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火鍋那肯定是大家都吃過了,無論是在炎炎夏日還是瑟瑟寒冬都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美食,雖然病毒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傳說中的報復性消費也沒有到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從5月開始,餐飲行業將逐漸迎來復甦,而且可能會出現新一輪行業洗牌,那些不斷提升品牌、保持品牌競爭力的餐飲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尤其現在各地都在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吃火鍋原本就會用公筷、公用漏勺,更適合新形勢和新環境,話說以前長江邊上的船工跑船常宿於水邊江邊,停船即起火做飯驅寒,炊具僅一瓦罐,罐中盛湯,加入各種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溼,船工吃後,美不可言。此食習便沿襲下來,並漸豐富,成為巴蜀人特有的美食。
重慶麻辣火鍋起源自明末清初,四川火鍋起源稍晚,在道光年間。當時重慶的筵席已有毛肚。在此之前,重慶碼頭有一款叫水八塊的小吃,全是牛的下雜(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進食時放在泥爐上的砂鍋,以配有麻辣牛油的滷汁。食者自備酒。
說到這裡,我們去飯店點火鍋時候都會有黃喉百葉毛肚,那麼首先毛肚是什麼呢?毛肚是指牛的瘤胃。 毛肚分兩種,吃飼料長大的毛肚發黃,吃糧食莊稼長大的毛肚發黑。白色的毛肚是漂過的,屬於冷凍食品。毛肚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具有補益脾胃、補氣養血、補虛益精、消渴、風眩等功效;適於病後虛贏、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脾胃薄弱之人食用內。
然後就是黃喉,說實話我原來小時候一直以為黃喉就是牛或者羊的脖子氣管啥的,黃喉雖然帶一個喉字,實際上和喉沒有任何關係。黃喉的學名叫主動脈弓,即是心室出來的大動脈血管,
那麼最後就是百葉了,其實百葉就是牛羊的重瓣胃,百葉毛肚都是牛的胃,然而毛肚是瘤胃,瘤胃是牛四個胃中最大的,有來一面粗糙似毛巾;牛百葉是瓣胃。毛肚是牛的消化器官,百葉是食物的儲藏室。牛將吃下的草料先放在百葉肚子裡,在凌晨2~3點鐘又返回到嘴裡漫漫嚼(即:反芻),然後,再咽到毛肚子裡(不是百葉肚),進行消化、吸收。百葉兩面都有許多小的突起,像小的刺一樣,而毛肚外表光滑;百葉較薄,毛肚較厚。不過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老人小孩體虛者最好不要吃百葉。
這樣大家就區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