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宜陽三鄉古鎮

2021-01-09 我在原地仰望

回到家鄉倍感欣慰,如此美麗的鄉村,正在日新月異的發生著變化,從小學至初中就一直在這裡附近念書,真是童年滿滿的回憶。。。

我的家鄉三鄉鎮位於宜陽縣城西39公裡,三鄉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素有「宜陽文化半三鄉」之說。境內連昌河匯入洛河。三鄉地處連昌河衝積穀地,故又名「昌谷」。境內有光武廟、五花寺塔、連昌宮等古建築群落構成了漢唐、宋金文化為基本內涵的人文型旅遊景區。漢山山麓是漢光武帝劉秀大敗赤眉軍的古戰場,唐時設三鄉驛。

近年來,三鄉鎮開發綜合產業,全稱叫-三鄉漢唐文化園,是唐代大詩人李賀故裡,園區有五花寺、仿古文化街區,漢山老年公寓等,三鄉漢唐文化園區將是宜陽縣今後又一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同時也是在外務工人員回家創業的好去處。

詩人:李賀
李賀故裡
五花寺

在古街廣場左側,就是著名的五花寺。新建的仿古建築亭臺樓閣,雕梁畫柱,甚為壯觀。高聳巍峨的五花塔是五花寺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維修。據傳為唐塔,也有專家考證為明代重修。五花寺第三進為大雄寶殿,後面為洞穴式神殿。

仿古建築

出五花寺,仰望漢山,光武大帝廟巍峨雄壯聳立雲端。我們一路氣喘籲籲,當大汗淋漓爬上漢山,光武廟就在眼前。光武廟前半部分廟宇屬於古舊建築,如今更顯古老與厚重,那些圓形的屋脊就是文化底蘊的佐證。

光武廟
光武廟內

這是現在剛修好的五花寺古塔,貌似是失去一些古元素的感覺

五花寺塔

這是沒有修建之前的五花寺塔,看著更有古味道

沒有修復之前的五花寺塔

再來張近景仔細看一下

沒有修復之前的五花寺塔
我的家鄉三鄉古鎮

我的家鄉-三鄉風景秀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連昌河、杜陽河、黃溪河向南匯入洛河,三鄉地處連昌河衝積穀地,故又名昌谷。境內有光武廟、五花寺塔、竹閣寺等古建築群落構成了漢唐、宋金文化為基本內涵的人文型旅遊景區,「漢剎雲山」、「唐宮煙水」位居宜陽縣古八景之列。

仁村、上溝新石器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漢山山麓是漢光武帝劉秀大敗赤眉軍的古戰場,唐時設三鄉驛,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在此建行宮連昌宮,三鄉也是唐代連接東京和西京(洛陽至長安)的要道南崤道必經之地。中唐詩人李賀就生於斯長於斯歌於斯,眾多權貴名人如:武則天、唐玄宗、張九齡、岑參、韓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都在此留下吟詠唱和的詩文。連昌河畔的連昌宮曾是武則天下榻的地方。

