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裂變如何做到單次活動增長10萬微信好友?

2020-12-21 百家號

其實,做微信裂變也是有法可循的,首先目的性要明確,其次是設計並細化流程,最後進行實際操作,當然其中也需要利用一些實用的工具。

我總結過微信裂變的14種模式,其中「微信群+微信群裂變」是我最常用的裂變模式之一,這裡給大家講下它的所有裂變技巧,希望你也能做出一場爆款活動。

「微信群+微信群裂變」的裂變路徑是這樣的。

用戶看到裂變海報掃碼進群,機器人提醒新進群的用戶分享文案和海報到朋友圈,群滿100人後自動切換到下一個群,每一個用戶掃碼後都進入到群裡面,如此反覆。

當用戶完成任務後,提醒用戶添加我們的客服領取資料,資料的連結裡面還附上公眾號的二維碼,又導流一部分用戶至公眾號裡。實現了微信群、個人號、公眾號同時漲粉。

它的優點:

用戶參與度高,相比於添加、關注,進群的操作更加容易;將用戶沉澱至群,從眾效應,群氛圍刺激用戶轉發;裂變率高,流量損耗小,風險幾乎為零。

反正,一旦是流量較大的裂變,一定要用群裂變,才能把你的效果最大化。

那麼,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下我是如何做群裂變的,你自己去跑直接按照我這個流程來即可。我們已經通過群裂變跑了100多萬的微信粉絲了。

一、確定裂變目的和路徑

每一次裂變活動的設計,你都要想好這次我裂變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想給你的公眾號做增長,還是個人號,還是社群,這肯定是要根據你的產品形態來決定。

但我的建議是,裂變儘可能給微信群和個人號漲粉,現在是微信群和個人號的紅利期,沉澱在這裡面用戶是有極大的機率多次反覆觸達到你的產品的。公眾號的閱讀量越來越低相信你們也都知道。

我們設計的裂變是以群裂變的形式把流量導向微信個人號,再倒流到公眾號。

二、設計裂變素材

確定好裂變目的和路徑之後,接下來就是開始設計裂變素材了,素材包括文案和海報,大家一定不要小看這兩塊,一句文案的改進和修正就可能提高80%的轉化率,甚至是100%。所以他們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文案包括:海報文案,進群文案,朋友圈分享文案,課程資料領取文案。接下來一個個給大家分析。如何將這些文案做到效果最優。

(1)首先來看海報文案,做海報不能只做一版,至少做兩版,因為你需要來回做測試,看哪張海報的效果最好,我跟大家舉一個我之前做群裂變的例子,你就能做到我是如何去迭代我的海報的。

那次一共做了4版海報,我跟大家講一下這個過程。

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一張海報,說實話第一張海報的效果很差,大家知道具體的原因嗎?

三節課理解人工智慧與Python,什麼叫三節課理解人工智慧與Python,主標題是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你解決不了用戶的痛點問題,用戶看了之後無感,那接下來的所有裂變工作都無法進行。

什麼叫三節課理解人工智慧與Python,什麼叫理解?

焦慮感爆棚的時代,誰會想僅僅是理解人工智慧與Python,大家想的肯定是如何習得,如何獲取這個技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解的層次上。說白了,「理解」這兩個字不夠痛不夠重。

但當時我們還沒意識到問題,以為是海報不夠刺眼。所以從這一維度去考慮,是否是因為海報設計的影響,然後在內容不變的情況下,修改了海報樣式,把標題和底色區別開來。但結果還是一樣,裂變效果並不滿意。

後來我們排除了海報設計的因素,找到第二個維度的影響。也就是主標題不夠有誠意,不夠厚重。改了第三版海報。29講零基礎Python入門。

用戶一看,聽完29講我就能學會Python了,直接了當,痛點得到解決,那麼裂變效果就變得柳暗花明了,這一張海報裂了有三百個群,但是我們還不滿足。

你們一定要抱著不滿足的心態去跑裂變,因為裂變能率大於1.2,說明肯定是可以跑通的,我們只需再優化做到極致。然後我們就加重了課程內容,也就是第四張海報,同時,我們修改看海報詳情,之前都是說明變量,變量分析。

說實話,小白也不太懂,而且不夠有重量,後來變成了29講Python入門,16講人工智慧入門,同時還贈送了學習資料。而且把原價寫上去,用上價格錨點。就是這一版海報,我們這一次差不多裂了2000多個群。

