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不甘平庸的大藍籌

2021-01-12 騰訊網

這是任何一個投資者都邁不過去都公司,就跟貴州茅臺一樣,你買或不買,都得研究。

招股書年代久遠,沒什麼意義了,本文就從15年年報開始研究吧。我發現一個特點,當我寫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公司的時候,比如蘇寧,就容易招惹鍵盤俠,總有大溼跳出來說我這個不懂,那個不懂。說回格力,15年之前的年報我都沒看,它什麼時候搞的高端裝備,什麼時候搞的通信設備,我確實不懂,也沒回去看,每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OK?你股神,你賺得多,何必費心來敲鍵盤?

這是一家什麼公司?

格力對自己對定位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產業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四大領域,包括:

空調:以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冷凍冷藏設備、核電空 調、軌道交通空調、光伏空調等為主;

生活電器:以廚房電器、健康家電、環境家電、洗衣機、冰箱等為主;

高端裝備:以智能裝備、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精密模具、精密鑄造設備等為主;

通信設備:以物聯網設備、手機、晶片、大數據等為主。

假設我沒聽說過格力,從前面的簡介可以看出,這是一家NB的企業:2019年世界500強的上榜中國企業中,格力ROE第一。另外就是穩居中央空調連續8年市場份額第一,家用空調線下市場也是第一,妥妥的龍頭。

但空調NB不代表其他電器也NB,電器NB不代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NB,這幾個領域不一樣,面對的對手不一樣,需要的能力圈也不一樣,這些疑問只能繼續解讀年報來獲得答案。

行業背景?

(1)家電

2019年行業總產量同比增長1.21%,但總體銷售額同比下降0.74%,總出口量同比下降0.82%,總內銷量同比下降0.69%。這裡可以看出,最近經濟形勢不好,白色家電也受到衝擊,雖然產量上升了,但賣價下來了,出口和內銷都在下滑。

線下空調市場TOP3品牌的零售市場份額由2018年的73.6%擴大到76.39%,TOP5品牌的零售市場份額由2018年的83.8%擴大到85.74%。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極其成熟的行業,集中度高,新進入者沒什麼機會,主要看產品升級換代,行業本身的增量已經有限。隨著國家提出節能標準,現有的低能效空調有被替代的趨勢,這會帶來一個新的增長點。

查了一下日經中文網,白電在中國的普及率已經接近100%,唯一的指望只能是更新換代。

(2)高端裝備

在政策的支持下,智能製造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核心,也是讓美國寢食難安的國家戰略, 格力憑藉自身的積累,往高端製造邁進,這從產業鏈遷移、能力圈遷移的角度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做得怎麼樣,最終還是要從財報上去看。

可以看出什麼

格力是白電產業巨頭,憑藉空調領域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站穩了腳跟,但空調乃至整個白電產業已經處於成熟期,中國佔據了全球85%左右的產量(如果沒記錯的話),國內的滲透率也接近100%,除了放眼海外市場,增長率有限。

對自身技術很有自信的格力,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布局在高端製造、智能家居、通信設備等,個人認為這些布局本身是對的,但做得怎麼樣,還沒看財報,不知道什麼情況。但不管做得怎麼樣,格力必須這麼做,而且它有這個實力。

就拿智能家居來說,2015年報上這麼寫:

2015 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同比增長31.4%。其中,空氣淨化器、淨水器因為產品本身具備高度自動化, 因此產品智能化進程相對較快,滲透率為50%左右。小家電、空調、洗衣機、冰箱產品智能化還處於探索階段的試水期,滲透率分別為 20%、15%、10%、5%左右。

可以看出,智能家居的餅是很大的,如果現有的空調再來一次智能化,就能再造一個格力。但用過智能家居的朋友們也都知道,這玩意兒有點雞肋,我不知道向一臺空調諮詢「今天天氣怎麼樣」有什麼意義,我還見過一個創業項目是用APP開窗簾,如果我起身拉一下更快,為什麼要用APP呢?所以智能家居在15年左右確實很火,那時候小米還沒上市,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也在布局智能硬體,但很顯然這幾年這個概念趨冷了。格力的老行業在成熟期,充滿確定性但想像空間不大,新行業都在導入期,想像空間很大但充滿不確定性。但鑑於格力的體量和抗風險能力,不管能不能折騰出結果,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有個細節,18年提到智能家居,19年就沒提了,業務概要裡只講了家電和高端裝備。

