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探店】私藏!一碗讓你百吃不厭的雲南過橋米線!

2021-02-17 焦作美食


每當肚子裡的饞蟲鬧騰時

小編腦海裡總會出現幾家好吃到不要不要的飯店

今天就吐血奉獻出一家

雲南過橋米線

咱就是靠這家店滿足小夥伴們的胃口滴


精品米線 10元/碗

據說這款米線是電視劇《解放雲南》中蔣介石指名品嘗的米線,雲南過橋米線最大的特點就是粗米線,與平時的米線不同,吃起來更帶勁兒,以油而不膩,湯寬,油重,肉嫩,配料齊,米線筋骨好而名噪一時。其湯是用豬骨、肥雞煮成,用超大號的海碗盛湯,湯麵有著一層厚厚的熱油,嗯,這個湯我給你滿分!

不過最給力的還是精品級的配料,香菜,油皮,金針菇,魷魚,雞蛋等滿滿的都是顏值啊。而且還是現吃現做喔!


先是一大碗沸騰的濃湯,然後服務員在你面前現場打雞蛋,這才是現場直播 


然後把各種美美噠配料下到碗中

 


再把煮好的白米線(後面簡稱白線)加入碗中攪拌均勻

 


一碗精品米線就完成了,小編每一次來這裡不僅僅是味覺的滿足,更是視覺上的享受

 


普通米線  7元/碗

如果僅僅想吃頓簡餐,普通米線就闊以滿足你,一樣的味道,只是少了點配料而已

 


對了,如果不夠吃還闊以加份白線,反正掌柜每次來的時候都要加。。。

 


瞧瞧掌柜,為了一碗米線眼鏡都顧不得摘,也是夠拼的了

 


營業時間:飯點

過橋園雲南過橋米線坐標:山陽區太行路周莊路口對面

美食電話:15839189739

 

