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前的8月,來自太平洋的03號颱風抵達苦旱已有兩月有餘的駐馬店地區,但帶來的不是久旱後的甘霖,而是連續幾天的特大暴雨……
1975年的8月,駐馬店板橋水庫垮壩發生了特大災難。
航拍的潰壩情景
1975年8月8日,在一場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在內的兩座大型水庫、兩座中型水庫、數十座小型水庫和兩個滯洪區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使河南駐馬店地區猝然間溝壑橫溢、頓成澤國,數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
潰壩後的板橋水庫
潰壩後的石漫灘水庫
西平縣被洪水淹沒的村莊
被洪水洗劫一空的駐馬店沙河店鎮
被洪水摧毀的京廣鐵路遂平段
潰壩後的洪水將三股鐵道衝到一起
大災已經有了預兆:
日出日沒顯紫紅色,烏雲接日,南虹出現,螞蟻搬家、老鼠上樹、狗不吃食、雞上樹、蛇出洞等異常現象出現。
板橋水庫始建於1951年。1975年8月,駐馬店地區普降特大暴雨,6小時降雨860毫米為世界之最。入庫流量超過板橋水庫設計標準。8月8日凌晨1時,洪水以高出壩頂1.75米之勢沿壩全線漫溢,造成潰壩。
事實上,大災的發生是有預兆的。《駐馬店地區「75·8」洪災紀實》等許多資料中都做了記載——
1975年,在本該多雨的夏季,駐馬店地區泌陽縣板橋公社的人們卻看到了小河斷流、池塘乾涸、禾苗枯死的嚴重旱情。
8月4日,西平、臨潁、泌陽、方城、確山等地觀測到:日出日沒顯紫紅色,烏雲接日,南虹出現,螞蟻搬家、老鼠上樹、狗不吃食、雞上樹、蛇出洞等異常現象出現。
農婦們都奇怪:自己家的雞鴨飛來跳去,驚叫連聲;豬在圈內跑來跑去,不肯安靜;狗則上躥下跳,一條大黃狗甚至躍上屋頂,仰天狂嘯。
板橋水庫管理局院內有一株合抱粗的老槐樹,樹上有多個碗口大小、一尺多深的樹洞。這些樹洞晴天乾涸,陰天洇水,但從未有人見樹洞中的水溢出過。可是8月4日上午,幾個樹洞中的水不停地外溢。
板橋水庫的水也開始泛渾,大壩下遍地都是螞蟻。板橋水庫下遊的坡地上,聚集著黑壓壓的烏鴉,驅之不去,聒噪不止。
8時10分左右,天空中猛然劈開一道炫目的閃電,隨之一個巨雷在半空中炸開,一時間,雷電交加。藉助電光,人們發現天色已由靛青轉為墨藍,雲團急劇翻滾著,像是要把雷霆和閃電送到地面。
一場大災的前兆出現了。
被衝毀的鐵路與列車
被淹沒的公路和村莊
暴雨讓水庫水位暴漲:
板橋水庫水位急遽上升,情況十分危急,水面離壩頂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庫就有垮壩危險!
1975年7月31日,3號颱風在太平洋上空形成,8月7日,颱風進入駐馬店地區。在颱風尚未到達時,駐馬店地區就已經開始大面積普降暴雨了。
記者從河南省水利部門提供的資料中得知,8月5日中午水勢猛漲,出現第一次洪峰。暴雨傾盆而下,幾步路外看不見人影。從房門口用空洗臉盆伸出去接水,伸縮手之間就能接滿滿一盆。
入夜時分,板橋水庫管理局院內積水已逾1米,總機室等70多間房屋被淹塌,庫區內電話中斷。管理局與水庫上遊龍王廟、桃花店、火石山、螞蟻溝、石灰窟、祖師廟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聯繫。
板橋街上平均積水二尺有餘,供銷社、銀行等房屋皆被大水衝倒。壩外的大水因灌渠阻礙不能下洩,造成由東向西倒灌,淹沒了水庫大壩壩基。街上大片民房倒塌,居民哭喊之聲此起彼伏。當地駐軍與板橋公社幹部在慌亂中組織力量抗洪搶險,並組織群眾向北山撤離。
連續幾天的暴雨使板橋水庫水位暴漲,加之通訊不暢,水庫管理人員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情況下,不敢大量排水洩洪,而石漫灘水庫的大量洪水迅速流入板橋水庫,加快了板橋水庫水位暴漲的速度。
8月7日19時30分,水庫管理局用當地駐軍的軍用通訊設備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稱:「板橋水庫水位急遽上升,情況十分危急,水面離壩頂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庫就有垮壩危險!」
8日零時20分,水庫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請求用飛機炸掉副溢洪道,確保大壩安全。可是,同第一封急電一樣,這封電報同樣沒能傳到上級部門領導手中。
