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湖西農場「三鄉工程」為美麗鄉村賦能

2020-12-07 中國江蘇網

韓正路在水田裡撒飼料。

◎文/徐報融媒記者 蔣新會 圖/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日前,記者在沛縣湖西農場採訪時了解到,近年來,湖西農場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大力推進「三鄉工程」,吸引支持各類人才服務鄉村建設發展,撬動鄉村振興動能,夯實高質量小康之路。

湖西農場積極貫徹落實沛縣「三鄉工程」政策,鼓勵能人返鄉、人才下鄉、資本興鄉,大力支持和引導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投資興業,反哺支持家鄉建設。

■韓正路:回鄉乾物流,每月新進一臺車

湖西農場韓樓村村民韓正路無疑就是能人返鄉的典型代表。

11月中旬,淮海大地已進入初冬時節,田地間秋收秋種已了,大地顯得有些蕭索。但在韓樓村北的水田邊,韓正路正在揮汗如雨地給他承包的210畝稻蝦綜合種養田裡,撒飼料餵蝦苗。從他站的地方遠遠望去,雖然田裡水不是很深,但也給人頗有一種煙波浩渺、一片汪洋之感。

今年32歲的韓正路,大專畢業後就在無錫某大型物流公司打工,幹了兩年的物流運輸,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經驗。看到家鄉正在大力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另外,家鄉蓬勃興起的電商產業及「三鄉工程」扶持人才回鄉創業政策,這些都激起了韓正路的濃濃「鄉愁」,他決定回到家鄉發展。

2017年11月份,韓正路在湖西農場註冊成立了物流公司,2018年初正式開展快遞物流運輸,依靠當地的農產品及睢寧縣沙集鎮實木家具,跑廣東、雲南、廣西、貴州線路。剛開始是一臺車,很快第二臺、第三臺……今年疫情平穩之後,又以每月進一臺新車的速度,快速發展。現在韓正路的運輸公司已經擁有資金2000多萬元,有15臺大型箱式運輸車,聘請家鄉司機26人,每位司機月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

公司走上正軌後,韓正路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鄉韓樓村。「今年5月份起,縣裡提倡徐沛快速通道沿線產業調整,我就流轉了200多畝地,搞稻蝦綜合種養,一是想生產生態有機大米,二是想結合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進一步開發農家樂、特色餐飲、鄉村旅遊等,搞農旅結合。」韓正路說,他想借著湖西農場大力推進「三鄉工程」的東風,搞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鄉親們脫貧致富貢獻一份力量。

■劉蘇彬:科班技術員,帶頭示範種水稻

日前,記者前往湖西農場採訪種糧大戶劉蘇彬時,他正坐在自己辦公室裡翻看公司的帳目。今年54歲的劉蘇彬是湖西農場農科所的技術員,2019年3月份辭職後,開了家農資公司,又在湖西農場承包了560畝土地,種植水稻和小麥,跟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合作,搞訂單農業。

正幹著好好的技術員工作,為啥要辭職創業呢?劉蘇彬告訴記者,他上大學時學的是農學專業,畢業後就分配到湖西農場的農科所從事種子提純及新品種試驗種植等技術性工作,多年來的工作經歷,讓他十分熱愛農業生產。近年來,當他看到南方發達地區水稻產量逐年提高,而家鄉擁有這麼廣闊的肥沃土地,很多種糧大戶仍然採用傳統的種植方式,在糧食品種及種植技術上,沒有跟上先進地區的步伐,在糧食產出上還不太盡如人意,他心裡十分焦急。

「現在場裡對流轉土地搞規模種植扶持力度大,我就想自己承包些土地,採用新技術新品種,看能否給大家起個帶頭示範作用。」劉蘇彬說。今年,他開始種植天津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金粳818號以及山東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聖稻22號,從收成上來看,每畝將近700公斤的產量,還算可觀。今後,劉蘇彬還將在農業管理技術上創新,並參加國家預試品種的種植試驗,爭取在水稻產量上再進一步。

