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八》(1913)

2020-12-26 中國臺灣網


  (辛丑、壬寅稿)(清光緒二十七、二十八年) 

  南武山人丘逢甲倉海著

  同懷弟瑞甲、兆甲編輯

  ·遊姜畬,題山人壁(二首)

  春山草淺畜宜羊,山半開畬合種姜。比較生涯姜更好,兒童都唱月光光(「畜羊種姜、利息難當」,俗諺也。月光光、好種姜,童謠語)。

  東風吹暖好年光,正月蟾蜍已落塘。更乞天公三日雨,山田高下有新秧(蟾蜍落塘,宜下谷種;農家以為佔驗)。

  姜畬在鎮平北文福鄉。

  ·雨宿新步,次韻答子華(三首)

  四姑嶂下花始開,九子嶺邊聞晚雷。濛濛細雨一帆重,人向春雲來處來。

  不羨封侯入玉門,中原未靖虎狼群。欲呼力士攜錐出,誰是人間倉海君(子華時得某武弁為弟子,故調之)。

  春江欲濟苦無舟,滾滾清流變濁流。醉看蛟龍挾雲去,臨池且為學書留(時值大水換船,為市人作書)。

  新步在鎮平縣南金沙鄉之小鎮,又作新鋪。

  ·重簾

  重簾不捲久留香,壓院雲陰漏晚光。是雨是晴渾未定,碧桃花下看斜陽。

  ·虯枝

  虯枝十丈老槎枒,迸出烘天萬朵霞。惜我來遲春已暮,東山開過木棉花。

  ·三月初八夜

  十二年前此夜中,白袍人正試南宮。驚心胡馬蹂春甸,矯首孤罷憶故叢。何日掃塵迎警蹕,當時入彀枉英雄。萬言策在嗟無用,冷對山堂燭淚紅。

  ·褚淵

  西風吹淚石頭城,老作中書轉損名。自是毫無丈夫氣,山陰此語定平生。

  ·夢覺

  夢覺遊仙天欲明,東窗一角白初生。梅花紙帳春慵起,臥聽山禽奏樂聲。

  ·東山謁韓祠畢,得子華長句,次韻寄答

  新市樓頭和詩畢,舟師告行仗風力。誰知大句捷於風,六百裡程遠追及。於時我正從韓公,捕逐八荒兩翅疾。乾坤雷琅擺光焰,青蓮樂府少陵律。時虞仙官敕六丁,白日青天起霹靂。島瘦郊寒湜籍走,落落人才困馳驟。終須載筆縛元濟,豈惟奮舌誅庭湊。偶語龍湫窺舑舚,群鬼聞之驚破膽。不知此特不平鳴,愚兒但妒詞何贍。古人餘韻籲莫追,嗟我與君猶鬥險。書生今日良可哀,有策難上黃金臺。燕趙曾聞古多士,悲歌慷慨安在哉!空談橫磨十萬劍,言者自憤旁人咍。漢家不出衛霍才,西極天馬何時來!

  ·東山寄懷南海裴伯謙縣令(二首)

  水簾亭畔倚闌幹,倦客重來拾墜歡。南海月明千裡共,東山雲臥一春寒。神仙從古多為令,名士何曾竟負官!應有新詩寫新政,可能遙寄練江看。

  橫流無地可安居,身愧王尼尚有車。殘月啼鵑家國淚,斷雲歸雁友朋書。論交四海心猶熱,獨立三邊願已虛。為語修齡益愁索,故人仁祖近何如?

  斐景福字伯謙,曾為潮陽縣令,後調南海。

  ·眉仙為作獨立圖,三年尚未成,作此速之

  三年變態無不有,世界非新亦非舊。前顛後僕人幾何,新不能維舊難守。此時獨立蒼茫人,詩且罷吟合呼酒。可憐磊塊澆難消,誰能寫向丹青手?荷君諾我頰添毫,如何閣筆三年久?幸不障面羞彥回,更不函頭哀■〈亻匡〉冑。還我堂堂地做人,所貴完身成不朽。平生儒冠久自厭,長劍橫腰衣短後。不妨圖我作老兵,天下於今武方右。乞君速踐息壤言,勿使神龍空見首。

