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過橋米線

2020-12-18 宅門食味

雲南人愛米線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日不吃米線就想得很。

來雲南10多年了,雲南的食品留下印象的不多,唯有這「過橋米線」印記太深。

雖然吃過的次數不多,一般也都是外地朋友來了陪同吃,但是每吃一次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我也會有更新的認識。

第一次吃過橋米線那是在2005年,當時從字面上理解,難道吃米線還要「過橋」?朋友解釋過但解釋得不很清楚。

「橋香園」是我吃到的第一家過橋米線店,坐落在昆明最繁華鬧市區的這家店,從第一次進去吃,直至以後多次進去吃,每次都是人滿為患。即使是過年初一,裡面也是座無虛席。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頗多,不過聽的最多的一種傳說是: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煮好清湯,上覆厚厚的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

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不同於一般米線,吃法有點繁複,最大的要點就是那個碩大無比的海碗。

第一次看到那個海碗時我笑得都快岔氣了。尤其是我那80歲老母(當年媽媽還跟我來雲南了)將整個頭都「埋進」海碗喝湯,被我拍照(後來家中電腦被盜,很多資料丟失),成為我們家的經典笑話至今不忘。

過去的那碗高湯應該還是真正的雞湯熬製,跑堂的端出來時都是用盤子託著。那湯的溫度估計得有7-80度,肉片切得再薄它也是生的,必須靠熱湯將其燙熟。

還有雞蛋也是生的,現在都是鵪鶉蛋了,個兒小些更容易熟。蔬菜一般都是豆尖生菜,也容易熟的。

吃的順序是先將各種生食先加入湯中,攪動讓其慢慢熟透,雞肉則是先前煮熟,此刻加進去只是為了加熱,完成這些程序後才加入米線。

過橋米線佐料比較多,各種食材混合在一起,這碗米線的味道還真的是不錯。

不過,再怎麼食量大的人也很難將所有的湯喝完,大多數人能夠吃完三分之二已經很不錯了。10多年前我可以吃完除了湯以外的內容,如今吃完一半就得撐了。

過橋米線的價格高低都有,大眾消費的店子不到20元可以吃得很舒服了。

高檔消費場所100多元一碗的也有,環境好的,湯更講究的,還有滿足心理需求的,那就各取所需了。

我前幾年去蒙自特意想在過橋米線發源地「南湖」邊上,找到正宗的過橋米線。可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說,現在沒有了,當地人也吃不到正宗的了。

最後我們打車去另一處比較正宗的,當地人常去吃的米線店,花10元錢吃了一碗味道很好的米線,打車的錢比米線還多。

一般跟團來雲南的遊客不一定都能吃到,只有自助遊的才會鑽山打洞找著去吃一碗,解解饞,親自嘗試一下過橋米線的味道。

現在過橋米線已經列入昆明市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昆明市首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類項目。

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對過橋米線這一昆明飲食文化背後的傳統技藝,要有更多的研究和規範,食客在吃下一碗過橋米線的同時,也得到文化上的享受。

