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2020-12-19 IC實驗室

前幾天《柳葉刀》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中國人在過去三十年裡變得越來越高。

在1985~2019的這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增長了8cm,增幅達到世界第一。而中國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也增長了6cm,增幅全球第三。

在這份研究中,中國19歲男性與女性,分別以175.7cm和163.5cm的平均身高,超越韓國,冠絕東亞。

當然,《柳葉刀》這份研究的數據,增量之大,還是略反直覺了。我看了幾份相關資料,目前對這個數據的可靠性還是有很多爭議。

不過即使數據有出入,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確實越來越高了。

而且這個變化,在三十年來非常明顯。我們這代人顯著比父母要高,但是看到95後、00後還是要嚇一跳。在中學逛一圈,都要念叨兩句現在的孩子都是吃什麼長的。

以至於很多專家都認為,1.2m以下不用買票的規則都不適用了。

所以這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中國人是怎麼長高的?

01

先放結論,在我看來,與其說中國人是長高,不如說是恢復身高。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講清楚,中國人過去真的矮嗎?

在傳統觀念裡,黃種人就是要矮於白人和黑人,尤其是東亞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身材瘦小,個子不高。而且有意思的是,無論中外東西,大家不約而同都認可「黃種人矮」的觀念。

但在我看來,這個觀念的問題在於,簡單地用三大人種來分類,實在是太粗糙了。無論是歐洲還是非洲,都是多種族的地區,內部各種族的身高差異都大的嚇人。哪怕是同一種族,只要分布位置不同,身高都會出現差異。

我們先來看一組來自百度「人類身高吧」網友整理的數據,比較能說明問題。

在1900年,中國男性中身高最矮的群體是廣東人,平均160.8釐米,在世界範圍內屬於較矮的族群。而最高的群體來自直隸省,也就是北京河北一帶,能夠達到168.9釐米, 在世界範圍內起碼屬於中上,甚至超過很大一部分的東歐和高加索地區居民。

順便說一下,直到今天,北京都是全中國平均身高最高的省級行政區。

再看一些感性的證據,一戰時,中國派出大量勞工支援協約國,其中以山東人為主。看照片,我們的山東大漢和英法軍官比起來,顯然要高出不少。「環渤海高個帶」,永遠滴神啊。

無論是數據還是看照片對比,都能看出,一百多年前的前工業時代,大家都差不多窮吃不飽的時代,中國人的身高相對來講是不矮的。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至少在基因上,中國人的身高並不明顯落後於外國人。

02

那麼,為什麼在西方人的印象裡,東亞人,中國人普遍偏矮呢?

我覺得,這可能是歐美人的一種刻板印象,而這樣的刻板印象,又受到了歷史因素的影響。

19世紀中期,美國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接近尾聲。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了黃金,引發了全球淘金熱,來自全世界的冒險家和投機分子來到加州,尋找黃金。

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出臺了《太平洋鐵路法案》,希望建造一條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

這個時候,一個問題出現在美國西岸的資本家面前:勞動力哪裡來?

林肯領導的北方政府反對蓄奴,那麼黑人勞工是肯定不划算了。白人勞工作為勞動力太不吃苦耐勞,無法承受內華達雪山上艱苦的施工環境,況且西岸本身遠離歐洲,從歐洲本土引進勞工實在是賠本買賣。

前有淘金熱需要大量的的熟練礦工,後有鐵路建設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這兩件事,美國人想到了同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從中國引進勞工。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大規模移民至美國,從1848年到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30多年裡,赴美華人達到37萬。華人礦工佔據了加州淘金者人數的四分之一。而在太平洋鐵路的建造過程中,華工更是付出了無數的犧牲。

這段浸滿血淚的歷史,建議大家詳細了解,視頻裡我就不展開講了。

這批赴美華工並非來自全國各地,而是主要來自於廣東四邑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僑鄉江門市。

僅江門的臺山,就有三分之一的男性赴美打拼,所以有了「美國華人半臺山」的說法,臺山方言甚至一度成為美國華人的通用語。

前面我也列出數據,一百多年前廣東人的身高,在全國範圍內並不算高,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較矮的。此處有一說一,沒有地域黑。

以廣東籍為主體的華人勞工,確立了西方對中國人的第一印象:吃苦耐勞,技術高超,還有個子不高。

歐美人熟悉的另一批東亞人:來自日本的大和民族,恰巧也不以身高見長。由此及彼,美國人便傲慢地認為,東亞人都很矮了。

只不過當時的美國人還不知道,被他們在西進運動裡消滅的印第安人,和東亞人在人種上非常接近,印第安人的個子可比美國白人要高多了。

有位知網友說得很形象,東亞人的身高,就是被「田忌賽馬」比下去的。

歐美的傳媒體系,有意無意,一直在強化東亞人很矮的偏見。

例如《破產姐妹》中的餐館老闆韓,就是典型的亞洲男性刻板印象:中產、低調、自卑、個子不高……

而另一個演員歐陽萬成,就是靠著演繹東亞男性刻板印象火起來的。這個名字也許很陌生,但他的臉你多半會有印象。他在美劇《矽谷》裡飾演一個腹黑的創業者,在電影《恐襲波士頓》裡則是一個名校留學生。