  ·晨起書所見

  晨陰盼庭樹,有雀拳高枝。老鴉爾何來?欲攫充朝飢。雀驚飛且噪,乞救聲何悲!一雀嗓未已,百雀噪而隨。雀亦有俠腸,不忍同類危。群雀御獨鴉,力小心則齊。竟令遠引避,不敢復來窺。惟獨力無大,惟群力無小。嗟哉不能群,人而不如鳥。

  ·雜詩四首答鄭生

  洪水昔降災,天下困沉溺。上巢下營窟,非不工避匿。大鳥呼大獸,出與人相迫。死者魚鱉遊,生者鳥獸食。天生群聖人,畀各盡天職。水平鳥獸去,用教民稼穡。茫茫大地中,乃始有中國。此豈託空言,要在奮神力。蚩蚩者彼民,實具愚下質。嬉遊幸無事,事至徒嘆息。由來天下事,任者在豪傑。

  饕鴟甘腐鼠,仰視嚇鵷雛。鵷饋有竹實,彼鴟安得知?天生物惟萬,物物性不齊。持海語井蛙,持天語醯雞。徒煩告者勞,終受聽者嗤。聖人物萬物,不與物性違。使鳥宅深林,使魚室深池。是之謂物化,毋失化者機。惟物有蠢靈,惟人有智愚。治君子以德,治小人以威。物物性不齊,何用多言為?

  百禽中有鶴,自是禽中仙。胡為俯求食?而受雞鶩嗔。鳳凰帝百禽,爾鶴爾臣鄰。高飛就鳳凰,孰能為鶴先!鳳凰方渴睡,訓狐攝厥權。燕蝠且笑之,爾鶴何容前?欽■〈丕鳥〉乘鳳敝,自耀文採鮮。豈無眾惡禽,推奉相聖賢。慎哉勿妄投,庶得身名全。鳳睡有醒時,何事皇皇然?蕩蕩者九皋,高高者九天。何行不翩翩?何飛不翩翩?神仙自輕舉,寧受凡夫憐。

  鶢鶋集魯門,不樂鐘鼓養。鸚鵡雖人言,常有隴山想。桑扈啄場粟,得食自俯仰。豈願為燕雀,處君高堂上。籠禽厚予食,雖飽神不王。謝安臥東山,不慕為晉相。馬援困浪泊,乃悔為漢將。將相豈不佳?達者非所望。中原昔龍戰,三顧起葛亮。盡瘁五丈原,躬耕失高尚。聖人志行道,固不計得喪。蜚鴻已貽辱,衰鳳復騰謗。歸對山梁雉,時哉發嘆悵。

  ·寄懷瑞鳳綸分轉(誥)(二首)

  棨戟重臨鳳水湄,三年誰與共憂時。魏暮帝問傳家笏,蘇軾天留過嶺詩。富國祗今先煮海,才人從古例分司。湖山到處題名在,耿耿心應有石知。

  新闢王通講學廬,許分徐福逸篇書。舳艫轉海無消息,孛彗經天有掃除(去年開同文學堂,君許以日本書百種見贈,書未來而北事起)。萬裡共傳封事上(君有變法條陳),百年休悔樹人疏。自慚冷坐河汾席,將相終思為國儲。

  ·題太白醉酒圖(二首)

  天寶年間萬事非,祿山在外內楊妃。先生沈醉寧無意,愁看胡塵入帝畿。

  早年妙句擅沉香,晚作流人下夜郎。誰識先生非酒客,當時慷慨為勤王。

  ·東山感春詩,次己亥感秋韻(六首)

  滄海塵生錦瑟年,明珠淚盡月當天。人間傳偏西崑體,誰解春心託杜鵑?

  歌殘汾水雁秋飛,北望胡塵淚滿衣。愁對春風吟水調,六龍西幸不曾歸。

  桃花春水漲前灘,待渡無舟欲濟難。落日孤雲心萬裡,望仙橋畔望長安。

  衣冠南渡避胡來,憑仗雙輪碾海開。應有田橫客相笑,春帆葉葉過登萊。

  變現諸天說法身,穗香醒夢證前因。遍呼黃帝諸孫起,莫作華胥國裡人。

  神丹浪說解還童,哀感中年遇謝公。難遣故宮禾黍恨,春燈和淚寫王風。

  ·題潘蘭史江湖載酒圖

  老蘭編集似朱十,曠代相感惟牧之。何曾護惜有街卒?但遣風流傳畫師。四海亦推敢論事?千秋豈信空稱詩!才人薄倖不自諱,何不並寫江南枝?