最後引用一首詩做為結尾: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唐 · 劉禹錫

相關焦點

  • 這裡是宜陽
    唐代詩人李賀的家鄉--三鄉古鎮。一千多年前,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詩人,在這片土地上,用一首首瑰麗的詩作,吟誦家鄉之美,抒發少年壯志。它不僅承載著三鄉昔日的繁華,更見證了三鄉今日的輝煌。連昌河兩岸竹林深處,田土肥美,也就是李賀筆下「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的家鄉,所以三鄉又名昌谷。
  • 我的家鄉在「一府三鄉」
    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入川來到了我的家鄉,建立了川陝蘇區首府。我的家鄉有紅軍入川第一鎮,是紅軍入川第一縣,有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有全國最大的紅軍石刻標語,有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有享譽世界,營養豐富的銀耳;有神奇美妙的天然溶洞,洞內奇觀無數。素有「一府三鄉」之美稱,被譽為川陝蘇區首府、中國紅軍之鄉、中國溶洞之鄉、中國銀耳之鄉稱號。
  • 元好問避難三鄉
    他曾避難寓居於宜陽三鄉,其間一群文壇巨士聞風而至,談詩論道,切磋學問,三鄉古鎮一時間星光璀璨、文風大盛,後世稱之為:一代文星照三鄉。  金章宗明昌元年,元好問誕生在忻州一個世代書香的士大夫家庭。由於他的兩個叔叔都沒有兒子,元好問兄弟三個,他又最小,所以根據當時傳統,在他七個月大時,過繼給了叔父元格,元格隨即把他帶到掖縣。
  • 這座千年小城,宜遊宜居宜陽!
    宜陽由於群山環繞,河流眾多,所以形成夏不燥熱的溫潤氣候,年均氣溫14.8℃。進入宜陽你會發現天特別的藍,雲彩是一塊一塊漂浮的,風也是不急不躁的。來到宜陽,這些地方你是不可錯過的。靈山寺位於縣城西15公裡處的蓮莊鎮蓮莊村西,集大型花卉種植、田園觀光休閒、影視拍攝、農家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是宜陽「靈山文化遊—七彩花海休閒遊—花果山生態遊」這一黃金旅遊線中的璀璨明珠。
  • 到三鄉尋找詩和遠方
    大河網訊 走進宜陽縣古鎮三鄉,一場細雨紛揚,青石板上柔軟的水光,讓一切都是純澈清亮,在這水墨般的地方,仿佛一切都歸於寧靜,回到了最初的模樣。走進三鄉驛,古樸氣息迎面撲來,長街短巷、黛瓦粉牆、青石板、舊牌樓……家家古香古色,處處懸燈結彩,在這裡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一切顯得如此的愜意和恬靜,遇見夢想中遠方,體驗詩意中的生活。三鄉是一幅美妙絕倫的山水畫卷,只有仰視或是俯瞰她,才能充分體味她的神韻。淡淡炊煙籠罩的小鎮人家、山間梯田抽象的線條、連昌河邊風拂細柳,三鄉用一年四季動人的畫面展現「中華詩詞之鄉」的稱號。
  • 老家宜陽系列‖(2)宜陽:花果山下鼓聲隆
    喜讀《印象宜陽‖宜陽:花果山下鼓聲隆》有感文/一夫魯白(白楊)花果山頭戰鼓隆,歡天喜地唱英雄。宜陽兒女多奇志,扮靚家鄉碩果豐。智奔小康多創舉,弘揚傳統有群功。名賢故裡宏圖展,社會和諧向大同。2020.9.16pm於山水梨城、塞外江南庫爾勒宜陽:花果山下鼓聲隆印象宜陽9月15日,宜陽縣第十九屆「濱河之聲」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在花果山風景區隆重開幕
  • 洛陽市宜陽縣洛河風光,號稱北國水城的宜陽,看它到底有多美?
    宜陽(因地處境內西部宜水之陽而得名)戰國時置縣,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地形特徵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嶺中為灘,洛河東西全境穿。從洛陽到宜陽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濱河南路。緊挨著洛河可以近距離的欣賞洛陽的風光。一條是洛宜快速路,兩邊的綠化做的非常好。25公裡的路程感覺是如此的短。走在洛陽快速路上一側是河,一側是山。山水之間,悠哉遊哉!
  • 河南宜陽:「生態+體育」讓山水「生金」
    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周偉星 聶洛洛/文 通訊員 田義偉/圖 短短3個月時間, 6項國家、省級體育賽事落戶宜陽。山水資源「鋪路」,系列體育賽事落戶宜陽「這裡水質好,河道又平穩,對於我們訓練再好不過了。」「來到宜陽後,就準備長期在這訓練了。」12月1日,在宜陽縣靜水皮划艇訓練基地,獲得過全國秋季皮划艇比賽冠軍的陳詩和在此帶隊訓練的遼寧皮划艇隊主教練張博分別說。
  • 關公武林大會公開賽暨城市王者選拔賽10月6日將在宜陽舉辦
