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要求谷歌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谷歌臉書...

2020-12-12 雷鋒網

美國對中國的「遏制」貌似想達到360度無死角的效果。

此前對中興、華為進行令人無語的打壓,最近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操作。

據環球時報報導,4月9日,美國聯邦司法部宣布,中國電信集團美國公司在美國的經營授權,將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與執法的風險。

因此,美國聯邦司法部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出建議,吊銷並終止中國電信集團美國公司在美國提供國際通信服務的授權。

發生在地上的組合拳已經讓許多企業備受牽連,現在居然連海底也不打算放過。

海底光纜的應用受到殃及

據華爾街日報4月9日報導,美國政府準許谷歌公司啟動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但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要求該光纜不能與中國香港連通。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項決定凸顯出中美之間越來越緊張的關係。」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司法部於4月8日宣布該決定時表示:「允許美國和中國香港直接連通光纜存在重大風險,有可能嚴重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執法利益。」

網際網路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表示,美國選擇中國臺灣作為連接點,主要是認為中國臺灣在美國的控制範圍之內,而連接中國香港會顧慮有中資背景企業的參與。

「中國企業在海底光纜的份額越高,美國的全球監聽計劃就會越來越難實施。」

這樣的想法可以說非常幼稚,如此行徑,著實令人感到無語。這分明是為了遏制而遏制,進而放棄市場的迷惑行為。

這條光纜也有中國企業參與製造

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由谷歌、臉書和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支持,該項目原計劃在中國香港和美國洛杉磯之間鋪設1.29萬公裡的海底光纜,其建設成本至少3億美元。

該項目承諾,將為太平洋兩岸的投資者提供更快的網絡連接速度,這本來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

作為建設者之一的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是正宗的中國企業,成立於1985年1月,早在1994年1月3日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目前,鵬博士擁有全球員工2.3萬人,覆蓋中國及北美210餘個城市,為1300萬家庭用戶、50萬政企客戶提供服務。

全球迫切需要提升網速

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在全球蔓延,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此前報導,臉書、谷歌、推特、微軟等在加州設有辦事處的公司均指示員工在家辦公。

在家辦公的增多,勢必會要求各大遠程辦公應用提供商克服,用戶短期內的爆發式增長帶來的重重問題。

這也意味著,如今全球更迫切需求海底光纜來提升網際網路的傳播效率,而馬上到來的5G時代更需要高速的網際網路。

眾所周知,如今中國在通訊領域飛速發展,而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中國是全球領跑的主戰場。這個時候遏制中國海底光纜的發展,或將對全球通訊領域的發展造成衝擊。

該光纜項目意義重大

該項目本將是中國香港直接連接美國本土的唯一一條國際海底光纜項目。

該光纜的最初目標,是將美國與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菲律賓連接起來,從而使谷歌和臉書等科技巨頭公司能夠將大量信息從美國的數據中心轉移到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中。

雷鋒網獲悉,該光纜也將滿足電信運營商、跨國OTT企業、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和大型跨國企業對中國香港至美國及跨太平洋區域高速、低成本、大容量的國際通信帶寬需求。

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發展契機,可以帶來眾多的工作崗位,創造更多的高科技勞動價值。

如今美國拒絕此光纜與中國香港連通,對提升網絡效率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會牽連許多為此光纜服務的企業,並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海底光纜承載大多數數據流量

海底光纜作為當代國際通信的重要手段,是全球信息通信的主要載體。作為網際網路骨幹的海底電纜,約300條就承載了全球99%的數據流量。

雷鋒網獲悉,海底光纜是用以設立國與國之間的電信傳輸。由於海底光纜是用絕緣外皮包裹的導線束鋪設在海底,海水可防止外界光磁波的幹擾,所以海底光纜的信噪比較高。

海底光纜通信感受不到時間延遲,並且海底光纜的設計壽命為持續工作25年,而人造衛星一般在10到15年內就會燃料用盡。

谷歌與臉書調整了部署

對於美國政府拒絕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與中國香港連通的行為,華爾街日報評論稱,

「這項決定可能會終結中國香港作為美國網際網路光纜首選目的地的主導地位,並危及正在進行的幾個項目,其中包括一條由臉書公司支持的連接美國洛杉磯和中國香港的光纜,以及一個由谷歌支持的連接中國香港和美國關島的項目。」

美國政府批准啟用該光纜的條件是,谷歌應致力於亞洲的互聯站點的多樣化,包括但不僅限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

谷歌和臉書已於2016年聯手建造了美國加州通往中國香港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以延續矽谷巨頭長期發展的戰略,這條光纜將更好地控制連接谷歌數據中心的網絡管道。

儘管美國當局拒絕授權谷歌和臉書啟用該光纜,但這兩家公司及其中國的投資夥伴仍在繼續建造該光纜,目前已基本完成海底線路及陸地錨測站的建設。

今年1月,谷歌重新調整了部署,請求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初步允許啟用不涉及中國香港部分的光纜,而美國司法部支持谷歌的申請。

