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長壽的秘訣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銀杏長壽的秘訣

本報記者 李成生

它們站立的位置原來是一片廣袤的田園,翡翠般的初夏把碧綠延引到沒入煙霞的遠天。那時,松華壩下的盤龍江畔點綴著不少的農舍,依江的公路邊上養魚的農戶敞開柴扉,魚塘裡的草魚、鯉魚及羅非魚成為人們垂釣的獵物,稱斤論兩後,主人烹一鐵鍋鮮味,調出一碗蘸料,煮一盆苦菜,舀出自製的烈酒,任周末的吃貨大快朵頤。瓜棚和青藤,野花和萋萋芳草,鋪滿了我的記憶。但是我根本沒有想到,這是昆明農耕文化的最後一抹晚霞。如今,我已移居江畔,江水已經是從牛欄江遠程調來的清波,蜻蜓和蛙類的故園早成為寬敞的街市,這些馬路邊種植得最多的是銀杏樹,從翠綠到金黃,季節塑造著他們的容顏,像塑造我的生命那樣令人欷覷慨嘆。

從小菜園到黑龍潭的路原本是一條等級極低的公路,常看到載重的貨車和長途客車拖著灰塵遠去。上馬村、下馬村、崗頭村、小麥溪一線路旁的房舍陳舊破敗,甚至能遇到馬車嘚嘚地朝你奔來,路旁最多的是參天的「洋草果」(桉樹),長期吸納揚塵,樹葉灰暗憔悴甚至有些骯髒,去茨壩黑龍潭公園及植物園遊玩,真還有點艱苦。有一次,我和朋友駕車到黑龍潭閒逛,回程路上見一老嫗叫賣新鮮蔬菜,便買了一些,確實生態新鮮,於是有空就開車到這條路上買菜,雖成本不菲,但吃著放心。於今,那個老嫗賣菜的這條路已經變成「龍泉路」,中間有綠化帶,長年鮮花不敗。松華壩下面的田園變成無數的現代樓盤,近幾年改造了盤龍江兩岸,十幾公裡長的河岸成為延綿的綠化帶,四時花開不敗,築步道其間,市民茶餘飯後悠閒漫步,加上引水入滇池工程新修建的瀑布公園,被昆明人稱為「北市區」的這片土地改變了命運,不再是大米、果蔬和魚蝦的家鄉,成為城市的一部分,迅速冒出林立的樓房、車水馬龍的街道,喧囂將田園的閒適寧靜送進了昆明人記憶的深處。

我們門前的這條路比市中心的街道寬敞、乾淨多了,堵車的機率也不高,晚上甚至有些蕭瑟。昆明市「創文」前,大街旁一到晚上七點以後小販們便一字排開數十個燒烤攤,全國各地的口味都能在這裡找到,整條街煙燻火燎,人聲鼎沸,要到凌晨兩點才會寧靜下來,新植的行道樹幼苗經受不住考驗,死了不少。只有一種樹一直亭亭玉立,經歷了2015年的低溫嚴寒也未倒下,茁壯成長,漸漸成為這幾條街嫵媚的風景,它們就是銀杏。

我最早注意這種樹木是春天:筆直的幹,矩狀的枝條,嫩綠如玉的葉片隨著春深變幻為翡翠色,微風中舞動的枝條像掛了華麗的環佩,讓人愛憐。索居的我每天晚飯後都會帶著家犬米尼到江邊散步,一路賞讀著銀杏給我們帶來的信息。還只是幼樹,就長命的銀杏家族而言,這一排小銀杏只能算是它們的嬰兒,但作為一個優秀物種,它們已經顯露出了不俗的品質。主幹的筆直透露出向上的族群優良基因,枝條之間的距離勻稱似乎顯示家族修身自律的傳統。而最炫酷的是,小小年紀,他們竟然在秋末冬初擎出華貴的金黃,讓殘酷的季節充滿暖意和詩情。其實,大觀樓長聯裡描述「北走蜿蜒」的昆明北郊長蟲山,已經凋零得死氣沉沉,只有這一抹金黃,才提醒人們「四季如春」的昆明是最堅貞的花木組成的,於那些逢陽春而賣笑的夭桃,品格自分高下。