他的形象,活生生就是按照美國人對亞裔男性的觀念塑造的:眼睛小,個子不高,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理工學霸……實在「太完美」了。

這是有意的部分,而不湊巧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最強的幾位華人明星,李小龍173釐米,成龍173釐米,李連杰169釐米,都算不上身高突出。放在大長腿雲集的好萊塢,更加顯得平平無奇。

這裡我只想感嘆一句:可惜了一米八五的發哥了。

就像如果你只從NBA之類的體育賽事裡了解黑人,你一定以為所有的黑人都飛天遁地渾身腱子肉身體素質爆炸。但事實並非如此。

可惜,媒體在傳播偏見方面,效率總是一等一的。就這樣,隨著歐美文化輸出全世界,甚至輸出到國內,刻板印象也隨之反向輸入。

03

說完了文化和歷史層面的,接下來說說實在的。

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美國人,近百年來,東亞人的身高確實拉了胯。

不是基因出了問題,純粹是吃不飽飯鬧的。

近百年來,東亞大部分地區經濟長期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而經濟這個東西,直接決定人民的碗裡是稀粥還是米飯,是頓頓有肉還是過年才開葷。

而科學界目前的主流結論是:基因之外,經濟水平極大影響身高。

確切的說,是經濟水平會影響人們在胎兒期、嬰幼兒期和青春期的營養健康狀況,從而影響身高。

能佐證這個結論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1937年,日本統計了朝鮮半島的身高數據,發現朝鮮半島南部的平均身高,要比北部同胞矮上1到4釐米。

而到了2009年,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韓國人在身高上反超朝鮮。朝鮮男性平均身高在165釐米左右,同期韓國軍檢的數據已經達到了173.9釐米。

中國也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

清末民初的19世紀中後期,中國人的身高趨勢是下降的,50年間下降了大約2釐米。而到了20世紀初,也就是民國建立前後,中國人的身高開始回升,20年間即上升了大約1釐米。

而這一趨勢和當時中國人的收入水平的變化趨勢,存在著明顯的吻合。

當經濟成為影響身高的第一外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近百年來,歐美人比中國人高了?因為人家比中國人民更早吃飽了飯啊。

反過來說,中國人的身高進入快速恢復期。也正是因為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成就。

從改革開放後,中國青年平均身高有了顯著的提升,1985到2014年,近30年的時間裡,城鄉男女生分別增長了0.8到3.8釐米不等。

如果要簡述一下中國人長高的路徑,首先是經濟發展。城市化,現代化和生產力的提升,帶來的是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中國人能吃上越來越多的蛋白質。

只有從嬰幼兒時期攝入了足夠的蛋白質,新一代的中國人才會越來越高。

2017年,中國的人均肉和禽類的消費總量已達每年35.6公斤,是1992年的1.6倍(22.58 公斤),1978 年的 4 倍(8.86 公斤),1952 年的 4.9 倍(7.27公斤)。

過去,有很多家長認為吃蔬菜能長高。其中一種很奇葩的解釋是植物從種子能長那麼高、那麼快,所以吃素比吃肉好。

這種說法,就是現代版的以形補形。而在科學上來說,肉蛋奶比蔬菜對身高幫助更大。

從這張圖,就可以看到身高與蛋白質消耗量,存在著一定的線性相關。

這裡,我又想吹一波張文宏醫生。當時他說早餐要吃三明治,牛奶,雞蛋,不要吃粥,激怒了網上的一大波槓精反對他的說法,但從營養上來看,他的說法非常有道理。

況且中國人的肉蛋奶消耗量和發達國家一比,有著成倍的差距。90%的中國人還缺乏乳糖酶,成年以後喝牛奶容易乳糖不耐,沒法像歐洲人那樣撒開了把牛奶當水喝。

所以,當我們大魚大肉的時候,千萬不要有什麼負罪感,中國人不是肉吃多了,是吃少了。諸君還需為中華崛起而吃肉啊!

那麼,未來的中國人會一直長高,成為全世界最高的人種嗎?

