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特急文件!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有新規,距離100%集中交存,僅剩半年

2020-12-25 券商中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6月29日,央行發布《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通知決定,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 100%集中交存。

這意味著,原來支付機構散落在各家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帳戶將被銷戶,轉而變成在央行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將由央行直接進行監管。

對於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的集中存管,一直是央行在推進的工作。早在2017年初,央行就表示,要建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2017年12月末,央行下發文件執行客戶備付金新的交存比例,即2018年起,支付機構應確保其日終備付金存管銀行存放的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由2018年1月的20%左右逐漸提高至50%。

此次通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1、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 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

2、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於2019 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開戶當日,支付機構應委託備付金存管銀行將備付金交存專戶內的資金全額轉入新開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並於2個工作日內完成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

3、支付機構攜審核通過的申請書、統一社會信用證、支付業務許可證、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件原件和複印件及其他開戶所需材料前往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營業部門辦理開戶手續。

4、支付機構的跨境人民幣備付金帳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帳戶、預付卡備付金帳戶和外匯備付金帳戶可在銀行開立專用帳戶。

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明確只能通過央行開立

所謂客戶備付金,即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不屬於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

央行支付結算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帳戶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帳戶13個,最多的達70個。

「客戶備付金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該負責人分析,一方面,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比如2014年8月,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涉及資金超5000萬元;另一方面,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帳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過範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藉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同時,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不利於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相比之下,集中存管,就是將支付機構分散在多家銀行開立的備付金帳戶匯總成一個。相比之下,集中存管,就是將支付機構分散在多家銀行開立的備付金帳戶匯總成一個。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最終由哪家專門的指定機構來承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這一關鍵問題此前並未明確。2017年初,央行發布的《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還指出「客戶備付金帳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也就是說,此前即便要求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但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也是可以參與備付金存管業務的。甚至在2107年末央行發布的《關於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裡面也仍有「商業銀行可開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類似的提法。

此次通知正式明確了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只能通過央行開立,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的備付金帳戶必須於2019年1月16日前全部銷戶。

備付金帳戶不能在商業銀行開立,對銀行和支付機構來說都或多或少帶來一定「損失」。一方面,銀行失去了一大存款來源;另一方面,支付機構失去了一筆豐厚的備付金存款利息收益。

這些備付金帳戶可以在銀行開立

儘管支付機構的大部分客戶備付金都要繳存央行,但央行也留了口子,對於一些特定交易的備付金帳戶仍可以在商業銀行開立。

通知稱,為滿足支付機構特定業務需求,支付機構可以在備付金銀行持有相關業務專用帳戶。

(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帳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央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規定。

(二)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帳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證監會有關規定。

(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 個備付金帳戶。該帳戶只能用於收取客戶的購卡、充值等資金,帳戶內資金應於每個工作日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前全部交存至央行「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

(四)外匯備付金帳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局現行規定。

因此,除上述跨境人民幣備付金帳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帳戶、預付卡備付金帳戶和外匯備付金帳戶外,支付機構應於 2019 年 1 月 14 日前註銷在商業銀行的其餘備付金帳戶。

「斷直聯」大限已至,為備付金集中存管掃清障礙

自去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央行之所以今日發布備付金集中存管的通知,也是因為「斷直連」大限已至,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為備付金集中存管掃清了障礙。

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62家商業銀行和115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此外,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

通知也表示,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應根據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支持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按期、有序接入,確保各項業務正常處理。支付機構可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實時查詢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餘額等信息。

「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斷直連』主要是切斷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通道。正面影響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接入網聯或銀聯後,可防範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支付更安全。但部分支付機構仍處於調整期,各種業務標準還沒有完全統一,對銀行和支付機構來說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並與監管做好溝通。」富友支付董監事辦公室總經理朱捷表示。

百萬用戶都在看

一周內倒閉42家網貸平臺!國資民營系都不靠譜,你的錢還敢盯著高收益?超10%就不安全了

又見券商資管老將離職,李雪峰告別十年打造的浙商資管,下一站回歸申萬宏源

個稅法向公眾徵求意見!首次明確稅率區間,速來對照你的納稅降多少!5000起徵點是否過低?五大爭議待明確

最新發布!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來了,3年後證券期貨壽險將取消外資比例限制,共涉及14大行業

一套房500萬賺到手!首位購房者又是90後,741套房凍結誠意金過百億,今天9小時售罄

剛剛,這4大品種暴漲超100%!又見瘋漲的國債逆回購,有品種1天可賺3天的錢,看五大操作誤區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相關焦點

