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頭新寨
每去一個地方旅遊,特別是陌生之地,方向感很差的小編通常會先翻出地圖,看看方向和線路,對於擁有31個寨子的南糯山,地形路線更是錯綜複雜,為了避免迷失方向,雖然沒有現成的茶山地圖,但還是自繪一張簡易的,起碼知道個東南西北,不至走丟。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向陽寨
曾幾何時,被譽為「全球古茶第一村」的南糯山,赫赫有名茶樹王之鄉,成了茶山旅行者行程中的雞肋,成了愛茶人口中的備選項。你好意思說是愛茶之人!好意思說去過多次南糯山麼!是該好好去一次,重新認真審視一下這座古老的茶山了。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半坡新寨
南糯山十二寨當中,如果以景洪到勐海之間由東向西的214國道為分界線,除水河寨與向陽寨在此分界線的北邊,其餘十個寨子均位於分界線的南邊南糯山十二寨地理位置示意圖今天我們要尋訪的是順便解釋一下,南糯山一些寨子,有新有老,比如石頭老寨和石頭寨,半坡老寨和半坡新寨,丫口老寨和丫口新寨,新寨是從老寨子裡分出去的。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水河寨、大小巴拉寨
南糯山十二寨中,向陽寨、半坡新寨、姑娘寨、石頭老寨、石頭新寨、多依寨、丫口老寨、丫口新寨、半坡老寨9個寨子較為集中,都是由姑娘寨分出的寨子再先後建的寨,到這些寨子無一例外都是先從214國道邊的南糯山大門(龍巴門)進入。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半坡老寨
在南糯山所有村寨中,半坡老寨是名氣最大的寨子。因為那裡有一棵舉世矚目的茶樹王!是以半坡老寨幾乎成了南糯山的代名詞,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遊客,以為南糯山只有個半坡老寨,來南糯山幾乎就是到半坡老寨去看那棵茶王的。但我要告訴大家:南糯山不僅僅只有半坡老寨,半坡老寨也不僅僅只有茶王!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多依寨
這是一個去南糯山最容易被錯過的寨子。因為它不出名。去南糯山的遊客,不是衝著半坡老寨的茶王樹去,就是衝著拔瑪寨的茶去的;因為它海拔高。在南糯山三十多個村寨中,它的海拔最高,一般人們走完低海拔的村寨,很少還有時間和精力再去爬這個寨了。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姑娘寨
、寨門到地址上看,似乎是一個新的寨子,其實,姑娘寨是南糯山最古老的寨子,它是哈尼族先民到南糯山後最先定居的寨子。>大約在公元十一世紀,南糯山哈尼族先民渡過瀾滄江,來到景洪壩子,隨後從南傲河東南逐步地移居到南糯山。
-
深度尋訪茶樹王之鄉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頭老寨
,從姑娘寨出來有個三岔口,一條往石頭新寨,一條往半坡老寨去看茶樹王,中間一條就是去往石頭老寨啦。,和新寨的差不多,也是生長在爛石堆中的巖茶,滋味口感在南糯山諸寨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南糯山最有名的拔瑪茶,品質最好的茶地,便是石頭老寨分出去的拔瑪村。
-
古茶第一村——南糯山
南糯山是哈尼族的聚居地,「南糯」在傣語裡意為產筍醬的地方,民國以前南糯山是車裡宣慰司直管地,南糯山的哈尼族每年要向車裡宣慰送貢品,貢品中有筍醬味特美,山因筍醬而得名。南糯山古樹茶芽頭南糯山的古茶樹面積在西雙版納州各茶山中居首位,南糯山茶園總面積21600多畝,其中古茶園有12000
-
無與倫比的人工栽培型古茶群落之南糯山古茶區—古老茶樹王國
南糯山,系傣語地名,「南」即水,「糯」即竹筍,是哈尼族的聚集地。南糯古茶山現存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樹1000公頃,主要包括石頭寨、半坡老寨、丫口寨、向陽寨、多依寨、捌馬寨、大巴拉寨、姑娘寨、水河寨、竹林寨等村寨的古茶園。
-
僾尼人和筍醬的故事丨尋訪南糯山的水之源
帶著這兩個疑問,我們走遍南糯山的村村寨寨,尋訪各寨的知情哈尼人,和勐海縣的哈尼文化專家深度交流,「南糯山」的來由開始清晰起來。西雙版納一帶的哈尼族,稱之為僾尼人,也有稱為阿卡人,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南糯山的哈尼族,當地習慣稱之僾尼人。
-
南糯山,一個最容易去的地方,卻深藏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導語:接觸普洱茶多年的朋友,一定對南糯山印象頗為深刻,南糯山的古茶園面積居西雙版納所有古茶樹之首,還是專家、學者研究雲南茶樹品種的重要考察基地。那麼南糯山究竟經歷過些什麼事情,約茶記為你解讀。茶小派以往沒去過什麼茶山,這次專程從外省來南糯山,一路上還算順暢。
-
2020無墨記春茶茶山行,第二站,南糯山,鍾靈毓秀的地方!
