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為什麼那麼恨戚姬和趙王劉如意?張良:他們活該,換誰來都恨

2020-12-18 歷史真鑑

呂雉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與代唐立周、開創一朝盛世的武則天齊名。有能力,有美貌,有資歷,是呂后坐穩皇后之位的根本。可是在誘殺韓信中,呂后的毒辣初顯端倪,再到劉邦剛駕崩,竟生出血洗朝堂功臣、穩定漢室江山的想法,與之謀劃的心腹審食其都因為聽到這話嚇了一大跳。漢惠帝劉盈即位,呂后殘忍地毒殺未及冠的趙王劉如意,將其母親、漢高祖劉邦生前最寵愛的妃子戚姬製成「人彘」。「人彘」的稱呼是呂后親名,整個製作過程她都參與其中,並且是親自策劃的: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這樣的殘酷手段在古時候足以讓小孩止哭,那麼我們不禁有些疑惑,呂后為什麼那麼恨戚姬和趙王劉如意?只是因為表面的戚妻奪寵和趙王奪位的問題嗎?

糟糠之妻

《史記·呂太后本紀》開篇說道: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后。呂雉是劉邦一窮二白的時候嫁到劉家的,是貧賤糟糠之妻,所幸生下一兒一女,是劉邦的長子長女,宗法裡呂雉佔據著原配和正妻的地位。魯元太后即魯元公主,是呂后為彌補心中愧疚在其死後所追贈的。呂后是賢內助,不僅為劉邦的傳宗接代立下大功,還讓鄉裡鄉親都痴迷於籠罩在劉邦身上的神秘色彩,因而願意至死不渝地主動追隨。即使如此,呂后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遭到極大的動搖的,呂后和劉盈隨時有被打入「冷宮」廢黜的危險。

妙齡女子的呂雉與無業游民兼老單身漢的劉邦的結合,令豐沛百姓大跌眼鏡,感到匪夷所思,浮想聯翩,都以為是劉邦強迫呂太公嫁女的。其實呂太公是主動的,原因是劉邦整個人看起來貴不可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呂雉改變不了什麼,只有認命的份,即便是內心再不情願也不行。嫁到劉邦家的呂雉,從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變成洗衣做飯種田的鄉野農婦,劉邦從未主動幫什麼忙,整天吃酒睡覺。怨言的確有,但呂雉並沒有表現出現,並且給予劉邦不少幫助。例如,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造聲勢。例如,呂雉兄長呂澤招兵買馬勢力頗大,屈居劉邦之下,以他為主跟著幹。

「漫長」的囚徒生涯

呂雉曾因劉邦犯罪,牽連入獄多年,日子並不好過。待到劉邦起義出去南徵北戰,呂雉留守後方,日子過得不算好也不算壞。劉邦被項羽封在巴蜀為漢王,呂雉等親屬卻還在沛縣受苦。等到劉邦東出平定三秦,劍指楚國,漢軍大將王陵準備去沛縣接呂雉等人,由於楚軍威懾卻不得進。後來戰事焦灼,最後朝著劉邦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上發展——漢軍戰敗,呂雉和劉太公被楚軍俘虜。呂雉就這樣,從漢二年到漢四年,做了兩年半的階下囚。生活之悲慘,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明白,生死完全被楚軍的一些小人物控制,衣食住行可能比在牢裡好不到哪去,完全是吃人的地方。

與此同時,劉邦於定陶得到新歡戚姬,並為劉邦生下一子。而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絕對是不幸福的。呂雉自己在受非人的痛苦,戚姬卻在那享福,欺負自己的孩子,心中生有怨恨是自然的。之後的日子裡,年老色衰的呂后常居後方,年輕貌美的戚姬卻常伴隨在劉邦身邊,因此呂后越發不受寵,戚姬也越發受寵。戚姬自然吹起了枕邊風,隱晦地向劉邦表達呂后不好,太子劉盈不好,再可憐兮兮地說待到陛下百年後,自己肯定會被人欺負的。一套組合拳打過去,劉邦難受得不行,況且劉邦也覺得「孝惠為人仁弱」,一點都不像自己,反倒是劉如意更像自己。