銀杏的果實叫「白果」,水煮和煎炒,吃過無數次。但門前的銀杏已青黃五次,一個果實也沒有。問園林部門的朋友,大笑:「你命長可以吃到,命短就莫想了!」便問:「幾年能掛果?」答:「最少20年,一般40年!」默然:此生已近耳順,品嘗此物最短老夫也得活80歲,其進入盛果期,吾已100歲也!慨然而嘆:嗚呼也哉,長幼茲列,豈敢奢求!銀杏人稱「公孫樹」,即「公種而孫得食」。

幼樹總是婆娑在季節的律動中,靚影隨時序在清澈的江水上婀娜舞動,它們成長的速度很快,不少已有三層樓高,雨洗霜浸,高潔挺拔。依然春天披綠秋日金黃,證實一年中兩個關鍵的節令:以綠色襯託春夏的嫵媚,以赤裸的身軀表明秋冬不畏嚴寒的風範。它們是沿時光隧道穿越而來的古老物種,是地球生命繁衍發展的實踐者和見證者,閱盡中華5000年文明,它們知道的比我們多得多,卻依然佇立大地默默不語,壽者,總是謙遜地面對世間一切變幻,寵辱不驚,安如磐石。

1995年冬,我隨恐龍研究專家董枝明先生到祿豐縣的老長箐發掘恐龍化石,得知生活在距今1.8億年前的恐龍素食者們,其主食譜中就有銀杏。資料顯示,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最早出現於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曾分布於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銀杏存活下來。銀杏主要大量栽培於中國、法國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毫無疑問,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去的。

在植物學上,銀杏自成一科,即銀杏科,是落葉大喬木的佼佼者,胸徑可達4米,生長於海拔500—2000米的酸性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北自瀋陽,南達廣州,東起華東,西南至貴州、雲南,都有它們高大蒼勁的身影。在今天地球存活的植物中,再也找不出比銀杏年齡更大的了:據統計,中國5000年以上的銀杏樹大約有12棵,其中貴州省就佔了9棵。成都現存銀杏古樹2042株,崇州發現一株胸圍達9.84米的千年銀杏,而都江堰青城山天師洞的那株銀杏樹,已經有2500歲。為此,中國的不少城市把銀杏定為市樹,成都、丹東、湖州、臨沂、邳州、泰興等城市的人,都認為他們的土地是銀杏的故鄉,銀杏是裝點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守護神,對其關愛有加,不惜力氣培植銀杏。成都將錦繡街和錦繡巷打造為銀杏文化街區;丹東培育銀杏圃地1000餘畝,種植銀杏150多萬株;浙江長興小浦鎮八都岕有12.5公裡長的銀杏林,以「原、野、奇」吸引海內外無數遊客;山東臨沂縣定植銀杏700萬株,百年以上大樹2.8萬株,年產銀杏200萬公斤,銀杏生產已成為支柱產業;邳州銀杏博覽園被批准為國家級銀杏博覽園;江蘇泰興有銀杏樹500多萬棵,每年銀杏收入達數億元……

實際上,銀杏在國人的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樹木。浙江湖州長興銀杏同三個皇帝有關。傳說漢光武帝劉秀做太子逃難時,曾在八都岕內烤食銀杏充飢。長興人陳霸先當了皇帝後,在帝鄉下箬寺親手植一株銀杏。長興人把銀杏稱為白果,宋時進貢,皇帝賜名銀杏。北宋皇帝的龍椅,由天下12塊銀杏木板做成。據考證,早在北魏正光年間(520—524年)山東臨沂境內即栽培銀杏,新村鄉銀杏古梅園內原官竹寺遺址的一株古銀杏,樹高37.5米,已有1490歲,堪稱「銀杏之王」。

