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機場衛星廳在上海浦東開建,比T2還大通過捷運相連

2020-12-11 澎湃新聞

12月29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工程開工,標誌著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全面啟動,也預示著世界最大單體衛星廳將坐落於浦東機場。2019年建成後,浦東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8000萬人次。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機場集團了解到,2014年上海航空客運量達8962萬人次,超越北京成為國內最大的航空客運市場。2015年上海兩大機場預計完成旅客吞吐量9900萬人次(浦東6000萬人次,虹橋39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5%;預計完成貨郵吞吐量378萬噸,同比增長4.7%。上海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城市機場群中排名第七,浦東機場年貨郵吞吐量在全球機場中連續8年排名第三。

29日上午,上海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全面啟動。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據上海機場集團介紹,浦東機場2014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國內第三位,2015年上半年已升至第二位。目前,浦東機場有兩座航站樓、四條跑道和三個貨運區。2008年投入使用的二期工程設計目標為年吞吐量4200萬人次,而2015年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6000萬人次,已超設計容量,飛行區、航站區資源緊張,均處高位運行狀態。

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李德潤表示,目前浦東機場客機位不足,特別是近機位佔比較低,現有135個客機位,其中近機位70個,佔比52%。預計2025年浦東機場年客流量將達到8000萬人次,日常運行至少需要191個客機位,近機位佔比應不低於70%,還存在較大缺口。遠機位候機廳空間也不夠,雖然經過了幾次改擴建,但是遠機位候機廳面積仍然不能滿足旅客增量的需要,相差近4000平方米。

為緩解機位不足,2013年以來,浦東機場相繼對東機坪、南機坪進行了擴建,但隨著航班不斷增長,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現有的基礎設施已無法滿足需求,需要通過建設衛星廳,增加樞紐運營功能。」李德潤表示。

據上海機場集團介紹,作為浦東機場三期擴建的主體工程,衛星廳總建築面積62.2萬平方米,其規模比T2航站樓(48.55萬平方米)還大近14萬平方米。作為航站樓服務功能的延伸,衛星廳與T1、T2航站樓流程相銜接,形成「航站樓+衛星廳」一體化運營模式,承擔了旅客出發候機、到達、中轉服務功能。

衛星廳與T1、T2主樓通過旅客捷運系統連接。其中,西側的S1與T1航站樓共同運行,年旅客吞吐量為3680萬,為東上航及天合聯盟提供服務;東側的S2與T2航站樓共同運行,年旅客吞吐量為4320萬人次,為南航、國航及星空聯盟和其他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形成「南北一體,東西分置」的總體格局。

衛星廳自下而上為地鐵捷運站臺層、中轉層、國際到達層、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層、國際出發層。衛星廳設有83座各類登機橋固定端,能提供86-125個各類型機位,並做了適當預留。其中有大量可轉換及組合機位,可根據國內航班和國際航班需求靈活調整安排。

上海機場集團表示,浦東機場捷運系統已確定採用4節編組的A型地鐵列車,也是國際上首次採用以鋼輪鋼軌為代表的地鐵車輛作為捷運系統。衛星廳與航站樓兩個車站之間的距離約2.5公裡,跑完全程只需約3分鐘。在航站樓辦完登記手續後,旅客如果要到衛星廳登機,可乘坐每5分鐘一趟的機場捷運,從航站樓抵達衛星廳。

2013年,上海機場集團組織開展浦東機場衛星廳方案的國際徵集及深化工作。「現有的衛星廳設計體現了客戶至尊的設計理念,滿足航空公司中樞運營要求,使旅客享受便捷舒適的服務。」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郭建祥表示。

上海機場集團表示,2016年浦東機場將建成第五跑道;2019年全面完成衛星廳等三期工程建設;加快改擴建貨運區相關設施,增加貨運設施和資源供給。至2020年,浦東機場將擁有5條跑道,2座航站樓,1座單體衛星廳,設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20萬噸發展需求。

【對話浦東機場三期T3綜合體設計總負責人】

在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前夕,作為浦東機場三期工程衛星樓項目 T3綜合體、T2捷運車站等項目的設計總負責人,現代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郭建祥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採訪。

澎湃新聞:

浦東機場三期有多大?

