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西裝進雞舍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

2020-12-20 瀟湘晨報

在湖南漣源,楓坪鎮天柱山禽業合作社的「雞司令」龔光輝稱得上家喻戶曉。

為什麼呢?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學習7年後,這個海歸碩士決定回家鄉養雞,脫下西裝革履就進了雞舍。

「崽崽瘋了哇!喝了洋墨水回來養雞?」「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嘛」……鄉親們感到困惑,養雞有什麼好,自己養了一輩子雞也沒因此脫貧致富,怎麼就讓這個海歸崽崽(當地方言,指輩分小的男孩子)「五迷三道」了?

頂住質疑和壓力,在創業10年後,龔光輝將當年的幾個雞舍做成了如今年銷售額達1.7億元人民幣的家禽養殖公司,而這位海歸「雞司令」,帶領著鎮上2400多戶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吸飽「洋墨水」,返鄉來養雞

聽到兒子要帶著「新理念、新技術」返鄉養雞,龔雪東說什麼也不幹。

「第一,送你出國讀書不是為了讓你回來養雞;第二,就算養,你也比不過我。養雞的經驗本事我還能沒你厲害嗎?」父親執意讓龔光輝去大企業上班。

那時,龔雪東的養雞生意卻並不樂觀。

家庭作坊式的經營模式,技術落後、抗風險能力差。龔光輝深知,父親的雞場這樣經營下去難以為繼。

如何說動父親?

借著廣州一家國企給自己提供高薪職位的機會,龔光輝也將父親「騙」到了廣東,專門去看幾家規模化經營的現代養雞場。看著眼前一排排全自動化管理的雞舍,明亮潔淨、規模可觀,自己家的「小作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養了30年雞的龔雪東沉默了。在被深深震撼的同時,他的心底開始動搖——要不讓兒子回來試試?

眼見父親鬆了口,龔光輝又拉著懂禽業技術的弟弟一起入了夥。父親懂市場、弟弟懂技術、自己懂企業管理,彼此互補,缺一不可。2010年,天柱山禽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向著龔光輝心中的現代農場邁出了第一步。

龔光輝心中有一幅藍圖。第一,要從「雞販子」轉變成一家真正的養殖公司;第二,從家庭作坊模式向規範的企業發展;第三,在雞場裡全面推廣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向現代化養殖靠攏。

想要一步步做成卻絕非易事。雞舍裡沒搭建專門的生活房,龔光輝就守在雞舍裡「打地鋪」。漣源雨水多,山裡溼氣又重,一覺醒來常常渾身溼漉漉的,「有時腰都直不起來」。龔光輝硬是睡了1年多,調整養殖模式、改良設備、查閱資料,醒著夢著腦子裡都是公雞母雞。

一年下來,兒子的實績讓龔雪東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創業第一年,龔光輝的雞場賣出雞苗1000萬羽,實現利潤400多萬元,比上一年翻了幾番,黑雞、烏雞等品種深受市場歡迎,遠銷四川、山東等省份。

探索新技術,養殖自動化

還在俄羅斯讀書時,龔光輝就對於養殖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過思考,在他看來,人力成本逐漸走高的背景下,創新技術,實現自動化管理是養殖業的必由之路。

創業後,他分別從德國和荷蘭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現代化養雞設備和雞蛋分揀集合系統,從而實現包括溫度溼度、餵養、收集雞蛋、清潔糞便等環節在內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一間1000多平方米的雞舍只需要一人就能打理妥帖,這種健康養殖模式極大提升了家禽繁育質量。

近年來,龔光輝又開始了雞舍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探索,除了自動化生產環境之外,他還通過大數據系統智能化收集雞舍的生產數據,由此實現養殖過程可追溯。

「這套系統是我們與設備製造商共同開發出來的,根據天柱山雞舍的特點量身打造,可以說是全球獨一無二。」龔光輝自豪地說。

眼下,海歸「雞司令」龔光輝已經擁有2個佔地面積近9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基地,成為湘中養殖業的龍頭企業。養雞養得成功,另一件事也一直縈繞在他心頭——怎麼才能讓鄉親們也嘗到這科學養雞的「甜頭」?