銀杏作為樹中神品,還在於它與生俱來的奉獻精神。果可食、入藥,樹幹是良材,它把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貢獻給了人類。食用銀杏果可以抑菌殺菌,祛疾止咳,抗澇抑蟲,止帶濁和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減少雀斑,潤澤肌膚,美麗容顏。銀杏葉中的黃酮甙與黃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護真皮層細胞,改善血液循環,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銀杏樹幹通直,有特殊的藥香味,抗蛀性強,是製作樂器、家具的高級材料,素有「銀香木」或「銀木」之稱。銀杏樹葉似扇形,冠大蔭濃,古雅光潔,壽命綿長,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抗煙塵、火災、有毒氣體,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被列入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松、柏、槐、銀杏)。

古人將銀杏稱為「平仲」、「鴨腳」,初唐詩人沈佺期「芳春平仲綠」、宋人梅堯臣「鴨腳類綠李」寫的就是銀杏。王維有詩句「文杏栽為梁,香茅結為宇」盛讚銀杏乃棟梁之材,而宋人葛紹體《晨興書所見》一詩則寫盡了銀杏的精神:「等閒日月任西東,不管霜風著鬢蓬。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在她的《瑞鷓鴿·雙銀杏》詞中託物言志,賦予銀杏以人的品格,寫銀杏典雅大方的風度韻致,連果中佳品甘桔也遜色三分;堅貞高潔,雖流落江湖,但仍保持著「玉骨冰肌」的神韻。梅堯臣賦詩描繪安徽九華山古銀杏的風貌和身世:「百歲皤根地,雙陰淨梵居。凌雲枝已密,似踐葉非疏。」銀杏亦然成為一種文化,堆砌著中華文明的高臺。

在雲南,說到銀杏人們就會想到極邊之城騰衝,那裡有一個迷人的銀杏村。此村位於騰衝城區以北37公裡處,總面積達35.42平方公裡,有天然連片的銀杏林1萬餘畝3萬餘株,最老「銀杏王」樹齡已1300年。據考證,明朝洪武年間,自中原而來的戍邊將士,在這裡護國棲居,栽植銀杏,為子孫留下一筆巨大的財富。深秋的銀杏村一片金黃,火山石矮牆和銀杏樹色彩反差強烈,形成「村在林中,林在家中,人在畫中」的美景,春發嫩芽,秋溢流金,遊人如織。

作為銀杏的故鄉,雲南銀杏樹廣有分布,秋賞銀杏黃,昆明就有好去處。大觀公園、翠湖公園、昆明植物園、西華園、雲報記者村、金廣路等地均種植有成排成林的銀杏樹,最為迷人的是雲南大學本部的銀杏大道,滿地金黃,松鼠嬉戲其間,走過熊慶來、楚圖南、李廣田、嚴濟慈等大師的道路,不但寧靜,還滿溢儒雅之風,讓人遐想流連。

葉綠葉黃,門前的銀杏樹蓬勃地生長著,它們是天地之氣凝鍊的精魂,宇宙間最賦靈性的生命,它們在地球上站立了數億年,至今風華正茂,勃發如初。與我們短暫的一生相比,它們擁有的時間是那樣的廣袤無垠,如果不遇斧斤,我們死了千年,它們依然在這塊土地上傲然挺立,閱盡滄桑。漫長的一生只做一件事——不計較枯榮,把一切獻給這個世界,這是銀杏長壽的秘訣。