  ·題丘園雅集圖

  東園西園醉未已,大雅小雅材幾何!元白即看壓俱倒,丹青相與存不磨。桃花流水客停棹,棋局空山樵爛柯。此樂圖之豈易得!敢辭留戀佛所呵?

  丘園在順德,丘誥桐之家園也。

  ·題紅拂圖

  平生願作虯髯客,人道才如李藥師。獨對丹青灑雄淚,不曾真受美人知。

  ·題倪縣令松鶴圖(二首)

  官思何如歸思濃?採芝翁健免扶笻。輕裝只載華亭鶴,未看北山堂外松(竹垞棹歌句:「北山堂外九株松」。倪,嘉興人,曾為南匯令)。

  曾從海鱷遠趨庭,未忘鴛湖舊釣舲。松有稚孫鶴有子,山風吹與老人聽。

  ·送張別駕之官黔中

  一官萬裡黔中去,並馬看山有侍兒。重認摩圍小時月,滿簾花影唱新詞(張曾隨官於黔)。

  ·次韻寄譚彤士(國恩)桂林(四首)

  走馬看花憶鳳城,如煙如夢不分明。回頭十二年前事,殘照西山戰氣橫。

  八桂林邊多好山,一麾遙羨數躋攀。何時攜屐訪君去,老我猶能腰腳頑。

  怕向宣南說舊遊,烽煙滿目客登樓。歐陽門下吾尤愧,但有文章放出頭(謂春卿師)。

  故事驂鸞推石湖,清詩美政今何如?東江西江日夜長,雙鯉休忘常寄書。

  ·汕頭海關歌寄伯瑤

  風雷驅鱷出海地,通商口開遠人至。黃沙幻作錦繡場,白日騰上金銀氣。峨峨新舊兩海關,舊關尚屬旗官治。先生在關非關吏,我欲從之問關事。新關主者伊何人?短衣戴笠胡羊鼻。新關稅贏舊關絀,關吏持籌歲能記。新關稅入餘百萬,中朝取之償國債。日日洋輪出入口,紅頭舊船十九廢。土貨稅重洋貨輕,此法已難相抵制。況持歲價兩相較,出口貨惟十之二。入口歲贏二千萬,曷怪民財日窮匱。惟潮出口糖大宗,頗聞近亦鮮溢利。西人嗜糖嗜其白,賤賣赤砂改機制。年來仿製土貨多,各口華商商務墜。如何我不制洋貨,老生抵死仇機器。或言官實掣商肘,機廠欲開預防累。此語或真吾不信,祗怪華商少雄志。坐令洋貨日報關,萬巧千奇無不備。以其貨來以人往,大艙迫窄不能位。歲十萬人出此關,僂指來歸十無四。十萬人中人彘半,載往作工仰餵飼。可憐生死落人手,不信造物人為貴。中朝屢詔言保商,惜無人陳保工議。我工我商皆可憐,強弱豈非隨國勢?不然十丈黃龍旗,何嘗我國無公使?彼來待以至優禮,我往竟成反比例。且看西人領事權,雷厲風行來照會。大官小吏鹹朒縮,左華右洋日張示。華商半懸他國旗,報關但用橫行字。其中大駔尤狡獪,播弄高權遽橫恣。商誇洋籍民洋教,時事年來多怪異。先生在關雖見慣,思之應下哀時淚。閩粵中間此片土,商務蒸蒸歲逾歲。瓜分之圖日見報,定有旁人思攘臂。關前關後十萬家,利窟沉酣如夢寐。先王古訓言先醒,可能呼起通國睡。出門莽莽多風塵,無奈天公亦沉醉。

  ·四月十六夜東山與臺客話月

  萬事應教付酒杯,眼看雲合又雲開。中天月色雨餘好,大海潮聲風送來。人物祗今思故國,江山從古屬雄才。飄零剩有鄉心在,夜半騎鯨夢渡臺。

  ·天地

  天地道方否,人才散於野。遭時乃雲合,豈有平生雅?英雄造世宙,其才自天假。書或僅上口,名或不能寫。古來真英雄,屈指幾儒者?文人習目論,動嘆人才寡。我自不英雄,奈何責天下!

