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親自取名的敦煌、武威、張掖、酒泉,到底有什麼寓意?

2020-12-14 騰訊網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提起大漢,必然則會提及匈奴。相傳,匈奴與華夏本是同族,後來其部落分支逐漸在北方統一,成為遊牧民族。在戰國時期,匈奴一直是趙國負責抵抗。但是秦末漢初,匈奴逐漸強大,不斷侵擾中原。而漢初一直採取隱忍政策,最常實行的就是聯姻政策,堂堂公主,遠嫁荒涼塞外。

還記得《大漢天子》中年少的漢武帝面對此種情況,內心的波瀾和憤慨。這也是漢武帝能夠將漢朝推向輝煌的重要原因!大漢臣民,作為天子卻不能庇佑,甚至連親人都不能倖免。如此,雄心便被埋在了心中。而到漢武帝時期,我國疆土不斷拓展,匈奴也被收復!而想要收復一方失地,要塞則是兵家必爭之地。

河西要塞

河西走廊是連接中原與西域之地的要地。它有著肥沃的土壤,茂盛的草場。農耕、畜牧都是極佳的寶地。而這也正是塞北在惡劣的條件下重要的物資來源。秦朝末年,匈奴逐漸強大,掌控了整個河西走廊。而匈奴畢竟生活於塞北,條件自是不比中原之地,為了獲得物資,更是頻頻侵擾中原。但是秦國採取防禦戰略,著名的長城就是為抵擋匈奴所建。到漢朝,漢初為了戰後休養生息,更是頗多隱忍。匈奴更是放肆,已侵擾至關中地區。使得百姓深受其苦。

公園前126年,張騫,被匈奴囚禁13年之久之後,歷經千辛萬苦,逃回漢地。同時他也帶回了對匈奴的了解的情況。他上報漢武帝,河西走廊西邊有許多小國。如果想要打敗匈奴,需要先將這些地區收復。若得此地,便等於斷掉匈奴的右臂,便可在對戰匈奴之時佔據主導地位!可以見得河西走廊在徵戰匈奴之時所佔的關鍵性作用。而河西走廊本身優越的條件也為匈奴提供了後方支持!所以拿下河西走廊便是斷了匈奴的右臂。

河西之戰

漢武帝時期,疆域不斷擴大,這與漢武帝的雄圖偉略有關,同時也與他的得力幹將衛青、霍去病離不開關係。霍去病更是個少年英雄。他作戰勇敢,善於作戰指揮。十七歲便被封為驃騎大將軍,而他率軍發起了兩次河西之戰,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大將軍,開始了第一次河西之戰。這次戰役,霍去病帶領大軍橫穿西羌和匈奴的連接帶之後,以迅猛之勢將匈奴打的慘敗連連。這次戰役中,大漢朝取得了累累戰績。挫敗了一直以善戰自稱的匈奴,且使漢軍大振。

而趁著這個勁頭,不久之後霍去病在皇命之下發起了第二次河西之戰,而這次戰爭,更是重創匈奴。佔領了河西大部分地區。匈奴已然歸於漢朝麾下。河西戰爭之後,匈奴大勢已去,他們屢屢戰敗,不得不最終歸降。在河西戰爭中,漢軍殲滅匈奴軍十多萬人,各部首領多數被俘。就連其聖地祁連山也被攻佔。再被匈奴侵擾數年之後,匈奴最終歸降!自此絲綢之路便開啟,漢朝也打開了走向世界的大門。而霍去病的功勳也達到了頂點,被封為狼居胥。而漢朝的疆土不僅因此擴大,同時也為後世打下了基礎。

四大重鎮

而為了更好的鞏固抗擊匈奴的結果,控制河西走廊,同時讓其發揮連接西域的作用,在安置投於漢朝的匈奴人之後,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立了四大重鎮,並親自取了四個名字。並且沿用至今。這四個名字不僅大氣,其寓意美好。這四個重鎮分別是敦煌、武威、張掖、酒泉。

四大重鎮的名字各有其意。敦煌,有盛大之意。象徵著漢王朝的恢宏盛大,既有彰顯漢王朝的強大之意,也有震懾西域各國臣服之意。敦煌一度成為東西文明交流的中心。武威,則是為了紀念漢軍的武功威武之勢。漢軍代霍去病的帶領之下,驍勇善戰。攻破匈奴,消除多年的匈奴之患,不正是威武之軍,實在是漢朝的有功之臣。

