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殷鮮一相雜 啼笑兩難分

2020-12-14 廣州日報

於希寧《扶桑花》(題識:野人家家焰,燒紅有扶桑。蔡君謨句。希寧於北京。)

居廉《扶桑圖》(題識:乙未三月仿藕塘本。隔山老人居廉寫生。)

清惲壽平《甌香館寫生冊》中的扶桑花 (題識:碧海珊瑚原有網,扶桑誰剪舊燒枝。昔人無此粉本,當以造化為師)

明 陳淳《花卉圖冊》中的扶桑花

朱槿之美,美在花大色豔,尤其是紅色的朱槿花,南朝詩人江總稱比「朝霞映日」「珊瑚照水」還美。而當殷紅和鮮紅的朱槿花混雜在一起時,便產生一種奇特的視覺效果,李商隱戲稱「啼笑兩難分」。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朱槿產於嶺南地區

「群玉開雙槿,丹榮對絳紗。含煙疑出火,隔雨怪舒霞。向晚爭辭蕊,迎朝鬥發花。非關後桃李,為欲繼年華。」這是唐代詩人楊凌的一首小詩,名為《閣前雙槿》。這首詩的首聯和頷聯,描寫兩朵盛開的大紅槿花爭奇鬥豔,一朵紅如硃砂,一朵豔比絳紗,又如含煙出火、雨後紅霞。頸聯描寫這種花的特徵是朝開暮落,只開一日。尾聯表明它的花期是在桃李花謝之後。

從詩歌藝術手法來看,楊凌這首詩對仗工整,比喻新奇,意境清新,堪稱上乘之作,水平不亞於李商隱的《槿花二首》。不過,這首詩有個問題一直懸而未決:詩中的「雙槿」指的是朱槿還是木槿?熟悉槿花的人都知道,朱槿和木槿無論外形、顏色都十分相似,不易分辨。這首詩的前四句,是描寫紅色的槿花,似乎指朱槿。後四句描寫它的特徵是朝開暮落,花期在春天之後,又似乎指木槿。所以這首詩究竟是寫木槿還是朱槿,不能輕易下結論。

朱槿與木槿之所以長得很像,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是近親,是同科花卉,都屬於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只是同屬不同種。而且朱槿和木槿都有單瓣和重瓣,相對而言,重瓣的相似度更高,單瓣的比較好區別,主要看花蕊,單瓣的朱槿花蕊都比較長,而單瓣的木槿花蕊短得多。此外,木槿的花期是6~9月,朱槿的花期是全年。

朱槿原產我國,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最早記載朱槿的是晉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狀》:「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樹高止四、五尺,而枝葉婆娑。自二月開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紅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條,長於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朝開暮落,插枝即活。出高涼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這段描述,與我們現在所見朱槿的特徵基本一致。文中稱,朱槿「出高涼郡」,晉代的高涼郡,即現在的廣東省高州市一帶。其他史籍的記載,多稱朱槿產於嶺南,而《南方草木狀》對朱槿原產地的記載不僅最早,而且更具體。嵇含曾任廣州刺史,他的記載是可信的。

上文還提到,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這兩個別名,也是木槿的別名,古人稱紅色的木槿為「赤槿」或「朱槿」,因木槿花朝開暮落,只開一日,故又名「日及」。而朱槿花同樣有此特徵,故其別名與木槿相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提到這一點,他說:「(朱槿)乃木槿別種,故日及諸名,亦與之同。」

朱槿別名為「扶桑」 但跟日本沒有關係

當然,朱槿的別名不只上述兩個。為了把朱槿和木槿區別開來,古人又給朱槿起了不少富有文化內涵的別名,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扶桑」和「佛桑」。

稱朱槿為「扶桑」始於何時,已無從可考。有人以為,這個名稱可能與古稱「扶桑」的日本有關,進而以為這種花來自日本。其實不然,古人所說的地理上的「扶桑」,並非指日本,學術界多認為是指墨西哥。此外,古籍記載的「扶桑」,多指植物,即傳說中的神木。如《山海經·海外東經》雲:「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郭璞注曰:「扶桑,木也。」這棵扶桑樹生長在水中,上半截在水上,下半截在水中,十個太陽有九個在扶桑樹的下枝上沐浴,一個在上枝升起。可見古代傳說中的扶桑樹,是伴隨太陽沐浴和升起的神木。屈原《九歌·東君》曰:「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離騷》曰:「飲餘馬於鹹池兮,總餘轡乎扶桑。」這兩句詩中的「扶桑」,都與《山海經》中太陽與扶桑樹的傳說有關。李白說,「將欲倚劍天外,掛弓扶桑」,也是引用了《山海經》的典故。