  ·舟過韓江有奇

  此水東來我西上,扁舟北過江上城。南風正利不得泊,良夜相思空月明。

  ·題畫

  奇峰面面入層雲,長板橋西坐夕曛。秋水一篙山九曲,放船同訪武夷君。

  ·客懷

  古樹半秋色,西風吹客懷。呼童掃不盡,落葉滿閒階。

  ·舟發新步

  金鞍寨下溪水流,石鼓潭邊雨乍收。一葉扁舟載斜日,澤蘭花發古堤秋。

  ·為潮人士衍說孔教於鮀浦,伯瑤見訪有詩,次韻答之

  大海潮來獨倚欄,七千裡外冷朝官。重提孔子尊王義,如日中天萬象看。

  ·王曉滄將之官閩中賦別(六首)

  六龍尚未西巡日,海外曾開萬壽宮。聖主迴鑾臣聽鼓,一官千裡入閩中(曉滄曾倡祝萬壽於霹靂埠)。

  頗聞新政議裁官,何事卑棲令尉間?畢竟才人裁不得,要將詩界拓閩山。

  有人圖寫閩山去,著色爭誇勢力圈。淚灑君家故王墓,蕭蕭松柏鎖寒煙。

  馬江雖敗船政在,戰後依然用法人。二十年來海權盡,浪拋財力鑄官輪。

  鼓山東望龍渡處,海雨曾飄開國旗。從古英雄論成敗,不堪重話共和時。

  海山莽莽送君行,海水茫茫無限情。未敢寶刀輕脫贈,恐教添作不平鳴。

  「著巴爭誇勢力圈」,時日人畫閩歸其勢力範圍,有不許割讓他國之約。「鼓山東望龍渡處」,臺灣山脈,堪輿家言謂由福州鼓山之龍渡海而成。

  ·重送王曉滄次前韻(六首)

  江山霸氣消沉盡,何處閩王有故宮?獨客尋師海天去,無諸城郭夕陽中。

  才人從古不宜官,置汝髯參短簿間。北望中原數豪傑,左旗右鼓眼中山。

  一官便具奴才性,誰是英雄出此圈。且合看山持手版,釣龍臺上嘯寒煙。

  競爭世界論天演,此去閩中太有人。喚起群龍聽梵唱,諸天同轉法王輪。

  開遍嶺梅日長至,霏霏寒雨飄船旗。詩中長記送君日,此是人天剝復時。

  落日浮雲送客行,舊遊回首不勝情。海山儔侶如相問,大鳥三年尚不鳴。

  ·歲暮感懷次感春韻(六首)

  浪說蘆灰止水年,笙簧重奏古來天。陽樞不轉春消息,老木寒巢噤帝鵑。

  玉龍殘甲滿天飛,萬裡寒光照鐵衣。黃竹歌中行八駿,瑤池空送穆王歸。

  扁舟釣雪下寒灘,落日荒荒欲霽難。滿目江山沉戰氣,可能王業不偏安。

  曾從劍俠傳中來,十萬戈船夢裡開。把酒寒齋逢故部,海東殘島話奇萊(奇萊,海東地)。

  萬梅花裡問前身,我佛從來戒造因。冷看天傾無力補,莫將黃土浪摶人。

  禾黍何須怨狡童?是非從古論難公。可憐神化丹青手,剩粉零縑寫北風。

  ·次韻答伯瑤

  門外大海生春濤,海山矗立如牆高。款門何人曳春袍!蘭陵夫子今詩豪。海山自蒼海水綠,對客揮毫灑珠玉。杜陵樂府老更成,休作開元天寶聲!