相關焦點

  • 重陽節,長壽的銀杏讓深秋換裝
    即將迎來銀杏旅遊的最佳時節出遊何須去遠方?銀杏,俗稱白果。又因長壽而名公孫樹,言「公種而孫始得食」。長壽的象徵:銀杏是和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被稱為活化石,因此,>銀杏也是長壽的代表和象徵。
  • 邳州這位105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官湖的長壽老人也越來越多你知道嗎?當記者問起老人的長壽秘訣,鍾桂龍總結道:粗茶淡飯,勤勞好動。「我父親年輕的時候特別能吃苦,幾乎一天到晚都在地裡幹活。他特別愛吃大白菜、娃娃菜一類的蔬菜。」鍾力生老人有兩兒兩女,大女兒已經86歲,小兒子67歲。老人現在跟大兒子在村中生活,其他子女都在外地生活,一有空閒就來看望老人。兒女們的孝心,讓老人很知足。鍾桂龍說:「姐姐常來,弟弟工作較忙。
  • 日本人不愛運動,卻是健康長壽,其實長壽有秘訣
    長壽秘訣之——環保意識強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試問如果天天生活在充滿廢氣堆滿垃圾的地方,連呼吸都難受的話,怎麼會長壽呢?日本非常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國民意識也非常強,這就為長壽提供了有利條件。
  • 全球最長壽的老人傳授長壽秘訣,其中最長壽的老人高達256歲
    雖然現在不能青春永駐,但長壽是有秘訣的,究竟是什麼呢?今天為你介紹世界上最長壽老人的長壽秘訣。阿布達比機場員工在檢查乘客護照時,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年長的乘客,護照男子的出生日期19世紀,如果這是真的,他就是當時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 世界最長壽的女壽星,活了137歲,她的長壽秘訣讓人難以接受!
    世界最長壽的女壽星,活了137歲,她的長壽秘訣讓人難以接受!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歡迎收看本期文章!生產力以及醫療設施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使得人們對於自己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都想要活得更長壽一些,於是便想盡各種辦法,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世界最長壽的女壽星,活了137歲,她的長壽秘訣讓人難以接受!
  • 134歲吉尼斯長壽記錄保持者,127歲湖南長壽老人,長壽秘訣是什麼
    134歲的長壽老人 新疆疏勒縣原本只是一個普通不出名的小鎮,但是在一位134歲老人的誕生之後,一炮而紅,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都想要詢問這位百歲長壽老人的長壽秘訣。 阿麗米罕·色依提出生於1886年,換句話來說,就是光緒12年。
  • 年代秀:廣西巴馬長壽村,百歲老人現場講述長壽秘訣,不要吃太飽
    年代秀:廣西巴馬長壽村,百歲老人現場講述長壽秘訣,不要吃太飽 2020-11-25
  • 130歲「長壽老人」揭示長壽秘訣,其實很簡單,人人或都可複製
    關於長壽,這位長壽老人也是有秘訣的,其實這個方法十分簡單,主要就是看看你能不能堅持住。在香港有一位老人張美珠,在2012年的時候已經127歲了,更是榮獲了長壽之星的稱呼。不過,關於她長壽的秘訣,我們還是可以學習一下的,就算只活到99歲也是可以的。
  • 117歲的日本最長壽「老女人」,稱長壽秘訣是:一定要遠離男人
    生老病死這是恆古不變的自然規律,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逃脫不了這個規律,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讓自己活的更久一點,所以他們也會用盡各種方法,而日本有個117歲的最長壽的「老女人」,而她表示自己長壽的原因就是遠離男人。
  • 廣西巴馬長壽村,年齡最高達135歲,長壽秘訣竟和「他們」有關!
    被評為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之首,被譽為「人瑞聖地」。自從長壽村聞名以後,便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遊客前往觀光,都想要從中尋找長壽的秘訣。1990年的人口普查,巴馬長壽村的數據顯示有兩千左右的老人能夠達到80-95歲之間,百分之2的老人能夠達到百歲以上,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達到135歲。那麼這個長壽村老人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
  • 11月,又到了看銀杏落葉的時節,銀杏可是四大長壽觀賞樹種之一
    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會想起銀杏的黃色,這次的小科普,「小鎮隱者觀天下」就帶領大家來了解銀杏。一年四季裡,我最喜歡秋天,它柔軟微涼,每當入秋,天空都是水洗般的藍色,萬物都到了收穫的季節,這時候,心裡也少了幾分煩躁,願意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秋天怡人的美,有一種魔力。
