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是沒有後悔藥可尋,於成長而言如是,於投資而言亦如是。還好科技的日益發達給了每個人輕便創業的機會,但也不要忘記誰才是市場的主人。
——億車潔自助洗車機東莞加盟商劉記民
初見劉記民是在東莞厚街白濠吉祥街邊,黃色遮陽棚下陸陸續續洗車的場景很是惹眼。觀察有15分鐘,4臺自助洗車機位總是有車主補位洗車,竟也不間斷一刻。
在汽車美容清洗技術層出不窮的當下,自動洗車、無水洗車等各種智能汽車清洗技術早已不是稀罕事物。據百度地圖查詢,僅東莞新型智能洗車點就已達70餘處。而在面臨多種選擇前提下,這處毫不起眼的「6元自助洗車」緣何能吸引眾多車主心甘情願的排隊動手洗車?記者上前試圖尋找洗車機身上的聯繫電話,以便揭開謎團。
與料想不同的是,店主劉記民恰恰正在洗車場。這卻也令人感到意外,畢竟號稱「躺賺」的自助洗車機生意,能在現場見到老闆的機會畢竟不多。劉記民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普通,那種扔到人群中都不容易被發現的普通。如果不是接下來的採訪,卻也很難讓人直觀感受到這位「普通人」所蘊含的陽光能量。
劉記民很健談,在採訪過程中總是不忘和顏悅色地招呼下顧客,但每當回過頭來談論他的自助洗車生意時,卻又是一副嚴肅認真的表情。在斷斷續續的談話中,劉記民的6元自助洗車生意秘訣也伴隨著震撼逐漸清晰。
劉記民的這家自助洗車場已經經營2年有餘,而在2年前,他還是一位身價千萬的個企老闆,如果不是偶然的生意變故,他是斷然不敢想像會經營自助洗車機的生意。
失去了財力支持的劉記民,用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考慮接下來的生計問題。昔日好友也曾多次拋來橄欖枝,但倔強的劉記民卻不願意因自己的窘迫給好友帶去麻煩。就算兩口平日省吃儉用,但孩子上學總是需要費用支持。給人打工太不穩定,看到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劉記民一度想到開個洗車店維持生計。
但開洗車店總是需要投資,門面場地、洗車設備、人工,這些成本算下來,劉記民又陷入了迷茫。彷徨間,昔日合伙人的一次交談令他注意到了自助洗車生意機會。核算成本之後確實挺適合當前的生意預期,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啟了自助洗車運營之路。
當時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自助洗車機品牌林林總總,在當地便有數家知名品牌商。認真的兩人經過前後一個月的實地考察、質量甄別、模式對比等,二人最終選擇了億車潔自助洗車機。除了質量、技術方面的原因,更多則是在於只需要支付設備費用,億車潔為加盟商戶提供定製化後臺,加盟商享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系統管理結算權限。
一切準備妥當,滿懷嚮往的6元自助洗車場開業了。一開始,因為方式新鮮,還有零零星星的洗車顧客。慢慢的,隨著周邊自助洗車場的逐漸增多,僅有的一部分洗車顧客便不再經常光顧了。整整3個月,系統後臺上的每日洗車統計數據沒有超過3臺,洗車場的生意一下子跌到谷底。
自助洗車機24小時自助掃碼洗車,設備運營情況一切正常,6元35分鐘的價格設置也很優惠,為什麼就無人光顧。而僅有的幾個熟客來過幾次後,卻再也不見蹤影。劉記民他們想不通。
心急火燎的劉記民第二日起了個大早,幾個月來,他第一次決定在洗車場待上一天,認真看看,仔細問問別人為什麼不選擇他的6元自助洗車。一天下來,劉記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他終於明白,原來並不是模式不好,而是車主在自助洗車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卻沒人解決。最典型的便是很多車主對自助洗車機功能用法並不熟練,這直接導致了部分車主放棄體驗,或者車主無法獲得良好的體驗效果。於是,很多車主寧願選擇貴點的人工洗車、加油站洗車,也不願再嘗試自家的自助洗車。
劉記民第一次意識到,自助洗車模式再好,也需要人經營。一個生意,離開了市場,再好的模式終究不過是黃粱一夢。40多歲,家庭的中流砥柱,如果上一個生意足夠重視市場需求,視消費需求而行,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般田地。
從此,每天早八點到晚八點,自助洗車場總是少不了劉記民的身影。他招攬客戶,為客戶講解自助洗車的詳細步驟,時刻提醒車主洗車注意事項。他珍惜每個客戶,只要是來洗車,不論新老客戶,他總是讓煙遞水,不斷徵求洗車感受意見並積極改進。為了能讓顧客有一個良好的洗車環境,劉記民時刻維護設備和場地衛生。別人誇他勤快,他便回說,洗車就像洗澡,圖個舒心,沒有人願意把車開到垃圾場去洗。
就這樣,在別人眼裡是充其量算個副業的自助洗車機生意,劉記民卻當成了主業經營。有時候,個別車主因為付款不便,劉記民還會讓人家免費洗車。誠意是最好的口碑,不懈的努力和堅持,讓車主們記住了這個和善負責的洗車場老闆,原本冷清的洗車場,又漸漸恢復了人氣。
生意最怕「見利棄義」,日漸起色的自助洗車生意讓搭檔看到了希望。他提出,既然已經獲得消費者信賴,乾脆將洗車價格調整至十元每次,充卡金額底限上調至100元起。這樣就可以快速回收成本,見到利潤了。聽到生意夥伴的想法,劉記民厲聲回絕。他表示,我們的客戶群體是誰?是工薪大眾。別人誰不知道50、100元的人工洗車省心又省力,為什麼選擇我們自助洗車?還不是圖個實惠體驗。你說要漲價,你能提供相應價值的洗車服務才是前提,這才是做生意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理念。況且,消費者才是商人的衣食父母,選擇支持哪個商家,是要看商家是否真正站在消費者角度提供便利服務。拋開消費實際情況,提高服務收費門檻這種典型的投機思維,是要將顧客拒之門外的危險行為。從此,搭檔再也不提漲價之詞。
就這樣,劉記民的自助洗車場從一開始的2臺設備,發展到現在的4臺。充值會員也從屈指可數發展為目前的2000多個。一年來,劉記民的洗車場平均每日洗車50臺次,成了周邊同行競相諮詢的對象。
當問及劉記民是否可以為自助洗車機經營新手提供一些建議時,他坦言,做生意就是做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凡事不可抱投機之心,自助洗車機經營更是如此。生意需要做出來,而不是想出來。世上沒有難做的生意,只有不想好好做生意的人。奉勸幻想通過自助洗車機「躺賺」的朋友,除了年齡可以「躺賺」,真的沒有什麼「躺賺」生意。唯有關注消費需求,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經營才是正道。
在與劉記民的對話中,「循序漸進」和「消費選擇」是他經常提到的詞彙。兩個詞語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但較之於目前的市場的浮躁之風,卻值得人們深思。(為保護隱私,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採訪編輯:吳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