所以,總的來說,海報的文案的設計需要圍繞痛點,賣點,爆點來設計。痛點體現在標題上,你的標題要讓用戶第一眼看到,就能知道,這張海報解決的是什麼問題的,不要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用戶就給你幾秒鐘的時間。

賣點是你提供的解決方案,和競品相比你有什麼優勢,這需要根據你的產品來提取。最後一個是爆點,比如說限時免費,0元,僅限xx人。爆點就是臨門一腳,給用戶最後一次刺激。

群裂變能否成功,很大因素取決於海報設計,通過對目標群體的洞察提煉需求,不斷優化,讓用戶感覺極具誘惑力。海報的元素要圍繞如何解決用戶痛點來設計。

記住:主標題的字一定要大,大到要讓 用戶在刷朋友圈的時候,不用點開大圖就知道你這張圖在講什麼 。因為大家在刷朋友圈的時候,圖是縮略狀態,如果不是你一眼就感興趣的,是不會點擊查看。

如果你是小白,不知道從何下手。你就去網上搜索裂變海報,也有人專門搜集好了,你就挑一部分你看得順眼的,然後板式不變,句子的結構不變,你可以嘗試改下文案。直接復用。比如「你有多久沒好好讀書了」,有書他們做了兩年,做成了千萬級別的大號。

(2)用戶進群文案:

掃碼進群的文案:側重以情動人,同情心,向用戶透露舉辦活動不易的相關字眼;讓他轉發朋友圈,強調不轉發的會被移除出群。服務要好,態度要堅定。催促未轉發用戶:踢掉1、2位反覆提醒無效的人,殺雞儆猴,刺激用戶快速轉發,激發他們的從眾心理。增加人工客服:機器人是刻板的,每進一個人機器人就自動發話術讓用戶轉發,實際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工作人員在微信群中不斷發言,真正讓用戶感受到價值的還有你服務態度和溫度,讓群內成員信任活動的可靠真實,如果可以,也可以發一兩條語音。發現有截留的營銷號馬上踢群。當用戶完成操作後,引導他加你好友,然後發送課程。發送課程資料連結給他的時候,連結裡面的最下面附上你的公眾號二維碼,引導用戶如果想領取更多資料可以關注公眾號流去,這一步把用戶引導到公眾號。(3)裂變的朋友圈文案:

換位思考:讓用戶轉發到朋友圈的文案一定要站在用戶的口吻去推薦你的課程,這樣有利於用戶轉發朋友圈後增加信任背書,提高掃碼率。文案不能隨意,因為每條朋友圈都代表一個人的形象,最好多寫幾版文案。

朋友圈的文案是至關重要的。在裂變大環境下滑的情況下,提升用戶轉發朋友圈的概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技巧去考慮。

這條朋友圈的文案是否能提高用戶的自我形象。用戶希望展現在其他人面前的是一個高於自身期望的朋友圈,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熱愛學習的,積極上進的人。比如:用戶增長學習大禮包,比用戶增長資源大禮包更好,因為學習更加能夠提升用戶在朋友圈的形象,雖然只是改了一個詞,但是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你提煉的中心文案,不能讓用戶看到想像中的美好自我,一定很難爆發。比如下面這些文案都是優秀案例,這些都是能讓用戶想像中美好自我,你看,標題就寫了美好的自己應該是怎樣的,比如擁有千萬級社群資源的,比如寫著頂尖的文案,比如操盤著千萬級別的小程序等等。要給用戶看到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之間的差別。用戶發朋友圈是為了獲得某個利益,你能否給他一個正當理由,或者是升華一下這個行為,那他分享的機率就會更高。你要告訴他,分享海報不是為了幫助自己,而是為了幫助別人,賦予其意義升華。文案千萬不要有局限性,比如說,你可以出現一些類似於「贈送給大家,推薦給愛學習的你們」以這種用戶能夠接受的口吻去讓用戶轉發問朋友圈。

三、啟動渠道測試

海報設計好之後,接下來就是投放渠道了。群裂變的核心原理是人以群分、從眾心理,只有在目標用戶的垂直渠道投放(朋友圈、社群、公眾號),你才能去捕捉用戶的微信關係鏈,在行業中形成刷屏效果。