  • 萬億備付金集中存管,央行這份特急文件有何深意
    央行支付結算司近日下發特急文件,要求支付機構能夠依託銀聯和網聯清算平臺實現收、付款等相關業務的,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開立在備付金銀行的人民幣備付金帳戶。央行的特急文件,意味著今後萬億備付金不再分散管理,而是實行集中交存管理。▲資料圖。圖文無關。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 落實央行特急文件 多家支付機構宣布完成斷直連等工作
    1月14日,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100%集中交存的大限之日。據了解,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快錢、拉卡拉、平安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已完成備付金100%集中交存、斷直連等重要工作。
  • 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100%集中繳存,但...
    拖了一年之久的備付金繳存,終於迎來大限之日!按照央行此前要求,今日起,支付機構應註銷在商業銀行的所有備付金帳戶;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也要實現100%比例的繳存。大部分支付機構已實現全額交付根據央行發布的《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繳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1月14日起支付機構應註銷在商業銀行的所有備付金帳戶,另外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將實現100%比例的繳存。
  • 央行特急通知!別了,支付巨頭躺著賺錢的日子!萬億備付金帳戶最遲下月全部撤銷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有關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規定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據介紹,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確保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 央行為保護用戶資金安全,發布新規,微信支付寶備付金升級到100%
    這兩款支付方式的出現,也使得人們逐漸放棄了現金支付,紛紛使用更為便捷的行動支付。人們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當然要在裡面存取大量的現金了。而支付寶和微信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權限,都申請了網際網路銀行資格,統一由中央銀行監管。由於央行對微信支付寶進行監管,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用戶資金的安全,保證微信和支付寶不會拿用戶的錢去亂投資。
  •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頭躺著賺錢的日子要結束了 萬億備付金帳戶將...
    中商情報網訊:央行再次傳來大消息,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躺著就能賺利息的日子僅剩下一個多月了。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有關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規定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28期:1.78萬億!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
    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規模創新高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末,非金融機構存款達17832.85億元。非金融機構存款是支付機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款,推進備付金集中存管是中國人民銀行對支付機構採取的重要監管舉措之一。
  • 央行取消「備付金補貼」 信用卡還款免費餐縮水了
    因為銀行向第三方機構都要收取通道費用。即使現在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續費,他們也仍然要補貼大概萬分之五的手續費。這些成本一直都有,為何以前可以承受,現在承受不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今年1月截止的「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改革很可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 2018年內支付罰單超50張 半年罰沒金額超去年一年
    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億多筆,金額9100億元。半年罰沒金額超去年一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9日,2018年以來央行系統針對第三方支付公司違規行為開出了52張罰單,總罰沒金額達3142.8萬元,已經超過去年水平。此前新京報曾報導,2017年央行系統公布的支付機構罰單超過百張,罰沒金額超過2000萬元。
  • 【獵雲早報】勒索病毒盯上二維碼支付;央行:撤銷支付機構備付金...
    騰訊電腦管家技術專家李鐵軍介紹稱,目前上述病毒的全網「中毒」用戶近兩萬人,支付的贖金額為110元/人。這款名為Bcrypt的勒索病毒感染系統後,會加密txt、office文檔等有價值數據,並在桌面釋放一個「你的電腦文件已被加密,點此解密」的快捷方式。點擊後彈出解密教程和收款二維碼,強迫受害用戶通過手機轉帳繳付解密酬金。
  • 中小支付機構的生死劫:以後靠套現?還是吃匯率差?還是賣牌照?
    P2P、消費金融、現金貸等金融的線上業務使支付行業和金融科技形成了共生關係。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2015年,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達31萬億元。2年後,監管來了。監管對支付行業切下的第一刀,是「備付金」。一些支付機構的備付金被挪用,甚至去購買高風險理財產品,以致於支付機構無法兌付客戶資金,甚至跑路的亂象時有發生,備付金集中存管因此引起央行重視。
  • 手機話費屬於備付金嗎?可不可以先打電話後付費?
    根據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的特急通知中顯示:將取消微信、京東、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功能,規定將在2019年1月14日前正式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那麼什麼是備付金呢?在撤銷備付金帳戶後。這部分暫存在微信、京東、支付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錢會直接歸央行收回。央行出了這規定後,網友們有點生氣,這本身就是平臺為了保證買家和賣家之間建立信任而做的一個功能,為什麼央行說收回就收回呢?這中間再過一手,不是支付更慢了麼?可能央行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畢竟有將近萬億的資金呢。支付寶表示這規定,表示堅決服從。雖然你有政策,但是我有我的對策。大筆一揮。
  • 微信支付寶大戰進入下半場 央行強制規範行動支付
    2017年12月27日,央行公開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和技術規範等文件,不僅對業務資質要求、規範條碼生成等進行明確,也對掃碼支付進行了限額管理。據外界分析,此次央行的新規,目的在於規範市場,同時化解金融風險。事實上,條碼支付在降低交易成本、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市場亂象,盜刷、條碼植入病毒等問題屢見不鮮。
  • 央行取消支付寶萬億備付金,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據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特急通知,將取消支付寶,微信,京東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功能,規定將在2019年1月14日前正式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比如說我們在淘寶京東上面買東西,我們消費者需要提前為貨物支付貨款,但是這筆貨款並沒有直接打到商戶手裡,而是放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帳戶裡面,等到我們確認收貨之後支付機構才會將貨款匯給商家。這筆貨款就是「備付金」。
  • 【這一周】央行整頓拒收現金問題 1~2年整頓網際網路金融 備付金交存比例提升
    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自2018年7月9日起,將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其中,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
  • 央行完成非現場監管系統升級,支付機構信息報送有新要求
    近日,成都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辦公室關於進一步規範非銀行支付機構非現場監管系統以及分類評級系統數據報送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透露,央行已經完成非銀行支付機構非現場監管系統的變更升級。在該系統升級之後,對支付機構的信息上傳和備付金報送有了新的要求。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支付寶微信損失慘重
    「大家的錢」叫做「客戶備付金」,網購時我們會支付貨款,這筆錢在你確認收貨之前,會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的帳戶上,這就是所謂的客戶備付金。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4600億元。按照規定,備付金中50%以上必須存在銀行。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損失慘重
    「大家的錢」叫做「客戶備付金」,網購時我們會支付貨款,這筆錢在你確認收貨之前,會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的帳戶上,這就是所謂的客戶備付金。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4600億元。按照規定,備付金中50%以上必須存在銀行。現在支付機構都有多個備付金帳戶,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13個,最多的開立帳戶達70個。
  • 再現支付公司註銷牌照 預付卡機構持續縮量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又一家支付機構「棄療」預付卡業務。12月14日,有消息稱,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通」)註銷支付牌照,且已獲得央行批覆。對此消息,北京商報記者獲得了華夏通公司的官方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