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3大坑,有一半孩子都沒長到遺傳身高

2021-01-10 澎湃新聞

科大大最近被一段視頻逗樂了。

男孩在長假結束後第一次見到同學,發現對方又長高了,崩潰大喊:「沒天理!」

孩子也這麼在乎身高,在寶爸媽們愛聊的育兒話題裡,「身高」更是永不缺席!

可在娃長高的路上,坑還不少...狂補鈣、營養液、甚至拉伸......當你家娃是麵團吶!?

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春季是長高黃金期,請各位集齊「天時地利人和」,讓寶寶正確竄個子!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1

頭號坑:你以為你家娃矮!

經常有家長用這個句式問科大大:

「我家寶寶x歲,身高xx,是不是矮了呀?」

要知道,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很大,如果寶爸媽自己的身高不太理想,寶寶矮一些也是正常的。

如果寶爸媽本身不矮,該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矮呢?

可別隨便和別人家娃比身高,要對照兒童身高發育參考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寶寶在正常範圍內,就順其自然等著長個子,暫時落後也別灰心,畢竟寶寶們都是潛力股呀。

還有,很多家長其實一直量錯了寶寶的身高。

記住:娃2歲以下用臥位測量身長,2歲以上採用立位方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二號坑:你信了這些謠言!

❒小寶寶骨密度偏低,以後估計長不高

寶寶的生長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不能通過一次檢查就預測寶寶的最終身高。

再說,寶寶處於生長期,骨密度值偏低是正常的。

❒ 長高不是靠青春期嗎?現在不用在乎

錯!娃長高有2個黃金期,一是嬰幼兒時期,二是青春期。

嬰幼兒時期是娃生長最快速的時期,忽視了就等著後悔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我和對象都不高,娃長不高的

孩子的身高是7分靠遺傳,3分靠打拼。

寶爸媽正確助力發育,寶寶就能有8~15cm的上升空間。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各位擔心娃身高的爸媽,是不是又看到了希望呢?

但是呀,助力寶寶身高發育的路上,有各式各樣的坑,不僅不能幫寶寶長高,反而還可能有害!咱們來排雷吧。

3

三號坑:這些方法試一試,沒錯吧?

❒ 牛奶當水喝

牛奶雖好,也不要貪喝,不然會減少其他食物攝入,從而影響鐵、鋅及其他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攝入。

❒ 狂吃鈣片

鈣吃得再多,吸收不了有啥用?補多了還可能導致寶寶便秘、得腎結石!

想長高,真正需要補的是促進身體吸收鈣質的維生素D。

❒ 吃補品呢?補得多,寶寶一定長得高

補品容易讓孩子提早發育,加速骨骺的閉合。到時候寶寶不僅沒長多高,還更可能變成了機能紊亂的小胖子。

❒用拉伸神器,打生長激素、吃增高藥呢?

這就是現代版「拔苗助長」。

像拉伸器、拉伸床只能短暫增加關節間隙,打造寶寶長高的假象,而且容易損傷寶寶的骨骼。

生長激素則是藥品,只有確診斷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中,並沒有「長高」這一項。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市面上吹得神乎其神的增高藥沒啥增高作用,還可能影響娃的最終身高,結果就變成沒買來身高,只買來後悔。

4

填坑有3招:現在運動排第一!

❒ "運動"要當長高主力軍

運動對於寶寶長高很有幫助,合理曬曬太陽,還能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在這五一假期,陽光明媚,家長也有空閒。不帶娃出去溜溜,也太浪費好時機了。

✔ 活動地點:科大大建議家長避開人流密集區域,帶寶寶去公園、小區廣場等地方活動。

✔ 時間:儘量避開避開早上10:00~下午16:00,這樣寶寶不至於曬傷。如果帶娃出去時太陽光比較強烈,也可以選擇在樹蔭下活動。

✔ 運動項目:咱們分年齡看。

2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多做蹬腿、踮腳取東西的簡單拉伸運動,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下圖的運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飲食趕來做輔助

娃不能「啥營養高就多吃」,而要在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保障攝入的情況下,均衡營養結構。

科大大建議這麼安排: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好睡眠給長高蓄後勁

生長激素在熟睡狀態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3倍左右,尤其是在晚上分泌最旺盛!