所以裂變海報就是要為垂直用戶群體設計的、宣發的首發引爆點也要在該用戶群體中。這次我們選取的渠道是計算機類的公眾號,非常垂直。

當然,如果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用戶池,你可以選擇在自己的公眾號或者是朋友圈或者是微信群去測試。

所以裂變啟動到底選擇微信群,還是朋友圈,還是公眾號,這裡說下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如何選擇精準的裂變啟動渠道。

對於這個話題,我是比較有感觸的,我也吃過很多虧,一旦裂變渠道不精準,你的裂變就直接失敗了,這裡我就把我吃過的虧分享給大家。

1. 微信群投放

我的建議是,你一定要謹慎去做,我自己嘗試了買群分發裂變海報和文案,但發現效果很差。

比如說我做一個針對k12學生的活動,我的目標用戶都是家長,我找了一些專門在賣群的朋友,我把海報和文案發給他,他會在他的所有家長群裡群發。

我大概做了有三次群推,發現沒有一次是成功的,錢都打水漂了,錢打水漂了就打水漂了,我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到底在哪,找出背後的影響因素,為什麼每一次通過買群推群去宣傳活動,真的是一個人都沒有。微信群群推的話一個群的市場價格大概在2-5塊左右。

後來我又買了一些群,我說你拉我進去就好。這次我不推廣,我想觀察下群的質量,然後結果一進去之後,裡面全是廣告黨,都是家長,但都是家長中的廣告黨,也就是說群裡只會互相發廣告,沒有日常的聊天內容。

所以說微信賣群的質量是參差不齊的,不是說賣群的不可靠,當然有一些是在良心賣群,但是特別特別少,除非你有專門的渠道,否則市面上那些賣群的,還是不要相信為好。

2. 朋友圈投放

第一種是朋友圈代理模式。有一些代理是專門在做朋友圈投放的,第一種模式是騰訊的朋友圈廣告,我測試嘗試過投放裂變,他的成本是5萬起投,所以還需要一定的預算成本。但是發現效果比較差,還不如直接售賣。

其實這屬於投放的範疇,不是屬於裂變的範疇,但是我把投放和裂變結合起來。投了一次ppt課程的裂變,由於朋友圈廣告微信的限制,發現用戶路徑走完整個裂變流程還是挺漫長的,不及直接掃碼進群裂變。所以我個人並不建議大家投放朋友圈廣告來做裂變。這是我自己吃過的虧。

第二種模式是朋友圈代發模式。他們會專門購買某個精準行業的kol或者是這部分用戶的朋友圈,一旦他接單了之後,就會讓這些人統一發朋友圈,這種朋友圈的價格大概在5塊-10塊錢一個人左右。

效果的話其實和微信群是一樣的,這些做代理的其實也是參差不齊,但是還是有一些靠譜的專門售賣朋友圈的人,他們的流量都很真實,都是真實的微信號真實的朋友圈。

現在很多大學生其實都有涉及這塊業務,一些傳媒公司直接去跟大學生談合作,租他們的朋友圈位置。我測試過很多,沒有一個跑得起來,所以,建議你們還是慎用。

3. 公眾號投放

第三個是付費公眾號投放,或者公眾號互推。公眾號的評估非常重要,因為一次投放可能花個幾千塊甚至是上萬塊錢。一旦失策就打水漂了。

你要充分觀察他的精準度和質量,他的公眾號的介紹和定位,他發的文章的內容是否是你的目標用戶所感興趣的,是否是切中他們的需求和痛點,他們的留言區裡的留言是否是你的目標用戶經常提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要看數據,除了點讚量,閱讀量,評論數,文章讚賞數,頭條和二條的閱讀量的差距,還要去新榜或者是西瓜數據這種第三方平臺去觀察下他們公眾號的活躍度。

選號之前你也可以詢問下號主他們是否有粉絲群,有的話你假裝是粉絲進去觀察下群的活躍度,如果活躍還可以的話,證明他們粉絲的粘性是靠譜的。所以你需要從多個維度去判斷一個公眾號的質量,這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僅是關乎廣告費的事情,還真的是關乎裂變能不能起來的問題。

但是選號,你一定要選擇與你行業非常有相關性的號嗎?不一定,比如你投一個PPT的課程你,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職場號,大學生號吧。

