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詩詞的物境與情景

2020-12-15 百荷書房

文/王行健

詩詞是文字與物境、情境(也就是象與意)的完美契合。我們來看看怎樣的結合才算完美……

先看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花秋月」就是物境,後面的「何時了?」便是情境;「小樓昨夜又東風」又寫「物境」,「不堪回首」又加入了自己的情感;「雕欄玉砌應猶在」,其實「朱顏」未改,但對於詞帝來說是真的「改了」,「改朝換代」了!這份「愁」猶如滔滔江水奔流不復回……那些設問,顯示出後主的茫然失措,了解這段歷史的人自然懂得他所以如此的緣由。

沒有典故、沒有晦澀難懂的字、沒有歇斯底裡的泣不成聲,可那份回望、那份不舍、那份無奈、那份悔恨、那份悲哀讀來就在眼前!還有: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讀者體會一下物境與情境的融合、轉換。這就是高手!就是詞中尚品!!所有被千古傳頌的詩詞都有這個特點不信拿來揣摩一下……

再看詩: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詩跟詞不一樣,就比較含蓄了。首、頷、頸三聯都在寫「物境」,但這些「物境」又都隱隱約約有人在「著意」,前兩聯的「純景物」,至頸聯轉折,這個「轉」在律詩的寫作過程中非常重要,沒有它,律詩就缺少魂魄、失了境界。最後尾聯以擬人的手法巧妙地加入了作者主觀的「情境」,也正是這種「轉」與「合」,將整首詩的境界推向了高潮!再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首《錦瑟》讓李商隱聲名大燥,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一首詩寫得無人能解其義,不知是好是壞?也許就是人們想得太複雜、所謂「不明覺厲」了吧。「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琴瑟和鳴」,琴代表的是女性,瑟代表的是男性。如果是「琴瑟在壁」那可能就是主人生病了。

所以李商隱以瑟沒來由有五十根弦起興,想起了他那令人難忘的、得意的「華年」。就是深受恩師令狐楚賞識並與其子令狐綯過從甚密的那段時間。可是恩師辭世後他卻接受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聘請,還娶了他女兒王晏媄,而王茂元被認為是「李黨」,令狐楚則是「牛黨」。牛李黨爭讓李商隱境遇尷尬,被令狐綯視為背信棄義!開始排擠他。黨爭的前期是李黨更強,後期牛黨稱霸,而他卻因母喪而錯過了李黨的強盛期,等他再次出仕已經是李黨失勢的那一階段了。

所以這首詩怕就是他對恩師的懺悔吧,這份情感只能成為令人悔恨的追憶,我當時怎麼就「惘然」地接受了這份婚姻呢?「莊生曉夢迷蝴蝶」說的是夢曾經美好,但確是短暫的、令人「迷失」的,「望帝春心託杜鵑」以蜀望帝杜宇悔而化杜鵑來自喻,得其不該得是一種痛苦!不但對仗工穩,意境尤深;下面用「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來進一步說明美好的事物其實可能都有「不美好」的一面吧。李商隱善於用典,而且可以說是「化典」於無形,尾聯的「此情」與「當時」又很好地呼應了首聯的「華年」,謀篇老辣、鍊字精當,將詩含蓄蘊藉、深邃雋永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反正我是沒感覺這首詩在寫愛情……

綜上,詩與詞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不能用寫詞的方法寫詩,反之亦然。另外字詞的掌握運用靠的是學習能力的積累,而對所掌握字詞的運用靠的就是外因的刺激與個人的悟性;對物境的取捨一是在心情,二是靠洞察力;至於情境那就看你是啥樣的人遇到啥樣的事,解決得怎麼樣了吧……