安排好睡眠計劃,睡覺也能長!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說到高個子的娃,科大大想到了黃多多。她今年14歲,身高在170cm左右,和媽媽站在一起,差距也沒多少。

來源:孫莉微博@多媽7788

黃磊透露多多長得高是因為有個好習慣:每天睡前喝杯牛奶,助眠又補充營養,並且還會用10來分鐘壓腿。

看,這就是集齊了睡眠、運動和營養,然後長高高的案例。

而且,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很重要!孩子情緒低落,會影響飲食、睡眠,不利於生長激素的穩定分泌,也會影響身高。

各位,讓寶寶在長高之路上走得安全又開心吧。

原標題:《因為這3大坑!有一半孩子都沒長到遺傳身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年版《0到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沒?
    3歲以下的寶寶,身高會以每年6-7cm的速度增長;3歲到青春期是4-5cm每年;而青春期以後,大概就是5.5~6 cm了。 不過,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比別人矮並不代表發育就落後。那麼,寶寶在不同階段,身高和體重分別為多少才算達標呢?
  • 孩子喜歡吃夜宵,半年過去了身高居然沒變化,醫生:家長太寵孩子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小明調皮,而是他的個子要比班上的同學矮上一截。而小明媽媽也是在送孩子入學後,才發現孩子的身高似乎"矮了點"。想到自己和孩子爸爸身高都屬於中等偏上,孩子的身高從遺傳上看也不應該長得矮。於是很是納悶的小明媽找出了半年以前孩子的體檢報告,她發現這半年來,孩子居然一點都沒長。發現了孩子身高發育異常的小明媽媽為此擔憂極了,"難道孩子生病了嗎?以後會不會也不長個啊?"想到這裡,小明媽媽再也坐不住了。於是第二天她就給孩子請了假,兩個人一起去了醫院。
  • 為何很多父母身高很矮,孩子卻長得高,大多是因為父母做了3件事
    現在這個社會,基本就是顏值當家了,現在沒有顏值,那有身高也行啊,你們說是不是,顏值和身高都有,當然是最好的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高,除了後天的養成,還有很多是關於父母的基因遺傳問題了,所以,父母的身高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父母的身高都比較高,那孩子的身高也不會矮了。但是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為什麼父母的身高都比較的矮小,但是孩子的身高卻很高呢?
  • 父母高,營養也不差,孩子身高卻很矮,原來只因為這3點沒注意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點高挑的身材,女兒又高又瘦兒子高大帥氣。畢竟現如今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而高個子就是顏值到一個加分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比較良好的形象,對於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有利。我們不得不承認身高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國內很多數據統計發現家庭富裕的孩子身高普遍要高於普通家庭物質8公分左右,這說明了後期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身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家有男寶的注意了,爺爺身上的這些特徵,很容易隔代遺傳給孫子
    但是後來潘陽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有網友發現,孩子和外公潘長江長得很像,看來這是隔被遺傳了。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隔被遺傳,很多孩子長得不像自己的父母,長的像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 百科:父母7種外貌特徵易遺傳給孩子
    明星們因為自身外貌條件優越,生出的寶寶一般也是外貌出眾。到底父母哪些外貌特徵會遺傳給孩子呢?  1.膚色  遺傳指數:★★★  膚色的遺傳總遵循「相乘後再平均」的自然法則,讓人別無選擇。若父母皮膚較黑,絕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大部分會給子女一個「中性」膚色,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況。
  • 2020年版《0到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家長快看,你家娃達標沒?
    也要互相問問:"你家孩子吃得多不多,有多高啊?"如果自家娃吃得好、長得快,心裡自然會有些小竊喜。但如果孩子在同齡人裡,又瘦又矮半截,家長就會暗暗心急,擔心孩子發育落後。比如帶布布去打疫苗時,就聽到一位奶奶說:"我家孫女去年的褲子今年還能穿,這一年就沒長多少啊。"
  • 孩子沒有姚明身高遺傳優勢,抓住這幾個徵兆,讓孩子長得更高
    文丨果味童年時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帶孩子去小區廣場的路上,碰到一個小女孩,見到我家寶寶就喊妹妹。她的媽媽馬上走過來糾正道:「要叫姐姐,一看就比你大。」當小女孩走近我才發現,她只比我家寶寶矮一點,不走近看,身高都差不多。詢問下了解到,小女孩玲玲(化名)比我家寶寶小10個月,她媽媽的身高和我差不多。她怎麼長得這麼高呢?我家寶寶的身高在同齡孩子中,是相對比較高的,平時都會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和注意營養搭配。
  • 媽媽160,爸爸175,預測孩子將來身高竟有180!兒科醫生:不靠譜
    玲玲之所以如此在意兒子的身高,其實也跟自己的經歷有關。畢竟玲玲從小個子就比較矮,為此還常常感到很自卑,而玲玲老公的身高也不佔優勢,因此玲玲才擔心萬一兒子將來也長不高可就糟糕了。正巧看到網上有一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玲玲趕緊套用公式算了一下,結果沒想到預測的結果是兒子將來可能會長到180cm左右。