財務分析

1,資產負債表

第一反應是真有錢!1300億的現金,接近總資產(不是流動資產)的一半!這還不包括10個億的債券投資。應收帳款佔營業額平均不到5%,也就是基本不讓欠錢,而且周轉速度很快,基本上2個星期就回款。預付款差不多是應收帳款的1/3到一半,應付帳款倒是欠得多,是應收帳款的3-5倍,差距非常明顯,不是那種細微的差距。早就聽說格力議價能力強,客戶不讓欠款,供應商賒帳倒是不少,今天算親眼所見,足見品牌地位的強大。下遊收錢,上遊欠錢,錢都在自己手上了,愛怎麼用怎麼用。

接下來看到存貨,存貨的周轉速度是6-7次,大概一個半月周轉一次,這是比較快的了,一般消費品公司壓貨大概要3-4個月,快也要2個月,而格力是一個半月。

在非流動資產中,最多的是固定資產,這個可以理解,但191億的固定資產和1300億現金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因為錢太多沒地方花導致總資產周轉率很低(<1),但光從固定資產周轉率來看,高達11次。

格力的商譽只有3個億,18年才只有5000萬左右。我們知道商譽是併購的時候,給標的支付的價格超過淨資產的溢價,商譽高就表示你看好對方,願意出高價來買,但這也帶來了很多妖魔鬼怪,比如明明是個垃圾貨,我故意花高價買你,這是啥?利益輸送啊!或者,並沒有利益輸送的情況,但當初看好對方,買的時候出了很高的溢價,過了幾年發現實現不了價值,只好商譽減值,按唐朝先生的話說,這就是「管理層自我打臉的藝術」,說明管理層要麼人品不行,要麼眼光不行。格力雖然有錢,但卻沒有表現出亂來的跡象。

負債方面,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有錢的公司要有180個億的短期借款,除此之外,結為運營過程中產生的負債,比如各種應付、預收。所以雖然表面上看格力有60%的負債率,但其實都是優良負債(欠供應商的錢),帶息負債率極低。所以看財報不能只看表面,說格力負債率很高很危險,其實相反。

那麼從資產負債表上看,格力貴不貴呢?把「類現金」都加起來,比如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扣掉短期借款,姑且稱之為「淨現金」,每股的值是19塊錢。我在買國金證券(參考往期文章《解讀國金證券2020半年報》)用過這個算法,從彼得·林奇那兒學來的,林奇把這19塊錢看成公司給你的紅包。但眼下,格力漲得有點猛,這兩天PE超過25倍了,按林奇的說法,扣掉這19塊錢紅包,格力的真實股價也要50塊錢,不是特別便宜。作為一家大藍籌,PE低一點比較划算。

2,利潤表

從營收構成上看,空調依然是大頭,其他業務佔比不高。拋開佔比,從絕對數來看(單位億元):

空調穩步增長,今年能不能到2000億還難說,但小家電增長迅猛,電機模具等智能製造相關業務也增長迅猛。未來大概率還是保持高增長的,但具體多少,聰明的投資者不做預測,這不是我說的。

但如果從毛利率上看,也就話語權最大的空調毛利率最高,其他都很低,因為市場都處在導入期。因為品牌強大,高毛利的空調佔比高,所以總體的淨利率依然有12%-15%左右。