  ·苦旱(二首)

  手無寸鐵誅妖魃,安得神龍出九淵?但解乘球用今法,不妨持藥炸青天。

  眼中赤地真千裡,萬首翹天望雨來。誰叩九閶訟風伯,新雲才起又吹開。

  ·喜謝頌臣由臺至

  雞黍三年約,鶯花二月時。春隨故人至,書慰老親思。海上驚相見,山中喜可知。春篘酒方熟,莫遽數歸期。

  ·次韻答賓南金陵

  楊柳依依白下門,梅花歷歷嶺頭村。南來驛信春同到,北去班聲夜尚喧。清酒黃龍半要約,素車白馬幾忠魂!與君別後論身世,除卻悲歌百不存。

  ·次韻再答賓南,兼寄陳伯嚴(四首)

  如此江山客閉門,有人相憶向蠻村。神龍睡任群魚泣,病驥喑看萬馬喧。撫劍已憐消俠骨,選蓍重與揲歸魂。蕭條炎運人才盡,差喜陳蕃榻尚存。

  故鄉投足向何門,丁水南來繞古村。華表鶴歸山月暗,神州鰲沒海濤喧。競爭世界憐天演,寥落中原愴國魂。手把英雄傳閒讀,眼中多少可兒存!

  遙憐駐馬望千門,人在江南黃葉村。鼠璞殊方名未定,蚊雷竟夕語何喧!心關國粹謀興學,目笑時流說重魂。庚子陳經拜宣聖,尊王遺義故應存。

  南戒河山走越門,布衣牢落此荒村。望中殘照金輪轉,意外虛聲瓦缶喧。敢信群龍終見首,竟煩大鳥屢招魂。重陰天氣懷人日,展卷吾廬春自存。

  ·與頌丞話臺事

  萬三千尺出海面,島國諸山無此高。誰遣黃圖易他色,空傳赤制屬吾曹。夢中雄鬼哀相吊,劫後頑仙笑獨逃。收拾磨崖紀功筆,東南風急送春濤。

  ·書感與頌丞

  各自行營高敞地,大宛山與大屏鄰。生兒莫作真王想,不及淮陰守冢人(大宛、大屏,兩人先墓在焉)。

  大宛山、大屏山皆在臺灣省臺中府。

  ·論詩次鐵廬韻(十首)

  元音從古本天生,何事時流務競爭?詩世界中幾雄國?惜無人起與連衡。

  邇來詩界唱革命,誰果獨尊吾未逢。流盡元黃筆頭血,茫茫詞海戰群龍。

  新築詩中大舞臺,侏儒幾輩劇堪哀。即今開幕推神手,要選人天絕代才。

  臺上風雲發浩歌,不須猛士再搜羅。拔山妄費重瞳力,夜半虞兮唱奈何。

  北派南宗各自誇,可能流響脫淫哇。詩中果有真王在,四海何妨共一家。

  彼此紛紛說界疆,誰知世有大文章。中天北鬥都無定,浮海觀星上大郎。

  芭蕉雪裡供摹寫,絕妙能詩王右丞。米雨歐風作吟料,豈同隆古事無徵。

  四海橫流未定居,千村萬落廢犁鋤。荊州失後吟梁父,空憶南陽舊草廬。

  展卷重吟民主篇,海山東望獨悽然。英雄成敗憑人論,贏得詩中自紀年(來詩有民主謠)。

  四海都知有蟄庵,重開詩史作雄談。大禽大獸今何世?目極全球戰正酣。

  ·送謝四東歸

  故人訪我東海來,春風萬裡心顏開。故人別我東海去,臨歧各短英雄氣。七年不見今再見,滄海桑田事萬變。中間不變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龍戰。君來一月無停車,訪我更訪山中廬。老親喜君送君出,來此十日相同居。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覺日行比常疾。此日不為君我留,南風日日催行舟。舟行既速況有輪,輪轉四海揚胡塵。送君此去作胡語,樂府休唱胡無人。我年方強君未老,惜君投身隱海島。亞洲大陸局日新,時勢徑待英雄造。海山之高一萬三千尺,當年棄去良可惜。橫來不王復不侯,為我歸言島中客。包胥存楚約可尋,廉頗用趙原初心。相期亞陸風雲再相見,騎鯨東海來挽神州沉。

  ·紀興寧婦女改妝事與劉生松齡(二首)

