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食用油引發的便利店進化戰爭

2020-12-15 聯商網linkshop

近期,行業裡正在發生一場不易察覺,卻又影響深遠的變化。最近,有在便利蜂購買熱餐的細心人發現,消費小票上出現了承諾用心做好每一餐的標註。而這一承諾最明顯的落地,就是便利蜂宣布已在全部自營熱餐中,採用金龍魚非轉基因大豆油,這也使其成為國內第一家採用金龍魚油製作熱餐的連鎖便利店。

從顧客角度看,便利店使用高檔餐館同款用油本身已經足以值得玩味;從行業角度講,食材原料成本提高的同時,便利蜂餐架上的商品價格居然巋然不動,更讓人驚奇。

對於同一款熱餐來說,食用油的變化,無疑使品質得到了提升,而價格卻並沒有圍繞價值的變化出現上下波動,讓人好奇便利蜂「改寫」經濟學原理的底氣在哪裡。

最終我們發現,便利蜂「炫肌」動作只能歸結於,對數據和技術的高效運用。也就是說,做極致食材的同時,又要使得總成本不變,依靠的是對後者的有效控制能力。

一張購物小票上對食用油變化的標註,也就此成為行業壁壘突現的前哨。

被一瓶食用油墊高的行業門檻

不久前一則段子似的新聞在社交媒體刷屏:與 7-11. FamilyMart全家同為日本三大連鎖便利店的羅森,其現任社長竹增貞信在採訪中跟記者半認真半戲謔地抱怨,說兒子似乎到了叛逆期——特意在自己面前誇讚全家便利店的炸雞超好吃,並且炫耀他的全家積分卡。

網友們前腳笑著轉發,後腳冷靜下來發現,其實不管顧客的關係有多特殊,他們和市場一樣,最終都會選擇用腳投票。

在市場遠比一衣帶水的日本大得多的中國地區,不久前曾有第三方統計,「吃喝」生意目前已有兩萬億美元市場規模。其中,三分之一是生鮮市場,三分之一為包裝食品,另外三分之一則為熱餐。

作為有著 600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熱餐,與預包裝食品、生鮮一起,已是便利店中的標配。而出乎大眾認知的是,這一市場卻遠未出現任何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即便是作為餐飲模版的成熟連鎖店KFC,市場佔有率也僅為 1% 而已。

這使得熱餐坐擁「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的誘人商機。

有這一領域的創業老兵此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便利店要做大,一定要提供餐食,不提供餐食的便利店,消費者的消費頻次是上不去的。但悖論在於,一旦提供餐食,就涉及到了食品衛生問題,便利店過去一般採用加盟模式,與直營模式相比,加盟模式的管控力度較弱,出現食品衛生問題的風險也更大。所以,一個負責任的便利店品牌,一般是擴張緩慢的。

在餐食領域小步快跑,成為堅持做直營店的便利蜂不二選擇。最直接的同題競爭,自然是來自食材的品質、口感和衛生。便利蜂的做法是,用自有品牌、自有生產來保證食品的品質和口味。

比如,便利店裡的傳統經典餐食中,像便當、熱餐、壽司、關東煮、炸品、烘焙等等,便利蜂一律選擇自有品牌,並將其當作最直接的差異化體現,且一直在不惜成本地就地取材,組織當地最好的供應鏈進行服務。

供應鏈也是近年來新零售概念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該領域頗有投資心得的弘章資本創始人翁怡諾認為,零售本質上是兩個生意,一端是搶流量,一端是供應鏈。搶流量,無論流量形態怎麼改變,都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最後從長期競爭的結果來看,大多數零售業的內核競爭力往往都是供應鏈端。

供應鏈裡的重頭戲,就是五星食材和產品極致主義。後者是戰略,其先導效應,決定了前者的成為現實。

以早已進入白熱化競爭的上海便利店為例,便利蜂的做法是,先通過對華東地方頭部供應商比較,選擇一家硬體條件最好的工廠,再通過資本合作的形式使後者成為其供應商,並在華東其他鮮食工廠中為其尋找互補對象,以保證自己提供的產品達到最優質。便利蜂將這看作能得到顧客持續信賴、形成復購的最重要基礎。

此外,便利蜂也在某些品類上,不排斥普通品牌產品代替自有品牌產品,在更好地滿足顧客多元喜好的同時,也間接縮短了自己的供應鏈。但是作為追求極致的主體,便利蜂還是堅持在選品上偶爾「忍痛割愛」,比如要求合作夥伴必須首先滿足食品安全要求,如果達不到,那麼即便是市面上再受歡迎的網紅食品,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拒之門外。