3,現金流量表

最後簡單看一下現金流量表,毫無懸念地,經營性現金流特別好。投資活動較多故淨值為負,表明公司一直在擴張,對外股權投資、理財產品買得不少。

總結

格力是一家有實力,也有衝勁的公司,不滿足於空調1000多億的營收,努力拓展更高精尖的業務,董小姐的個性和魅力也給格力帶來了「網紅」屬性,但作為價值投資者,我自知無法猜測這些正處於導入期的新行業的未來,但憑著格力的體量,大概率不會有什麼風險,我只知道,如果價格便宜,格力可真是好東西,畢竟PE如果太高,而這些導入期的新業務沒有實現預期的話,結果就不太好了,所以價值投資者不應該預測未來而應著眼現在,格力是否便宜,如果便宜買入的話,它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折騰出來了我幸,折騰不出來我也不會沒命。以上是個人投資筆記,不作為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格力沒有實控人:國資大股東退位 格力電器易主
    原標題:格力沒有實控人來源:虎嗅延期大半個月後,格力的混改終於「靴子落地」。12月2日晨,格力電器發布公告表示,因公司控制權變更事項擬發生重大進展,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公司證券將於12月2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一個交易日。
  • 格力電器吝於分紅
    格力電器給出的答案是——不知道。它在給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說明中表示:「目前上述項目基本都處於研究籌劃階段,項目規劃涉及面廣、預計佔用的資金量大、對公司影響深遠,尚存在不確定性,目前難以準確測算資金需求和現金流,因此,公司難以確定 2017 年度現金分紅的恰當金額。」如果格力電器的確有大到讓2017年度不敢分紅的資本支出,公司的資金應該在2018年或2019年有所減少才說得過去吧?
  • 格力電器客戶服務怎麼樣 格力電器客戶服務介紹
    一提到格力電器,很多人都會想到 格力空調 ,也會想起他們家的口號,"好 空調 ,格力造"、"買品質,選格力",這些廣告語雖簡單卻絲毫沒有削弱格力空調在國內 家電 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我想,消費者喜歡用他們家的電器,當然不僅僅只因為是他們的產品質量好,而且都是會看中他們的售後服務和客服各方面,下面就讓小兔介紹一下格力電器客戶服務好,最終贏得這一商機的重要一步。
  • 格力股改一周年記:格力電器仍「懸停」,格力集團已「新生」
    但選擇與格力拉開距離的投資者一樣值得祝福。比如去年拿到417億「分手費」、持股比例已將至3.22%的格力集團——這家曾經被視為嚴重依賴格力電器的原第一大股東,選擇放手之後,在過去一年裡已經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時間過得飛快。如果以正式籤署股權轉讓合同為標誌,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分道揚鑣」已經整整一年時間。
  • 格力電器VS美的集團
    3、跟供應商的關係:格力電器:從16年到19年平均324.6億!格力電器19年是740億,這個數值增加的很快!美的集團:從16年到19年平均316億!跟供應商的關係這個數值越大越強!這局格力電器勝!4、淨資產回報率:格力電器:從16年到19年平均28.1%!美的集團:從16年到19年平均23.1%!淨資產回報率越大越好!這局格力電器勝出!
  • 美的之後格力電器也推債務融資180億 「不差錢」為啥要融資?
    根據格力電器2019年三季度末的財務數據顯示,格力電器貨幣資金高達1,362億元人民幣,而且其資產負債率自從進入2018年就一直在64%上下浮動,最高不超過67%。與2017年第三季度72.93%的資產負債率相比,有所下降。美的集團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其帳上貨幣資金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 格力電器黃輝:格力電器幾乎所有空調將使用自產晶片
    原標題:格力電器黃輝:格力電器幾乎所有空調將使用自產晶片   6月1日下午,格力電器
  • 高瓴資本買入格力後成第一大股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歡迎
    我對格力電器的了解,起初源于格力一句廣告語:好空調,格力造」。我觀察一下格力空調的市場佔有率,到處都是格力空調。於是我也買了格力空調,2005年買的第一個格力空調,至今沒有修理過。格力電器是國內白電行業的龍頭企業,生產許多家用電器。公司的格力空調,無論是質量、口碑,還是銷量,長期保持領先。掌管格力電器的董明珠,被稱為企業家中的「鐵娘子」。
  • 高瓴、厚樸角逐格力電器 格力經銷商身影浮現
    原標題:高瓴、厚樸角逐格力電器 格力經銷商身影浮現家電巨頭格力電器控股權轉讓,眾多投資者紛至沓來。9月2日晚間,格力電器意向受讓方範圍由25家縮小至2家,高瓴資本與厚樸投資在列。9月2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函告公司,本次公開徵集期內,共有兩家意向受讓方向格力集團提交了受讓申請材料,並足額繳納相應的締約保證金。根據格力電器意向受讓方的徵集條件的要求,本次交易的締約保證金為人民幣63億元。
  • 格力電器股權變更:高瓴資本成大股東 格力集團持股降至3%
