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啥意思,什麼是五服?

2020-12-18 小馬話三農

由於農村的居住比較集中,所以農村人的親戚體系特別的強大,在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家人,往上面數兩三代卻是很親近的親戚關係,也正是如此,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親戚關係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又是五服呢?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姑舅親不是親的意思。姑姑是父親的姐姐或妹妹,舅舅則是自己母親的哥哥或弟弟,儘管我們和姑姑、舅舅有血緣關係,但是從親屬的關係來看,和姑姑、舅舅的關係並不親近。這是因為在過去由於男尊女卑的觀念,女性在嫁人後就成為別人家的人,所以姑姑作為爺爺奶奶的女兒,在出嫁後就不再和自己是一家人,兒子的母親作為姥爺姥姥的女兒,在出嫁後便不再是姥姥姥爺家的人,所以儘管姑姑和舅舅是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以外,姑姑和舅舅是和自己血緣關係最近的人,但是卻因為過去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們的認知中,姑舅親並不是真的親。

再來看俗語的下一句出了五服成路人,在農村的葬禮上,五服這個詞語最常出現。農村人對孝道十分重視,當家中有親人去世後,親屬們要根據親屬關係穿上相對於的孝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披麻戴孝,親屬關係越親近,孝服的規制也越高,相反親屬關係疏遠,孝服也精簡很多,而判斷孝服規格的條件,就是看五服的關係。

在過去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代以外的人便是出了五服的人。在家中親人去世後,親屬要根據不同的關係穿上不同規制的孝服,一服指的是喪者本人,二服則是父母、子女、叔侄等,以此類推。五服也從過去的五種孝服不斷演變成現在的五輩人。當親屬關係出了五輩人以後,親戚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很遠,所以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出了五服成路人。