它是瀾滄江流域十二大古茶山之一在老班章沒有聲名鵲起之前,是勐海縣的頭牌擁有古茶園近萬畝,是早年勐海茶廠的重要原料基地更以樹齡超過800年的栽培型茶王樹而聞名南糯山巍巍南糯山,坐落在勐海縣東部南糯山,位於勐海縣的格朗和鄉。西雙版納的主幹線勐景路恰好經過南糯山腳下,前往南糯山是非常方便的。無墨記尋茶小分隊起了個早,車子一路疾馳,半個小時便到南糯山腳。記不清是第幾次來南糯山,這條路走了很多次。
-
勐海味的秘密丨尋訪南糯山的水之源
對於普洱茶的小白來說,傳說中的勐海味,簡直是一種可望不可即的高大上的味道,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之味。勐海味是什麼味?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名氣那麼大?這一系列的疑問,勾引著我對普洱茶越喝越想喝,越學越想學。想了解真正的勐海味,當然要到勐海去!最早知道的普洱茶名山,是的南糯山。因為那裡有一棵舉世矚目的800多年栽培型茶樹王。
-
【茶字典】南糯山
格朗和鄉是老茶區,老茶園較多且較集中連片,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和帕沙兩個村委會。在傣語裡,南糯是筍醬的意思。據調查統計,全鄉古茶園15000畝,其中[1],帕沙村委會古茶園面積有3000畝。南糯山被稱為茶樹王的栽培古茶樹,基部徑圍達1.38米,樹齡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死去。在茶樹王旁2米左右的地方,現還存活著一株幹徑超過20釐米的大茶樹,據說是茶樹王的兒子。
-
拔瑪茶,南糯山獨一無二的存在
其中的南糯山,以1.2萬畝古茶園的豐厚古樹資源,名聲顯赫的800餘年的栽培型古茶樹王,機器制茶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茶山,被譽為「全球古茶第一村」。南糯山的古茶園,分布在26個獨立的村寨中,名氣最大的是半坡老寨,除了那棵800餘年茶樹王的緣故,還有樹齡可觀的3200畝連片古茶樹,南糯山古樹茶的品質,以
-
竹林寨:南糯山的易武味
,南糯山是目前勐海古茶園面積最大的山頭,古茶園面積達到12000畝之多,被當地人稱作雲南古茶第一山,此地因海拔高,氣候較好,茶葉發的比較早。南昭時期布朗族先民就在南糯山種茶,實行林、茶、寨、田巧妙布局,香氣高,苦味淡,甜味重。布朗族遷離後遺留的茶山被哈尼族人繼承,滿山遍野的古茶樹與森林共生。哈尼族人在此生活了1100多年,留下栽培型的茶王樹,已經有800年的成長史。
-
勐海,品茶論茶不得不說的地方,一個訴說傳奇的古茶樹產地!
勐海,傣語為「英雄居住的地方」和「勇敢人居住的地方」,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被譽為「世界茶樹王之鄉」、「世界茶王之鄉」、「 普洱茶聖地」、「 中國茶都」、「茶鄉勐海」、「西雙版納春城」等美譽,也是國際茶界公認的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和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發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和滇緬通關的重要驛站
-
問茶·炒茶南糯山
一個自駕遊愛好者僅僅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把南糯山盡收眼底,但一個茶人估計用一輩子也少了些!我坐在「大腳越野車」上,回想著「武侯遺種」的故事,直蹦山頂,一個小時後,一陣雲霧飄來,放眼南糯雲海,恍如1700多歲的南糯山仙人就在我身旁!相傳,布朗族的先民1100多年前遷離南糯山,布朗族遺留的茶樹被後來的哈尼族支系僾尼人世代相傳,如今的僾尼人已在此山生活了57代。
-
錯過春天,絕不錯過你~「勐海印象」十二古寨系列
以收藏、品鑑為核心理念,精選勐海茶區古茶樹,挑選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樹單獨採摘、製作。延續純料、手工制茶的精髓和傳統,以匠人的標準細緻打磨。每一款茶都刻畫出了各個山頭、古寨的風格與韻味,春天採摘、春天製作,勐海茶中的薈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