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佔先生近日向媒體爆料稱,自己因佔了他人的車位被打擊報復了。
佔先生有一部車子,苦於沒有停車位,佔先生每次都只能將車停在小區的公共車道上,由於小區內有不少私家車位,而且很多車位上並沒有停車,因此佔先生有時也會將車停到他人的車位上,這讓一些業主有些不滿。
前不久,佔先生又一次將自己的車子停在了他人的車位上,只不過因夜裡太黑,他沒有看到車位上有個牌子,上面寫著"誰佔我車位,鎖輪胎!"
第二天,佔先生發現自己車子的輪胎被鎖了,而且鎖輪胎的正是車位的主人,佔先生趕忙聯繫了對方,但鎖車的業主卻表示要收取2000元的開鎖費。
佔先生認為這個價格實在太過離譜,於是他索性直接換了輪胎,臨走之前還砸了對方的鎖。
沒想到此事還沒完,幾天之後,佔先生發現自家車的四個輪胎全都被人劃開了,他思來想去,最終認定唯一有動機劃輪胎的,只有之前鎖車的那位業主。
但因為車庫內沒有監控,佔先生拿不出可信的證據,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因搶車位而引發的衝突可不止這一例。
貴州的吳先生在開車回家時發現小區裡有一個空餘的車位,他將車子開過去後,卻發現車位內雖沒有車輛,卻有一位老大爺搬著板凳,坐在車位裡。
吳先生希望對方讓一讓,但老大爺卻表示自己正在佔位,讓吳先生另找其他車位停車。
此時正值下班高峰期,小區內的其他車位早已被佔滿,吳先生認為這樣的公共車位不該私自佔有,於是和老大爺理論了起來,雙方隨後發生了衝突。
吳先生氣憤之下警告老人儘快讓開,否則他就要撞上去了,於是他直接向著車位倒車,沒想到老人卻毫不避讓,直接被車撞倒,吳先生趕忙將老大爺送往醫院,最後還賠了4萬元醫藥費。
一個怒鎖輪胎,一個倒車撞人,面對停車位,車主們為何如此極端?
通過一組數據,我們會去可以找到隱藏在該現象背後的原因。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9月,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65億輛,全國汽車駕駛人已達4.1億人。
和龐大汽車保有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停車位數量。
在汽車工業較為成熟的發達國家,汽車和停車位的平均比例可達1:1.3,但我國的小汽車和停車位的平均比例只有1:0.8,也就是說汽車數量大於停車位數量,這一問題在大城市更加突出。
北京市汽車保有量為548萬輛,但全北京的停車場只有193萬個。
深圳汽車保有量為324萬輛,但停車位總數只有111萬個。
上海汽車保有量為322萬輛,但停車位總共只有60萬個。
據統計,全國車位缺口已達5000萬個。
大城市停車位嚴重不足已成現實,車主們想要停車,就一定要想方設法爭搶停車位,而衝突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
想要徹底解決因停車位而產生的糾紛,就得先解決停車位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