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豆腐也叫麻婆豆腐,這種起源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故事了,不過目前都比較贊成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也就是1962年,在成都,具體網絡搜索一下有很多說法,麻辣豆腐,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流傳於中國各地,做法也各不相同,我的這種做法只是家常的一種做法,有喜歡的可以自己嘗試一下。
我們只要準備一塊豆腐,一些肉沫,肉沫可以是豬肉也可以是牛肉,蔥用來做蔥花,蒜用來調味,香菜作為配料即可。
豆腐是中國飲食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食物,豆腐的發明者,有樂毅、劉長(甕春)、劉安、王莽、關羽等說法,而以劉安發明說最廣為人知。由於對河南密縣打虎亭漢墓壁畫內容、性質的判斷存在分歧,關於豆腐的發明者、時代等問題,還存在激烈爭議。豆腐已成為許多享譽中外的「中華神菜」的重要食材。
把蔥花,蒜片,香菜末切好備用。
豆腐要切成四方的小塊,當然形狀可以各種,主要小方塊便於入味。
豆腐營養極高,經常吃豆腐,可以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因為生豆腐會有一種生豆味道,我們需要提前把豆腐用熱水焯一下,焯到豆腐都飄起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然後撈出備用。
鍋中放入一些油,把肉末炒熟,炒至變色即可。
放入現成的麻辣紅油或者其他調料,現在各大超市都有提前配置好的麻辣豆腐調料。
把麻辣料炒化炒勻。
放入我們焯好的豆腐塊,加水。
放入的水剛好沒過豆腐即可。
放上一些耗油增加鮮味。
再倒入少許的醬油。
日常必不可少的老王十三香。
一些味精。
撒少量的鹽,因為配料裡面有一部分的鹽分,所以不用撒太多。
撒好調料後燉煮五分鐘左右,用中火即可,這期間可以適量品嘗一下湯汁,看鹽分是否合適,可根據口味進行調整。
準備小半碗的水澱粉用來勾芡。
湯汁變少後,可以撒上蒜片。
炒勻剛才加入的蒜片。
大火進行收汁,這個時候倒入水澱粉,勾芡。
勾芡後即可裝盤,撒上蔥花和香菜就可以了。
當然也可以在上面撒上一些麻椒粉,這樣的味道更好。
好吃的麻辣豆腐就做好了。
喜歡的關注我,獻給你們更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