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那農家小院

2020-11-20 孝感槐蔭論壇

時間:11月2日
地點:錢衝農家小院
講述人:少安
採寫:李紹安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山野小村、農家小舍,從繁華中抽身,將靈魂投入山水之間,面對四周山色,一種醉意油然而生……



1
一次出遊
深秋,我們幾人來到中華第一銀杏谷——錢衝遊玩。當天中午,呼嘯的北風裹著秋雨肆無忌憚地灑了大半天,被秋風掃下來的樹葉堆滿了道路,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毛毯。
我們煎熬地坐在車上,等雨停了,才無目的地在兩條衝中漫步觀賞著。不知不覺到了下午四點多鐘,因為客車停班了,我們只好在錢衝過夜。
景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前面的小衝裡有一個農家小院,是私人開的,房子很寬敞,主人也很熱情。」
一聽到「農家小院」這個名字,我們頓感親切,決定去感受一下那裡的風土人情。
通往農家小院的是一條水泥上坡路,坡度不大,我們步行了十幾分鐘後,來到「農家小院」。小院坐北朝南,後面是大山。門前稻場邊有一棵臉盆粗的銀杏樹,枝葉茂盛。樹枝上掛滿了小紅布條,顯然是遊客求福許願掛上去的。紅布條夾在銀杏葉中,把整棵樹裝飾得像一朵碩大的鮮花。
小院的大門敞開著,大門足有三米高,門兩邊擺著大石鼓。大門到稻場要下三踏石階。從外表上看,這座「農家小院」是聯襟四合院,算得上是一座古建築院。
2
一個小院
我們剛上臺階,一位「小大嫂」就笑著迎了上來。她衝著我們招手喊著,那甜甜的聲音飽含山裡醇厚濃烈的鄉土味兒。
「小大嫂」把我們帶到堂屋,交給站在門口的老婦人後,又匆匆去忙別的事了。
老婦人六十出頭,上穿淺藍色大襟布扣夾衫,前面圍著一件花圍裙,褲子是青色的。頭髮理得很整齊,一根銀髮卡卡在頭後,像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農村婦女。她滿臉笑容,仿佛在說「你們到家了」。
我們走進堂屋,一眼就看到堂屋的地面是早年用三合土捶成的,平坦又光滑,中間用白石頭鑲嵌一米直徑的古銅錢圖樣。堂屋中間放著一張八仙桌,兩邊放著八張靠背椅子。堂屋上方擺著一張老神櫃,神柜上掛著一張紅燭光紙掛聯,上面寫著「天地國親師」五個大字。
在堂屋內來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六十出頭的老漢。老漢笑著說:「倆們是稀客,是從城裡來的吧。」說著,用幹毛巾抹了抹桌椅,招呼我們坐下,轉身到神櫃裡拿出五個瓷杯子、一盒茶葉放在桌子上,老漢說:「這是我們唐僧茶場的特產毛尖,叫『馬口葉子』,請品嘗……」
隨後,老婦送來一盤炒熟了的銀杏果和一盤沙炸的小碗豆,還有一大盤水果,簡直像待「春客」似的。
老婦沒有打擾我們品茶,她輕輕地放下果盤就躡手躡腳出去了。
不一會,「小大嫂「拿著菜單進來了。我點了慄子臘腿火鍋、醬爆土雞丁、滷野兔、花生米、紅蘿蔔菜丁等幾個菜。小大嫂問:「是吃米飯,還是吃谷芽巴?」我連忙說:「嘗一下谷芽巴吧!」
開飯時,老漢提了一瓶稻花香和一瓶本地酒,說:「散酒是本地水作大麥酒,很平穩。」
我們幾人吃完晚飯,好奇地在四合院裡轉了轉,看到走廊上放著老式風車、手搖水車等農具……
3
一位老人
在東邊的廂房裡,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戴著老花眼鏡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我們的談話聲驚動了老奶奶,她連忙起身,用手扶了扶眼鏡,臉上的皺紋裡包含著微笑。她主動與我們打招呼:「倆們是稀客,宵了夜沒有?」我們回答:「吃過了。」