現在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忙碌,親屬之間的關係也逐漸疏遠起來,現在別說出了「出了五服成路人」了,可能很多人連三服以外的親戚都認不得。大家對這句「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啥意思,什麼是五服?
    由於農村的居住比較集中,所以農村人的親戚體系特別的強大,在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家人,往上面數兩三代卻是很親近的親戚關係,也正是如此,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親戚關係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姑舅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五服是指什麼?
    人們常說「姑舅不是親」,姑舅算是家族以外的人了。因此真正親人血緣上來算,姑姑外嫁成為了另外一個家庭。而舅舅也只是母親的弟弟,跟母親有血緣關係,而且舅舅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很多時候自己有困難了,姑舅是很難幫得上的。這種說法當然不是針對所有家庭,但是只能說佔據大多數。
  • 俗語:姑舅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為啥?「五服」是什麼意思?
    俗語:「姑舅不是親,出了五服變路人」意思很簡單,姑舅不能算真正的親人,出了五服親戚就會變成路人。這句俗語描寫的就是世態炎涼,姑舅再親遇到大事都是外人,五服內關係再硬,出了五服關係都會變淡。當然,不同地區和家庭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絕大多數情況如此。
  • 農村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是啥意思?
    老者告訴我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凡是來往比較密切的,應該是沒有「出五服」;而來往不密切的,應該是「出了五服」了。說句實在話,什麼是「五服」,我著實不懂,於是,便請求老者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   我國民間一向是有許多人們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說法和俗語,而這些說法說俗語往往都是十分有道理的。在查閱後小編發現五服這個說法也是擁有了悠久的歷史,並且是一個意思含義很豐富的詞彙,在歷史的記載中五服至少有三層含義。
  • 「九族五服」中的五服是哪幾層意思?為何俗語:「親不過五服」
    「九族五服」中的五服是哪幾層意思?為何俗語:「親不過五服」中國文化五千多年,傳承至今,很多東西是骨子裡帶來的,是無法改變的,更是從古至今人們思想的禁錮,是無法打破的。很多文化,現代人不怎麼說起,也不會用到,但潛移默化中,人們都是知道的。
  • 農村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是啥意思?
    老者告訴我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凡是來往比較密切的,應該是沒有「出五服」;而來往不密切的,應該是「出了五服」了。說句實在話,什麼是「五服」,我著實不懂,於是,便請求老者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農村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是啥意思?
    老者告訴我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凡是來往比較密切的,應該是沒有「出五服」;而來往不密切的,應該是「出了五服」了。說句實在話,什麼是「五服」,我著實不懂,於是,便請求老者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俗語:過了「五服」不是親,「五服」指的是什麼,是怎樣的禮法
    在農村親戚之間的交往中,經常能聽到過了「五服」、出了「五服」的說法,人們以此來分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親與疏。「五服」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俗語,是人們親身經歷、體驗過的一種經驗總結,進而形成了一門獨立的語言藝術。
  • 農村老人常說「最親不過五服」,五服指的是什麼?這其中學問多了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老人常說「最親不過五服」,五服指的是什麼?
  • 俗語「最親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六親和九族,這裡面學問大了
    俗語「最親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六親和九族,這裡面學問大了中國的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不管是俗語文化還是詩歌等等,都是古人給後代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在農村經常聽到老人們講一個詞語「出五福」,尤其是在農村的葬禮上,經常會聽到這句俗語
  • 農村俗語:親不過五服;這裡的五服是什麼意思,這話說的又是什麼
    俗語便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文化形式。當然,因為俗語流傳較廣,加上訴說累積俗語的人有很多,難免也會出現一些迷信色彩。對於傳統文化,我們的觀點一直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合理運用和看待即可。今天也是給大家帶來這麼一則俗語:「親不過五服」,這裡的五服是什麼意思?這話說的又是什麼呢?其實這裡的五服有三種意思,並不是單一指一個東西。
  • 老一輩常說的「出了五服不是親戚」是啥意思?「五服」到底是什麼?
    在民間,老一輩常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而這句話是啥意思?為什麼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呢?簡單意義上講,就是若兩人的關係出五服了,那麼即使是同一個老祖宗,也沒有親戚關係,這個"五服"到底是什麼?
  • 俗語:過了「五服」不是親,「五服」指的是什麼,是怎樣的禮法
    在農村親戚之間的交往中,經常能聽到過了「五服」、出了「五服」的說法,人們以此來分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親與疏。「五服」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俗語,是人們親身經歷、體驗過的一種經驗總結,進而形成了一門獨立的語言藝術。
  • 老人常說:「親不過五服」怎麼理解?「五服」指的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親不過五服」怎麼理解?「五服」指的什麼意思?我國古代有很多的民俗諺語,都有很多種意思,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還有教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雖然語句簡單,但是蘊含的道理一點也不簡單,聽完覺得受益匪淺,終身受用,但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很多的俗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老人常說:「親不過五服」怎麼理解?「五服」指的什麼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最親不過五服」,五服指的是什麼?這其中學問多了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老人常說「最親不過五服」,五服指的是什麼?
  • 俗語「最親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六親和九族,這裡面學問大了
    俗語「最親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六親和九族,這裡面學問大了中國的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不管是俗語文化還是詩歌等等,都是古人給後代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在農村經常聽到老人們講一個詞語「出五福」,尤其是在農村的葬禮上,經常會聽到這句俗語
  • 在農村,有個「出了五服不是親」的說法,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影視劇中,我們總能聽到「株連9族」的說法,很多人奇怪,「9族」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理解起來很容易,也就是高祖、曾祖父、祖父、爸爸、自己、孩子、孫子、曾孫子、玄孫這9類。也有人問:「6親不認中的6親是哪些?」
  • 老一輩常說的「出了五服不是親戚」是啥意思?「五服」到底是什麼?
    在民間,老一輩常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而這句話是啥意思?為什麼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呢?簡單意義上講,就是若兩人的關係出五服了,那麼即使是同一個老祖宗,也沒有親戚關係,這個"五服"到底是什麼?
  • 傳統觀念中五服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親不過五服」的說法?
    傳統觀念中五服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親不過五服」的說法?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家人、家族、血脈是無法割捨的親情,是人一生非常重要的生活群落,所以中國人非常在意某些特定節日的聚會,新春佳節才會有那句俗語的出現:有錢沒錢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