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牛媽彭小蹦
春天來了,你的孩子長高了嗎?
最近杭州一家媒體對114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僅有兩位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沒有長高,其餘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長高,最高增長達到了5釐米。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慧說:身高70%和遺傳相關,如果做得好,能在遺傳的基礎上,突破10釐米。
春季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孩子容易長高。研究發現春季長高是秋天的1.5~2.5倍,尤其是5月,平均達到7.3毫米。大家都知道,錯過了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等到孩子骨骺閉合的時候再有神仙法術也難以再長高了。
但是一些父母沒有意識到,長高可不能完全依靠青春期,而是長個的每個階段(嬰兒時期0~3歲、兒童期3~7歲、青春期8~14歲)都長到位,才能收穫最滿意的身高。
關於長個,父母最需要關注的是四方面問題:
遺傳問題:如何在遺傳基礎上怎麼能長更高?怎麼監測,怎麼突破?
營養問題:怎麼吃,怎麼補?
運動和睡眠:哪個運動最能長高?關於運動的誤區有哪些?每天運動多久合適?專家都說晚上9點入睡,可自己娃怎麼也睡不著怎麼辦?
激素問題:激素是什麼?什麼樣的孩子需要打激素?有副作用嗎?
下面我們來一一談一談,這其中的重點和要點,以及春季敲黑板地方!
突破遺傳真的可能嗎?
1、身高和遺傳
孩子身高遺傳自父母雙方身高,從目前研究統計學結果表面,雙方身高的差異對孩子影響是相當的,並不存在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同時若能把握孩子骨骼增長期,通過營養、睡眠、運動、情緒四方面的調整極有可能在遺傳身高下再長高至少十釐米。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亞洲人身高預測公式,
男孩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 )/2 ± 7.5CM
女孩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 )/2 ±7.5CM
不知道對預測的結果表示滿意嗎?大家也可以對照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來算一下,自己是否突破了遺傳因素。在身高中,後天因素對孩子影響高達30%,它意味著1.6米到1.8米的神奇突破。
2、當前孩子身高狀況如何,算高還是矮?
既然每個階段都要長足才能突破,那麼監測就非常重要,注意測量方法,儘量將誤差縮小在0.5釐米,需提醒的是,早晚人身高是有差距的,所以,測量身高最好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記錄。以下是1-18歲男女寶寶身高對照表,供參考:
對於偏矮、偏小的孩子我們要結合遺傳因素作為參考,同時要到醫院讓醫生做一個詳細評估。更重要的是家長在家做好孩子身高監測,不要錯過了某個時期,及時發現及時幹預。
3、如何製作監測表?有哪些重點?
製作檢測表十分有意義,第一是及時發現異常問題,及時幹預,第二是能給醫生提供決策方案。
測量頻率:0~1歲寶寶,每個月測一次;一歲以上寶寶1~3個月測一次。生長曲線最重要的是在正常值範圍內,穩定增長。
你也可以列印WHO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生長曲線參考表女孩年齡身高曲線圖(複製下列地址到瀏覽器,選擇自己孩子所處的月份)
https://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chts_lhfa_girls_p/en/?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1210226412839538688
男孩年齡身高曲線圖(複製下列地址到瀏覽器,選擇自己孩子所處的月份)
https://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chts_lhfa_boys_p/en/?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1210226412839538688
由於種族差異,還能參照中國國內生長數據:
https://www.infantchart.com/zh-Hans/chinese0to3lengthforage.php
(複製下列地址到瀏覽器,選擇自己孩子所處的月份)
4、如果發現問題怎麼辦?
在正常生長曲線範圍之外或者孩子每年生長速度低於4釐米,與同齡孩子拉開距離的時候,就應及時去兒童內分泌專科諮詢相關專家。
春季長高,怎麼吃,怎麼補?
1、一著急就補鈣,吃鈣片真的好嗎?
麻麻們對身高一著急就補鈣,實際上,如果孩子飲食均衡,沒有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保證足量的奶製品供給,就可以不用額外補鈣。
要補的是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因為這個是從食物中無法獲取的。根據最新專家的推薦,無論何種餵養方式,12月齡以內的寶寶,都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IU/天,12月齡以上的寶寶建議補充至少600IU/天。
過量補鈣會導致便秘,還會引起骨骼和外器官鈣化,日常均衡飲食無需額外補鈣。
均衡飲食比單純補鈣片更重要!尤其是在維生素D充足的情況下,鈣在人體的吸收率可以提高到3-4倍!
2、牛奶當水喝有啥不利?