這不但成為此次便利蜂選擇金龍魚作為熱餐用油的基礎價值觀,也在客觀上抬高了整個行業的競爭門檻,甚至,有可能就此成為便利店餐飲界的劃時代躍進。

工業標準量化下的食材選擇

油品只是便利蜂默默掀起行業變革的一個小切口,對於更多食材的極致選擇,才是其真正謀篇布局所在。

他們做了一場較真的研發,試圖改變過去大眾頭腦裡,中餐無法工業化、無法量化的固有印象。比如,便利蜂實驗室較真到,設置有許多工業化檢測設備,將過去對於金屬、塑料塊硬度的測試原料,一轉而應用到對土豆的硬度、對扁豆的長度測量。較真到,將食材做物理量化後,又繼續在浸泡時間、炒制時間上做進一步量化,達到秒數級別的品控。

而這些實際上都是些「功夫在詩外」的工作。以北京地區便利蜂裡的基礎熱菜「西紅柿炒雞蛋」為例,前後工序遠不止家常菜的概念和步驟。

首先,該地區便利蜂鮮食加工廠,會長年採購京郊地區種植的西紅柿,並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對食材進行判斷定義:北方冬天的西紅柿是生長於蔬菜大棚中的,光照時間短,成品含糖量低,口味也不是很足;而到了夏天,西紅柿是自然生長成熟的,光照充足,成果含糖量高。雖然都是西紅柿,但其實已經屬於兩種不同的食材。

其次,根據食材的差異,在製作工藝中有所區隔,甚至便利蜂鮮食加工廠會根據不同季節,把該菜品作為新品來研發:開發人員會根據當季成果的甜度、酸度,研究補充不同量的配料。

比如,冬季的西紅柿炒雞蛋,廚師會將糖會放得多一些,甚至補充一些番茄醬,以提升菜品的口感;而夏天就必須減少作料的用量,以保證其口味適宜。

也就是說,每到換季,這道菜都會作為一道新菜,經過廠長、經理等十餘人的流程籤定,再與對標競品一起送上總部的評測大會。最後,由 50人團隊進行盲測,盲測打分過關,且在所有對標品中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績,才有可能送進店中。

正如騰訊經典的賽馬機制一樣,便利蜂同樣常設有兩個鮮食工廠,會背對背研發同樣的菜品,最終優中選優。雖然不能取得第一的研發,就等於竹籃打水白忙一場,但從品牌角度講,便利蜂正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來保證食品品質的最優。

往遠一點說,可以再看看便利蜂對於南美地區牛肉的使用。有著「南美瑞士」之稱的烏拉圭,草場面積超過國土面積80%,這意味著每頭牛都可以享有一個足球場面積的牧草。就此,不使用任何生長激素的烏拉圭牛肉,和中華黃土豆一起進入了便利蜂的菜單,熬成了傳統熱菜「土豆燉牛肉」。

便利蜂針對冷藏或冷凍食品,實行全程冷鏈配送到店,保證過程中不出現長時間失溫。倉庫、物流車輛上安裝的智能化溫控設備,連接 24小時實時監控管理後臺,可以對物流運輸全程進行溫度和位置追蹤,一旦有異常,就可以立即感知。食材到了店裡,店員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提貨,而是現場測溫並做嚴格記錄。有任何異常都將被拒絕驗收接貨。

據了解,在內部建立源頭追溯機制、工作人員不定期深入供應原料產地檢測之外,便利蜂的熱餐加工車間,聘請的都是專業廚師。不論是北京郊區的西紅柿,還是南美地區的牛肉,他們都會根據每批次食品質地的不同,給出不同的調料配比、加熱火候等,用專業計量工具測試菜品糖度、鹽度。

對於一家連鎖便利店來說,顯然,如果在今天只於其中某一個環節做到精細化,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從食材源頭到成品售賣都達到精細化,並不簡單。只靠人工,已然無法達到這樣的效率。

技術與數據登場了。

一場成本控制的軍備競賽

如果把便利店之間的熱餐生意比作一場戰爭,只停留在分分角角的價格戰表象本身的話,那最多像是一場沒什麼技術含量的貼身肉搏。

但是別忘了,這是走向產業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時代,玩家當然要置備點高級的武器,配合未來擲地有聲的戰略。

便利蜂的做法是,在甄選優質食材之外,通過大量戰略性存儲控制成本,以技術監督保證質量。最直接的做法,比如如果預計到某種做菜原料馬上要上漲,便利蜂又必須做與之相關的菜,那麼就會選擇到非疫區採購大量原料,做戰略存儲。