張掖,則寓意奪得河西走廊,斷掉了匈奴的右臂。我漢朝則張開了臂膀,有雄飛之勢,也象徵著漢朝的強大。酒泉,更是有一個故事。據說,但是霍去病帶領眾將士,已經彈盡糧絕,但是服用了御賜的聖酒之後,士氣大增,一舉拿下城池。還有說本是城內的一條泉水,將士們飲用此泉水後便士氣大增,擊敗匈奴。

這四個重鎮有著歷史意義的名字,同時也發揮著其他溝通西域的重大作用。而漢武帝如此重視這四個地區,也正是希望掌控西域,希望獲得長久的安定。兩千多年,絲綢之路更是成為東西文明交流的紐帶。

讓世界認識了中國,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更是被各國所喜愛。同時也讓中國看到了世界,不再局限於民族內部。這不僅是對我國曆朝歷代發展的貢獻。更是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讓世界文明開始交匯。而漢武帝與霍去病眾將士在此處的貢獻更是被後世所牢記。

少年將軍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攻下四鎮,漢武帝親自命名,我國現在至今沿用。歷史上被他們濃墨重彩的寫下了一筆。而隨著新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施行,絲綢之路的作用更是顯現。為我們如今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出於不被外族侵擾,出於對家人臣民的守護,漢武帝可見是一代明君。而霍去病也是一代名將,在歷史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而如今的中國,抱著與世界友好相處的態度,重新發展絲綢之路的精神,與各國互通文明。正是華夏民族不屈和愛好和平的態度!一帶一路,使我國更高水平的開放態度,更大力度加強國際合作。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現如今全球沒有獨立的一國,只有互通的全球!而我們必須感謝那些曾今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先人們!