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不歸某一家過橋米線館獨有,它是昆明共有的品牌。

今年又推出,今後過橋米線開店必須經過嚴格審批,不具備條件的不允許掛牌開店。

以後外地食客來昆明一定打探清楚,哪一家才是正宗的過橋米線店,吃到最好的,享受最好服務的過橋米線。

歡迎留言 /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雲南小吃,過橋米線!
    雲南小吃過橋米線!雲南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集中的省份,其中的地方風俗習慣也是各式各樣,特色小吃也十分多,比如臭豆腐、過橋米線等等,其中過橋米線也是十分有名的。相傳在古代的時候,雲南有一座湖心島,地方上的秀才都基本上在那裡上課。
  • 雲南的過橋米線並非真的過橋
    而也正是有著南方這一水鄉的習俗地,才有了這份米線等的優良發展。過橋米線過橋一詞真的可謂是聽詞便可知這米線肯定和過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謂過橋米線傳說是用沸騰的雞湯,和一些提前備好的肉片,小料,蔬菜等一同放置入著滾燙的雞湯裡。
  • 雲南過橋米線加盟費多少錢
    因而有許多 的創業者也想聰慧之選過橋米錢分一杯羹,那麼雲南過橋米線品牌加盟費多少錢呢?這一得依據聰慧之選者的具體情況而定,門店尺寸、店開在哪兒都是危害品牌加盟的費用,但是一般狀況下一-三萬元的聰慧之選就開一家非常好的門店了。品牌加盟代理雲南過橋米線,萬餘元就可以開實體店發家致富。 雲南過橋米線是在我國滇南地域獨有特點美味可口,味兒十分爽口,消費群體也是十分的多。
  • 雲南必吃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非吃不開的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原來源自一個愛情故事,來雲南旅遊千萬不要錯過正宗的過橋米線「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03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美食,起源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已有百多年歷史,2014年12
  • 在雲南,一碗過橋米線是濃濃的鄉愁
    雲南的米線花樣繁多,而最有新意也最有名當屬過橋米線了。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地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過橋米線運用大米發酵過後磨成的米漿製成。工藝雖然複雜,但是製作出來的米線筋道爽口,細滑美味。加上用大骨、老母雞、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濃湯,口感鮮嫩爽滑。在雲南,一份普通的過橋米線能讓你吃出滿漢全席的感覺。
  • 雲南傳統美食:過橋米線的飲食典故及過橋米線做法
    凡是到過雲南的人,甚至吃過雲南米線的人,都十分喜歡這道飯湯肉菜一應俱全的雲南特色風味美食。它用料考究,製作精細,鮮美可口,細嫩香醇,營養豐富,頗受人們歡迎。「過橋米線」始於清朝。相傳清光緒年間,滇南蒙自縣的南湖之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綠樹成蔭,環境幽靜,有一位名叫張浩的秀才為了趕考住在這裡攻讀。她的妻子每天從家裡送飯給他吃。秀才很喜歡吃米線,其妻常為他做米線吃,但因離家較遠,而且還要過一長橋才能到達小島,飯菜送到時已經涼了。
  • 今日分享——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的做法絕密配方調料 過橋米線是全國的經典特色小吃
  • 雲南過橋米線秘制湯底配方過橋米線利潤如何
    雲南過橋米線教學、街頭小吃技術、水盆羊肉做法、牛羊肉泡饃配方,西安小吃忒色培訓 正宗小吃培訓就來陝西大品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歷史。這些年在城市各地都很流行,尤其是很多專門賣過橋米線的店,生意往往都很不錯,人頭攢動!
  • ...人王麗珠揭曉,雲南必吃美食,為什麼叫「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做法
    雲南非吃不開的美食,為什麼「米線」到了雲南就成了「雲南過橋米線」?原來源自一個愛情故事,來雲南旅遊千萬不要錯過正宗的過橋米線「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雲南過橋米線——家鄉的味道