    精彩宜陽 ; 9月19日上午,由宜陽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宜陽縣體育局主辦的舉辦首屆全國旅遊城市關公武林大會公開賽暨 由宜陽靈山風景區、宜陽花果山森林公園、宜陽縣香鹿山趙老屯民俗村、宜陽縣七彩花海生態園、宜陽縣紅星小鎮(卓創陶瓷文化創意園)、宜陽縣洛邑七彩生態園、宜陽縣漢唐文化園(大唐三鄉驛)、河南萬景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協辦。
  • 傳統「三鄉」美食再現
    三鄉,這裡有發達的經濟,這裡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資源,傳統的食品更是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使會做傳統食品的人越來越少,市民能嘗到傳統菜餚、小吃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日前,中山溫泉賓館請來有多年做中山菜經驗的老師傅,推出了多款以傳統手法炮製的傳統菜式以及三鄉特色食品,或許我們可以從今昔菜式的變化中,感受一下三鄉人生活的變化。
  • 勝芳古鎮——我的家鄉
    還記得中考完的內個暑假的某一天,我走在前往補習班的路上,一對夫妻突然攔住我,說是自駕遊過來的,詢問關於手機搜索照片上的地點,我用眼睛一瞅,這不是街裡的某個地方嗎,當時的我還不會完整的描述,但我的內心卻油然生出一種驕傲,那是身為當地人的自豪感,因為照片上的地方就是勝芳古鎮——我的家鄉
  • 中山三鄉有什麼好玩?讓千年古鎮滌淨身心疲憊
    古鶴村路口自古有閘門  自唐朝開始就有彭、關兩姓人定居的中山市三鄉鎮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嶺南古鎮,而到宋代,「西山鄭」成為三鄉乃至香山的一大氏族,並湧現出鄭觀應等一批名人。三鄉鎮保存古建築比較好的有古鶴村、雍陌村等。
  • 河南洛陽市宜陽縣三鄉所戶籍警成功抓捕一名外省上網逃犯
    本網洛陽訊(劉營 趙金巍)6月13日下午,三鄉派出所戶籍民警王晉在為一名男子辦理戶籍業務時,通過仔細比對,最終識破該男子逃犯身份並將其成功抓獲。 當日下午,三鄉派出所民警王晉像往常一樣準時打開戶籍室大門為群眾辦理戶籍業務時,人群中一名男子的可疑舉動引起了他的注意。
  • 三鄉古典家具文化節昨開幕
    12月28日上午,三鄉鎮巨龍文博園內,彩旗高掛,喜迎八方賓客;鑼鼓喧天,共慶文化盛會,中國(三鄉)第五屆古典家具文化節開幕;晚上,三鄉鎮第十一屆旅遊美食文化節在三鄉文化廣場開幕。兩場盛會可謂雅俗共賞、全民同樂,擦亮三鄉作為「中國古典家具名鎮」和中山南部「文化旅遊中心」的金字招牌。
  • 宜陽三鄉:冬日月季花正盛 千年石獅笑迎人
    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天上忽乘白雲去,世間空有秋風詞。  1 玄宗在此譜「羽衣」  《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詩,這首詩與唐玄宗李隆基有關,與千古絕響《霓裳羽衣曲》也有關。
  • 坦洲、三鄉、小欖、古鎮等地未來1-2小時或有雷陣雨
    中山市氣象臺6月4日10時25分發布雷雨提醒:目前江門、珠海方向有雷雨雲團靠近我市,預計未來1-2小時,我市南部的坦洲、三鄉、中北部的小欖、古鎮等地區有雷陣雨,局部伴有7-8級短時大風,請注意做好防禦。
  • 在溫泉小鎮感受非遺美食 讀三鄉歷史
    ●傳統美食入選中山非遺 熟悉三鄉美食的人,對於三鄉九大簋、三鄉小炒、三鄉瀨粉、三鄉茶果等傳統美食一定有所了解。其中,三鄉茶果已申報為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鄉位於五桂山南麓,先民於北宋期間從福建一帶移居至此,因此,閩南地區的鹹茶飲食習俗得以在三鄉生根發芽。
  • 大連繫列旅遊團首批一行30多人走進宜陽靈山寺和蓮花溫泉度假區
    為打造宜陽冬季旅遊新業態,滿足不同消費群體觀光、度假、休閒旅遊等需求,宜陽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旅遊+網際網路」營銷模式。宜陽縣旅遊局通過採取「旅遊+網際網路」的營銷模式,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應,「全域旅遊」已成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宜陽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 沛縣湖西農場「三鄉工程」為美麗鄉村賦能
    湖西農場積極貫徹落實沛縣「三鄉工程」政策,鼓勵能人返鄉、人才下鄉、資本興鄉,大力支持和引導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投資興業,反哺支持家鄉建設。■韓正路:回鄉乾物流,每月新進一臺車湖西農場韓樓村村民韓正路無疑就是能人返鄉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