投這些號的話,基本上行業泛濫,很難去洗,所以你要轉變思維,比如說你投一些教師類,醫生類,護士類的號,這批人平時工作時表示也會使用PPT,這些行業還沒怎麼被洗過,所以投放還是非常有效果的,所以你思維要放得開。

我說的這三種模式,我建議還是直接投公眾號,因為我已經吃過很多虧了,你們不必再來一次。

朋友圈和微信群你想嘗試的話也可以,但肯定會踩一些坑,所以還是投公眾號比較好。但是我覺得大家應該往積極樂觀的方向去想,這種大環境下對我們的要求就更高了,我們需要有甄別渠道好壞的超高能力,這真的是一種別人不能取代的能力。

大家都在找號,都在找渠道,如果你的甄別能力比別人強,那麼你的裂變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當然,這種能力是經過不斷的實操不斷的採坑不斷的分析數據而形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渠道投放這塊多花點經歷,這是裂變啟動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環節之一。

這個表格說我做群裂變的時候會統計的數據,你統計完數據之後你就會發現整個裂變流程中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那麼整個裂變流程怎麼去監控數據,每一個環節的跳轉都需要有數據,用以監測整個流程的留存率,一旦發現某個流失率偏高,那你就要想好解決方案了,後面真正跑起來的時候是很耗成本的。所以在啟動渠道測試的時候,你就需要做好所有環節的數據監控,做到精細化運營。

你的裂變設計的整個路徑,你都需要觀察用戶整個流程的跳轉率,比如掃碼率,進群人數,添加好友數,關注公眾號的數量,每一次啟動每一項都做好記錄,作對比,算出每一步的跳轉率,比如第一個渠道多少人掃碼,多少人進群,幾分鐘滿一個群,第二個渠道多少人掃碼,多少人進群,幾分鐘滿一個群,這樣作對比能很快發現問題,並且立即改進和優化。

比如相同維度下,相同的投放素材,相同的渠道,都是投放公眾號,只是投放兩種不同的性質的公眾號。這就監測出這一維度的影響因子了。然後之後你再去做投放的時候可以避開這些已經踩過的坑。

測試階段的裂變效果監測,我們會把整個裂變路徑的轉化率都詳細的記錄下來。一般我們會找公眾號渠道來投放軟文,軟文最下面會有裂變海報。

我們會監測文章的打開率、海報掃碼次數、進群人數、退群率、添加個人好友數、公眾號關注人數。一般的話,前期的測試肯定是找3-4個相同的渠道去投放,看每個渠道的每個裂變路徑的跳轉和轉化率是否具有相似性,如果這幾個渠道中,某個環節的跳轉。

比如說,海報掃碼率都偏低,那麼就尋找原因,海報掃碼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打開文章後,並沒有完全下滑到文章底部,大家被你的標題吸引進來後,發現文章內容並不是他感興趣的或者是標題和文章落差較大,那麼他就會推出去而看不到底部的裂變海報,這個時候你就應該來優化你的文章內容,提高用戶的文章的完讀率。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沒有投放軟文,直接在朋友圈啟動。同樣的你需要檢測海報掃碼次數,進群人數,群滿人的時間,退群率,裂變率,完成任務後的好友添加數或者是公眾號關注數。

我們一般做微信群裂變的時候,最後會讓用戶添加我們的群主為好友,然後再給他發送資料,到這裡還沒有停止哦,我們還會在給的資料裡面附上我們的公眾號二維碼,這樣就又導了一部分用戶沉澱到公眾號裡去了,這種轉化關注率大概是40%。

也就是說100個人領取資料之後,還會有一半的人來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把用戶沉澱到微信群,個人號和公眾號了,養成自己的一個流量池,後面再去做裂變的時候才會有足夠的啟動量。