相關焦點

  • 漢武帝為何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圖解河西四郡來歷戰略地位
    河西四郡連結河套地區 是我大漢西北戰略要衝 今天帶大家看看漢武帝設立的河西四郡當年少的霍去病、拿下匈奴兩王 渾邪王、休屠王 匈奴人語: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塊地實在太重要、 狹長的像一個走廊 必須駐軍設郡、才能抵擋北方和西北遊牧民族出蘭州第一站
  • 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地形圖
    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等反擊匈奴,拿下河西地區,並先後設立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此四郡即為著名的河西四郡。範圍大致包括今甘肅省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張掖市、酒泉市、嘉峪關市、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帶。
  • 金張掖,銀武威,張掖真比武威強嗎?
    最近在網上看了個段子,一個張掖人和一個武威人的對話,張掖人:「金張掖,銀武威」,反正我比武威強。武威人:中國旅遊標誌是我家產的。確實,關於張掖和武威孰強孰弱的比拼在歷史上就從未平靜過,那麼金張掖就真的比銀武威強嗎?
  • 原來和張掖、酒泉兩座城市有關!
    中國起地名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但是甘肅兩個字,無法從字面體會到具體含義。那麼,甘肅名字是咋來的呢?根據資料記載,酒泉在漢武帝之前叫「金泉」,有一傳說是這樣記載的:有個商隊要去西域經商,路上乾渴難耐,突然發現有一清泉現於眼前,遠走大漠的人終於找到了神泉,真是喜出望外,於是飲此泉水,見有金色,伸手便去取,居然取出了金子,欣喜若狂的的人,把這個好消息說了出去。於是,人們一傳十,十傳百,這眼泉水就被稱之為「金泉」了。
  •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漢武帝親自為4座城命名,我國至今從中獲益
    03 此後,為了鞏固對河西地區的統治,漢武帝在此地建立了四座城市,並親自為其命名,分別為 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釋這四座城市名字的含義。
  • 嘉峪關武威酒泉敦煌,張掖,武威,河西走廊,西北旅遊,額濟納旗
    敦煌、武威、張掖、酒泉2000年前,劉徹就將自己徵服天下的雄心壯志而漢武帝的國號,則成為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河西·武威武威,人們也許不大聽聞。但它的舊稱涼州一定讓你久仰。危崖勁露的張掖丹霞,就連小尺度的石峰,都仿佛有著擎天之力。
  • 霍去病攻下四座塞外邊城,每座城命名都寓意深遠,有您家鄉嗎?
    一、其水若酒之【酒泉】 東方朔的《神異經》曰:「西北荒中有玉饋之酒,酒泉注焉,廣一丈,長深三丈......上有玉樽、玉籩,取一樽,一樽復生焉,與天同休無幹時。」這說的就是酒泉了,關於「酒泉」名字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和霍去病有關:據說霍去病大敗匈奴之後,漢武帝御賜美酒十壇。
  • 漢武帝在甘肅設立四個城市,現為三個地級市一個縣級市
    河西走廊南有祁連山,北有合黎山,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是歷史上中原對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漢武帝之前河西走廊曾經被匈奴人佔領。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擊敗匈奴,河西走廊被納入了漢朝版圖。當時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立的四個郡,分別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並在敦煌設立了玉門關和陽關兩個關口,史稱「列四郡,據兩關」。
  • 比如蘭州、酒泉、武威、敦煌
    周人崛起於慶陽,秦人肇基於天水、隴南,漢人開闢了河西走廊、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思想通過這條文明通道傳承千年,擁有如此深厚底蘊的風水寶地,孕育出了一方燦爛輝煌的文化歷史,自然會有許多動聽的地名。武威中華文化淵源流長數千年,河西走廊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 有人說酒泉是因為「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真的是這樣嗎
    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對西北地區控制也是歷史之最。最有名的莫過於打通絲綢之路,並設立了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而且這些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咱們就來討論討論酒泉這個名字的由來。酒泉酒泉在歷史上曾用過三個名字:金泉、酒泉、肅州。在漢武帝賜名之前,這裡叫金泉,為何叫金泉呢?
  • 遇到酒泉,欣賞西漢酒泉勝跡
    來到西漢酒泉的勝利地--酒泉,早在春秋時期,河西走廊就有越國、烏孫等遊牧民族,戰國時,月氏逐漸強大,吞併了羌族,趕走了烏孫,秦漢時,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打敗了月氏,河西走廊被匈奴佔領,故稱匈奴右,至漢武帝時,經過對匈奴的戰爭,迫使匈奴 "遠走高飛",河西地區進入漢朝境內。
  • 甘肅一個特別的城市-酒泉
    境內景點有:西漢酒泉勝跡、敦煌古城、敦煌同舟島、蘇幹湖旅遊景區。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西漢收復河西地區後,先後設立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稱「河西四郡」。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4個大氣名字,中國至今還在受益
    一般來講,河西地區包含了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等地,但它一開始既不是匈奴的地盤,也不是漢朝的地盤,它實際上隸屬於另外一個偉大的民族——大月氏部落。在冒頓單于時期(前176年左右),匈奴人打敗了大月氏部落,將他們趕到了西邊的伊犁河流域,同時將當地的土著塞種人趕到了興都庫什山以南。
  • 神秘的絲綢之路,此生必去的4座城市:敦煌、張掖、酒泉、武威
    本該是秋天蔥翠的山巒中,隱藏著幾座剛下過雪的潔白雪峰,雪峰融化的冰水,養育著祁連山下的草地,驅車奔走張掖的公路上,這裡的風光真的是太美了。在張掖七彩丹霞的路途中,酒泉和敦煌的古老城市裡,重溫絲綢之路的足跡,腦海中能夠感受玄奘西天取經的那段黃沙漫天的歷盡艱辛的旅途。
  • (新疆24日自駕遊)第四天: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
    行程: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宿園林客棧)裡程:610公裡睡到自然醒,收拾妥當,八點半來到了走進張掖國家溼地公園內,一望無際的蘆葦輕輕搖擺,漫長的棧道在蘆蕩間逶迤,時不時有魚蟲躍動、鳥雀驚起。10點多從張掖西上連霍高速,衝向今天的目的地敦煌。一路戈壁,荒無人煙,兩邊是排列整齊的大風車和高架電網。
  • 敦煌,你有什麼可「豪橫」的?
    你細品【蘭州—海石灣—平安驛—西寧—張掖西—臨澤南—高臺南—酒泉南—嘉峪關南—敦煌】—張掖大佛寺有古時河西大儒「地下有泉,其水若酒」曰酒泉它是中國航天藝術的搖籃「衛星飛天」,祖國所盼(酒泉衛星發射基地)
  • 19歲的戰神霍去病一戰擊敗匈奴二王,甘肅金泉從此改名酒泉!
    眾所周知,酒泉是我國西北部的歷史名城,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世界上有名的風庫。酒泉也是國內的旅遊勝地,著名的景點莫高窟、西漢酒泉勝跡、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等。雖然地處偏遠,但從古到今,酒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古代,酒泉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是漢代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