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記錄,觀察世界
說到上海,很多人都會想到外灘;而想到外灘,就會說起「萬國建築博覽會」。清朝道光年間被迫開埠的上海,湧入了大批外國資本。
尤其在黃浦江西岸,更是老上海的金融、外貿機構的聚居地。在這裡雲集的洋人銀行、商行、總會、報社,紛紛蓋起了本國特色的樓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灘一條路上,矗立著52幢精美歐式大樓的奇景。
曾經屈辱的年代已經過去,保留下來的外灘建築群,卻成為了上海一張獨特的歷史名片,吸引著各地的遊客前來遊覽。
但其實在上海,擁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的,不只是外灘。除了黃浦江之外,還有一條河流的沿岸,也有毫不遜色的優秀近代建築群。那就是蘇州河沿岸。
很多人都說蘇州河是上海的另一條母親河,但論資排輩,她恐怕得算是上海的外婆河。畢竟曾經,黃浦江是蘇州河的支流。在明代之前,蘇州河,也就是吳淞江的上海段,是上海最主要的河流。
其實從吳淞江到蘇州河的命名,也是上海開埠以後的事情。當時有洋人乘船沿著吳淞江北上,抵達了蘇州,於是就將這個河段叫做了「蘇州河」。
早在上海建縣之前,蘇州河在周邊地區的經濟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周圍很多鄉鎮的繁榮,都有賴於這條河流的航運。上海通往臨近其它城市,主航道首選蘇州河,因此沿岸設有不少客運、貨運的碼頭、港口。
因為交通的原因,蘇州河兩岸也出現了上海近代最早的各種加工廠。從修造船、冶金機械,到麵粉、絲織、棉紡織、化工,不計其數。單單現在普陀區區域內的蘇州河沿岸,就有數以千計的工廠,見證了上海近代工業的歷史。
現在這些百年老廠房建築,都被明文規定保護起來,將來挖掘歷史價值,讓這些城市歷史中的見證,得以永續。
除了蘇州河畔的老廠房,還有蘇州河、黃浦江交匯處附近的優秀近代建築。不管是四川北路的郵政局大樓,還是英國領事館、河濱大樓、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文匯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陸大戲院、聖約翰書院……這些格局特色的優秀建築,都可以和黃浦江畔的外灘建築群媲美。
最近,蘇州河也在陸續做沿岸的濱江步道建設。據說2020年內,會實現蘇州河兩岸42公裡的全部貫通。到時候,居民和遊客又會有一處休閒、漫步、閱讀城市建築的免費好去處。
你對蘇州河熟悉嘛?你對這條河流的印象怎麼樣?有沒有沿河岸漫步過?
歡迎留言、分享、關注。
更多旅行觀察、心路分享,請關注:行攝柒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