【相關閱讀】

讀詩——詩詞的規矩有限,可詩詞的境界無限

#讀詩#

原創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感謝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詩詞的力量,穿越千年後向我們奔騰而來,裡面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也有愛情裡的悱惻纏綿,有的是面對人生窘境後的痛飲三百杯,有的是峰迴路轉後的回首看人生。一首好的詩詞,足以讓我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聊慰平生,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曾記得還是頑童的我,在清輝滿地的庭院之中品讀詩詞之美,在那個時候就有一種對詩詞的嚮往之情。
  • 【為你讀詩】山中
    —我喜歡你,讀詩的樣子— 這首抒寫旅愁鄉思的小詩,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 孩子一背詩詞就頭大,利用情景教學背誦古詩詞,發現詩詞的美
    雖說是很簡單的七言絕句,但是孩子總是背不會,這讓家長頭疼不已,其實背誦詩詞,不能死記硬背,不然即使花費九牛二虎之力背會,也不能夠理解,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更好的背誦詩詞,就要學會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並不是多麼高深的學習方法,它是由英國語言學家提出的方法,它講究的是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讓知識反饋與生活,是一種將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 詩詞出圈!全民讀詩火爆清明文化節,開封文旅再掀高潮
    本次清明文化節以讀詩喊紅包的玩法吸引21.79萬人參與,成為省內旅遊行業在清明期間關注人數和參與人數最多的線上宣傳活動;並成功吸引河北、山東等周邊省份幾十萬網友的關注。詩詞出圈賦能文旅,全民讀詩火爆網絡文化是魂,旅遊是體。文旅融合,相得益彰。
  • 北大詩詞女神,宛如現代版林徽因:讀詩真的成為了情懷
    《中國詩詞大會》作為近年來頗受好評的文化節目,它旨在弘揚古典詩詞,激發觀眾對詩詞的認知。在每次的角逐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天才」,他們都胸中藏著萬卷書,一次次刷新我們對詩詞的認知,一次次改變我們對詩詞的看法。在剛結束的第四季的爭奪中,冠軍被一個非常特別的選手摘下,她就是陳更。
  • 讀詩和不讀詩有什麼區別?下場雪就知道了
    講真,讀詩和不讀詩真的區別很大,一場雪,就知道了什麼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詩詞的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這首詩讀一遍就能記住,情景入心,想忘掉都難!
    這首詩讀一遍就能記住,情景俱佳,行文流暢,想忘掉都難!人與人的相遇相知,講究的是緣分。人與詩的相遇,講究的也是緣分——有些詩,我們一輩子都遇不到,有些詩,我們只看上一眼,從此就能銘記於心,想忘掉都難。相信,一般讀者隨口都能吟上幾句。
  • 在詩詞中,愛上湖南——《詩話芙蓉國》編後記
    《詩話芙蓉國》一書,正是著眼於此,讓廣大讀者在千古名家吟詠湖南山水之美的精妙詩詞中,盡情抒發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二「芙蓉國」,是湖南的別稱。古往今來,三湘水美和山川柔情,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極盡描摹刻畫之能事,或觸景生情,或寓理於景,留下詩篇無數。主編上齊先生是個妙人。他對詩詞頗有研究,曾編寫《湖南紀勝詩選》等書。
  • 情景悲傷的詩詞,在深秋的悽涼之中,感受詩人的豪壯
    他的邊塞詩詞大多都是悽涼的感覺,但是大多數的詩詞中都是充斥著反戰情緒。對於唐朝來說,他的存詩數量比較多,大概有170餘首,有一本詩集為《王昌齡集》。王昌齡的詩大多是邊塞樂府的反戰詩,從邊塞的一些風景,引申到自己反戰的那些情緒,寓意非常深切。而且內涵極為深刻,王翰曾經是裡面有一句叫做: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他與王昌齡的詩,都有一些異曲同工的感覺。
  • 詩詞賞析:讀一首詩,開啟三月春天
    詩詞賞析:讀一首詩,開啟三月春天 轉瞬間,一年已過去六分之一 在這草長鶯飛、風和日麗的季節 讀一首詩,開啟三月春天吧!
  • 很適合冬天讀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溫暖了整個心窩