有些家裡為了給孩子補鈣,不吃鈣片但是牛奶當水喝。孩子喝太多奶也會影響其它食物的吸收,不利獲取均衡全面營養。牛奶每日2杯(1杯為240ml)左右就夠了。所以,適量即可,凡事不可過。
3、春季飲食
其實並沒有什麼季節飲食,更多是應季的食材不同。保證七大類營養均衡攝入,谷薯類、蔬果類、奶類、肉豆類、油脂等按照膳食寶塔的原則(如下圖)均衡餵養:
根據這個原理,建議在這個長個的季節裡,
1歲以上寶寶每天飲食:
奶量至少500毫升,主食100~150克左右(雜糧至少佔1/4),瘦肉/魚類/禽類一天50克以上,雞蛋一個,蔬果至少150克(其中深黃綠色蔬菜至少三分之一,比如時令的莧菜、芥菜這類鈣含量就很高),豆製品每天都有,一周食物種類20種以上;
3歲以上寶寶每天飲食:
奶量至少350毫升,主食150克以上(雜糧至少佔1/4),瘦肉/魚類75克以上,雞蛋至少一個,蔬果至少200克,豆製品每天都有,一周食物種類25種以上。
運動不當也是不利於長高哦!
運動能促進生長素分泌,所以幫助孩子保持運動很重要!
1、什麼運動最長高?
目前認為有助於身高增長的運動包括彈跳運動,如跳繩、跳遠、跑步等有助於四肢運動。其中,跳繩被中外醫學專家稱為「最完美的長高運動」,因為跳繩操作方便耗能大,每半小時消耗四百卡熱量。從醫學運動角度來說跳繩是最有利的一項運動。
跳繩10分鐘相當於遊泳40分鐘、跑步37分鐘,效率是其他運動的1.5到4倍,是短時間內能達到最大運動效率的有氧運動。通過動作的節奏和速率變化,比如花樣跳繩,達到最合適的運動強度,對生長激素分泌的促進作用最明顯。
另外,伸展運動,如單槓、仰臥起坐、體操等則有助於骨骼的伸展;
全身性運動,如籃、排球,羽毛球和遊泳等,有助於全身骨骼伸展和延長。
2、什麼運動不利於長高?
並不是所有運動都適合孩子,例如舉重、啞鈴、鉛球鐵餅、大負重深蹲、長跑!這些運動都不適合發育中的孩子們。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論成人還是孩子,抱頭頭方式做仰臥起坐對身體不利。如果孩子做仰臥起坐過度或姿勢不正確,會給脊柱帶來壓力,使脊柱發生彎曲和變形,嚴重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
正確的仰臥起坐方式應該是:手帖耳朵或放置胸前,且最好是運動前做熱身運動。
另外,不推薦過長時間的單側運動:桌球、羽毛球、棒球等。單側高強度運動容易導致肢體發展不平衡。在單側運動時可考慮換手練習。
關於睡眠
隨手查了一下微信文章,大概是這個畫風:
只要點開看,我不用調查就會想到,起碼有一半家長是焦慮的,因為孩子睡不著啊!如果你試過讓孩子早睡早起,全家關燈營造睡眠氛圍,孩子依然睡不著,那麼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吧,因為或許每個孩子都能在九點入睡,本身就是一個偽科學。
在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後發現,沒錯,生長激素的確是在入睡後分泌最旺盛,但是分泌高峰究竟出現在幾點,出現幾次,最高可以達到什麼程度,都是因人而異的。在最新的幾項研究的結果都發現,孩子在睡眠時長、入睡時間、深淺睡眠等狀態,都不可能是一樣的,我想這一點幼兒園老師最有發言權。
美國「健康和發育研究」分析了5145個5-11歲的孩子睡眠和身高的情況,得出的結論竟然是:睡眠時長不太可能對發育有重要影響。每個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
下面這張圖是美國睡眠基金髮布的一項歷時兩年的研究成果:
深藍色部分是推薦的睡眠時長,淺藍色區域是可能合適的睡眠時長區間,也就是說,別人家3歲睡神娃每天睡13個小時,你家睡渣每天睡9個小時,可能都是正常的,沒必要橫向比較,重要的還是看孩子的狀態。
我們儘可能培養好習慣,但孩子的個體差異,也不得不尊重。
關於生長激素
1、生長激素是什麼?
生長激素是垂體分泌的肽類激素,人在幼年的如果缺少生長激素就會引起「矮小症」,如果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就會引起巨人症。學術上稱這類能讓人長高的激素為「DNA重組人生長素」,這個結構是和人分泌的生長素一模一樣,擁有和生長激素同等作用,能促進骨骼內臟的生長,是一個安全治療矮小症的藥物。
2、有沒有副作用?
謹遵醫囑:生長激素是一種安全的用藥,家長不必聽到「激素」就下意識產生不好的聯想。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有問題及時跟醫生溝通。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打,要了解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遵醫囑。
3、市面上的長高藥,偏方有用嗎?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慧表示:市面上一些口服增高藥,基本都是沒用的,各種偏方也不要信,還有一些產品裡可能含有促進發育成分,使得短期內起增高效果,但會導致骨骺閉合,影響最終身高。
孩子的身高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在明媚的五月將來來臨之際,我們再老生常談長高的話題,為孩子一年一度黃金長高季做好功課,溫故知新。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理事、阿德勒心理指導師,出版育兒漫畫集《成長不慌張》,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