    雲南過橋米線再喝上一口鮮甜的湯汁口腔裡的每一個味蕾,都完全綻放原汁原味,正宗雲南味道!1溼米線只用大米和水製作而成含水量60%,突破傳統幹米線工藝大升級幹米線營養易流失,易發黴溼米線最大限度還原米線的色香味
  • 雲南的過橋米線及宜良烤鴨的故事
    元陽梯田在山坡上有水的地方,蓄水形成梯田,最壯觀者莫如紅河元陽的多依樹和老虎嘴,紅河蒙自南湖邊街頭上的鳳凰花燦爛得如此火紅,據說誕生在這的過橋米線與這層層疊疊的梯田也很形似。在多姿多彩的雲南諸多的故事中,過橋米線是驕傲的雲南人取笑外地乃至外國人的縮影,而宜良烤鴨又是憨厚的雲南人自嘲和外界的與世隔絕,頗有世外桃源的意味。
  • 雲魁過橋米線 一道讓味蕾與記憶完美重逢的雲南米線
    在昆明想要吃上一碗正宗米線,那就一定要到藏在花之城中的雲魁過橋米線店去品嘗一下,能在大眾點評榜上排行第一自然有它獨特的道理,作為正宗雲南過橋米線的代表——雲魁過橋米線,出於對食物味覺的極致追求只選用雲南珍稀食材作為原材料、搭配精選肉質和米線作為食材。同時,還有養生功效符合當代社會潮流下人們對養生的消費理念,讓人吃的放心也安心。
  • 吃在雲南之一:過橋米線名氣在外
    五月啟幕,吃在雲南,行走雲南,這是每一位來的人觸摸這裡最好的方法。《環球網》推出文化學者米廣弘系列作品。過橋米線 米廣弘攝說起雲南美食,首先浮現的就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是雲南人飲食中的日常,「雲南十八怪」裡就有「過橋米線人人愛」。2014年蒙自過橋米線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許多民間美食都伴隨著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在蒙自城南有一湖心小島,縣城有一書生慕其清靜,遂到島上亭中讀書備考。
  • 吃在雲南之一:過橋米線名氣在外
    五月啟幕,吃在雲南,行走雲南,這是每一位來的人觸摸這裡最好的方法。環球網文旅頻道特推出文化學者米廣弘系列作品。說起雲南美食,首先浮現的就是過橋米線。衡量一種美食的分量,一看它在本地的地位,二看它在外地的影響。過橋米線是雲南人飲食中的日常,「雲南十八怪」裡就有「過橋米線人人愛」。
  • 雲南人早餐不可缺的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屬滇菜系,起源於蒙自地區,已有百多年歷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製作而成。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過橋米線具體始於何年代已無法考證。
  • 雲南過橋米線,真的是媽媽米線的味道,超級好吃!
    說起我吃過的小吃,那我自己也數不大清楚了,因為在外邊上邊已經這麼多年了,我整天都在外邊次飯,基本上不自己在家做飯吃,因為畢竟作為一個男孩子的我並沒有在小時候學會做飯,所以我會每天都在外邊吃,今天我們來說的就是基本上可以說風靡全國的一款美食,雲南過橋米線。
  • 吃貨攻略:雲南過橋米線哪家強?
    圖片來源網絡愛吃過橋米線的人都知道,過橋米線是要吃一「套」的,正因為如此,帶著雲南地方特色的米線也就不同於那些吃一「碗」的米線要知道雲南的過橋米線和西湖醋魚一樣名聲在外,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過橋米線的招牌,但想要味道正宗、配菜花樣繁多,還是得在彩雲之南。
  • 小吃界四大巨頭之過橋米線,來自雲南的「精緻」米線
    ,過橋米線無疑是最為出名的一種,過橋米線的關鍵在於一碗湯,這碗湯的做法很講究,原料除了豬骨頭外,必須要用兩隻壯母雞,一隻老鴨子。過橋米線的湯料也很講究,葷料都要求其能快速成熟,所以必須切得非常薄,這是一個非常考驗功底的技術。對於一些素料,如豆尖、豆芽,上桌前必須經過焯水處理。否則下入容器內後,底湯的溫度極速降低,葷料就很難燙熟。一般說來,過橋米線裡面附加很多內容,比如魚片肉片蛋絲鵪鶉蛋等等,有點像紅樓夢裡劉姥姥說的,吃個茄子倒需要很多雞來配它。
  • 來雲南,必須整一碗過橋米線,不然……
    來雲南,就一定要吃一碗過橋米線,不然就不能說真正的來過雲南,雲南的美食有很多。
  • 你吃過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嗎?
    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其中過橋米線大概就是雲南最出名的米線了聽到過橋米線的名字很多小夥伴會有著同樣的疑問為什麼要叫過橋米線是要過橋才能吃嗎沒有錯最初的過橋米線就是要拿著米線過橋才能吃到的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一個秀才到湖心小島上讀書秀才的娘子常常做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