  • 爸媽身高沒過一米七,孩子偏偏長到一米九,來學學他們的食譜秘訣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例子,爸爸媽媽的身高並不是很高,但是兩人的孩子卻比他們高出十幾釐米。很多時候孩子的身高,是由爸媽的基因決定的,但例外總是會出現在個人的努力之後。畢竟身高除了遺傳還有後期培養的功勞,這也是現在的小朋友長得都比較高的原因。
  • 2020年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10歲身高140,你家孩子達標沒
    是不是遺傳問題,有沒有長高方法?2020年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10歲身高140,你家孩子達標沒?如何長高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看看現在兒童的身高標準是什麼樣的?對比看看,你家孩子達標沒?不得不說,現在孩子發育的太好了,小小年紀就有個大個子!為什麼要把3歲、10歲和15歲單獨拿出來呢?這是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身高快速生長的「黃金期」:3歲前和青春期。
  • 2020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抓住這3個階段,小矮人也能變成大高個
    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孩子沒有達到身高的中等水平,甚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那麼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3.運動營養和其他疾病等因素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以及骨骼的發育,還會讓孩子產生食慾進而有利於長高。其次有一個營養健康的三餐也是長高的必要因素,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得,即使擁有再好的遺傳基因,如果營養不良,個子也不會長高。
  • 2020兒童身高參考表,看你家娃達標沒?附影響孩子長高几大因素
    身高就像一個玄學,有的人非常迫切地想長高個,身高卻調皮地停滯不前;有的人對身高已經非常滿意,個子卻像開閘的洪水一樣收不住。那麼身高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遺傳可以說是其中的大頭,只有爸媽長得高,孩子才有機會躋身「高個朋友圈」。
  • 父母身上這幾個部位越大,孩子越容易遺傳,網友:我想重新投胎!
    寶寶像自己,別提媽媽的樣子有多驕傲了!所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父母的基因還是很強大,而且還很神奇。寶寶可以說是媽媽的心頭肉,在導論孩子更像誰這個話題上,很多寶媽是不厭其煩的!那說到父母身上的這幾個部位越大的話,孩子就越容易遺傳,一起來看看你中招了沒?
  • 調查顯示:超5成兒童未達遺傳身高,把握這3「猛長期」是關鍵
    說起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們最操心的就是身高,當代社會對身高方面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不少工作對身高有要求,包括孩子未來擇偶,身高也會被當作一個重要的條件。家長高孩子就一定高嗎?並不是家長普遍認為,孩子身高由基因決定,如果自己能提供良好的基因,那麼孩子未來的身高就不用發愁了,可實際情況並不如人意。《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有超過5成的兒童未達到遺傳高度,還有3成的孩子發育緩慢。
  • 2020年1-18歲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3點建議有用
    如果孩子達不到這樣的平均身高,大概率會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到這樣的煩惱和困擾,找工作和找對象。比如下面這兩則新聞。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父母都會在孩子長高的問題上費盡心思的原因。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有兩個:3-7歲和8-14歲,如果在這兩個年齡段父母沒有做到位,有可能孩子的身高就定型了。
  • 乾貨:孩子身高多高才正常?春季長高知多少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慧說:身高70%和遺傳相關,如果做得好,能在遺傳的基礎上,突破10釐米。春季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孩子容易長高。研究發現春季長高是秋天的1.5~2.5倍,尤其是5月,平均達到7.3毫米。大家都知道,錯過了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等到孩子骨骺閉合的時候再有神仙法術也難以再長高了。
  • 孩子的頭型暗示身高?以下頭型的孩子,未來妥妥的大高個!
    這涉及到人體工學,人張開雙臂,從這一個指尖到另一個指尖的長度基本上就等於身高了。但是身高有一個密碼,人的身高等於七個頭的長度,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很顯然,如果頭部長、頭頂尖的孩子,長大後長高個的機率往往更大。
  • 2020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對比看看,你家孩子達標沒?
    是不是遺傳問題,有沒有長高方法? 不得不說,現在孩子發育得太好了,小小年紀就有個大個子! 為什麼要把3歲、10歲和15歲單獨拿出來呢? 這是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身高快速生長的「黃金期」:3歲前和青春期。
  • 身高真的是遺傳?喝牛奶真能長高?1個壞習慣,讓孩子成小矮子
    最近我意識到一件事,寶媽們都特別注重孩子的身高發育,都盼著自家寶寶「高人一等」,所以從小給孩子補這補那,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孩子發育緩慢,長成「小矮子」,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誰家也不會「虧待」孩子,還有很多父母自己身材高挑,遺傳基因也沒有「掉鏈子」,怎麼孩子就長不高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