對於佔便利店銷售構成較大的、研發和製作比較複雜的品類,便利蜂會直接投資鮮食工廠來控制品質,而對後者的要求,主要是需要有完整、可追溯的安全生產記錄。在投資之後,有時便利蜂還會持續做整個工廠的數位化改造,比如協同完成了食品二維碼保質期追蹤系統的信息接入,並建構生產過程檢查系統以及通用檢查系統,來確保各個工藝檢查點的合規。

原材料上,便利蜂製作熱餐,主要採購自中糧、順鑫、福成五豐等一流企業的鮮肉和蔬菜,並在庫內管理過程中,建立了常溫、冷藏、冷凍的獨立溫層倉儲,以實現食品類商品的電子化批次管理,自動化分揀系統來保證商品的先進先出。

當然運輸過程同樣重要,便利蜂使用的是全溫層電子化溫度追蹤與報警系統,來防控商品運輸過程的失溫風險。為確保加工好的食材安全配送至門店,便利蜂在冷鏈物流車上安裝了GPS 和藍牙溫度計,後臺實時監控車內溫度,發現異常會自動報警,食材也會被當即廢棄或被門店拒收。

比如,在冷鏈運輸過程中,如果司機為了省油而在運輸過程中不開空調,那麼後臺系統會提示環境出現異樣。

接著,食材被配送至門店。加工流程上,便利蜂使用全套熱餐生產線均購自日本,這樣,比如炒菜使用的蒸汽鍋不僅能夠保證溫度均勻,還能防止傳統炒鍋受熱不均而造成食品安全隱患。

最後一步,是將這些熱餐存放於溫水保溫櫃中,維持恆定溫度,保證第一個客人和最後一個客人,都能拿到同樣溫度的飯菜。

這樣,便利蜂一步步實現了原材料標準化、採購標準化、物流環節集成化、烹飪標準化,在保證高質量食材的情況下,提高成本效率,最大化減少廢棄。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使得每家門店的熱餐訂貨的飽和度出現新高。

可以說,每一份顧客端在手裡的便當背後,都是一套精密製作工藝。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加工好的熱餐在最優食用時間內仍未售出,便利蜂自主開發的鮮度 PAD會自動報警,提示店員在攝像頭下廢棄。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套精密的技術管理與驅動系統,使 700多家便利蜂門店的服務標準得以實現高度一致。甚至,比如一位顧客想吃便利蜂的黃燜雞,不管去哪家店,其將得到的都是 4 塊雞、3 塊土豆,不多不少。

有鑑於此,上海市食藥監局將首張便利店熱餐經營許可證頒獎給了便利蜂,並以便利蜂門店為「藍本」制定了便利店熱食類分餐業態的行政許可指導意見。之後,這很可能成為整個上海便利店行業的熱餐供應標準。

回過頭來看,我們也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便利蜂們這樣從用油到冷鏈,從五星食材到技術的點點滴滴細節較真,今天的零售行業才得以一筆一畫改寫著過去的頑疾。這些動作看似笨拙,但磨刀不誤砍柴功。這些改變,不僅為便利蜂帶來市場信任,也間接為行業制定了愈加規範的遊戲規則。

對零售行業過去約定俗成規則的打破,在技術加持下進行的細節打磨,便利蜂的產品極致主義,最終推動的,將會是整個產業的升級變革;而最終受益的,則是曾一度為食品安全惶惶終日的消費者。

(來源:周天財經 以諾)