  • 活到147歲的長壽老人,比光緒皇帝大1歲,說出的長壽秘訣很簡單
    活到147歲的長壽老人,比光緒皇帝大1歲,說出的長壽秘訣很簡單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升,並且很多人都開始研究起了健康養生這方面的知識,並開始對自己各方面的不良作息進行嚴格管控,以此來延長自己的壽命。
  • 116歲日本女性成「世界最長壽老人」,日本人究竟有何長壽秘訣?
    是的,田中加子的長壽秘訣中,其中一項就是保持好胃口,喜食甜品、咖啡和碳酸飲料。據朝日新聞,除了巧克力外,田中加子在儀式上還開心地享用了一塊草莓蛋糕。據金氏世界紀錄官網,在田中加子之前享有「世界最長壽老人」稱號的,也是日本女性Chiyo Miyako,她於2018年7月22日去世,享年117歲。
  • 105歲老壽星過生日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一份生日蛋糕,一碗長壽麵,家人的陪伴,親友的祝福,張芝桂老人臉上綻放著幸福的笑容。11月10日,家住鳳縣紅花鋪鎮永生村的張芝桂老人迎來了105歲生日,村裡17位80歲以上的「小壽星」一起陪她過生日。當天下午4時,飯菜香味瀰漫壽席四周,山泉豆腐、扣肉等熱菜陸續上桌。大部分菜是專門為老人們烹煮的,軟爛易嚼、易消化。
  • 105歲的老壽星過生日長壽秘訣是什麼
    一份生日蛋糕,一碗長壽麵,家人的陪伴,親友的祝福,張芝桂老人臉上綻放著幸福的笑容。11月10日,家住鳳縣紅花鋪鎮永生村的張芝桂老人迎來了105歲生日,村裡17位80歲以上的「小壽星」一起陪她過生日。當天下午4時,飯菜香味瀰漫壽席四周,山泉豆腐、扣肉等熱菜陸續上桌。大部分菜是專門為老人們烹煮的,軟爛易嚼、易消化。
  • 最長壽的老人,147歲高齡,兒女都去世了,長壽秘訣竟然是……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永遠長壽,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些帝王,他們也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不老,每個人都有一個長生不老的夢想,不過在印尼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經147歲了,成為了世界上年齡最長壽的老人。
  • 女性長壽的秘訣找到了,不是堅持鍛鍊,也不是天天保養,值得一看
    導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發現有一些人的壽命十分的長壽。而有些人可能到了三四十歲就面臨著死亡的問題。於是很多人就會提出一個疑問,這些人為什麼可以長壽呢?難道真的需要我們每天鍛鍊健身嗎?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長壽的秘訣,看完這幾個秘訣之後,我相信大家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長壽。當然了,這個長壽的秘訣是男女通用的,如果有一些男性也想要承受的話,只要能夠做到這一點,也一定會長壽的。簡單來講,長壽的秘訣就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為什麼保持良好心態就可以達到長壽呢?讓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心態好就能長壽的原因。
  • 武當山的長壽女道士享年118歲,橫跨三個世紀,有何長壽秘訣?
    引言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巴爾扎克從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在追求長壽,更有甚至更是追求長生不老,從秦始皇開始遍尋仙山,為的就是長生不老藥,全球有不少地方被稱為「長壽村」,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長壽村」大多都是一種廣告,利用的正是人們追求長壽的這種心理。但是實際上長壽所依靠的不是外物,只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系統,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長壽。
  • 「全球最長壽老人」迎來118歲生日,她的秘訣很簡單
    你知道地球上還健在的最長壽的人是誰嗎?她就是被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定的田中力子老人。她出生於1903年,是日本長崎人。本月2日,田中力子迎來了她的第118個生日。作為長壽老人。被人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長壽的秘訣。
  • 日本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日本是一個長壽的國家,平均壽命連續20年全世界第一,人均壽命能夠達到83.7歲,100歲以上的老年人更是不可勝數。那麼,一個小小的島國,國民為什麼就那麼長壽呢?其實日本人最早並不長壽,甚至有些也很短命。那麼究竟是什麼在延長著日本人的壽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