,其設計基準都極有可能,從關島發射打擊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目標,或者直接從第一島鏈發射打擊中國內部縱深目標,對此,我們都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