我隨便問了一句:「您今年多大年紀?有幾個兒子?」老奶奶突然沉默了,她臉上的表情變得很複雜,顯得困頓而茫然。老奶奶嘆了一口氣,說:「我今年94歲,活著有啥用。我沒有兒子,他們是我的侄兒、侄媳。」說著說著,老奶奶摘下眼鏡,揉了揉眼角的淚水。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內心悲傷和憂慮。
「活著有啥用,給國家和後人們帶來麻煩和負擔。」老奶奶重複著說。她呷了一口茶,關上電視機,走到床前,在枕頭內面翻來翻去,找出一個用紅布包著的小包,然後用顫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打開小包,拿出一張褪了色的烈士證書和一枚勳章。
老奶奶將烈士證書和勳章遞給我們,等我們看完後,又用紅布包起來,放回原處。
老奶奶告訴我們,她的丈夫在1940年前任安陸縣第三遊擊隊分隊長,後在新五師第二團一營一連任連指導員;1952年入朝,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了。她的二弟在三線建設時是村連長,在興修觀音湖水庫時犧牲了……說著說著,她的淚水情不自禁直往下掉。
「我侄子是為了我才在本地開了個小店。」老奶奶雙眼閃耀著淚花說。
老奶奶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我們幾個人坐下來和她拉起了家常。
老奶奶又講起前幾天,鎮裡的書記、鎮長和一名女幹部上門來慰問她,還送來了一套棉衣和兩百元錢。她高低不要,在幹部們勸說下才接受了。但老奶奶轉手又加了兩百元,將四百元錢給鎮長。她拉著鎮長的手說:「我還沒有交黨費,請您帶回去給我交了。」
老奶奶解開布衫,胸前露出一枚毛主席像章。她熱淚盈眶地說:「我們國家走到今天這步,不容易啊!」然後講起了她年輕時的故事:「1940年,京安兩縣組織抗日民主委員會,在我們鄉彭家祠堂開了七天大會,參會人有700多人,選舉了委員會主席。我當時是婦聯會主席,那一年,我組織三條衝的婦女們做了三百雙軍鞋,打了六百雙草鞋。」說到這兒,老奶奶突然站了起來,上氣接不著下氣地唱著:「鋼針兒尖,棉線兒長,梓油燈前把軍鞋上,不怕針兒刺,不怕燈花燙……」
老奶奶接著講:「有一次,我正領導十幾個姐妹們忙著上軍鞋。我們保的周保長和保丁來了,姐妹們都跑了,我一人頂著。周保長用棍子挑了挑堆在簸箕裡的軍鞋問,『這是你帶頭做的吧?』我理直氣壯地回答,『是的。』周保長說,『注意點就行了。』說完就帶著保丁走了。這個周保長很年輕,是學生出身,後來被周志堅勸降,參加了革命隊伍,聽說解放後在雲南當了大官……」
4
一種別離
正聊得起勁,「小大嫂」進來了,她清理完奶奶的房間和床被後,一手提著垃圾桶、一手提熱水瓶說:「奶奶,天氣不早了,有話明天再敘,讓客人們早點休息。」
老奶奶望著我們笑了笑,像還有話要說。我緊緊握著老人家的手,看著她那親切的面孔和兩眼閃耀的淚花,我的淚水也湧了出來,久久不能言語。
我們回家房間,回想著老奶奶的話,一整夜輾轉難眠。
第二天早上,陽光從窗口透進來。「小大嫂」喊我們到橫屋裡洗漱。橫屋屋簷上裝有鴿樓,鴿子「咕咕」地叫著,梁上麻雀自由地飛來飛去……
「小大嫂」提著一個鐵桶,滿桶都是玻璃碎片,顯然是昨夜客人鬧騰留下的。她把鐵桶裡的雜物倒了,轉身忙著送茶送水,因早早起床,她臉上有幾縷倦意。
我問她是怎麼回事,「小大嫂」淡淡地說:「沒什麼,昨夜幾個青年人鬧酒,不小心摔破一面鏡子。」她的回答極為簡潔,蘊涵著理解和寬容。
此刻,天空如洗,地面清澈。站在農家小院後面的山坡上,眺望對面大山上密密麻麻的松樹林,仿佛看到了松樹那種挺直高潔、不畏艱難的精神。而山下的銀杏樹上,金黃色的葉子一閃一閃,農家小院的後山馬尾松掩映,浸潤得整個小院綠瑩瑩、藍汪汪的……

相關焦點

  • 最美也不過那農家小院!