  山川奇偉數齊昌,不獨男兒解自強。要使金閨興女學,銀釵先改峒蠻妝(銅蠻一作濞宮)。

  維新殊有九州島風,新綰盤蛇髻更工。預祝英雄出巾幗,武婆城在碧雲中(興寧以製造品最善仿造,有小日本之稱)。

  劉松齡,興寧人。齊昌,興寧縣古名。

  ·次韻答維卿師(二首)

  流落天南今八載,接天海氣晝昏昏。錦袍銀燭追前夢,夜半濤聲倍斷魂。

  空存扶漢分章手,無計能開日月昏。獨立蒼茫發遐想,自由鐘起國民魂。

  附原作

  海天十載雲霞契,狼虎餘生日月昏。無淚可揮無語說,偶開緘札一銷魂。

  ·題畫四絕句

  漫天飛雪淨紅塵,吩咐門前掃雪人:要向梅花問消息,空山已放幾分春?

  多時放牧出天閒,邊事無功馬自閒。楊柳千條溪一曲,可憐神駿老空山。

  遮天濃碧老梧桐,曾種前皇舊上宮。鳳鳥不來人事改,簫聲閒度月明中。

  閒敲棋子向山中,不信神仙萬念空。一局松陰未收著,人間成敗幾英雄。

  ·題畫芙蓉

  曾記花間倚醉眠,露寒風定月娟娟。畫中重見芙蓉面,酒冷香消憶少年。

  ·寄臺灣櫟社諸子,兼懷頌丞(二首)