我的答案是:不太可能。

身高這個東西存在極限,七分看基因,三分靠打拼。

營養和身高之間,更是存在一種很奇妙的關聯:營養充足,居民不一定高,但營養不夠,肯定個子矮。富裕的國家,不一定個子高,但窮的國家人均身高多半不太行。

就像我們的鄰居日韓,還有太平洋對岸的老朋友美國,身高的增長早已經進入了停滯期。

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發展,蛋白質日益得到充分供應,各個國家的身高排序,只會越來越接近於基因上的排序。

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有某一刻,人均身高不再增長。這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恰恰說明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打娘胎裡就享受到充足的蛋白質供應。

而那時候中國人的身高在世界各國中的位置,很可能會是中等偏上:「環渤海高個帶」的身高會超過很大一部分歐洲地區,而南方地區的身高,則會有長足的進步。

04

最後,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在意身高?

史學界有一種研究方式,叫做量化歷史研究,通過現代的社會科學的研究範式來研究歷史。

而在量化歷史研究中,身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它不僅可以展現社會的經濟狀況,還可以用來研究社會的不平等程度、科技水平、健康水平和政治制度。

個人的身高是身體指標,群體的身高是歷史的尺度。

當我們越理解身高數據,和它背後的作用機制,我們就越懂得:身高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我們在意身高,不是唯數字論,也不是為了證明某個人種的基因比其他的更優秀,更不是為了販賣種族主義。而是試圖用科學的方式,找出歷史深處那些我們可能忽略的規律和細節。