    繁華落盡終是平平淡淡,生活的美不在於絢彩,而是在於那份悠然自得,最美也不過是記憶中的那些農家小院。農家小院總是會想起小時候奶奶家小院裡的那棵樹院子背後的遠山裡面的雞雞鴨鴨爭搶著食物還有那耀眼的陽光這可能就是大家骨子裡對小院嚮往的根源吧農家小院那片藍天
  • 到農家小院過年:北京延慶「民宿」火了
    今年春節前,北京市民柴先生在位於北京延慶區劉斌堡鄉下虎叫村的熱門民宿「山楂小院」預訂了4個院子。從除夕一直到大年初二,全家28口人一起在農家小院度過了新年。  老人坐在暖和的炕頭,透過玻璃曬太陽,年輕人在院子裡聊天、剝玉米,享受遠離都市的寧靜,孩子們在村民指導下學習剪窗花、寫對聯、做燈籠,享受民俗樂趣……春節期間,這樣悠閒的農家生活成為一些北京市民的「過年新玩法」。
  • 陳茂君|初秋的農家小院
    初秋的農家小院文/陳茂君 一場秋雨,天氣轉涼。
  • 農家小院成風景
    9月1日,沅江市共華鎮天福農業一處農家小院,設計美觀,小橋流水自成風景。
  • 鄉村旅遊,走進農家小院,鄉音猶在,鄉情滿滿
    見識一下乾淨的農家小院,也可以在農民兄弟家的坑頭躺一躺。體驗一下新農村的生活,品味一下農家小院的飯菜式樣。時髦的鄉村旅遊,不僅僅是美景觀賞。我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到農村去進行生活體驗。帶著妻兒,帶著爹娘。
  • 葡萄架下農家小院 五星品質詩意樂活
    紅磚牆,木家具,大火炕,三間房,這裡是典型的北方農家小院,然而這裡不僅院子內外一塵不染,更配有先進的衛浴、空調、電視等設施,床品則全部選用星級酒店用品,更加與眾不同的還有爬滿院子的葡萄秧,在昌黎樂活農宅旅遊專業合作社,一個個特色民宿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
  • 黃河畔農家小院為什麼如此受推崇?風情、人文、美味通通滿足你
    在這裡面,劉家峽大橋附近的風景最為美麗,而祁家渡大橋附近的農家小院最令人難忘。這裡是一個農家小院,我們下車後,和門口的阿姨聊起了臨夏州的人情風貌,這位阿姨身為村生泊長的本地人,談起當地情況,隨口就念了一段順口溜:「臨夏回族自治州,七縣一市好地方,回漢土族蒙和藏,撒拉保安和東鄉。」我聽聞此言,對當地各民族一家親的風貌感到驚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2020-08-05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河南魯山縣四棵樹鄉自助式農家小院生意紅火
    12月6日,河南省魯山縣四棵樹鄉黃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向黨說起該村自助小院的火爆程度,高興地介紹,他們自助式農家小院從開業以來就供不應求,就算現在預訂,都要排到一個月之後才能入住。在黃溝村,一座座保留著傳統民居特色的磚瓦農家小院和木屋院落依山傍水、錯落分布,院內乾淨整潔,水缸、牛槽等老物件,初見便喚起久居城市的人們深藏心底的兒時記憶,鄉愁瞬間湧上心頭。小院採用的是自助式體驗模式,每個自助小院可同時容納3至4戶家庭、8至10人居住。
  • 找間農家小院,悠然度過餘生
    找間農家小院,悠然度過餘生 建一座農家小院
  • 肥東:農家小院滿庭芳 美麗鄉村展新顏
    肥東:農家小院滿庭芳 美麗鄉村展新顏 中安在線   2019-04-29 00:43:38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李寶森 劉玉才  編輯:王騰飛
  • 徒步秦嶺|天空很藍,陽光很足,農家小院很美
    站在這裡,再一次被腳下的這片土地震撼,望著遠方,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那些聳峙的險峰,還有遠處數不盡的山峰,靜靜地躺在綠蔭起伏的天邊。行走在秦嶺山裡,看著一座座巍峨的大山,一座連著一座,一道道縱深溝壑,蜿蜒曲折,向前延伸。
  • 住進山西平遙農家小院,一個小院價值300多萬,居民生活太愜意
