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天布局海外專利運營 欲做「專利獵頭」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七星天布局海外專利運營 欲做「專利獵頭」
2015-09-08 19:56:59來源: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博

2015年09月08日 19:56 

參與互動 

  中新網9月8日電 8日下午,七星天(北京)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宣布已成功收購了日本精工集團218件專利,並正式推出「IP Hunter模式」布局海外專利運營。

七星天總裁龍翔博士回答與會者問題

  隨著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實力的提升,中國製造「走出去」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中國製造「走出去」的過程中離不開海外專利保護。從日本、韓國、臺灣等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國家和地區歷史經驗來看,隨著其製造業的海外擴張,以及海外市場的培育和發展,其企業都會密集遭遇海外競爭對手發起的「專利訴訟潮」。

  然而由於對海外專利制度規則缺乏了解、對專利布局理解偏差等多方面原因,正在「走出去」的企業往往並不能真正了解其所面臨的海外專利風險,也缺乏應對之道。

  2014年7月,國內手機廠商小米登陸印度市場,此時卻遭受到了愛立信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其後印度新德裡高等法院做出了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上禁售的決定。小米在印度與愛立信的專利訴訟案例僅是我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遭遇專利侵權風險的一個代表。在歐洲,也曾發生過康佳、長虹、創維等中國企業被歐洲組織索要高額機頂盒專利費等事件。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對海外專利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據七星天創始人、總裁龍翔介紹,目前,國內企業構建海外專利庫,絕大多數以自己申請為主,極少數情況下才輔以海外專利收購。這固然有海外專利往往價格不菲、存在制度壁壘,收購難度大等方面的原因,同時也因為企業缺乏專利收購的信源、渠道,以及專利篩選、估價議價等方面的能力。近年來,國內企業海外收購專利往往是一些大型企業的個別行為,中小型企業則鮮有聽聞。七星天希望能承擔起為中國企業降低海外專利獲取門檻的市場角色。

  為此,七星天專門設立了海外專利運營基金。基金以「海外專利收購—國內運營」為基本模式,命名為「IP Hunter」模式,旨在幫助國內企業獵取物美價廉的海外專利。龍翔說:「我覺得我們公司的角色就像獵頭一樣,一般的獵頭是幫忙找員工,我們是幫忙找專利。」

  據悉,此次七星天收購的日本精工集團的218件專利,涉及八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LCD、LED和OLED等技術領域。(中新網金融頻道)