一個社會,不會因為人人一米八而偉大。真正偉大的社會,需要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需要讓每個人都生活得更豐盛,更有尊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東亞人比歐美人矮小?
    問:今天,我們聊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東亞人為什麼矮小。答:對。東亞人相對於歐美國家的人、黑人、阿拉伯人而言,身材最矮。我們中國人有出國經驗的都知道,到了歐洲和美國,經常發現,自己比白種人普遍要矮個10公分左右。問:這其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常識理性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原因。
  • 東亞人普遍比歐美人矮小,背後是什麼原因?
    東亞人相對於歐美國家的人、黑人、阿拉伯人而言,身材最矮。我們中國人有出國經驗的都知道,到了歐洲和美國,經常發現,自己比白種人普遍要矮個10公分左右。
  • 身高多少以下,算「矮」?
    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175.7釐米女性163.5釐米近日,一項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在1985-2019年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將近9釐米,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目前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追平甚至超過了南歐的葡萄牙、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平均身高居東亞第一。常言道,「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句話在身高上就得反過來了。
  • 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網友:珍惜矮子吧
    中國青少年的身高已經是東亞第一了? 該話題源於日前一項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新研究,研究稱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
  • 19歲中國男女生身高東亞第一,女生身高與美英相當
    文 | 舍文中國人普遍比西方人矮——這個固有的印象,我們已經相信了很多年。然而最近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刊登的一篇論文,完全打破了成見。研究結論顯示,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7釐米,19歲女性平均身高為163.5釐米),均超過韓國(男性175.5釐米/女性163.2釐米),位列東亞第一。其中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與美國和英國同年齡女性身高几乎一樣(中國女生平均身高比美國高0.3釐米,比英國低0.4釐米)。研究認為,營養改善、蛋白質攝入量增加是身高增長最主要的因素。
  • 中國19歲男孩平均175.7cm,東亞第一!你拖後腿了嗎?這份長高秘籍請...
    :截至2019年,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達175.7釐米,在世界身高排名中由第150位升至第65位,東亞第一;19歲的中國女孩平均身高為163.5釐米,全球平均身高排名由第129名躍升至第54名。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175.7cm,女孩平均身高163.5cm!你拖後腿了嗎?一份全國各省男女身高排名顯示,山東人最高,福建人排名靠後,生活中我們也能感覺到北方人整體比南方人高一點壯一點,不過專家表示,近幾年南方人正在慢慢追趕。
  • 中國人均身高衝到東亞第一!男性、女性身高分別為這數,你拖後腿了嗎?
    中國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 在1985~2019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將近9cm,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 仔細想一想其實這項數據也蠻真實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前相比,孩子們的平均身高都長了不少。
  • 中國少年猛躥高,19歲中國男女生身高東亞第一,女生身高與美英相當
    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和最矮的國家相差可達20釐米以上。 文 | 舍文 中國人普遍比西方人矮——這個固有的印象,我們已經相信了很多年。然而最近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刊登的一篇論文,完全打破了成見。
  • 馬提尼克島:真的是可以使人長高的島嗎?
    這裡最早的居民是西沃內印第安人,他們身材高大威猛,體格強壯。至今馬提尼克島上的一些居民還保留著傳統的民俗習慣,催長身高的傳說更使得該島充滿了神秘色彩。 馬提尼克島上的居民身材普遍都長得很高,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在1.90米左右,女子平均身高也超過1.74米,但令人好奇的是島上有這樣一個說法,外來的遊客,只要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就會長高几釐米。
  • 個子越矮越長壽?身高1米5的人壽命最長?先別樂,拿研究告訴你
    今天來和大家說說個子矮這個話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個子矮是他們的硬傷,為了給自己長顏面還有可能偷偷墊增高墊來掩飾這個殘忍的事實。然而和70、80後的人不同,現在的00後普通身高都高出一大截,有的學生到高中就已經1米8以上,總的來說佔據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身高真的越高越好嗎?其實,身高高可以確認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在顏值上加分,畢竟瘦高的身材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如高富帥、高富美,這些標籤都是人們心之所向。可在美國的一項研究,打破了人們的這種想像。
  • 30年長高速度全球第一,中國人身高「回歸」,比古代進步多少?
    根據著名雜誌《柳葉刀》對全球青少年平均身高的調查統計,研究群體均為2000年出生,結果顯示近三十年來,人類的身高在逐年上漲,尤其是中國人的身高,已是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19歲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是東亞第一,男女生均超過日本和韓國,其中男生的平均身高為175.7cm,女生為 163.5cm。
  • 中國人身高躍居東亞第一,那誰墊底了?
    近日,中國人平均身高登上微博熱搜,原因是有研究顯示,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躍居東亞第一,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這一驚喜發現源自11月7日一項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上的最新研究。
  • 一歲5個月女寶身高78釐米正常嗎?小時候個子矮,長大能長高嗎?
    導讀:寶寶小時候身高比別人矮小,長大後有可能長成高個子嗎?通過這麼多年對生活的觀察,如果寶寶小時候個子矮的話,長大了能不能長得高這可不一定的。但有那能夠長高的可能性,在我們周圍也見過不少。我有一個小學男同學,小時候就很矮,經常坐第一排,那時候很多高個子同學總欺負他,笑話他。可在上高中的時候,他的個子長得飛快,甚至長到了一米七幾。而另外兩位小時候比較矮小個子的同學,長大了依然是矮個子。
  • 身高和壽命有關?個子越矮越長壽,是真的嗎?醫生來聊聊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個子高是件很好的事情,尤其是男性來說,個子高會給人帶來安全感。個子矮是硬傷,沒有辦法進行治療,只能夠通過穿鞋子或者其他的方法來增加身高。01很多的人都說身高和壽命有關係,是真的嗎?有人說身高和壽命有一定的關係,個子越矮越長壽。
  • 男性身高170矮嗎?我國男女成人的平均身高最新出爐,看完或清楚
    男性身高170算矮嗎?根據平均身高數據來看還不算矮小王就遇到了這種困擾,自己剛跳槽到新的公司,但是公司裡面的男生身高都快要到180了,自己170的身高,都不好意思站在其他同事身邊,感覺會顯得自己更矮,在男性朋友中,身高170算矮嗎?
  • 男性身高172cm,矮不矮?標準身高是多少,你達標了嗎?
    就是因為小趙的身高172cm,兩年前談了一個女朋友,但是女方父母非常不滿意小趙的身高,怕以後的孩子身高會隨了小趙,堅決不同意兩人的婚事,兩人因此不歡而散。小趙也因此遭受打擊,閉口不談戀愛和婚事。其實小趙的這個身高不算矮,中國男性標準身高是173cm,小趙也可以說是達標了。我們都說以貌取人是不對的,同樣的以身高取人也是不對的。
  • 中國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低於這個數,就是「拖後腿」了
    身高是一個非常現實又難以改變的問題,比如,太矮或太高的人會被嘲笑,甚至還會受到欺負,而且太高的女生或太矮的男生都很難找到對象。所以有的時候,身高真的挺重要的。其實在我國不同地區的人身高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 娘矮矮一窩?孩子身高由媽媽身高決定?不!抓住這2點,多長5cm
    01我家孩子長大後真的會很低嗎「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你家孩子真得注意啦,哈哈~~」聽到被從小比到大的同村的朋友這麼說,我心裡很不是滋味老師我就特別想問問,孩子身高真的是由媽媽決定的嗎?我家孩子3歲半了,身高95釐米今後還能長高嗎?——苗苗媽媽。首先我要告訴您的是,並不是每個念起來朗朗上口、看起來對仗工整的民間俗語都是與時俱進、都是對的。
  • 矮個子男生沒人要?關於長高不得不說的事……
    女生到底有多在乎男生的身高? 作為一個兒童教育教師,我應該跟大家說,身高不是最重要的,人品、責任、性格等內在才更值得我們去關注……(試圖諄諄善誘) 然而在一條『女生真的不喜歡矮的男生嗎?
  • 乾貨:孩子身高多高才正常?春季長高知多少
    原創:牛媽彭小蹦春天來了,你的孩子長高了嗎?最近杭州一家媒體對114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僅有兩位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沒有長高,其餘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長高,最高增長達到了5釐米。下面我們來一一談一談,這其中的重點和要點,以及春季敲黑板地方!突破遺傳真的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