然後測試後,你可以根據活動的預估流量,提前準備微信群。A-Z。之前我們用的是建群寶,現在你可以用爆汁,也可以用八爪魚。反正各家都有優缺點。

四、風險控制

注意:公眾號二維碼準備隨時切換,以防被微信封鎖:我們這邊一般一個公眾號一次裂變漲2-3萬粉(老號)即可切換。當然新增粉絲越多風險係數越高。

五、閉環回流

引來的流量如何讓它再次形成二次裂變?裂變來的流量,一個都不要放過,一定要進行充分的利用,儘可能把所有人都導流到你們的流量池裡面去。

大家發現沒有,我做的整個群裂變的整個流程,在最大程度上把用戶沉澱到我們的所有渠道。整個裂變流程是這樣的:群裂變-個人號-公眾號-二次回流-爆粉的模式。

用戶想要領取課程,用戶掃碼進群(這是第一步,沉澱到我們的群裡面),發完朋友圈之後加客服領取課程(這是第二步,沉澱到我們的個人號裡面),客服給他一個課程連接,這個連接裡面有誘餌引導到關注公眾號(這是第三步,沉澱到我們的公眾號裡面),公眾號裡面,還藏著其他課程的裂變,用戶想要繼續領取其他課程,那麼就繼續參與裂變,從而形成回流模式(這是第四步,循環再循環),最後所有進裂變群的用戶,肯定有人進去之後沒有分享朋友圈的,我們就主動加他為好友,給他送課(這是第五步,榨乾剩餘的流量,變成我們的個人號好友)。

儘可能把流量洗進你的流量池裡面。

所以說,一切的群裂變活動,從經驗上看,每次裂變活動都要找到轉化路徑上影響轉化率的核心節點,從渠道優化,需求匹配,產品設計,文案優化等多個角度進行改進,充分挖掘沉澱用戶流量池,不放過任何一個流量。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會不會太麻煩,沒什麼人力來做,其實,通過各種工具其實已經可以省很大的成本,這裡用到的工具有進群寶,金數據,wetool,很方便的。

當你對每個細節都認真打磨,最後的流量池的用戶以及轉化率肯定會快速增長。

六、裂變率測試,也就是所說的k值

1步:在群裂變工具(進群寶,爆汁裂變,八爪魚)後臺,新建兩個一模一樣的任務,分別記為A和B。2步:準備兩張裂變海報(除了海報上的活碼不同,其他都一模一樣),一張海報放A任務的活碼,記為A海報,另一張海報放B任務的活碼,記為B海報。3步:在A任務中,將小助手發給用戶的海報設置成B海報。4步:在B任務中,將小助手發給用戶的海報也設置成B海報。5步:裂變活動開始推廣了,在所有老用戶渠道都投放A海報。6步:統計數據:老用戶數=A任務群成員數

新用戶數=B任務的群成員數

病毒係數K=新用戶數/老用戶數

這種方法的邏輯是:在老用戶渠道投放A海報,老用戶看見A海報後,掃碼只能進入A任務的群裡,所以A任務下的用戶總數就可以近似認為是老用戶數。

接著,老用戶入群,小助手給老用戶發送的卻是B海報讓他分享朋友圈,這決定了絕大多數用戶分享出去的海報將會是B海報,所以老用戶帶來的新用戶就只能通過B海報進入B任務的群裡。

七、裂變工具

根據裂變路徑,一般的裂變工具有進群寶、八爪魚這種微信群裂變工具,還有爆汁個人號裂變這種針對於個人微信號的裂變,還有醉贊、乙店、媒想到這種公眾號任務寶工具,還有集合派,官推精選這種小程序裂變工具。所以根據不同的裂變路徑,你自己可以尋找不同的裂變工具來使用。

至於相同的工具應該選擇哪個。比如說群裂變應該選擇爆汁,還是進群寶,還是八爪魚。大家可以所有的裂變工具都嘗試一遍。你會發現每家的工具都有優缺點,所以這個需要根據你的產品,你的預算來決定。