40分鐘後,高漲的洪水漫壩而過。水庫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報告水庫已經決口。4時,水庫當地駐軍冒著被雷擊的危險,將步話機天線移上房頂,與上級有關部門取得聯繫,報告了板橋水庫險情。同時,為及時報告水庫險情,讓下遊群眾緊急轉移,在無法與外界溝通的危急情況下,駐軍在壩南端向下遊發射兩次紅色信號彈,每次2發。又到北壩頭髮射3發信號彈,向下遊告警。隨後又發射信號彈10發,槍彈40發。可是,由於事先沒有約定危急時刻的報警信號,下遊群眾看到信號彈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8日凌晨,洪水像脫韁的野馬,衝出板橋水庫的決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向下遊衝去。
遭洪水毀壞的村莊與民居
洪水中的求生者
洪水中的求生者
遂平水文站河堤最高處掛的麥秸2.60米
汝南縣災民向高處轉移
悲劇讓人刻骨銘心:
遂平縣廣大地區房屋都看不見,一片汪洋。個別地方看到一點樹梢,還可以看到該縣城一個工廠的高煙囪,其他都看不見了。
洪水一瀉千裡,從水庫一直衝擊到京廣鐵路50公裡長的汝河兩岸。被衝到宿鴨湖水庫的3個60噸重的大油罐、被扭曲成麻花狀的鐵軌、被掀翻的遂平縣京廣公路大橋……都在向世人訴說洪魔的威力。記者從駐馬店黨史部門提供的資料中看到:洪水過後,村、房、路、橋、樹,蕩然無存,慘不忍睹。
時任泌陽縣委書記的朱承朝雖已事前命令板橋和沙河店兩個公社的社員緊急撤退,但洪水的速度遠比人們逃生的步伐要快。板橋人悉數撤離,但沙河店公社有827人葬身洪水。
更為不幸的與沙河店公社一水之隔的遂平縣文城公社,當泌陽境內的人在撤離時,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8日凌晨1時,60餘米高的洪水如翻江倒海一般突然而至,文城,這座世代農耕默默無名的村莊就在頃刻間消失了!全公社3.6萬人,有1.8萬餘人遇難!
板橋水庫8日凌晨1時垮壩後,僅一小時,洪水就衝進45公裡外的遂平縣城,遂平縣40萬人,有半數漂沒水中,一些人被途中的電線、鐵絲纏繞勒死,一些人被衝入涵洞窒息而死,更多的人在洪水翻越京廣線鐵路高坡時,墜入旋渦淹死。
僅6個小時,板橋水庫就向下遊傾瀉7.01億立方米洪水。至遂平縣境內時,水面寬10公裡,浪頭高3~7米。遂平縣83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一片汪洋。洪水過處,大小村莊,蕩然全無。
板橋水庫垮壩5小時後,庫水洩盡。汝河沿岸14個公社、133個大隊的土地遭受了罕見的衝擊災害。洪水過處,田野上的熟土悉被刮盡,黑土蕩然無存,遺留下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鮮黃色。
8月8日23時45分,駐馬店地區防汛指揮部向中央防汛總指揮部匯報:「西平、遂平、泌陽3個縣從昨天20時以後到現在,因線路中斷,鐵路、公路衝壞,一直失去聯繫,情況不明。據今日下午我們派人前往查看的結果,遂平縣廣大地區房屋都看不見,一片汪洋。個別地方看到一點樹梢,還可以看到該縣城一個工廠的高煙囪,其他都看不見了。」
據統計,這次洪災使駐馬店、許昌、周口、南陽的30個縣(市)受災。受災人口1015.5萬,受到毀滅性災害的有86.5萬人。整個駐馬店地區96%的面積受災,許多地方一片汪洋,平均水深3~7米。板橋水庫東4公裡的大路陳村村民後來形容:「遠看白茫茫,近看空蕩蕩,進村沒有路,只剩一棵樹。」
水利廳編撰的《河南「75·8」特大洪水災害1975——2005》文獻資料顯示:洪災發生後,駐馬店地委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河南省委及全國各省、市發出緊急求援電報,並組織全區各級黨員幹部,組成救援分隊,深入抗洪一線,搶救人民群眾。
空軍某部向災民空投救災物資
空中某部裝運救生器材向災區空投
解放軍東海艦隊救災官兵為災民送糧食
解放軍救災民
醫療隊給災民看病
從8月8日到9月5日,各軍區、鐵道兵司令部、北海艦隊、東海艦隊、河南省軍區等單位趕赴駐馬店災區抗洪搶險的部隊,已達66個單位、42618人。
據災後統計,在這次大洪水中,除國家援助駐馬店災區的3億多元外,全國各界群眾和人民解放軍自發捐助的錢物,按當時價格計算也達3億多元。
2005年7月,剛剛路經河南的颱風「海棠」與30年前的颱風「尼娜」的路線非常相似。儘管此次「海棠」也給駐馬店地區帶來了特大暴雨,但復建後的板橋水庫安然無恙。
自然的冷酷的,但這並不妨礙駐馬店人用自已勤勞的雙手建設家鄉。43年後,在這片土地上,城市裡高樓拔地而起,鄉村裡麥浪此起彼伏……駐馬店在飛速發展中欣欣向榮。
目睹著家鄉變化的我們,無比的堅信,這座城市將會更加美麗,人民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
(來源:《河南「75·8」特大洪水災害1975——2005》文獻、鳳凰視頻、大河報2005年8月9日、板橋365微幫等網絡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