2014年,龔光輝與漣源市扶貧辦對接,開始參與精準扶貧。早在龔光輝創業之初的設想中,這就是一家「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全產業鏈現代化公司。貧困戶入股分紅,公司提供雞苗和技術指導,等到雞養大後農戶可以選擇自行出售,也可以賣給公司。不用為銷路犯愁,有公司託底,農戶便沒了後顧之憂,再加上合作社年底分紅,加在一起每年會有三四萬元的收入。一些早年在外務工的青年人也回來了,興致勃勃地想跟著龔光輝學養雞。

村裡人明白了,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 海歸崽崽在外頭讀的書確實派上了大用場,「養雞也養得精細哩!」

全鏈條幫扶,增收助脫貧

在推進產業扶貧的過程中,湖南探索出了一條「四跟四走」產業扶貧的新路子,具體來說,就是「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

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與扶貧對象自身特點相結合,天柱山合作社與貧困戶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直接幫扶、委託幫扶、技術培訓、股份合作4種幫扶方式,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

「貧困戶可以用產業獎補資金入股,年底享受分紅。同時,貧困戶也可以自己『 抱團』成立合作社,建立養殖基地,從而形成規模化養殖,我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鏈條幫扶服務。」龔光輝對本報記者說。

去年10月,龔光輝被授予了一份沉甸甸的特別「光輝」,他被評為湖南省2019年「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他的公司資產總值已達2.67億元,並在十餘個鄉鎮建立了26個養殖基地,聯結1萬餘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14年至今,龔光輝已累計給貧困戶分紅近500萬元。

對於未來,龔光輝已經有了新的計劃。他盤算著,合作社下一步可以嘗試開展研學活動。「伴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現在很多孩子對家禽的了解很少,雖然吃雞肉,但卻不知道雞是從哪裡來的、如何長大出籠的,不知道雞蛋是怎麼來的。圍繞禽類科普,向孩子們介紹更多的農業知識,也讓他們多一點接觸自然的機會。」龔光輝說。

