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升起風馬旗,不為祈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時的真言。—— 倉央嘉措
風馬在藏語中叫「隆達」,隆是風、達是馬的意思。關於它的傳說也有很多種,流傳最廣的就是這一段:「佛祖坐在菩提樹下,手持經卷閉目思索。一陣大風颳來,吹走了佛祖手中的經書。它們在風中碎成了千萬片,被風帶到了那些正在遭受苦難的人手中。凡得到佛祖經書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們為了感謝佛祖的恩賜,便用彩布製成三角形,上面印上經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掛在風吹得著的地方,以求消災祈福,祈求平安。」所以,插掛風馬旗象徵著他們與神佛的溝通,可以達成天、地、人、畜的和諧吉祥。
常見的風馬旗多由布製成,也有用麻紗、絲綢及土紙的。風馬有方形、角形、條形等,風馬小可到一條一縷,大可到整匹整幅的棉布,或串掛於繩,或隨意拋灑。勁風吹拂之時,成片成串的風馬在藍空、雪山及明湖的背景中漫天飛舞。風馬旗的顏色分白、黃、紅、綠、藍五種。在藏族同胞心目中,白色純潔善良,紅色興旺剛猛,綠色陰柔平和,黃色仁慈博才,藍色勇敢機智。正如民謠中唱道:黃幡象徵自現蓮,紅幡象徵雨調和,青幡象徵後裔長;紅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紅幡插在屋頂上,如紅火永興旺……
風馬旗幾乎是青藏高原的象徵,見到風馬旗,也就代表你進入了神秘的青藏高原。在這裡,風馬旗迎風飛舞,獵獵作響。馬乘風馳騁,祈福借馬直達天際。來西藏隨處可見的風馬旗是藏族同胞對信仰的虔誠、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