本文由 @麥文佳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微信群好友裂變怎麼玩?
    當你的微信好友有了一定的人數之後是不是想可以有更多的人來加你好友?這時候最快的方法就是玩裂變。裂變發展速度是最快的,大家都知道,那麼微信好友列表怎麼玩呢?這篇老貓就來講講。玩任何裂變都離不開基礎裂變人數,也就是裂變的需求基數。
  • 零一裂變鑑鋒:如何設計企業微信+直播+裂變矩陣?
    來源 / GrowingIO 2020 線上增長大會作者 / 零一裂變 CEO 鑑鋒大家好,我是零一裂變 CEO 鑑鋒,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設計「企業微信+小程序+直播」裂變矩陣。各種裂變玩法依託在微信的各個載體上,要了解這些載體的規律和功能,才能設計出更多有創意的運營方案;第三層:平臺。快手、抖音、B 站、微信生態等雖然是不同的平臺,但背後的流量增長規律是有共性的。
  • 進群寶:微信群怎麼裂變,5天從0做到3萬粉絲?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微信群最新資訊 > 正文 進群寶:微信群怎麼裂變,5天從0做到3萬粉絲?
  • ...裂變寶新增矩陣任務寶功能,助力企業解決微信公眾號營銷安全問題
    但是如何在沒有技術資源支持的,0基礎的情況下、如何快速上線一個線上的裂變增長活動?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成為擺在所有運營者面前的大難題。作為目前微信最成熟也最為完善的公眾號生態,因為有著足夠大的流量承接能力及粉絲管理能力,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商家作為漲粉漏鬥的最上端入口。通過這幾年行業內眾多客戶活動的驗證,任務寶無疑成為了越來越多公眾號漲粉的首選工具。
  • 慧動科技裂變寶新增矩陣任務寶功能,助力企業解決微信公眾號營銷...
    但是如何在沒有技術資源支持的,0基礎的情況下、如何快速上線一個線上的裂變增長活動?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成為擺在所有運營者面前的大難題。任務寶邏輯:粉絲A在公眾號觸發活動生成個人專屬海報,分享朋友圈邀請好友助力。好友B掃碼關注公眾號,粉絲A即可收到助力通知,完成任務後即可獲得相關獎品的裂變漲粉工具。
  • 任務寶做微信公眾號裂變漲粉活動如何防封?
    使用任務寶做公眾號裂變漲粉活動防封我總結了十條: 一、確保活動真實有效,不做虛假活動。 二、確保裂變活動流程完善。 活動正式推出前需要測試完整流程,確保活動形成閉環,各節點完善。將活動規則文案描述清晰,不讓用戶產生誤解。 三、控制粉絲單日增長量。 單日增粉不可超過公眾號原有粉絲數。
  • 微信朋友圈封禁利誘分享,沒了裂變用戶拉新還能怎麼做?
    沒有了裂變,到底怎樣才能實現良性的用戶增長?5月13日,微信官方發布《關於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明確禁止利用微信產品功能進行誘導分享的行為,引發了網際網路運營領域的巨大震動。這次行動對教育圈、知識付費圈、新媒體運營圈都造成了巨大打擊,對很多以裂變作為主營業務的第三方公司造成了影響。從微信作為主要的用戶增長渠道之後,各行業的運營就開始了和微信的鬥智鬥勇。早期的手段非常簡單粗暴,文章標題黨+分享文章到朋友圈才能閱讀或領取某些獎勵或權益,這種方式很快就被微信禁止。
  • 企業微信上線入群二維碼功能 助力互通群無限裂變
    近日,記者獲悉,天虹通過一個新功能搭建了2萬個會員社群,每個群最高可以達到200人,其中一個群通過入群二維碼直接「裂變」高達7個互通群。據了解,該新功能是企業微信近日釋放的「入群二維碼」。具體來說,當企業員工使用企業客戶群,主動邀請進群的人數超過100人時,不需要好友關係認證,就能自動通過入群二維碼創建新群,並邀請更多新用戶進入新的企業微信客戶群,從而進行社群裂變、商業化運營。據悉,入群二維碼觸達用戶的方式主要有群發消息、微信社群、朋友圈、直播和線下物料,用戶直接掃描入群二維碼即可進群。
  • 電商如何利用企業微信私域獲客轉化
    其實這些事物也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早在兩三年前私域流量的概念就出現了,只是疫情的原因加速了私域流量的發展,讓我們了解到目前還有這樣一個機會去幫助我們的業務增長。 為此,我為大家分享私域電商運營如何做好增長獲客。
  • 一個五線縣城微信公眾號如何做到兩周吸粉6萬