  柏莊誰拾燹餘文?櫟社重張劫後軍。九十九峰依舊好,盡攜豪筆寫秋雲。

  月泉志卷憑誰定?還待當時晞髮人。遙憶參軍謝皋羽,西臺朱鳥獨傷神。

  柏莊為公在臺灣省臺中故宅,為倭軍所毀。九十九峰為臺灣名勝。

  ·題蘭史羅浮紀遊圖

  我閱世界大地圖,羅浮一點乃在南嶺之南隅。神禹伯益導焚所未到,發見乃始漢家使者中大夫。二千餘年在世界,為山主者仙之儒。洞天福地收不盡,許容黃面瞿曇徒。霸者之宮賊巢穴,仙山時亦遭點汙。遊人遷客更多事,往往鐫刻傷山膚。沉迷詩酒發幻想,或突神女搪仙姑。梅花無言翠羽笑,夢中彼美顏何姝?天公應悔蓬萊割左股,隳落欲界非仙都。邇來仙人所治地益窄,塹山跨海來群胡。各思圈地逞勢力,此邦多寶尤覬覦。此時儻有豪傑出,豈能揖讓無徵誅!此時若作厭世想,縱成仙去胡為乎?潘生昔遊半球萬裡路,海山看盡呼歸桴。中間錫蘭島上逢佛睡,一任釋種為人奴。佛猶如此仙可想,但有沉醉醪何酥。仙人醉生佛夢死,世間學者寧非愚。留名山石石且枯,豈有丹青能不逾?人生若作千秋萬歲想,固應自立昂藏軀。黃河、揚子、珠江判流域,文明之運方南趨。天道由來後起勝,以中證外原非誣。但須世界有豪傑,太極雖倒人能扶。南界之山走百粵,如羅浮者雄非麤。奇峰四百瀑九百,慎勿但作詩人娛。上有神桂下有湖,洞中仙蝶不可呼。題君此圖正風雨,想見羅浮離合雲模糊。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相關焦點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十一》(1913)
    牙旗獵獵卷東風,舊事真成一夢中。自有千秋詩史在,任人成敗論英雄。  凌孟徵名鶴書。  ·送實遊甫羅浮  君到羅浮去,蓬萊在眼前。文章小蟲鳥,奴隸古神仙。呼日出雲海,驅龍起洞天。安期如可遇,休話避秦年。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二》(1913)
    ·凌風樓懷古  依舊危城隱霧中,麗譙殘榜署凌風。逃亡君相成行國,破碎河山失故宮。地似西臺宜痛哭,客歸南嶠愴孤忠。欲移卦竹栽千本,遍灑天涯血淚紅。  凌風樓在今梅縣城南門,宋文天祥過梅州詩有:「樓角凌風回,孤城隱霧深,萬事隨轉燭,秋光近青岑」句,明潮州知府郭十章建樓以紀念文承相,摘句為樓名。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十》(1913)
    次韻南園小山遇雨  橫看成嶺側成峰,怪石參差地足容。正喜園林饒氣象,忽驚雷雨起蛟龍。半池新水花初落,舊壁殘題蘚未封。歸去更欣逢夕霽,東南回首海雲濃。  夢中  繡旗猶颭落花風,不信樓臺是夢中。十二闌幹搖海綠,八千子弟化春紅。奔馳日月無停軌,組織河山未就功。
  • 《嶺雲海日樓詩鈔》作者丘逢甲簡介(1913)
    著有《嶺雲海日樓詩鈔》、《倉海先生丘公逢甲詩選》等傳世。  =========================================  【丘逢甲撰題聯】  松壽千歲;  桂馨一山。  ——丘逢甲題以其父命名的書屋潛齋  培栽後進;  遠繼先芬。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五》(1913)
    ·元夕無月感賦(二首)  江樓聽雨散春聲,家國茫茫百感生。四載故山今夜月,不曾流照到金城。  火樹銀花句懶吟,望京樓畔客愁深。他年見月應回憶,寒雨春燈此夕心。  ·春日寄懷丘菽園新嘉坡  極目天南赤道遙,選樓高築島雲飄。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十三》(1913)
    ·蟄仙見和前詩,時將歸浙,仍用前韻(二首)  陽明且戰且講學,學派曾傳揭嶺東。鱗爪島夷矜弋獲,皮毛年少枉推崇。空山偶得觀心法,橫海虛期破虜功。今日會稽誰繼起?天涯攜手雨濛濛。  嶺南荔子甲天下,徑欲留君待荔紅。風雨落花三月半,光陰如水廿年中。圖沈鳳渺無消息,筮短龜長有異同。滿目江山仍百越,相逢莫放酒尊空。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六》(1913)
    遙知憶弟看雲日,應是疲農待雨時。寥落音書黃耳犬,艱難世局白衣夔。畫中省識桃源路,聊寄陶潛寫意詩。  ·己亥五月二日東山大忠祠祝文信國公生日(五首)  巖巖古潮陽,有山峙其東。下為信國祠,額榜曰大忠。丹青半剝落,冠笏猶清雄。我來主此山,私淑懷愚衷。載稽登科記,降神緬維崧。是為夏五月,萬樹榴花紅。令辰紀端二,致祝叩寢宮。