古人為什麼稱朱槿為「扶桑」?《南方草木狀》已說過,朱槿的莖、葉皆如桑,故稱之為「桑」也未嘗不可。而且朱槿對日照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天必須曬夠七、八個小時,其花才能盛開,它曬太陽就好比傳說中的扶桑樹的日常工作一樣。這樣一來,難免使古人聯想到傳說中的扶桑樹。正如李時珍所說:「東海日出處有扶桑樹,此花光豔照日,其葉似桑,因以比之,後人訛為佛桑。」

按李時珍的說法,是先有「扶桑」,後有「佛桑」,「佛桑」應為「扶桑」諧音的轉換。而將朱槿稱為「佛桑」,又使一些人誤以為朱槿是「佛系」花。如明人桑悅《詠扶桑》詩曰:「南無豔卉鬥猩紅,淨土門傳到此中。」其實,佛教典故中的「桑」是指桑樹。《後漢書·襄楷傳》載:「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思愛,精之至也。」意思是僧人不在同一棵桑樹下連宿三個夜晚,以免日久產生眷戀之心,古人稱之為「三宿戀」。

後人以為此「桑」就是別名「佛桑」的朱槿,故桑悅詩又說:「賞玩何妨三宿戀,只愁燒破太虛空。」以朱槿為「佛桑」,始於唐代,至宋代已甚為流行。如北宋僧紹隆《朱槿》詩云:「朱槿移栽釋梵中,老僧非是愛花紅。朝開暮落關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

朱槿之美,美在花大色豔

朱槿之美,美在花大色豔。朱槿有紅、黃、白等色,紅色尤貴。上述楊凌的《閣前雙槿》、桑悅的《詠扶桑》、僧紹隆的《朱槿》都是描寫開紅花的朱槿。在描寫鮮紅的朱槿時,古代詩人留下不少傳神之作。如南朝詩人江總贊雲:「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鮮。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燃。」在詩人筆下,朝霞映日、珊瑚照水、千葉芙蓉、百枝燈花雖美,但均不及朱槿的豔麗。李商隱《槿花二首》有詩句雲:「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當殷紅和鮮紅的朱槿花擠在一起盛開時,其美豔確實難分高下,難怪令作者啼笑皆非了。

對色彩尤為敏感的畫家們,在以朱槿為描繪對象時,在色彩的運用上各有所好。陳淳筆下的朱槿,色彩淡雅,充分體現了吳門花鳥畫的文人雅趣。惲壽平《甌香館寫生冊》中的扶桑花,色如紅珊珊,美豔動人。上面的題識曰:「碧海珊瑚原有網,扶桑誰剪舊燒枝。昔人無此粉本,當以造化為師。」此外,近現代畫家居廉、朱屺瞻、於希寧等人的作品也運用不同的手法,充分表現了朱槿花的色彩美。