相關焦點

  • 戴森無葉風扇解析專利布局
    創新需要保護,專利是保護創新的利器。好的專利布局可以建立技術壟斷,為企業謀取巨大利益。戴森技術有限公司的無葉風扇,其不同款式的無葉風扇產品售價都很高昂,處於2000元-6000元人民幣之間,但你會發現戴森的無葉風扇依然很受歡迎,市場佔有率不減反增。
  • 廣東口罩相關專利申請總量全國第一
    《廣東省口罩生產設備行業專利導航工程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是全球口罩生產設備行業領域最大的專利來源國以及專利市場國,佔全球申請總量的55.42%。  其中,廣東涉及口罩生產設備領域的專利申請總量位居全國首位,達208件,約佔全國專利申請量的26%。
  • 同樣是專利,為什麼光峰科技的專利能對抗日本卡西歐的專利訴訟?
    新產品要上市了,先在網絡上做個推廣?別急,先緩緩!看看您的產品有沒有做好專利保護吧!大家都知道,古時作戰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在商戰中,也一定要牢記「產品未動,專利先行」。不信,您就看看智周智慧財產權給您收集整理的這些案例吧!
  • 國產智能插座風靡全球,卻在美國被訴專利侵權!
    其中,既有公牛這樣的傳統品牌,又有像Gosund這樣專門做智能插座的行業新銳。Gosund品牌的創建者——深圳市酷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是一家致力於IoT領域的智能插座/插頭、智能開關、智能燈泡等一系列智能家居產品及整體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研、產、銷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少數幾家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研發和製造能力的公司之一。
  • 專利預警成東方雨虹「出海」的「防水劑」
    「你們的產品是否有專利侵權風險?」在即將籤約前夕,波蘭和越南的合作夥伴提出上述疑問時,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雨虹)副總裁王文萍心裡犯起了嘀咕:如果產品涉嫌專利侵權,東方雨虹大力開拓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海外市場的計劃將付諸東流。
  • 美法院限制海外專利賠償金額 蘋果思科拍手叫好
    Jude Medical Inc)之間長達13年之久的糾紛時表示,聯邦法律不允許專利持有人針對某些類型的專利收取侵權者海外銷售的賠償金。  蘋果、思科、微軟和英特爾聘請的威嘉律師事務所(Weil Gotshal &Manges LLP)律師艾德-萊因斯(Ed Reines)說,專利包括實現某一項發明的一系列步驟,這次裁決對那些因海外銷售在美國法院被訴的任何公司都是一個好消息。
  • 2019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 中國專利...
    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指發明專利密集度和規模達到規定標準,更多依靠智慧財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如信息通信、新裝備製造、新材料、醫藥醫療、環保產業等,反映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成效。申長雨表示,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越來越重視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2019年,歐盟專利密集型產業佔GDP比重已達16.1%。
  • 2020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專利產業化運營大會在京舉辦
    年會以「創新引領 轉化為先」為主題,匯集「政產學研資用」各界專家,前瞻新興產業技術發展及投資機遇,探討高價值專利挖掘與布局、國際規則下的專利產業化路徑,共建專利到產業價值的保障體系,來自政府、企業、投資機構、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權威人士以及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近300人參會。
  • 一文讀懂「專利挖掘方法」
    本文結合華進智慧財產權運營事業部的《專利創新方法論》主題培訓,就專利挖掘、高價值專利培育等內容進行分享,深入解析常用的專利挖掘方法、TRIZ方法論、「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等內容。 STEP 3制定專利布局方向 根據現場技術調研結果及現有技術檢索分析情況,制定詳細的專利布局方向引導圖,可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表達。
  • 一紙專利如何融來千萬資金?
    想要發展壯大,在全國開展業務布局,需要充足的資金作保障。」回憶起四處融資的經歷,向賢青深感不易:「出於風控考慮,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貸款時更看重企業是否有『磚頭』做抵押。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我們大部分資金都用於技術研究和醫學檢測,不僅短期無法看到收益,抵押貸款金額也很有限。」手握一批核心技術專利卻遲遲無法變現,融資難、融資貴讓華銀健康陷入了發展壯大的瓶頸。
  • 韓國上半年申請國際專利8867項,世界第五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businesskorea報導,韓國知識產權局日前宣布,世界知識產權局(WIPO)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企業今年上半年申請國際專利8867項,同比增長10.3%,排名世界第五。
  • 小米狂購專利是為進軍海外,更為防華為背後捅刀
    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接受訪問時說,可以讓用戶自己去做選擇,這是小米「用戶至上」原則的體現。還真的不得不說,小米為了和微軟達成交易真是費盡心思了,既出錢、又出力,連自家的產品都讓路。小米在為國際化鋪路?不急當小米與微軟達成合作的消息傳出之後,不少國內外媒體都紛紛發表評論表示小米此舉是想大舉進軍海外市場。
  • 專利戰後的街電怎麼樣了?
    日前,科技圈的熱門事件「街電專利侵權案」,在網絡上發酵良久後,終於落下帷幕。2018年5月25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來電與街電專利侵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結果:街電專利侵權成立,街電產品下架並且賠償人民幣200萬元。
  • 專利「桂冠」為何花落九陽?
    「在九陽,每個專利代理人都會監控自己範圍內的產品線,所以每一條產品線在上新產品時,專利檢索、專利申請、專利布局以及整個專利技術水平內所包含的最先進的技術,我們都會用專利的手段和策略先檢索一遍。」韓潤說,九陽利用專利塑造自己的技術壁壘,也用來防止侵權。  「沒有專利就沒有九陽。」韓潤說。專利是強大的矛,也是強大的盾。
  • 街電來電專利案:別讓專利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唯一
    這一年,聚美重點新業務街電累計用戶已突破1億,最高日訂單突破180萬/天,覆蓋城市達300多座。市場份額連續多年位居行業第一,並已開始規模化盈利並首次實現年度盈利。一面是官司和質疑,一面又是持續增長的業績,街電的發展之路,在共享充電寶這一新興行業裡很具代表意義。
  • ...成就巡禮:加快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 7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
    據介紹,近年來,煙臺市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和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先後入選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創建市」、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軍民融合試點地方」、首批「國家商標戰略示範城市」、首批「山東省智慧財產權運營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國家專利保險試點城市」。
  • 新天藥業取得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挖貝網11月8日,新天藥業(002873)於近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四項外觀設計專利證書,現將有關情況公告如下:外觀設計專利名稱:藥品包裝盒(寧泌泰膠囊)證書號:第5395266號外觀設計名稱:藥品包裝盒(寧泌泰膠囊)專利號:ZL 2019 3 0059803.8
  • 每天申請超30件 漢能專利流水線成亮點
    而當大眾的生活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發生日新月異變化時,漢能作為一家新能源企業蓄勢正發,在研發創新上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並將科研成果全方位地布局於生活的各個領域,這股應對能源危機、改變能源利用格局的新興力量應該受到更多關注。   宏觀上來說,目前為止,漢能全球累計專利申請超過5800件,漢能全球累計授權專利超過1500件,如果再做微觀上的量化,平均每天申請專利超30件。
  • 72天獲22項國家專利 重慶這家企業為抗疫發明了啥?
    重慶海潤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金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擴大了海潤節能的市場空間,目前海潤節能正加速走向海外,助推兩江新區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據介紹,從今年1月25日起,海潤節能僅用72天就研製出了核酸採樣安全方艙、可移動式傳染病應急防護一體化智慧方艙、模塊化負壓病房智能通風環境系統、平疫結合型衡溫衡溼衡氧安全空調環境系統等6大抗疫科技產品,並獲得22項國家專利。
  • 通州區首次資助PCT授權專利
    通州區首次資助PCT授權專利 來源:通州區 發布時間:2020-12-21 字體:[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