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加州海岸處漂浮著大約有30艘巨型油輪,這些油輪裝載著2000萬桶原油,相當於全球一天的耗油量的20%。外媒最近報導指出,在自家原油儲存空間面臨枯竭之際,美國已開始動用戰略石油儲備(SPR)。另外一邊,美國的石油生產商也在加緊尋找新買家。
據新浪財經4月29日最新報導,美國研究機構匯總的航運數據顯示,一艘名為Alaskan Navigator號的油輪正從阿拉斯加的Valdez啟航,目的地為我國的秦皇島。據悉,美國的油輪通常在阿拉斯加和美國西海岸(即加州海岸)的煉油廠之間航行。4月25日左右,此油輪滿載著原油離開Valdez。
不難看出,在自家原油儲備空間告急之下,美國很有可能找來中國買家"接盤"。據悉,在亞洲地區幾個主要的原油進口國中,韓國於近期宣布其商業石油庫容即將耗盡,印度也表示其煉油廠95%的儲備空間已經被填滿。外媒報導指出,此前印度當地有三家煉油廠要求減少5月從中東的原油進口量。而在今年年初,我國提出在未來兩年內將購買至少價值524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
信報網的4月22日報導指出,美國石油生產商此前對美國能源部門發出提醒,要求其採取一切措施來幫助解決原油供過於求的問題,包括喊話中國買家加大原油購買規模。據悉,由於有大規模的原油無處安放,美國業界已經打算將德克薩斯州兩條閒置的輸油管道轉成儲油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之際,我國也在加大原油的購買規模。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原油1.3億噸,同比大增5%。其中,僅1-2月我國就進口了8608.8萬噸,連續17年刷新原油進口紀錄。與此同時,我國還在為原油進口商釋放原油的儲備空間。
據報導,4月24日當天,我國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宣布為中石化增加總計80萬立方米的原油期貨存放空間。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初,中國國家石油儲備能力已經提升到8500萬噸,這一儲備規模已經相當於90天的石油淨進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