相關焦點

  • 《朱槿花開》啦啦啦 扶桑 啊啊 神話中的樹名 雜交優育的奇葩?
    ~~~啦啦啦,朱槿花開綻放美麗風採,朱槿花開芬芳心靈播撒愛,朱槿花開秀出時代風採,朱槿花開獻給大地都是愛,~~~一首黑鴨子組合演唱的《朱槿花開》歌曲,正合時下綻放在廈門環島路五色斑斕的朱槿花!《朱槿花開》的歌曲創作,電視劇的主題都是來自朱槿花的花語,即新鮮的戀情,微妙的美。這反映了朱槿花的特質,這組多彩的朱槿花多少表達了初戀,熱戀,微妙多變甚至是變態的愛情味道。難道這是朱槿花大而華麗,也是雜交優生的?紅色朱槿深受國人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
  • 朱槿·驚豔.
    文 圖 | 最好的陽光初見朱槿,一定會被它錦葵科正宮美人的氣質驚豔到。花型整齊規則,五枚花瓣旋轉疊加,有一種邏輯嚴密的秩序感,很多第一次見到朱槿的人都疑惑眼前是不是假花。這段文字中包含了朱槿很多信息。朱槿是南方的草木,在南方條件適宜,是常綠灌木。由於花大多紅色,嶺南一帶乾脆俗稱「大紅花」。
  • 原創手機攝影:朱槿
    朱槿,又名扶桑、赤槿、佛桑、紅木槿、桑槿、大紅花、狀元紅,中國薔薇,常綠灌木,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由於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為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朱槿為美麗的觀賞花木,花大色豔,花期長,除紅色外,還有粉紅、橙黃、黃、粉邊紅心及白色等不同品種;除單瓣外,還有重瓣品種。盆栽朱槿是布置節日公園、花壇、賓館、會場及家庭養花的最好花木之一,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
  • 朱槿
    朱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又名扶桑、佛槿、中國薔薇。形態特徵朱槿是常綠灌木,株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釐米,寬2 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葉柄長5-20毫米,上面被長柔毛;託葉線形,長5-12毫米,被毛。
  • 鮮羶豬雜粥
    說到豬雜粥,在珠三角最出名的可能應該說是番禺的豬雜粥,一以粥好吃聞名,二以要凌晨才能吃到最好吃的情況聞名。因為生豬屠宰一般在晚上進行,立即取最新鮮的豬雜煮粥,是能勝過任何調味的最真實的鮮美。然後,中山豬雜粥也開始遠近聞名,並且悄悄開進了東莞的許多地方。成為晚餐、宵夜的上佳之選。有幾次途經南城的建設路,見到有家招牌名為「老虎粥」的餐廳,心生好奇,於是進去試試。老闆江峰很年輕,一聊到豬雜粥的話題,簡直滔滔不絕。閒聊間才知道,他已經開豬雜粥的餐館多年了。
  • 朱槿 ▏日爍金屑 紅焰燒空
    但是,萬萬沒想到首先吸引我的植物並非刺桐,而是朱槿。從泉州火車站出來,我們打了一輛車去西沙灣。車子駛離火車站,剛一進入主幹道,我的目光便被眼前美景所吸引。道路兩側盛開的大紅花,猶如火辣的盛裝美人,歡迎遊人。在強烈的陽光下,花朵閃著碎碎金光,如同一朵朵火焰在空中燃燒。遠遠地望去,既有點像木槿,又有點像紫薇,但我知道它們都不是。我懇請司機,把車靠近一點,好看個清楚。
  • 朱槿——認識海南植物(34)
    朱槿又名扶桑,赤槿等。
  • 木槿、木芙蓉及朱槿的區別方法
    木槿、木芙蓉、朱槿是同是錦葵科木槿屬植物,號稱三姊妹花。  區別三姐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朱槿  2、木槿  3、木芙蓉  首先看葉片的形狀和顏色  三者中,木芙蓉的葉子最大,顏色最淺,為闊卵圓形或圓卵形,是唯一有掌狀開裂的;木槿的葉子最小,顏色最深,較窄長,為卵形或菱狀卵形,先端尖,葉片不裂或尖部呈3裂;朱槿的葉子顏色較木槿的淺
  • 朱槿牡丹如何修剪,需要注意什麼?
    朱槿牡丹屬於錦葵科的常綠灌木。以株型優美、花盤碩大、顏色嬌豔、花色眾多(例如:紅、粉紅、黃、白等色)、品種繁多(單瓣和重瓣變種)、花期超長(5月-11月開花,連綿不絕,爭奇鬥豔)。同時朱槿牡丹萌發能力超強、耐修剪、長勢強,是我們中國老幼皆喜歡的花卉。
  • 姐妹花木槿與朱槿,其實很好區分
    朱槿與木槿同屬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它們的花朵有些相似,但是區分起來也並不難。首先看葉片,朱槿的葉片是卵形,平滑翠綠有光澤,邊緣有細密小鋸齒。木槿花的葉片顯得粗糙無光澤,葉片一般有三道分裂,邊緣有不規則的大鋸齒。