    在2015年3月15日粉絲增長到4600,從891到4600經歷了2個月的時間,主要依靠內容形成傳播增加粉絲。在此期間粉絲的增長基本上處於一個很隨性的狀態,偶爾一天進行的小活動會增長200左右粉絲。簡單介紹一下:乳山全市人口57萬,城區人口大約12萬左右,但公眾帳號粉絲增長十分乏力。同時區域競爭也十分激烈,一個小小的縣城,居然有不下十個平臺型微信公眾帳號,有個別帳號已經有上萬粉絲。我們意識到急需一次大規模的吸粉拉開距離,搶佔本地老大地位。因為區域性平臺一定是個寡頭生意,有了老大,老二會自然消亡,縣城用戶的需求沒有那麼多的差異化!
  • 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被禁,微信粉絲裂變還有機會嗎?
    而且很多裂變就是我們在自己的朋友圈瞎樂呵,每次問其他人朋友圈,總是那麼的風平浪靜,啥事都沒發生一樣。瘋子哥也見過很多裂變案例,活動期間各方面數據猛漲,活動一結束,除了後臺粉絲那個數字有變化,其他又全部跌回原地,可謂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漲粉只是一個步驟,從來不是最終結果。
  • 1萬字梳理任務寶裂變玩法、風控設計、增長模型
    以下是本文的內容大綱:1、服務號、訂閱號的任務寶裂變路徑2、任務寶常見 7 大玩法3、裂變活動能否成功的 3 個關鍵因素4、爆款活動不可缺少的 4 個環節5、任務寶裂變sop流程如果你需要領取任務寶裂變 10 大sop文檔,可在星耀商學院公眾號後臺回復「sop」下載。
  • 旅遊網站如何通過裂變分銷在微信環境快速獲客
    裂變分銷是一種能夠快速獲客的方法,主要用於移動端,尤其是在微信環境裡,基於社交關係,更容易獲客。各行各業許多商家都在微信裡裂變獲客。 旅遊企業也想如此,不過旅遊本身是個低頻消費場景,與其他行業相比似乎天然具有劣勢。
  • 300萬好友、營收過10億,古裝攝影品牌盤子女人坊如何運營私域流量?
    今天盤子女人坊首次完整公開自己的運營策略,在本篇文章中您將看到:如何緩解公域平臺投放高昂成本?如何獲取300萬好友私域流量?如何精細化運營用戶推進關係?如何把社群營銷變成轉化利器?構建運營的標準化流程體系。
  • 番茄密友是怎麼做到微信聊天加密,隱藏微信好友的?
    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煩惱的存在,因為現在微信幾乎是國人必備應用,生活和工作的事情都在裡面了,慢慢積累了越來越多不願意和別人共享的信息。但是這些隱私也沒有辦法守護,身邊人拿手機過去翻翻就全能看到了。其實這些隱私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只是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而已罷了。那如果和朋友聊些私密的事不想讓別人知道,微信裡的部分好友信息不希望展現在通訊錄裡,那我們該如何隱藏呢?
  • 微信好友七萬,鄭州這家餐廳把社交營銷玩絕了!
    這家始創於2013的融合餐廳,目前已在360國貿廣場、大上海、萬象城等各個商圈坐標開店,每家店150個餐位,一個月做到28000客流,單店日營業額超過5萬,老顧客佔了70%以上,在餐飲業每況愈下,各種網紅、新式餐廳來來去去的當今,這個數據非常難得,這家店是如何做到的呢?
  • 備戰雙十一,企業微信私域獲客轉化指南
    其實這些事物也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早在兩三年前私域流量的概念就出現了,只是疫情的原因加速了私域流量的發展,讓我們了解到目前還有這樣一個機會去幫助我們的業務增長。 為此,我為大家分享私域電商運營如何做好增長獲客。
  • 如何找回已刪除微信好友的微信號或手機號
    一些微信好友我們覺得不會再聯繫,或情侶間的一時賭氣,就將對方進行了刪除,但過段時間後,卻又心生後悔,想將對方加回為好友,但卻沒有對方的微信號或手機號,而無法再添加,本文教大家如何找回已刪除好友的微信號,這裡以蘋果手機為例進行說明。
  • 一天「讓52萬人開咖啡館」的難事,連咖啡用社交裂變做到了
    據連咖啡官方提供的數據,在活動上線首日,小程序的PV超過了420萬,累計開出超過52萬家線上咖啡館。看起來是一個刷屏成功的短期營銷活動,但《銳裘》細細體驗了之後,覺得這款依託於小程序的「開店」小遊戲,背後的門道並不簡單。
  • 再談砍價助力,微信讀書和拼多多各走一邊
    在營銷增長活動中,砍價助力形式一直備受青睞,裂變增長效果也較好。拼多多的砍價助力活動曾席捲微信,「求砍一刀」、「幫點一下」、「沒有拼多多?新用戶砍得更多趕緊下載」成為好友打招呼聊天的噩夢;拼多多的砍價助力也從得禮品,增加了領現金,成為常態化的拉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