相關焦點

  • 「三鄉工程」賦能美麗鄉村
    阿里研究院網站9月公布2020年「中國淘寶村」名單,沛縣入圍5個村,其中五段鎮獨佔4席。在良好的營商環境帶動下,該鎮落實「三鄉工程」,讓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向農村匯聚,助力五段打造沛縣東南沿湖片區鄉村振興樣板。
  • 徐州市以「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唐晨)11月24日,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在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今年我市「三鄉工程」情況進行發布。今年以來,我市突出政府引導,強化市場運作,積極運用社會力量,破除要素流動障礙,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截至目前,全市設立「三鄉工程」專項資金1.7億元,吸引各類社會資本258.2億元,招引各類企業106家,推動702個創業項目落地,有效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和內生動力。
  • 江蘇沛縣:深入推動「三鄉工程」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網11月13日訊 為貫徹中央關於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根據江蘇省委、省政府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動 「三鄉工程」活動,助推徐州沛縣鄉村振興,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深化村企聯建探索實踐。11月10日,由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統戰部牽頭,農業農村局、縣工商聯等單位組織全縣部分民營企業家,先後來到相關涉農企業進行參觀考察。
  • 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朱志庚 攝中新網徐州9月7日電 題: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中新網記者 朱志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招聘廣告、忙碌穿梭的物流車輛、不絕於耳的機器轟鳴聲……隨著電商經濟的興起,江蘇徐州沛縣五段鎮七段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退伍軍人郭召強的帶領下再立潮頭,聚集了三個電商產業園
  • 銅山區「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在銅山「三鄉工程」配套政策的激勵下,像劉歡歡一樣的返鄉人才、返鄉能人越來越多。實施「三鄉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在這條全長420米的「三鄉工程」創業街區,匯聚了南山書社、逸品齋、玉帶隱居、萬生園等多個優質項目,閒置的農房有了大用處,百姓的口袋也鼓起來。作為市、區「三鄉工程」的示範鎮,漢王鎮通過發展模式創新、政策集成支持,促進城鄉有效對接,使城鄉要素資源產生「化學反應」,農業加快發展、農民加快增收、農村加快變樣,為鄉村振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 徐州: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徐州實踐
    ◎徐報融媒記者 沈揚為紮實做好我市「三農」工作,推動我市農業農村加快實現現代化,我市正在深入實施「三鄉工程」行動,促進各類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推動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經過加強組織保障、強化政策供給、增強協調配合,目前,一場齊心協力、由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三鄉工程」行動,正在我市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條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探索路徑已經愈發清晰。
  • 「三鄉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 徐州市人民政府
    在沛縣張寨鎮陳油坊村的禾順採摘園,大棚內的葡萄長勢良好,聶建軍正指導工人為葡萄疏穗疏果。聶建軍,沛縣張寨鎮立寺村人,也是禾順採摘園負責人。所在的企業破產後,聶建軍返鄉發展旅遊觀光農業,2012年創建了佔地260畝的禾順採摘園,今年又以早、中、晚熟葡萄為基礎,引種了車釐子、「立體草莓」和軟籽石榴,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採摘觀光,還帶動30多戶家庭創業就業。
  • 徐州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梁虹2019年以來,徐州市深入實施「三鄉工程」,激活「人、地、錢」關鍵發展要素,打通阻礙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有序流動的藩籬,走出了一條具有徐州特色的城鄉互補、工農互促、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 武漢「三鄉工程」大講堂展現鄉村巨變,偏僻村變身美麗鄉村示範村
    由武漢市農業農村局、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鄉村振興——武漢「三鄉工程」大講堂第二季活動,在新長江傳媒大廈圓滿收官。全市「三農」戰線工作者和市民代表們一起,參觀「2019武漢美麗鄉村攝影活動」優秀作品展,分享「三農」發展的可喜成就,共譜2020實幹前行,建設武漢美麗鄉村新畫卷的奮鬥之音。
  • 江蘇銀行徐州分行:「資」潤「三鄉工程」助農惠企旺鄉村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張揚 通訊員 高遠 王賽)9月3日,徐州市「三鄉工程」暨「企村聯建」現場推進會在沛縣召開。江蘇銀行徐州分行作為全市「三鄉工程」合作金融機構參加了會議,並與江蘇農擔徐州分公司籤訂「三鄉工程助力貸」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資源、技術、產品等方面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助推「三鄉工程」落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鄉工程」實施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現場會推動該工程落實見效。