郭建祥:

浦東機場三期工程衛星樓項目總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工字形平面構形,本期建設登機橋83座(其中35座可轉換),預留18座。遠期採用大機型組合時能提供86個機位,小機型組合時為125橋位 滿足2025年8000萬年旅客吞吐量的需求。

浦東機場三期衛星樓項目無論從它功能複雜程度(包括有國際國內的出發與到達、國際與國內的各種中轉、銜接、行李的自動分揀等),還是如此大的單體規模,在世界上也是沒有先例的。

澎湃新聞:

浦東機場三期在設計上有什麼特色?

郭建祥:

我們的總體設計理念首先強調其建設與機場高效運行為目標,設計要滿足航空公司的樞紐運作,也要出體現對旅客的人性化關懷,因此設計上儘可能多的布置近機位,滿足8000萬旅客量時的服務水平。衛星樓中央布置有垂直交通核與㡳層布置有中轉中心,指廊基本布局形式與浦東T2一樣為三層國際出發,二層國內出發到混流安排,邊上一層為國際到達。上下布置可轉換機位,最大地限度滿足航空公司的樞紐化運作。

澎湃新聞:

浦東機場三期建成後,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場嗎?

郭建祥:

三期工程完成後浦東機場年旅客量達到8000萬次,達到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航空港的水平。雖然這還不會是世界最大的,但浦東機場1999年開航到2025年的8000萬年旅客量 其增長應該是最快的

澎湃新聞:

如果三期建成後浦東機場又飽和了,你覺得是繼續擴建還是覓址新建?

郭建祥:

浦東機場若干年後旅客量的飽和是可以預期的,新的發展會有整體規劃。個人認為新的發展會從上海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從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來考慮,也會從長三角機場群的建設來布局規劃。

主體工程衛星廳總建築面積62.2萬平方米,設計年吞吐能力3800萬人次。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衛星廳設有83座各類登機橋固定端,最多能夠提供125個近機位。