    雷帝網 樂天 12月2日報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力電器」)今日發布公告,格力集團與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明駿」)已正式籤署股份轉讓協議。珠海明駿將從格力集團手中接下格力電器902,359,632股A股流通股,佔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5%,正式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而珠海明駿正是高瓴資本參與此次格力混改的受讓主體。
  • 格力電器的「護城河」有多寬?
    在經歷上一年的持續大漲之後,2018年格力電器股價上攻動能有所減弱,上半年(1-6月),二級市場格力電器小幅收漲,漲幅7.89%,但接下來受國家房地產政策趨嚴以及外部環境擾動,一向作為防禦性優選的格力電器也走出了「下坡路」,(6-9月)跌幅13.89%,截止目前格力電器全年跌幅為7.09%。
  • 格力電器黃輝:格力電器研發按需投入 需要多少投多少
    原標題:格力電器黃輝:格力電器研發按需投入 需要多少投多少   在6月1日召開的格力電器
  • 格力電器渠道變革:從分銷走向總代
    格力電器為何要將全國的空調經銷權這一「肥差」,交給一家與大股東格力集團,以及股份公司格力電器沒有任何資本關係的新公司?這背後到底藏著哪些隱情?   格力電器新一輪的渠道變革,最早為外人所知,是2011年時由天津格力渠道變革引發媒體關注。據當時的媒體公開報導,原本由渤海格力負責整個天津地區的格力空調銷售和品牌推廣,後來被一家名為盛世欣興格力貿易公司所取代。
  • 實例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解讀!(1)(6.20)
    就以家電行業的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給大家進行分析!由於家電行業屬於傳統的重資產行業,因此更強調對市場的佔有以獲得穩定的盈利收入!但同時,若整個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天花板」時期,那麼接下來就需要考慮轉型以期未來的業績收入持續穩定!下面進入正題,給大家放一下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近幾年業績對比!
  • 如何正確看待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戰略
    而在2017年年報中,公司突然宣布:「格力電器(000651)要做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在接下來的2018年,格力電器的發展戰略愈發清晰,格力電器要做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四大領域。
  •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47歲,1990年加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先後任業務經理、經營部部長、副總經理,現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990年~1994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安徽片區業務經理。1994年~1995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部部長。1996年~1997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經理。1997年~2001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1年至今,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
  • 格力生活電器能否逆襲?
    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高度集中,空調市場的天花板也每每被人提及。自從2019年開始,格力電器落地多家冰洗產業園,發力生活電器之心凸顯。 生活電器會不會成為格力電器發展中的第二條賽道? 生活電器會不會改善格力電器營收結構,從而突破「天花板」之說?
  • 知情人士:高瓴已經把何享健、格力經銷商人士排除在格力電器混改...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自9月2日格力集團對外披露有意接下格力電器15%股權的兩家意向受讓方名單以來,外界對于格力電器新的控股股東花落誰家猜測不斷,有高瓴資本背景的意向受讓方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明駿投資」)的股權情況、高瓴資本在家電行業過往的投資情況等都被翻撿出來
  • [董事會]格力電器:2018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2018年是格力電器堅守的一年。格力電器始終堅信,只有真正掌握核心科技才能真正掌握命運,才能實現企業的自主發展、引領行業發展。工具機、精密模具、機器人、精密鑄造設備等為主的高端裝備領域;以廚房電器、健康家電、環境家電、洗衣機、冰箱等為主的生活電器;以物聯網設備、手機、晶片、大數據等為主的通信設備領域。
  • 珠海格力電器正式籤約落戶贛州市南康區
    7月1日上午,贛州南康區政府與珠海格力電器在南康區雙向開放服務中心正式籤約,標誌著珠海格力電器正式籤約落戶南康,這是珠海格力電器首次在江西投資的製造業基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