  •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七》(1913)
    祗今海上無仙山,縹緲飛樓寄何處?蟠桃花發天為春,安知滄海方揚塵?與君行覓詠詩地,我亦蒼茫獨立人。  潘蘭史別號獨立山人,著有說劍堂集。  ·林氅雲郎中(鶴年)寄題蠔墩忠跡詩冊,追憶舊事,次韻遙答(八首)  故人天末緘詩至,格似龍標供奉多。不愧南中稱十子,一時人望屬西河(菽園擬刻南中十子詩,君預焉。西河,君望也)。
  • 《嶺雲海日樓詩鈔·選外集》(1913)
    傍嶺願裁千萬本,與公佗日作甘棠。  ·山中有鳥鳴,晝夜不絕聲,名曰早歸,以聲似也,詩以寄意(二首)  何曾寸草報春暉,琴劍天涯負彩衣。但使行人通鳥語,不勞緘札寄當歸。  鵲語蛛絲總未真,樓頭又聽鳥鳴春。直將思婦心中意,遍勸佗鄉遠客人。
  • 《嶺雲海日樓詩鈔·倉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譜》(1913)
    三月,貴州苗亂平。以公年最幼,送卷最早,丁中丞特命作全臺竹枝詞百首。日未晚,已成,驚為才子,甚期許,贈「東寧才子」印一方。  清光緒四年、戊寅十五歲  新疆亂平。  是年,遭祖母羅夫人喪。  清光緒五年、己卯十六歲  日本發艦取琉球,改為衝繩縣。  是年,公生母陳夫人遽爾薨逝,公哀痛甚。
  • 【雲帆頭條】張青雲:篁廬詩鈔
    1948年夏歸大陸,因感時傷世,自沉於蘇州梅村橋下,有《波外樓詩》《波外樂章》《喬大壯印集》行世。 雨夜思鄉 飄簾簷溜漸如酥,叵耐春寒沁薄襦。 誰念紅樓聽雨客,一燈如豆夢夔巫。
  • 江西吉安:初夏時節,佛祖仙嶺雲海壯美
    2020年5月7日,江西吉安,初夏的早晨,吉安市遂川縣佛祖仙嶺雲海,或高遠空闊,或林中舒展漂流,蔚為壯觀、十分壯美!遂川縣佛祖仙嶺屬蓮花頂佛祖仙支脈,海拔668米,這裡森林茂密,四季都會呈現壯美的雲海美景。
  • 蕉嶺文福 | 「仙人洞」、嶺雲海日樓、整齊劃一的「小別墅」……
    丘仕旺指著一個名為嶺雲海日樓的樓告訴攝製組,它的意思是早上能看到蕉嶺的雲霧,漫山遍野,海日就是指臺灣的海上日出,說明他時時刻刻都掛念著臺灣。說起塔上的風景,曾有人在塔上題詩:秋老憑欄眺八方,聘懷遊目送斜陽 。從詩的文字就不難想像出,塔上的風景有多麼獨特了。
  • 王莽嶺驚現雲海奇觀
    雲海之美,在它的夢幻,瞬息萬變雲海之美,在它的神秘天公作美,才得以一賞美景有人尋遍名嶽大川,就是為了一睹雲海的美景不用走遠在王莽嶺景區就有這樣一處雲海美景雲霧與山峰相依相伴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磅礴壯闊的雲海奇觀為美景增添了一抹朦朧色彩更加令人心馳神往
  • 江西遂川:雲山雲海環繞,佛祖仙嶺讓人慕名而來
    初秋的早晨,吉安市遂川縣佛祖仙嶺雲海,或高遠空闊,或林中舒展漂流,蔚為壯觀、十分壯美!遂川縣佛祖仙嶺屬蓮花頂佛祖仙支脈,海拔668米,這裡森林茂密,四季都會呈現壯美的雲海美景。吉安市遂川縣的佛祖仙嶺坐落在距遂川縣城以西18公裡處,海拔668.5米的崇山峻岭之中,風景優美,香火鼎盛,是佛教聖地。山嵐疊嶂,森林茂密,景色壯美。
  • 杭州小眾景點「小黃山」寺塢嶺,觀雲海日出,杭州周邊自駕遊攻略
    雲海是自然界形成的一種獨特氣候現象,觀雲海更是是一種人生境界。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雲海也千差萬別,有如大海般的波瀾壯闊、風起雲湧;也有如瀑布般的氣勢宏大、迅猛磅礴,澎湃洶湧;也有如古典水墨山水畫,雲霧渺渺,仿佛置身仙境。日出和日落時形成的雲海,五彩斑斕,也稱為「彩色雲海」,極為壯觀。
  • 《南國·芸芸詩鈔》27期 2020·9
    遠巒騰霧織成夢,近嶺昂松沐月光。沽辭庚疫做山王,近賞穹峰暮色蒼。日隱西梁夕照暖,雲堆轎頂晚風涼。彝家有夢迎詞客,迤嶺連枝是故鄉。霧鎖秋桐人易老,此情眷戀到天荒。閒雲親兩頰,麗日捏雙肩。峭壁遒松立,風歌一線天。遊轎子雪山天池有感頭頂藍天腳踏雲,寒潭玉液醉遊人。斜坡些許知春草,雪地潛流始拔琴。
  • 崇義好風光    "陽嶺聳高峰,雲海隱古寺"
    崇義:贛南山區一顆綠色明珠 "陽嶺聳高峰,雲海隱古寺" 秀峰之中有一座若論陽嶺雲隱寺,其歷史悠久 ,始建於唐鹹通八年(867年),開山為雪峰座下大智禪師。宋末元初時,雲隱寺與密溪天虹寺、聶都雲峰寺,並列崇義境內三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