美食分享

不管你在哪裡發現焦作美食,請記得隨手發給鑫掌柜喔

感覺不錯就請繼續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人愛米線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日不吃米線就想得很。來雲南10多年了,雲南的食品留下印象的不多,唯有這「過橋米線」印記太深。雖然吃過的次數不多,一般也都是外地朋友來了陪同吃,但是每吃一次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我也會有更新的認識。
  • 品味一碗雲南過橋米線,久久不能忘懷的味道
    歡迎閱覽拾城食味推薦美食:雲南過橋米線正宗的過橋米線是哪一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和選擇,但是身為一個較真的美食愛好者,對於過橋米線還是有我自己的追求。在這裡我們不去探討它的故事,不去追求它的起源,只是在飢腸轆轆的時候,期望能來一碗鮮香濃厚的過橋米線,在基於飽腹的基本條件下能讓精神與味覺得到滿足。一套正宗的過橋米線擺在你面前,色香味都一覽無遺,濃厚熱烈的湯頭,精緻的擺盤,還有就是那一套必須知道的規矩,就是該怎麼去吃?
  • 遊雲南必嘗美食——藏在花之城的這碗雲魁過橋米線
    一碗好的過橋米線是什麼樣子?   作為旅客們的首選——過橋米線,在雲南隨處可見。但論其正宗卻少有遊客知曉,我們按照汪老先生的標準,尋到了昆明花之城裡的這碗「雲魁」非遺過橋米線,請你嘗嘗看......   吃前了解文化,是對美食的尊重   《蒙自縣誌》記載:蒙自過橋米線是雲南名膳之一,源於明末清初。
  • 雲南過橋米線,真的是媽媽米線的味道,超級好吃!
    說起我吃過的小吃,那我自己也數不大清楚了,因為在外邊上邊已經這麼多年了,我整天都在外邊次飯,基本上不自己在家做飯吃,因為畢竟作為一個男孩子的我並沒有在小時候學會做飯,所以我會每天都在外邊吃,今天我們來說的就是基本上可以說風靡全國的一款美食,雲南過橋米線。
  • 雲南傳統金銀過橋米線,嘗鮮價28元/套,每天僅100個名額
    一碗貌似波瀾不驚的熱湯,端上桌子,你以為它性格溫溫吞吞不溫不火,其實不然,在鵝油封存下,這碗湯的幾近100度高溫的湯,其實可以燙到你送醫院。滋溜 滑潤 醇香一碗米線 腹欲之歡在雲南人的食譜裡,過橋米線是佔據了很重要位置的。
  • 不要以為雲南只有過橋米線,這些米線的打開方式將讓你大開眼界!
    今天洋芋君帶你走進雲南的16州市,品嘗不一樣的米線。>過橋米線的起源自紅河州蒙自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玉溪鱔魚米線一碗米線幾百元,你是不是不可思議,心想是怎麼的米線能這麼貴,就是玉溪的鱔魚米線,店家用野生的鱔魚,現炒現吃,有錢的炒上一斤、半斤,放在米線裡,一次吃個夠!
  • ...老品牌今又生輝|過橋米線|米線|蒙自市|萬裡|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本報記者 李樹芬蹲點「米線長長,情也長長,誘人的芳香醉了太陽,美在故鄉,愛在四方,你就是我心愛的米線姑娘」……民風濃鬱的歌曲裡,蘊含著蒙自人對過橋米線難以割捨的情愫。百年過橋譽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近年來,蒙自市聚焦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決策部署,堅持守正創新,搶抓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的契機,著力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過橋米線的產業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讓老味道香飄萬裡、老品牌今又生輝。百年米線餘味悠長位於米線小鎮的「楊福友老飯莊」古色古香,下午到店的客人不多,老闆娘蔣曼莉有了難得的閒暇時間。
  • 中華美食故事,雲南,過橋米線
    文/新新【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過橋米線是屬於雲南的一種特色的小吃,到現在為止已經大概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這個過橋米線現在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我們在吃米線的時候,吃的的不僅僅是一碗米線,更是一種文化上的享受。
  • 來滇打卡首選第一美食,非遺美食雲魁過橋米線
    作為旅客們的首選——過橋米線,在雲南隨處可見。但論其正宗卻少有遊客知曉,我們按照汪老先生的標準,尋到了昆明花之城裡的這碗「雲魁」非遺過橋米線,請你嘗嘗看......吃前了解文化,是對美食的尊重《蒙自縣誌》記載:蒙自過橋米線是雲南名膳之一,源於明末清初。
  • 吃貨攻略:雲南過橋米線哪家強?
    要知道雲南的過橋米線和西湖醋魚一樣名聲在外,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過橋米線的招牌,但想要味道正宗、配菜花樣繁多,還是得在彩雲之南。無論是老昆明還是外地的遊客,第一次來店裡,老闆都會教你先放肉蛋燙一燙味道會更鮮。「我們的特色就是湯鮮、分量足,我自己做自己吃,一日三餐都在店裡吃。」王老闆在談及其米線特色時說。