  • 新沂市草橋鎮聚力「三鄉工程」 打造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草橋鎮各級人大代表堅定政治站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積極參與到「三鄉工程」建設活動中來,當好活動中的「宣傳員、督導員、服務員、戰鬥員」,堅持以運行機制創新,打通城鄉流通渠道,激活發展動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技術和資金等關鍵發展要素「倒流」鄉村,走出一條能人帶動、城鄉互動、資本興鄉、產業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
  • 「三鄉工程」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顏子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舉措。如何合理引導更多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如何讓這些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切實推動創業、拉動就業、興旺產業?
  • 推進「三鄉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武漢玩起了「賞花經濟」
    在重視「三農」工作的濃厚氛圍中,武漢敏銳地洞察到賞花經濟「靚城興鄉」的獨特價值,果斷地將其上升為賞花經濟統籌謀劃,從而把賞花遊問題的解決轉變為鄉村旅遊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連通「三鄉工程」,城鄉互促共生小朱灣,江夏區梁子湖畔的一個小村子,有著「三鄉工程」發源地之稱。尋跡而至,採訪了解後發現,這裡竟也是武漢鄉村賞花遊與「三鄉工程」的歷史交匯地。
  • 實施三鄉工程、建設示範帶……武漢鄉村振興走出新路子!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三農戰線始終保持「大戰」狀態、「大考」作風,全面築牢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陣地,創新推進「三鄉工程」拓面提質,以培育重點、打造樣板、串點成帶為原則,加快鄉村振興示範帶及美麗鄉村建設,全速推進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四三行動」,驅動武漢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 銅山「三鄉工程」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同時將「三鄉工程」與農業農村改革、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新一輪扶貧攻堅相結合,人才下鄉讓農村「活」起來、能人返鄉讓農民「富」起來、資本興鄉讓農業「旺」起來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 徐州市三鄉工程『逐夢鄉村·創享彭城』大賽圓滿落幕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範海傑)心中有夢想,腳下有泥土,將夢想的種子播撒在鄉村土地上,讓鄉村的沃土上綻放夢想之花。11月12日,徐州市三鄉工程「逐夢鄉村·創享彭城」大賽舉行總決賽,45個晉級決賽項目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了十佳人才下鄉項目、十佳能人返鄉項目和十佳資本興鄉項目。
  • 武漢江夏區鄉村振興、三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工作會召開
    2020年8月11日,武漢市江夏區召開「鄉村振興、『三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工作會」,江夏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柳長勝、江夏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譚德利出席會議並講話,江夏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勇主持會議。
  • 「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看銅山怎麼幹?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黃金15條」為創業助力為了深入推進「三鄉工程」,銅山堅持幹在先,走在前,做先鋒,科學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區情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三鄉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奮鬥目標——兩年內吸引10-20億元工商資本投入農村推動2000名人才下鄉和能人返鄉創業就業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人數超過
  • 武漢三鄉工程網社區行走進漢廣社區 帶市民「雲遊」美麗鄉村
    活動展示了各種特色農產品,介紹了武漢的美麗鄉村,為市民提供空閒農房、共享農莊、民宿的信息,為城市和鄉村、市民和村民間搭建溝通橋梁,讓市民可以更好地了解鄉村變化,體驗美麗鄉居新生活。01 mini農展會開到家門口由幾頂帳篷搭建起來的本土「mini」農展會,吸引來了不少市民排隊參觀。
  • 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三鄉工程——武漢花博匯探出新模式
    該項目利用原有村灣、農田、山水資源等優勢,堅持農業與第三產業相結合、農用地流轉與房屋流轉相結合、存量房再利用與創意設計相結合、基本農田保護與美麗鄉村相結合,打造集花卉旅遊觀光、創意農業體驗、田園養生度假、親水休閒遊樂、美麗鄉村體驗、花卉貿易展銷等功能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滿足人們回歸自然、鄉野度假的「慢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