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飠它湯(sha)」原名「雉羹」,是由彭鏗創製,距今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
原始社會末期,彭鏗因用雉雞、稷米創製成雉羹(野雞湯)治好了堯帝的病,被封到大彭國,是大彭氏國的始祖,更主要的是他的「雉羹之道」,便尊稱他為「彭祖」。彭祖是我國第一位著名的職業廚師,被廚師們尊稱為祖師爺。雉羹是我國典籍中記載最早的名饌,被譽為「天下第一羹」。
自從彭祖創製雉羹以來,歷代皇帝都把雉羹視為珍品。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過徐州,品嘗此湯,很是愜意。便問廚師:「是啥湯?」。答曰:「就是飠它湯」。當乾隆看到、嘗到的同時,已悟出是雉羹;並又問廚師「啥湯怎樣寫的?」廚師文化不高頓時傻了眼,用手指比畫著「食」字右邊加個「它」字,即今天沿用的「飠它」字。後來,野雞稀少了,改用家雞;稷米不夠了,以麥仁取代,風味依然不變。
馬市街飠它湯以母雞、豬肘子、麥仁、豬大骨、清水為主料,配以麵粉、蔥、姜、八椒、花椒、鹽、味精、雞精、胡椒、中草藥(含大茴、小茴、丁香、陳皮、桂皮、豆蔻、白芷等10多種中藥材)等輔料,經過數十道工序,十多個小時熬製而成。味道醇厚,鮮香爽口,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微量元素鈣、磷、鐵等。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老少皆宜,是徐州地區廣大老百姓常年食用的早點之一。
徐州馬市街飠它湯開設於清代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徐州的傳統名小吃。自1997年以來,由一家發展到10家連鎖店。經過不斷改進創新,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深受中外賓客的好評。1983年被江蘇省商業廳命名為「省名點小吃」;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評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1998年《中國食品報》發表了馬市街「天下第一羹」文章;2002年《中國烹飪》第二期刊登了《徐州馬市街飠它湯——「天下第一羹」》的文章;2006年經過層層推選,徐州馬市街飠它湯又被評為「徐州城市飲食名片」,迎來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的光臨。
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西洋快餐的出現,徐州馬市街飠它湯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挑戰。同時,由於資金不足,管理型人才的匱乏及假冒品牌的屢禁不止,徐州馬市街飠它湯發展遲緩,亟待對這一百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扶持。
飠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