    品讀古典詩詞,不僅能讓你感受到溫暖,而且還是由心而發。譬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他在風雪交加的傍晚,邀請朋友喝酒和共敘衷腸的情景,就讓人讀來為之一暖。再如,唐代詩人高適的《別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中年人的詩詞:初讀不識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在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中,有很多的詩詞像一壺老酒,第一次讀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我們歷經歲月滄桑之後再來看,才會明白字裡行間的深沉之意。今天小仙就給大家分享幾首中年人才懂的詩詞。小時候讀三國,喜歡的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一騎當千的趙雲、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雄姿英發的周瑜……很少有人會喜歡哭哭啼啼的劉備。但是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備!
  • 以史讀詩 以詩讀人
    王立群的新作《唐十家詩傳》(大象出版社),以詩傳的形式梳理每位詩人的生平,在講述詩人故事的同時對其性格特徵與詩歌背景進行解析與品評。 王立群於2018年推出《賞詞如風》《賞詞如月》,2019年推出《人間煙火皆是詩》,這三本的著眼點在「品讀」上,品讀的對象定位在宋代,大體包攬了宋代知名的作品與文人。而這一次,《唐十家詩傳》嘗試跳脫出市場上較為通行的詩詞類圖書的路子,為讀者閱讀開拓了新的眼界和方式。 「唐十家」,意為精選10位唐代著名詩人。
  • 吟著詩去旅行—讀王培森旅遊詩詞
    吟著詩去旅行——讀王培森旅遊詩詞文/鄭萬才「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王培森的旅遊詩詞,遍及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西藏、海南、雲南等全國三十多個省市以及國外。咱先不說這些詩詞好不好,就是幾乎遊遍了全國所有的省份這一點,已足以讓人羨慕了。作為一個詩人,能在有生之年,吟著詩去遊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我想,就是無憾的。王培森,一個不折不扣的新韻詩詞家,他的詩詞,全用新韻寫成。他用實踐來證明,新韻是可以寫詩的。
  • 有哪些詩詞,讓你讀起來,就感覺十分的美妙
    有哪些詩詞,讓你讀起來,就感覺十分的美妙總有一些詩詞,讓你讀起來,感覺歲月靜好。也有些詩詞讓你讀起來,感覺當時所處當時當地與詩中人很像。更有些詩詞,讓你讀起來,仔細回味,便是受益頗多。那麼,有哪些詩詞,讓你讀起來,就感覺十分的美妙。
  • 秋日讀詩: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晚間閒來無事,找篇文章來讀,偶然的就讀到了這一句詩,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的詩,優雅,清美,有一種閒花落定的禪意,代表了中國田園詩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古典詩詞美的典範。
  • 小寒節氣,最美的「時光」:圍爐夜話,淺斟讀詩!
    這樣的日子,最喜歡的是,一場大雪紛紛,圍爐和家人夜話;或者手捧一本詩詞,或散文,在暖陽裡或醉、或夢。今人眼裡,小寒是詩意的;在古人眼裡,又何嘗不是呢?古代文人墨客,更是多愁善感,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詞,感受屬於「小寒」的詩詞文化。杜甫的詩作,向來深沉凝練,工整而注重節律。
  • 河朔詩詞 | 詩友酬唱·和蘇州魏嘉瓚先生詩
    河朔詩詞 | 詩友酬唱·和蘇州魏嘉瓚先生詩 2020-05-27 0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日讀詩丨十首絕美春日詩詞,細心品讀,不負春光
    臥榻先生精選十首春日詩詞,以饗讀者。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儘管這首詩有某種情節性,有富於傳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帶有戲劇性,但它並不是一首小敘事詩,而是一首抒情詩。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敕勒歌是詩嗎?如果是詩為什麼讀起來不押韻?
    我們中國人大多從小學習過詩詞,有這樣一首詩和《靜夜思》、《詠鵝》一樣家喻戶曉,但是這首詩為什麼讀起來好像有點彆扭呢?仔細分析,原來是因為前幾句讀起來不押韻,那麼這首詩為什麼前面讀起來不押韻呢?不押韻的還叫作詩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