(責編:郝孟佳、熊旭)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記者在扶貧一線|「海歸」回鄉當「雞司令」
    走進養雞場,自動化養雞讓人大開眼界,而「海歸」回鄉當「雞司令」,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創業故事,更是讓人讚嘆不已。這個「海歸」就是人稱「雞司令」的龔光輝,他曾留學俄羅斯7年,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財經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我一人富沒什麼了不起,讓鄉親們都富起來才是真本事。」
  • 「雞司令」帶動農旅結合奔富路
    當天,首屆大莊科花果飄香文化節暨低收入村戶「雞司令」農文旅增收項目啟動儀式同時舉行。「雞司令」將成為一個品牌,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大莊科鄉是延慶區東南部生態環境最好、林果蜂種養產業最豐富、最具代表性的鄉鎮,素有「花果飄香」「冰川綠谷」的美譽。
  •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大山深處迎來幸福「敲門人」1月5日,辣子樹村烏金雞生態園舉行第一次分紅儀式,辣子樹村85戶貧困戶每戶分紅900元。到了這,山連著山、河連著河,彎彎繞繞的路在地圖上擰成了「大麻花」,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終點。無怪乎人們「找不到」李建華了。這位公安部派來兩年多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變成了隨身攜帶記帳本,時刻留心發財路的「泥腿子」「生意人」。
  • 新留守青年「雞司令」的團圓夢
    2020年3月10日,疫情相關詞彙佔據著各大熱搜榜,一則「『雞司令』率領4000隻『雞小弟』,擺出戴口罩醫生形象,向前線醫護人員致敬」的視頻迅速在網上走紅。視頻中的「雞司令」是甘肅省隴南成縣24歲的尚育康,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當上「司令」,率領幾千個頭戴鳳冠、身披黑白花羽的貴妃雞「小弟」。
  • 江西九江:「雞司令」扶貧記(圖)
    中新網江西九江12月22日電 題:江西九江「雞司令」扶貧記  作者 金燁 付超 趙佳敏  「雞的體溫有41.5到42攝氏度,自身會不斷散發熱量,只要保持雞棚溫度不低於15攝氏度就行。」在江西九江廬山市蛟塘鎮芙蓉村利康農場的雞舍內,胡小紅查看著溫度計,仔細觀察雞群的活力,隨後叮囑工人適當調整通風。
  •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返鄉農民工回家當「雞司令」
    本網訊(記者 謝文彬)在松柏瑤族鄉花樓村有一對有名的創業明星夫婦,他們返鄉創業,帶領鄉親發展特色養殖,不僅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告別了外出打工的漂泊生涯,走上了返鄉創業路,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雞司令」。
  • 「雞司令」廖文彥:「壹只土雞」承載的致富夢
    「這就是我們養的雞,中秋節就能上市了。」開車帶記者上山的廖文彥掩飾不住喜悅,他是河山平溪村的村委會主任,也是把增收「雞」帶進山裡的人。從海邊回到山裡 為村民尋找致富「雞」遇2017年,在外做了十多年海鮮生意的廖文彥回到了老家河山平溪村。
  • 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他帶領鄉親踏上致富路
    脫下戎裝,任紅偉選擇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立志成為家鄉致富帶頭人。他經營的安居爾家庭農場,年出欄商品羊300多頭,蛋雞5000羽,種植無花果10餘畝。目前,可以實現場區孵化、飼料加工、生產、銷售於一體。退伍後,他曾被評為安徽省最美退役軍人、安徽省好人、全省青年致富帶頭人等。
  • 鄉野山雞啼鳴農家前景光明 淮南打工妹返鄉帶領鄉親踏上致富路
    王豔輝和夥伴們起早摸黑地伺候山雞,4個月後,第一批山雞苗開始順利出欄,淨賺30萬元。嘗到了甜頭,她們越做越大,又購進3000隻山雞苗擴大規模。然而,創業之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2013年,山雞養殖出現了問題,由於工人養殖技術不過關,造成雞舍溫度過低,30%的山雞苗因此死亡,損失慘重。面對沉重的打擊,王豔輝沒有向困難低頭,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及時救災復產,馬上挽回了損失。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市縣動態 【萍鄉】「花炮仔」變身「雞司令」
    【萍鄉】「花炮仔」變身「雞司令」 柳熊文 本報記者 洪懷峰12月1日,天氣變得越來越冷,而此時,柳興看著自己養雞場裡越來越龐大的「隊伍」,卻感到暖洋洋的。「80後」的柳興,是上慄縣河東花炮廠的「接班人」。
  • 【最美科技人】唐良超:帶領村民養靈芝雞致富
    【最美科技人】唐良超:帶領村民養靈芝雞致富 2020-11-09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國陸軍司令公開場合穿西裝 或標誌角色轉變(圖)
    原標題:泰國陸軍司令公開場合穿西裝 或標誌角色轉變(圖) 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換上西裝出現在公眾視野。
  • 吳星霈 ‖ 從農家門外漢到致富行內人—— 90後「鵝司令」的扶貧...
    從農家門外漢到致富行內人——90後「鵝司令」的扶貧手記吳星霈我是一名90後地質測繪助理工程師,2018年6月開始投身於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在這近兩年的工作中,自己既實現了人價值的升華,也成了一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養殖能手,人送外號「鵝司令」。
  • 甘孜州鄉城縣:藏雞養殖 鋪就致富路
    望著爭搶食物的雞群,洛絨更林滿心歡喜,還有十幾天,這些雞就可以出欄銷售了。「一隻雞能賣到200元,平均下來,每隻雞純利潤上百元,家裡的幾百隻雞一年下來,少說能掙幾萬元。」洛絨更林還盤算著,過幾天再買一些雞仔餵養。
  • 高淳桃花源:汙水整治盤活西舍小康路
    汙水沒有了,雨汙分離分布在西舍的每一個角落。泥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瀝青路從南走向北。 在西舍村,家門口的小康路並不是只有一條。2016年西舍村還有72戶貧困戶,今年已實現全部脫貧。
  • 雞群「越獄」 高速交警當起了「雞司令」(多圖)
    雞群「越獄」 高速交警當起了「雞司令」  中國江西網訊 戴磊、記者祝麗君報導:11月26日下午15時許,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直屬一支隊五大隊的民警巡邏至德昌高速162KM(江西省餘干縣境內)時,發現前方車速明顯減緩,於是民警趕到前方,發現有一群家雞在高速上撒歡
  • 農家漢子林下養雞,蘆花雞打開致富門
    既有已經養了兩年左右的成雞,也有幾個月大的小雞。 」餵完食,郝天偉又到雞舍轉了一圈,遇到精神頭不好的蘆花雞,總要逮到手裡看一看。看這架勢,郝天偉已是養殖蘆花雞的老手了。殊不知,一年前郝天偉對養殖一竅不通。今年三十出頭郝天偉老家在界首市光武鎮徐寺村。和很多出身農村的青年一樣,十六七歲時,郝天偉就開始外出闖蕩,這些年先後去過廣東、山西、河南等地。
  • 80後大學生當起「雞司令」
    ■通訊員 楊丹頭頂一撮翎毛的貴妃雞在林間閒庭信步,身披斑點灰袍的珍珠雞靈巧地竄來竄去,拖曳著彩色尾翼的七彩山雞輕鬆飛上枝頭四處眺望……這樣的景象你會以為筆者來到一座動物園,其實它是一座養雞場。養雞場位於長安區楊莊街道南佛溝村,庫峪河邊的大片林地成為雞們的天然飼場,「我的雞吃的蟲子、粗糧,喝的庫峪山泉水,個個精神好、身體棒。」昨日,生於86年的年輕人屈飛戴著眼鏡,穿著一雙大膠鞋,手裡拿一把抄網,一邊給買雞的人逮雞,一邊為大家介紹他的養雞場。「現在養雞場佔地30多畝,野雞存欄最多的時候達到四千隻。」屈飛說,剛開始養雞的時候,只有300隻雞,還是借錢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