廢太子帶來的仇恨

戚姬的枕邊風,加上劉邦自己的喜好,出現「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的情況。等到劉如意被劉邦封為趙王后,「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廢太子的舉動,劉邦採取過三次以上,但被呂雉和眾多大臣一一化解;眾大臣頂著皇帝的怒火力扛犯上,有一部分劉盈已逝的舅舅呂澤的面子。當然更多的是呂后放下尊嚴去求他們幫忙的。最危險的一次,呂后不惜派同族呂釋之脅迫要挾留侯張良為自己出謀劃策。而張良乖乖幫忙,也有一部分呂雉兄長、呂釋之之弟呂澤的原因,還有他也理解呂后做的這些事。

若是劉如意為太子,戚姬很可能成為皇后,劉邦百年之後,呂后、劉盈和魯元公主將會迎來清算,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去。與其寄希望於劉如意和戚姬的良心,還不如自己努力不讓這一切發生。秦朝的監獄生活,楚國的囚徒生活,劉邦的冷落生活,兒女被欺負沒人管的生活,教給呂后很多東西,有狠毒有狡詐有深沉,唯獨沒有善良。呂后對劉如意和戚姬做的那些壞事,表明呂后在後怕,以及發洩仇恨、發洩自己經受過的那些苦難不公平,還有就是斬草除根,省得被有心人利用。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相關焦點