相關焦點

  • 便利蜂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注被忽視的便利店食用油安全
    幾天後,全家推出低價便當積極回應,而羅森雖然沒有「迎戰」,但其中國高層仍不忘隔岸點評,刷了一波參與感,讓外人見識了便利店市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6月中,便利蜂的收銀小票上多了幾行字:「本店熱餐食材優選,均使用金龍魚非轉基因一級大豆油。」自此,便利蜂成為國內第一家採用金龍魚油製作熱餐的連鎖便利店。
  • 小商超、便利店的進化邏輯
    現在的便利店正在被網際網路改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全食便利店越來越多,各大小商超的果蔬、海鮮、零食等區域也越來越大,而格局一直沒變的華潤、百聯等傳統超市關店速度越來越快。新零售本質上是一場被數字賦能的效率革命,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高效的方法論體系,通過各類物聯網設備收集用戶消費數據從而對用戶建模,推出更精準的營銷、產品和服務,這種智能化趨勢伴隨著京東到家、零售通等新零售工具平臺也延展到了夫妻店、便利店領域,利用零售通可以獲取周邊
  • 一場球賽引發的戰爭:3000球迷和球員的衝突,南斯拉夫因此解體?
    一場球賽引發的戰爭:3000球迷和球員的衝突,南斯拉夫因此解體?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樓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朝代更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段歷史卻是由一場球賽引發的戰爭,3000名球迷和球員的衝突,超級大國南斯拉夫卻因此解體?
  • 有一樣東西現代每家基本都有,竟然在明朝引發一場戰爭!
    有一樣東西現代每家基本都有,而且大家不以為奇,竟然在明朝引發一場真刀真槍戰爭,這樣是什麼東西呢?其實是再普通不過的茶葉!現代人想起來感覺很不可思議,可它卻在明朝引發一場戰爭!走去找萬曆哥哥評評理原來,這是一封下令關閉邊境貿易的詔書(快訊,快訊,生意不做啦,你媽喊你回家吃飯)。
  • 國學茶館|一場因為太陽和月亮引發的戰爭
    但是上古時期有這樣一場戰爭,竟然是因為太陽和月亮所引發的,這就是傳說之中,夏朝時期發生的一場戰爭——「胤徵羲和」。《尚書》中國古代有一本書叫《尚書》,也就是上古之書,記載了很多上古之時的事情,咱們國學茶館也多次引用提到過。
  • 一間蛋糕店引發一場洲際戰爭,老牌列強法國如何染指墨西哥
    在這個奇特的「戰場」上,常見兩種人,一種人憑藉還算雄厚的體質基礎,可以在今天這一場較量中拼到底而不落「下風」,但如果第二天再找他拼酒,他恐怕就不行了;還有一種人,哪一場較量他都敢於拼到底。 如果以這兩種人比喻世界上的戰鬥力強弱的國家,法國大概就是第一種,德國則是後者。
  • 南非的一塊石頭,引發了一場戰爭,是人性的貪婪還是文明的缺失?
    南非的一塊石頭,引發了一場戰爭,是人性的貪婪還是文明的缺失?學歷史的人都知道,在19世紀的時候,發生了一場英布戰爭,也許不知道的人比較疑惑,英布戰爭的交戰雙方是誰?其實這裡的布是指布爾人,當時強大的荷蘭人發現新大陸,然後有一批荷蘭人移民到南非,他們的後裔就被稱為布爾人,當年大航海時代,英國和布爾人之間的戰爭最開始是從一個小孩開始的,你可能不了解,讓小編帶你看看這段塵封的歲月。在1867年的時候,南非一個小孩在河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晶瑩剔透的石頭,他非常高興的撿回家當作玩具。
  • 一場由貝類引發的戰爭,居然跟扇貝有關
    一場由扇貝引發的英法漁民「海戰」 外國媒體將這場衝突稱為「扇貝戰爭」,法國漁民抗議英國漁船在該海域捕撈扇貝,衝突最終以英國漁船悻悻返航而告終,所幸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據 BBC 報導,英法漁民在扇貝捕撈上的紛爭由來已久,主要源於兩國不同的「禁漁期」規定。
  • 茶博士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
    設立這個專欄有兩個目的,一是能夠明目張胆,臭不要臉做廣告,推廣 溫小婉的店 和 宛若水仙 這兩個品牌;另外就是給大家提供一點談資,就當是飲茶小點心。…………………………………………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當時東印度公司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茶葉銷售,茶葉價格遠低於本土私茶。
  • 達爾文的《進化論》,符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選擇
    事實上,早在數百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早在他的《進化論》一書中,用《進化論》的真理告訴世人;戰爭和和平伴隨著人類的文明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那麼1941年12月7日,日本宣布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也是必然的趨勢。
  • 盤點世界足壇十大慘案:引發一場戰爭死2000餘人