  • 福利| 坐進這家店,長沙到雲南,只有一碗過橋米線的距離
    鬧中取靜,還原蒼山洱海旁的風花雪月,當茶馬古道被放上天花板,當「馬鞍凳」成為米線搭檔,在雲味館,你吃的不只是一碗地道的過橋米線,更是享受到身處彩雲之南的半分閒。有時候下班或下課後,想要的就是這樣一個舒服的環境和一份滾燙美味的米線來慰藉自己。來自大理的新鮮原料,每天7點配送到店,保鮮不超過24小時,12種口味各有韻味,每份米線都有10+1種配料,各自單獨用小碟子裝好,米線也能吃出精緻感。
  • 在雲南,一碗過橋米線是濃濃的鄉愁
    對於土生土長的雲南人來說,米線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雲南的米線花樣繁多,而最有新意也最有名當屬過橋米線了。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地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過橋米線運用大米發酵過後磨成的米漿製成。工藝雖然複雜,但是製作出來的米線筋道爽口,細滑美味。加上用大骨、老母雞、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濃湯,口感鮮嫩爽滑。
  • 雲南「最好吃」古城,上過舌尖中國,還是過橋米線發源地
    大家都知道雲南過橋米線,其實關於雲南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一直比較有爭議,但大部分人印象中過橋米線發源於蒙自。 不過,過橋米線到底起源於哪裡,其實並不重要。作為雲南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受到了全國各地吃貨們的喜愛,也已經證明了這道美食的魅力了。 既然是發源地,在建水我肯定也是要嘗嘗過橋米線的。和其他地方不同,在建水吃米線是要自己動手的。先點好湯頭,然後老闆端出做好的一大碗湯給你,自己去櫃檯前根據喜好煮米線吃。
  • 雲魁過橋米線:著名影星于榮光傾力推薦 高湯秘方來自「舌尖」大廚
    自從立了冬,雲南各地就在變冷的路上緩慢前行著,感覺只有喝碗熱湯才能讓自己暖和起來,這個時候來一碗熱乎乎的還能喝湯的過橋米線,再好不過!「過橋米線」經過歷代滇味廚師改進創新,現已成為雲南的一道著名小吃傳遍全國各地。
  • 過橋米線吃一碗送一碗,萬達廣場的明星街上開了家特色美食店!
    過橋米線吃一碗送一碗?沒錯,老闆就是這麼任性!2019年1月1日,在眾多朋友的翹首以待中,一場屬於吃貨朋友們的福利正在萬達廣場的明星街上開啟!在這條名為春城金街的明星街上,主打雲南傳統過橋米線特色的「橋韻」式開業了!
  • 舌尖上的雲南美食用英語咋說? 過橋米線該咋翻譯
    民間英語   《舌尖上的中國2》正在熱播,被牢牢吸引的可不止國內的吃貨,一堆堆的老外也是守在屏幕前,邊看邊咽口水。然而你知道嗎?《舌尖》系列中,有不少咱們雲南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菜餚。而到雲南觀光的老外,自然也是少不了要嘗嘗雲南當地的美食,可對熱情好客的雲南人來說,氣鍋雞、過橋米線、鮮花餅、騰衝大救駕……這些聽到名字就讓人垂涎欲滴的delicious,要怎麼翻譯給老外呢?
  • 雲南過橋米線秘制湯底配方過橋米線利潤如何
    雲南過橋米線教學、街頭小吃技術、水盆羊肉做法、牛羊肉泡饃配方,西安小吃忒色培訓 正宗小吃培訓就來陝西大品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歷史。這些年在城市各地都很流行,尤其是很多專門賣過橋米線的店,生意往往都很不錯,人頭攢動!
  •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人愛米線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日不吃米線就想得很。來雲南10多年了,雲南的食品留下印象的不多,唯有這「過橋米線」印記太深。雖然吃過的次數不多,一般也都是外地朋友來了陪同吃,但是每吃一次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我也會有更新的認識。
  • 恕我直言,絕大多數人吃過橋米線的方法都錯了
    傳承人傳授過橋米線秘方吃前先教授大家製作過橋米線的方法,我們千辛萬苦輾轉至過橋米線發源地雲南蒙自,請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自過橋米線製作技藝傳承人王麗珠來親自授技藝。蒙自市過橋米線協會會長劉雯琦說,蒙自人酷愛米線,一天不吃米線,總覺得渾身不舒服,「蒙自城內,有上千家米線店,每家店的過橋米線花樣層出不窮,你就是在蒙自吃上一個月,每天都不會重樣。」「創新」是過橋米線的一大文化特點。1999年,王麗珠回到蒙自開店,當時蒙自已有上千家米線店競爭十分激烈。
  • 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由做法講究的「三件套」組成
    說起雲南美食,首先浮現的就是過橋米線。 衡量一種美食的分量,一看它在本地的地位,二看它在外地的影響。過橋米線是雲南人飲食中的日常,「雲南十八怪」裡就有「過橋米線人人愛」。2014年蒙自過橋米線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