    這一次旅行入住了當地非常普通的一戶農家小院,有著地道的陝西風土人情。入住的小院位於平遙古城之內,夜晚到達小院就被其山西傳統農家建築的風情所吸引。原本是一面作為起居室,一面做廚房和雜物間,但小院如今成了民宿,除了朝南一面留給主人家居住外,其餘房間都被用作民宿,接待來自各地的遊客。
  • 農家小院:鞭炮迎客菜有典故-中國青年報
    農家小院其實就是讓遊客們能卸下生活擔子,重新回歸自然、回到土地裡,去享受那最純真的感覺。接著往裡走,我們看見了一間間自然分布著的竹籬笆圍著的農家小院,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房屋風格,每間屋子裡都精心裝飾和布置出原汁原味的皖西老農村風味。還有「小南京」小學、谷堆會場、村口播放著新聞的喇叭、養著黑豬的豬圈,都讓我感受到了我一直嚮往的質樸簡單的山間鄉村情懷。
  • 穿越種田文:女主穿越成農家繡娘,和男主過起農家小院的溫馨日子
    穿越種田文:女主穿越成農家繡娘,和男主過起農家小院的溫馨日子,簡介:現代特工女王柳畫瑄穿越到天陽國柳家村的一個十三歲的小農女身上,母親和本主還有妹妹被父親無情地掃地出門,
  • 農村圍牆大門是農家小院的臉面,尺寸多少最佳?你家怎樣設計的?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單門獨院的美麗農家小院,周圍都用磚塊建築起來的圍牆,變成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然農家有了寬闊的農家小院,有了漂亮的圍牆,必須要有一個得體美麗適用的圍牆大門了,是農家小院的一張漂亮的臉面。~~農家圍牆的大門設計要美觀大方,不落俗套,還要與周圍的風景協調一致。
  • 迎接中國花博會崇明的這些農家小院開滿鮮花
    為了迎接花博會,崇明的村莊正開展環境整治,一些農家小院也悄然變樣,開滿鮮花。今天上午,崇明區港沿鎮第一屆「家庭園藝」比賽的決賽舉行,來自港沿鎮的6位村民互相pk,比一比誰家的院子美麗,拼一拼誰的園藝水平高。來自港沿鎮惠中村的陳錦歡是一位即將退休的教師。走進他家的院子,向日葵正在盛開,池塘邊的花架上擺滿各種多肉植物,白石子鋪成一條小徑,農家小院仿佛一座小公園。
  • 李子柒的農家小院在哪裡?當地人分析是在四川平武
    其實我們大部分都不滿足自己生活的現狀罷了,很多人羨慕李子柒的生活,小編也不例外,生生不息的四季瓜果,調皮可愛的小狗,滿臉慈祥的老人,李子柒的小院,充滿了中國人想像中的農家小院的美好生活,李子柒說過,她家離藥王谷不遠,而平武縣又剛剛好挨著北川縣,距離挺近,那就可以合理推測,她家的地方有在平武縣的可能性!
  • 去農家小院,不僅好玩,最重要美食太有特色
    今天是五一小長假的第四天,也是五一的倒數第二天,今天天氣突然變得涼快起來了,和前幾天37度以上的高溫,今天最高氣溫只有25度,瞬間的感覺渾身特別的舒服,就決定帶著家人去農家小院遊玩一下。畢竟出去玩,天氣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素,雖然現在交通工具很發達,能去玩的地方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去一些有特色的農家小院遊玩。之所以選擇去農家小院是因為那裡風景優美,遠離了城市的喧鬧,能給心靈一點寧靜,還有就是農家小院有特色的美食,如果說景能讓人心靜,那美食就是能讓肚子滿足,今天就重點給大家分享一下農家小院的美食。
  • 農家小院成魯山縣四棵樹鄉脫貧助推器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俺村的自助式農家小院從開業以來,房間一直供不應求,就算現在預訂,都要排到一個月之後才能入住。尤其是節假日期間,我們的自助小院都是提前半年就預訂一空了。」12月9日下午,說起本村自助小院的火爆程度,魯山縣四棵樹鄉黃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向黨難掩心中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