    盤點世界足壇十大慘案:引發一場戰爭死2000餘人   足球戰爭  1969年6月9日,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為爭奪第九屆世界盃決賽圈入場券,兩隊球迷因而大打出手,導致邊境衝突。戰爭持續月餘,致2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受傷,雙方耗資5000多萬美元,這場「足球戰爭」釀成世界足球史上一大悲劇。
  • 關於玫瑰花引發的中外戰爭 和愛情有關嗎
    關於玫瑰花引發的中外戰爭 和愛情有關嗎來自網絡花朵的明豔誰都喜歡欣賞,但花朵也能引發戰爭嗎?那麼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中外由於玫瑰花引發的戰爭,他們和愛情或者女人有關嗎?玫瑰戰爭是約克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五代、第六代繼承人對蘭開斯特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繼承人的王位戰爭。"玫瑰戰爭"一名並未被使用於當時,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薔薇Rosa gallica和約克的白薔薇Rosa ×alba。
  • 一場因為捕魚引發的戰爭,直接改寫全世界海洋規則
    歐洲地圖,冰島位於西北角冰島是一個島國,面積約為10萬平方公裡,32萬的人口。該國位於歐洲西北部。卻不想冰島直接開炮驅逐來犯的英國漁船,以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鱈魚戰爭由此爆發。而英國考慮到兩國同為北約成員國,戰事升級必然引起其他北約國家的幹涉,反而不敢對冰島大動幹戈,第一次鱈魚戰爭以冰島的勝利告終。三年後,英國正式承認冰島12海裡領海線。但是冰島並不滿足,決定進一步擴大領海。1971年,冰島將禁漁區域擴大到50海裡。英國對此無法接受,於是第二次鱈魚戰爭爆發。這次衝突持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冰島用割斷漁網、炮轟船隻的方法驅逐外國漁船。
  • 文件顯示Crytek取消《戰爭前線2:進化》開發計劃
    日前一份有關於Crytek的文件被洩露了出來,文件顯示《戰爭前線2:進化》最初於2016年第一季度進入開發,2017年第三季度進入了Alpha PvP測試,2018年第二季度進入了BETA封測,但於2019年1月被取消。《戰爭前線2:進化》有三種模式:單人戰役,PvE和PvP。
  •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引發了毛主席的沉思,印度為何會這樣做?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62年印度主動挑起中越邊境戰爭的行為就讓人匪夷所思。戰爭爆發時的國際背景印度在1962年挑起戰爭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因為在當時的國際中,中國原本是站在蘇聯一方的,但是兩國因為線路問題產生了矛盾,所以中國此時相當於被美蘇兩國同時敵對,而印度卻因為地緣關係和第三世界領導者的身份,引得美蘇兩國都向其示好。
  • 日本便利店觀察(四):進化中的便利店
    加上羅森與全家,三家最大的便利店企業的店鋪總數佔全部便利店總數的53.2%,銷售額則達到了59.5%。而且,前十位便利店企業的銷售額總數佔了整體的85.1%。與此同時,雖然行業的整體發展逐漸逐年放緩,便利店的數量依然穩步增長,到2007達到了4萬2000家店鋪,2017年更是突破5萬5千家,開設新店鋪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 現代化戰爭的前奏?一場11分半就解決的戰鬥,卻喚醒全世界
    從人類文明衍生開始,就伴隨著戰爭的出現,戰爭的形式也在不斷進化,從一開始的以鐵器製造的刀劍為主的陸地戰爭,到後來以船隻火炮為主的海域戰爭,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時代的發展,以戰鬥機為主的空域戰爭進入人們的視野,也就是所謂的現代化戰爭,世人普遍認為現代化戰爭的開端是海灣戰爭,
  • 日俄戰爭,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如此快速地擴張,果不其然的引發了日本的不安。因應俄國威脅,伊藤博文提出與俄國修好,並代表日本政府與俄國談判。伊藤認為日本並未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去對抗俄國,所以他提議俄國控制清國東北以換取日本控制朝鮮半島。但俄國卻拒絕了伊藤博文,並進一步要求以朝鮮半島39度設立兩國間的中立緩衝區。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00年。
  • 3000星巴克貓爪杯瞬間被秒,一隻杯子引發一場戰爭 到底火在哪裡
    是什麼神仙杯子讓這麼多人瘋狂,甚至於引發了新世紀的「聖杯戰爭」呢?跟著小編來看看吧。星巴克作為一家咖啡店一直以他們家生產的杯子而著名,而在今年,星巴克上市了今年櫻花季的新款杯子,這就是最近被大眾所熱捧的貓爪杯。
  • 「綠帽子」引發的戰爭「特洛伊木馬屠城」來龍去脈到底是什麼呢?
    據說,很久以前,西方世界曾爆發過一場由「綠帽子」引發的戰爭。你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個故事——特洛伊戰爭。這場戰爭中最著名、最關鍵的戰役是屠宰場。特洛伊是邁錫尼文明晚期的一個城邦國家,位於愛琴海東岸,靠近今天的達達尼爾海峽。特洛伊小王子帕裡斯訪問了斯巴達,並愛上了斯巴達女王海倫。後來,他偷偷地離開斯巴達和海倫,回到特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