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越粗,命越短這句話,真的不是謠言。
雖然胖≠不健康,但是如果你的腰特別胖,那就真的有可能不健康。
腰圍不僅是養不養眼的標準之一,更是衡量壽命長短的重要指標。
日本,這個世界公認的長壽之國,早在2008年,就頒布了「全民瘦腰計劃」,用法律的形式對國民腰圍進行把控:男性腰圍不得超過33.5英寸(85釐米),女性腰圍不得超過35.4英寸(90釐米),地方政府和企業每年為僱員進行體檢時,必須嚴格檢查年齡在40-75歲之間員工的腰圍。腰圍超標的,不管是白領還是公務員,不僅很難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相撲運動員不算),甚至還會被企業辭退。
但不同於日本人對腰圍的嚴格控制,我國國民腰圍卻呈現越來越粗的形勢。近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研究團隊針對中國超44萬成年人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中國近三成居民都是「大粗腰」。研究人員結合地域分布描繪出了中國的「粗腰地圖」,粗腰人群呈現出北方多南方少、西部多東部少的特徵。
圖源:每日經濟新聞微博截圖
而據《生命時報》此前的一項調查,5年來我國39.8%的人腰圍增長了1~2公分,31.7%的人腰圍增長了3~4公分,12.2%的人增長5~6公分,4.4%的人增長了8公分以上。
此外,我國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近20年來,國人肥胖和超重率大幅增長,腰帶變得越來越長。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針對十多個省區市城鄉居民健身情況的調查也證實,我國城鄉各年齡段人群腰圍均有所增加,其中城鎮中青年女性增加尤為明顯。我國女性腰圍增長速度甚至已超過美國。「中國人的腰圍增長速度將成世界第一」,腹型肥胖,已成為國人不可忽視的潛在健康殺手。
英國《柳葉刀》和美國《保健事務》等雜誌近年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男性肥胖人數達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達4640萬人,中國肥胖人口增幅已超過美、英、澳大利亞等肥胖大國。
為何我國國民的腰開始變粗了?腰變粗到底會帶來哪些危害?對於小肚腩和粗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能做什麼來控制?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欄目將為你解讀。
對於為何國人的腰開始變粗,以及為何日本人如此重視腰圍這個問題,前瞻經濟學人諮詢了相關行業的專業機構:
深圳市泰管家健康管理中心內科主任 張惠敏
為什麼中國居民的腰開始變粗?
腰圍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啤酒肚」、「將軍肚」,醫學上稱為腹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吃的越來越好,食用油越用越多;上下班以車代步,休息時玩手機、電腦、懶得動已成常態;平時吸菸、飲酒、喝甜飲料已成習慣等等,導致了腹部和內臟脂肪堆積形成的。
從地域上看,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的腹型肥胖人群較多,主要是因為當地居民的飲食多以麵食、肉類、穀類為主,水果、蔬菜攝入相對較少造成的。而且這些地方冬季漫長寒冷,人們習慣用多吃肉、多喝酒的方式來禦寒。加上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人們的高能量攝入增多而體力勞動和活動消耗大大減少,這些都直接導致了腹型肥胖的發生。
而南部、中東部地區肥胖人群相對較少,也是和這些地區的居民精緻少食、水果蔬菜供應充足、喜食禽肉、海鮮等傳統飲食習慣分不開的。加上氣候溫暖,人們被動出汗多,新陳代謝較快,所以腹型肥胖的人相對較少。
腹型肥胖的人典型表現是臟器周圍脂肪堆積過多、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這極易導致代謝症候群和內分泌紊亂,致使患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不孕不育的風險大大增加。
日通日本醫療諮詢
腰圍粗,內脂肪量大,容易患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進而發展為心腦血管疾病(腦溢血、腦梗等)、糖尿病,同時還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在日本這叫「生活習慣病」。日本的健康檢查增加了腰圍的要求。40歲以上的人,代謝系統開始減弱,如果不注意調整飲食,增加活動量等,腰就會越來越粗。腰粗只是個表象,這個表象的後面是可怕的疾病。日本的預防醫學走在世界的前列,控制腰圍是日本採取的控制「成人生活病」措施之一。
總結上述相關專業機構的看法,我國國民腰圍開始變粗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飲食結構不均衡,攝入過多高熱量食物
俗話說「三分練,七分吃」,吃對身材的影響非常大,你的飲食結構決定了你是「吃出好身材」、「越吃越瘦」還是「吃出一身病」、「病從口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食物進入百姓餐桌,其中也包括高油高鹽高脂肪的重口味食物。特別是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火鍋、麻辣燙、炸雞漢堡等高熱量飲食成為許多人的宵夜首選,這些重口味飲食極易造成腹部和內臟脂肪堆積,讓吃貨們的腰圍越來越大。
2、缺乏運動
保持一個良好的體型,不僅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但隨著網際網路和智能電子產品的普及,人們在互利網上花的時間越來越長,「沉迷吃雞無法自拔」。而「每天運動一小時」這個目標也因「忙」而被擱置,「明天我一定要去運動」、「明天就開始減肥」成了許多人立了又倒,倒了再立的Flag。