衛星廳與T1、T2主樓會通過旅客捷運系統連接。

內部效果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浦東機場衛星廳明天正式開航!捷運系統同步驚喜啟用!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浦東三期擴建工程順利推進,9月16日,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全球首個採用城市軌道交通鋼輪鋼軌制式的機場空側捷運系統將正式啟用,將進一步提升上海航空樞紐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會給市民的出行帶來哪些變化?(視頻總時長1分35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 上海浦東機場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啟用
    中新社上海9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暨衛星廳16日正式啟用。啟用後,出行旅客在浦東機場T1或T2主樓完成值機、行李託運、出境手續、安全檢查等流程,可搭乘捷運列車前往衛星廳登機。
  • 浦東機場開建世界最大單體衛星廳 規模比T2航站樓還大
    世界級城市需要世界級的航空樞紐,隨著浦東國際機場站在全新的發展節點,浦東機場又將給未來上海交通出行帶來多少改變?  年旅客吞吐量將達8000萬  浦東機場三期共包含航站樓綜合體、2條下穿通道、旅客捷運系統、停車庫等近20項工程,其中衛星廳工程作為主體,尤其受到關注。
  • 9月16日,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和捷運系統將同步啟用
    9月16日,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和捷運系統將同步啟用。9月9日,上海市政府舉辦新聞發布會,市交通委主任謝峰介紹了加快建設上海航空樞紐、鞏固提升亞太國際航空樞紐港地位有關情況;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馮昕介紹了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建成啟用最新進展。
  • 上海浦東機場全球最大衛星廳正式啟用,旅客基本告別擺渡車
    正值浦東機場通航20周年之際,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衛星廳今天正式啟用。浦東機場衛星廳是全球最大的單體遠距離衛星廳,呈工字型,位於浦東機場現有T1、T2航站樓南側,由2座相連的S1和S2組成,提供出發候機、到達及中轉服務。
  •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和捷運系統將同步啟用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和捷運系統將同步啟用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2019-09-16 11:22 來源:澎湃新聞
  • 浦東機場衛星廳和捷運系統年內運營
    作為目前世界上單體最大的衛星廳,浦東機場衛星廳的「一舉一動」都惹人關注。據最新消息,目前,衛星廳工程已進入內部裝飾裝修、商業精裝修和系統聯調聯試階段。年內衛星廳投運後,浦東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將達到8000萬人次。
  • 大江東|全球稱冠!20歲的浦東機場再添酷炫衛星廳
    9月16日,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暨衛星廳正式啟用——這座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加盟,將進一步提高浦東機場旅客吞吐能力,未來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的運行需求,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亞太航空樞紐、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 全球最大單體遠距離衛星廳浦東機場衛星廳今起投運
    人民網上海9月16日電 (陳晨、陸雪苑)9月16日,正值浦東機場通航20周年,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暨衛星廳正式啟用。今天,浦東機場衛星廳第一個國際出發的航班,MU787從上海正式啟程飛向羅馬。據透露,未來浦東機場60%-70%的航班將從衛星廳出發。
  • 【浦東機場(空側)捷運】衛星廳、捷運東、西線9月16日啟用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於2019年9月16日起正式啟用,部分航班登機、航班中轉和航班到達將在衛星廳進行
  •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及捷運車站工程通過驗收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及捷運車站工程通過驗收
  • 全球最大衛星廳啟用後,在上海浦東機場乘飛機會有哪些不同?
    記者 | 楊舒鴻吉9月16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宣告完工,全新衛星廳正式啟用。更多登機橋位和全新捷運系統的投入使用,令這座門戶口岸變得更加便捷。該衛星廳是目前全球最大單體遠距離衛星廳,新增的90個登機橋位,其中有35個可靈活切換、供國際、國內航班使用的登機橋,相比功能單一的登機橋每年可多處理700萬人次的旅客量,從而令浦東機場航班靠橋率從50%提升至90%以上,絕大多數乘客可在候機樓一步登機
  • 解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擴建:衛星廳效率高,捷運軌道交通作用大
    2019年8月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通過了「民航專業工程」驗收,這個工程已經持續了3年多的時間,主要在於建設兩個衛星廳、連接衛星圖的捷運軌道交通系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對於整體的能力提升很多。
  • 浦東機場衛星廳正式啟用
    9月16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迎來了「自己」20歲的生日,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同時啟用,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正式投入運營。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於2015年12月29日全面開工,工程主要包括4大部分:航站區工程、飛行區工程、生產輔助設施工程,以及市政配套工程。
  • 浦東機場旅客捷運系統搶鮮看!9月與衛星廳同步建成投運
    日前,6列捷運列車運抵浦東機場入軌調試,作為關鍵性控制工程的車輛信號系統全面進入聯合調試階段。2015年12月,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旅客捷運系統是三期主體工程衛星廳工程的子系統,與衛星廳工程同步設計、施工、建設,並將於今年9月與衛星廳同步建成投運。
  • 全球最大!李強應勇見證浦東機場單體衛星廳啟用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暨衛星廳今天正式啟用開航。市委書記李強出席啟用儀式並察看衛星廳及旅客捷運系統,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出席並講話。在浦東機場通航20周年之際,這座目前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的建成啟用,將進一步提高浦東機場旅客吞吐能力,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亞太航空樞紐、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上午,李強、應勇和董志毅等來到浦東機場,搭乘機場捷運線了解旅客接駁情況,在衛星廳候機大廳察看項目建成啟用最新進展。
  • 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9月16日在浦東機場啟用 空側捷運系統同步投運
    圖說: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北港灣停機坪 來源/上海機場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 實習生 邵穎)9月16日,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全球首個採用城市軌道交通鋼輪鋼軌制式的機場空側捷運系統將在浦東機場正式啟用,將進一步提升上海航空樞紐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這是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傳出的好消息。
  • 浦東機場旅客捷運系統來了!9月將與衛星廳同步建成投運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通訊員王穎4月4日報導:東方網記者從上海機場集團獲悉,經過3年多建設,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旅客捷運系統軌道、供電、車輛基地綜合樓等單項工程已基本完工,通信、電力、消防等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各系統單機調試基本結束。日前,伴隨著6列捷運列車運抵浦東機場入軌調試,車輛信號系統全面進入聯合調試階段。
  • 走進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 上海女性創新學校2019秋季班開班
    東方網9月3日消息:昨天,上海女性創新學校秋季班在上海機場(集團)開班,百名各行各業的市三八紅旗手參觀考察了浦東機場三期工程,走進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感受數年磨一劍匠人精神。  學員們聆聽了上海機場(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馬潔華帶來的上海航空樞紐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課程,增進對上海機場促進上海全球城市建設的了解。
  • 浦東機場將建兩條小型捷運 串起T1、T2航站樓和新建衛星廳
    東方網4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昨天首次公示,涉及飛行區、航站樓區等多個項目,其中首次明確將建設兩條猶如小型地鐵一般的捷運系統,屆時將把T1、T2航站樓與新建的世界最大衛星廳串起來。   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中,有飛行區建設和航站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