  • 戚姬深得劉邦寵幸,二人相親相愛十餘年,為何只生下一個劉如意?
    如果劉邦在這期間內娶了戚姬,戚姬的出身很有可能是秦皇宮內的美人。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雖然後來劉邦經過樊噲和張良的勸阻,離開了秦宮,但從秦宮中帶出一兩個心儀的美人來,還是很有可能的。
  • 劉邦是何時娶戚姬的,為什麼深愛著戚姬,甘願改易戚姬子為太子?
    如長子劉肥的母親曹氏,三子劉如意的母親戚姬,四子劉恆的母親薄太后,七子劉長的母親趙姬,以及五子、六子、八子的母親們,還有可能沒為劉邦生下子女的管夫人、趙子兒、石美人等。在劉邦的眾多姬妾中,皇三子劉如意的母親可能是劉邦最寵愛的姬妾了,他們相愛的時間長達十年,如果劉邦不是因病去世,或許他們相愛的時間還會持續下去。
  • 他是周苛的弟弟,好直言善諫,後因趙王事件鬱鬱而終
    周昌有一位兄長,他就是在滎陽之戰中殉國的周苛,當劉邦初次起兵的時候,周苛、周昌兄弟都在泗水,劉邦打下泗水,殺掉了泗水監,周苛、周昌兄弟遂投降了劉邦,他們隨劉邦南徵北戰,成為了劉邦部眾中難得一見的兄弟將領。
  • 為什麼和呂后關係不一般的審食其,卻遭到淮南王劉長錘殺?
    後來呂雉、劉太后和審食其被項羽放回,回到漢營的呂雉發現,自己在楚營受難之時,一心想念的丈夫劉邦卻在這期間寵幸戚姬,對自己的回來並沒有太大的歡喜。看到丈夫另尋新歡而冷落自己,呂雉心裡別提有多委屈和難過了,呂雉無力挽回。而劉邦寵愛的戚姬不僅僅奪走了自己的丈夫,還鼓動劉邦換太子。
  • 劉邦僅有兩首詩流傳,一首氣勢磅礴,一首卻令心愛的戚姬傷心欲絕
    劉邦晚年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非常苦惱,在嫡長子劉盈與趙王劉如意之間猶豫再三。劉盈性格仁弱,劉邦擔心他無法掌控國家,而劉如意則酷似劉邦,深得他的喜愛。張良劇照除了這點之外還有皇后呂雉與戚姬的因素,在戰爭中,劉邦與結髮妻子呂雉聚少離多,而與戚姬長年廝守,二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戚姬的軟磨硬泡下,劉邦決定廢劉盈,立劉如意。
  • 劉邦病逝前,張良三年不食五穀,換來後代2000年平安
    最終弱小的劉邦軍隊,第一個打入鹹陽城中,劉邦擁有了獲得關中王的機會。劉邦稱讚張良說:「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裡外,子房功也。」等到漢軍進入鹹陽後,劉邦被眼前的美女、寶物,迷花了眼睛,沉迷於享受之中,而漢軍高級將領也開始沉淪。張良冒死進諫劉邦,對劉邦說:「項羽楚軍馬上就要來,我們難道等死嗎?
  • 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后?是不敢動,還是動不了?其實是因為不能動
    呂后是劉邦的政治賢內助。項羽稱帝後,立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實際上,諸侯王異化是劉邦妥協的結果,並非他的本意,而是他想要劉姓天下,集中力量,而不是一個「有名無實」、「分裂」的王朝。
  • 呂后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為了他們兩個,什麼事都敢做!
    西漢是漢武帝劉邦建立的,劉邦建立漢朝後劉邦的妻子呂夫人也就成了呂后。呂后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當時劉邦非常寵幸戚夫人,對呂后不冷不熱,劉邦甚至想將太子劉盈廢掉,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做的這一切都在呂后的心中積下了怨氣,等到時候一到就會爆發。
  •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是如何處置他的八個兒子的?
    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和其他嬪妃,差點把呂雉的親生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擼下來,這讓呂后對劉邦的其他兒子猶如眼中釘、肉中刺,尤其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劉邦去世後,呂后第一個下手的就是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惠帝劉盈性格與母親截然相反,仁愛懦弱,他知道母親心思,呂雉詔趙王進京,他親自去迎接,對這個弟弟非常保護,把趙王留在身邊,吃住都在一起。
  • 呂后去世後呂家人遭到清算,為何武則天去世後,武家人卻沒事呢?
    戚夫人做了這些噁心呂后的事情之後,呂后最開始也只是讓戚夫人舂米,沒有真正對她怎麼樣,誰讓戚夫人這時候還是沒有醒悟,依然沉迷於劉邦做主的美好時光,連舂米都不老實,一心一意叫喚著趙王。呂后本來就是火藥桶,自己難得壓制了一下,想要給戚夫人一個機會,誰叫戚夫人自己作,把那個火給點上了呢?
  •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看呂后是如何與聰明人張良結盟的?
    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娘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 戚姬故地,再無戚姓人
    在戚姬寺南側有一口古井,而劉邦與戚姬兩人的故事,就要從這口井說起。  時光上溯到公元前205年,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彭城一戰,劉邦大敗,負傷逃至定陶境內戚家寨(今戚姬寺村),幸得戚氏父女相救。戚姬把劉邦藏在了牡丹園的一口枯井裡,躲過了項羽官兵的搜查。劉邦在戚家寨養傷期間,得到戚姬無微不至的照顧。傷愈之後,劉邦向戚家說明了真實身份,並希望納娶戚姬。
  • 大殺功臣的劉邦,給自己的知已張良,又安排了怎樣的結局?
    但是聰明的張良拒絕了,張良只要了留縣(江蘇沛縣東南的微山湖湖區內,現在已經被湖水淹了)做為封地。留縣是張良初遇劉邦時地方,考慮到其他的功臣,都沒封戶過萬的,張良請求和蕭何一樣,8000戶,但是劉邦沒有同意,於是給了10000戶。
  • 漢初功臣張良晚年被迫獻一計,致使劉邦4個兒子慘死,漢朝險姓呂
    前面提到,劉邦打天下靠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其實還有一人同樣重要,就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呂雉,後來都叫她呂后。呂后嫁給劉邦時不到20歲,而且呂家是個有錢人家,曾經有個縣令要娶她,呂父不同意,卻偏偏把女兒嫁給劉邦,為此呂母和呂父大吵一架,呂父笑呂母頭髮長見識短,他認為劉邦日後必成大器。
  • 如果劉邦納虞姬為妃,虞姬的結局會怎樣,也會被呂后做成人彘嗎?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虞姬像薄姬一樣幸運地成為劉邦的妃子,是否最後也會像劉邦的寵妃戚姬一樣在劉邦身後被呂雉做成人彘呢?其實是有可能的。從史料中的零星記載來看,虞姬和戚姬其實蠻像的,都是能歌善舞的美人,都特了解男人心思,能把男人給哄住,使自己的風頭蓋過正妻。
  • 劉邦為何要廢掉太子,呂后採用什麼策略使劉邦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
    自古以來,宮廷鬥爭非常激烈,皇子爭位,妃子爭寵,明裡暗裡相互爭鬥,你想,呂后眼看自己兒子的太子位置要被別人取代,那心裡能不急嗎?此時,大臣們都勸諫不讓劉邦廢太子,都未達到劉邦肯定,這個時候的呂后急的像熱鍋上螞蟻,不知該如何是好,有人對呂后說:留侯張良計謀多,而且皇上很信任他,可以向張良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