3、不良生活習慣
吸菸、喝酒、久坐等都是造成腹部脂肪堆積的重要原因。此外,許多人選擇以車代步,出門靠打車公交,上下樓靠電梯,一天下來走路時間寥寥無幾,若是哪天微信步數突破3000,便成了一件自豪得值得曬朋友圈的事。
腰,是影響身體形態的一個重要部位;腰圍,也是世界上公認的影響健康的一大關鍵因素。
英國《每日郵報》此前曾在報導中說道,在排除身體質量指數(BMI)、吸菸、飲酒和運動等因素影響後,腰圍過粗會使預期壽命縮短,無論男女皆是如此。與那些腰圍較小的人相比,腰圍過粗的人因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而死亡的風險升高,早亡風險更大。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研究人員從1997年到2006年的一項跟蹤研究,在年齡均在50歲以上的4.8萬名男性和5.6萬名女性群體中,無論男女,無論體重如何,腰圍粗的人較容易患病死亡。
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醫院等機構科研人員分析也發現,腰圍超過89釐米的女性比腰圍小於71釐米的女性,早亡風險高79%。同時據《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報導,腹型肥胖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概率要比其他男性高42%,而腰圍肥大的女性患心臟病的概率通常比其他女性要高44%。
我國已明確規定了國民的腰圍標準,根據衛生計生委頒布的《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男性腰圍≥85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即為超標(這一數字也是國際糖尿病聯合會2005年出臺的鑑別是否存在健康隱患的腰圍上限。)。而那些即使體重在正常範圍的人,如果腰上堆積太多脂肪,也同樣有較高的心臟病發作風險。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止「腰過粗」呢?泰管家健康管理中心的張惠敏主任也對前瞻經濟學人提出了他們的建議:
1、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避免熬夜、避免久坐;進食規律、定時定量、七八分飽;調節情緒,避免壓力過大、避免情緒緊張。
2、管住嘴:均衡膳食,清淡少鹽,適當增加粗糧。少食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攝入蔬菜、水果、纖維豐富的食物。多喝白開水、淡茶水,少喝甜飲料。
3、邁開腿:增加運動量、提高免疫力。可選擇的有氧運動有:遊泳、快走、慢跑、快慢交替跑、廣場舞、瑜伽操等項目;可選擇的無氧運動有:原地開合跳、啞鈴負重深蹲、兩腳交替箭步蹲、俯臥原地登山、伏地挺身、平板支撐等。以有氧為主,無氧為輔,堅持每周運動3次,每次最少運動半小時,在減肥的同時提高身體素質。
4、瘦腰有計劃:運動的同時還要重點加強腹部的訓練,例如轉呼啦圈、仰臥起坐、卷腹、俄羅斯轉體、腿舉、仰臥騎單車等。可增加腹部肌肉力量,減少並預防腹部脂肪的囤積。
5、菸酒莫沾身:眾所周知,吸菸對身體百害無一利;喝酒,小酌怡情、豪飲傷身。酒精代謝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而且是優先使用的熱量,讓同時吃進去的其他食物熱量變得多餘而轉化為脂肪。
6、久坐要不得:久坐也是腹部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作之餘,每隔1-2小時要起來活動活動。平常的坐姿、站姿一定要腰背挺直,收腹收臀,久而久之才不會讓腹部的肌肉鬆弛導致肥胖。
7、必備體重秤、腰圍尺:不僅能隨時了解自己的體重變化,還能時刻督促自己嚴格執行減重計劃。建議每周監測一次體重,每月監測一次腰圍,使體質指數(BMI)和腰圍(W)達標。
當然,在前瞻經濟學人看來,在保持腰圍處於正常範圍前提下,對大部分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遠離腰椎病腰痛等疾病的好腰,而不必過度追求水蛇腰、螞蟻腰、A4腰。
以上便是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有關「為什麼中國人的腰圍開始變粗了?」這一問題的全部解讀,好問千金,一答知新,更多明知故問,就在前瞻經濟學人APP。
深圳市泰管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綜合健康服務平臺,業務涵蓋企業綜合健康福利、家庭私人醫生、社區健康服務以及醫療信息化運維等解決方案。泰管家自主研發了集體檢預約、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數據分析、健康評估、健康諮詢、健康指導、就醫分診、慢性病管理等為一體的智能化健康服務平臺,為企業、家庭、社區、醫院等提供一站式綜合健康服務。
目前,泰管家已與全國上百個城市的公立醫院達成深度合作,同時與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慈銘、瑞慈等品牌連鎖體檢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依託完善和健全的健康服務體系,泰管家已為深信服、順豐速運、傳音控股、DHL、富德生命人壽、維諦技術、光大銀行、彩生活等眾多知名企業提供了專業、個性化定製的健康服務方案;為眾多城市白領家庭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
日通日本醫療諮詢:公司業務始於2014年,本著「至精、至微、至誠」的做事做人理念,以豐富詳實的日本醫療信息和多年在日本醫療界積累的人脈關係為基礎,向廣大中國顧客提供優質的赴日醫療、赴日體檢、赴日美容、遠程會診等諮詢服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