  • 惠來雜魚湯,吃的就是「鮮」
    「一年四季魚不同,相同的就是那個『鮮』味」惠來縣海岸線長達109.5公裡,漁業發達。名貴海鮮產品如魷魚、龍蝦、對蝦、鮑魚、海膽、石斑石、鰻魚、烏賊、紫菜、赤蟹等遠銷海內外。品相好、個頭大的海鮮產品總是很容易就賣出,而一同捕撈上來的各種各類的小魚,因為數量多種類雜,漁民沒有辦法將其分類擇開,只能廉價售賣。由於剛從海上撈起,這些小雜魚都非常新鮮,人們就直接將這些小魚用來煮湯。「一年四季捕撈的小魚都是不同的,但用這些小魚做出來的雜魚湯都有一個相同的『鮮』味。」 奚先生說。
  • 漳州警方查獲首例「非法」冰鮮雜魚收購案!
    近日, 我縣查獲首例「非法」冰鮮雜魚收購案! 快來看看 5月7日22時50分左右,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聯合東山縣公安局在銅陵鎮海軍碼頭執法巡查,發現有人在收購冰鮮雜魚,經執法人員現場檢查,共有運輸車輛1部,冰鮮雜魚約2000斤
  • 驕陽下仍熱情綻放的朱槿,南寧人民的最愛!
    朱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又叫扶桑花或者大紅花。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原產中國。朱槿朱槿,顧名思義,花朵朱紅色。朱槿花冠5裂,呈漏鬥形,花大色豔,四季常開。朱槿的花蕾。
  • 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
    南方天氣溼熱,我們姊妹幾個總是上火,母親總是用她的「民間偏方」灌我們,後來才知道母親是用院子裡的朱槿根和葉入藥;一到夏天朱槿花就會盛開滿院,當我邀請夥伴來家裡玩耍過後,夥伴總會誇讚說:「你家的朱槿長勢太好了吧,就像你和你家人一樣熱情爽朗。」慢慢地,我會為我家裡種著朱槿而感到開心和驕傲,就這樣,我浸泡在朱槿花香中成長。2018年夏天,我收到湖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 番禺人藏了20多年的豬雜粥,一口鮮入魂!
    他家的粥究竟有多鮮?跟著我來!豬雜在廣東人的飯桌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從上世紀90年代中開始,新鮮豬雜已成為番禺美食的代表作之一。在「番禺豬肉佬」,你能嘗到一份高配版的豬雜粥。新鮮豬雜粥,鮮到什麼程度?爭分奪秒那種。店內選用剛屠宰清洗完的豬雜,配合精心挑選的靚大米,用猛火生滾。滾湯的奶白色粥水與新鮮豬雜完美融合,最後再撒點枸杞葉,正!
  • 閩南式食鮮方法:雜魚醬油水
    醬油水是閩南傳統的菜餚,傳統醬油配上當地的海鮮,只用簡單就能吊出海鮮的本味,就像一招獨門絕技而大受歡迎。光生吃魚,是很鮮,吃生魚片也可以,剛撈完吃,比什麼都新鮮,但是沒味道啊!(你吃個生魚片也要來點芥末吧)。所以,在船上做飯成了一種技能!速度要快,要有味道,能突出這個"鮮"字!。
  • 做到這6點,朱槿可以一年365天開花
    朱槿也叫大紅花、扶桑等,花大色豔,花色豐富,奼紫嫣紅、光豔映目,花期極長,常被花友們盆栽擺放家庭陽臺、窗臺、客廳等處,淨化空氣、美化環境。朱槿適應性強,管理粗放,管理得當,可周年花開不斷。做到以下6點,朱槿花花大色豔,全年花開不斷。
  • 青春勵志電視連續劇《朱槿花開》在南寧開機
    青春勵志電視連續劇《朱槿花開》在南寧開機人民網南寧4月8日電 (伍遷)4月8日,青春勵志電視連續劇《朱槿花開》在廣西南寧開機。《朱槿花開》由中共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 、南寧電視臺和上海鼎立影業共同出品,廣西發揚文化傳媒聯合攝製。該劇緊扣時代背景和脈搏,以「小縮影」反映「大時代」,講述了南寧姑娘朱瑾和泰國小夥子羅旺財在南寧相遇、相知、相戀最終攜手發展,乘著「一帶一路」東風,將共同的事業紮根中泰兩國的故事。
  • 電視劇《朱槿花開》開播儀式在邕舉行
    2018年12月06日 07:1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張天韻 編輯:覃鴻圖 電視劇《朱槿花開
  • 豬雜湯,做法簡單詳細,豬雜鮮嫩,味道特別鮮
    豬雜湯豬肉上漲得非常厲害,但對於吃貨來說,抵抗不了美食的誘惑啊,豬雜湯一個字:鮮。原料:瘦肉、豬肝、腸仔、蒜、姜、鹽、油、胡椒粉、生粉、米酒。鮮,香,美味湯品。第7步、成品。來自 美食天下 琪_feXjZ8E2 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