谷歌和臉書在上周再次調整了他們的思路。臉書支持連接菲律賓支線的建設仍在繼續,這也快速推進了谷歌的中國臺灣支線。

美國多次遏制中國通訊的發展

路透社表示,美國對中國在處理網絡流量方面的作用以及「潛在的間諜活動表示擔憂」。

而在去年8月,美國政府的消息人士向環球時報透露,美國對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的中國投資者「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及中國香港的自治狀況「存在擔憂」。

擔憂什麼?無非是美國想進一步遏制中國通訊及中國通訊企業的發展。

美國近年來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國企業或涉及中國企業的通信項目。

2012年,美國眾議院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國兩家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進入美國系統設備領域;

2016年,美國表示,中興因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處以8.92億美元罰款;

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

2019年5月,美國聯邦通信委會(FCC)拒絕了中國移動進入美國市場的申請;

2020年4月,美國政府將考慮撤銷授予中國電信北美分公司的營業執照... ...

這將美國封鎖中國通訊發展的行為展現得淋漓盡致。

中美間光纜減少百害無一利

4月9日,光纜會科普作者張弛表示,通過海底光纜本身盜取信息的可能性很小,從具體操作上說幾乎不可能,但將光纜中傳遞的信號轉換成信息的運營商,最可能成為洩密源。

如今,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貿易的中轉已經到了瓶頸,目前最主要的是數據流的中轉,而數據流的中轉主要依靠海底光纜,所以海底光纜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區域間合作、經濟發展都有很大促進作用。

跨境數據的流動已經是全球化最重要的一個指標,而美國對中國的圍堵,對自身的傷害非常大。

全球經濟體系已經出現了歷史性的變化,全球市場的主體是企業,而交易的產品並不是成品,市場關係的內涵已經不是買和賣那麼簡單,而是供應鏈連接成的複雜網絡。

全球供應鏈網絡讓國家之間、企業之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共同體。如今,科技進步的動力不僅來自創新,也來自市場應用。

例如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將全球的創新、設計、製造、營銷等要素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全球科技發展的鏈條。這一強大的鏈條不屬於某一個國家,而屬於全球。

因此,美國遏制的不是中國通訊的發展,而是全球通訊的發展。中美間光纜越少,數據傳輸效率就會越低,這也會嚴重影響兩國的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巨頭的業務拓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全球網際網路繼續分解為區域網際網路」,美國網際網路技術網站TechCrunch於4月9日報導稱,太平洋光纜項目由於美國與中國的關係面臨多年的延誤。

如今,這條造價數億美元,已經建有連接至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部分的光纜早已建好,但至今沒有啟用。

環球時報表示,美國一直強調「國家安全」,事實上,利用通信項目盜取其他國家機密、危害其他國家安全的正是美國。

2013年10月24日,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了35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

其中,美國國家安全局可能已經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電話長達10餘年,而默克爾此前一直被認為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歐洲最親密的夥伴。

如今川普政府通過「電信小組」的審查程序,在交易結構及其運作流程上「放了一個嚴格的放大鏡」,正如美國網際網路技術網站TechCrunch 所說:「這個安靜的官僚機構挾持了美國網際網路」。雷鋒網

參考連結: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3xm2oQTLsbI

相關焦點

  • 美政府要求谷歌: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只連臺灣不連香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美國政府準許谷歌公司啟動連接洛杉磯與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但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要求該電纜不能與香港連通。資料圖 新華社/法新據報導,該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由谷歌、臉書和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支持,項目原計劃在中國香港和美國洛杉磯之間鋪設1.29萬公裡的海底光纜。
  • 聲稱有「國家安全隱患」,美政府要求谷歌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只連...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叢超 於文】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美國政府準許谷歌公司啟動連接洛杉磯與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但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要求該電纜不能與香港連通。評論稱,「這項決定凸顯出美中之間越來越緊張的關係。」
  • 臉書、谷歌參與建造洛杉磯至香港海底光纜
    新華社舊金山10月12日電(記者馬丹)美國臉書、谷歌公司、海底通信技術供應商TE SubCom及香港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公司12日宣布,將共同建造連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與香港的太平洋光纜網絡系統(PLCN),這將是兩地間的首條超高速海底光纜。
  • 美國批准谷歌開通與中國臺灣的海底網絡光纜,前提是排除香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官員已批准谷歌公司開通與中國臺灣的高速網際網路連接,前提是與中國香港的連接被排除在外,理由是出於對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該報稱,這一決定凸顯了中美之間越來越緊張的關係。美國司法部在8日的決定中說,與香港之間的直接光纜連接「會嚴重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執法利益,存在很大的風險」。美國國土安全和國防部也支持美國司法部的這一決定。但這些機構敦促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授予谷歌公司母公司Alphabet許可,讓其啟用8000英裡的水下太平洋光纜中連接加利福尼亞州和中國臺灣的部分。
  • 美國政府禁止Google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連接中國香港 背後到底...
    美國政府禁止Google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連接中國香港 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海底光纜的應用受到殃及 據華爾街日報4月9日報導,美國政府準許Google公司啟動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但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要求該光纜不能與中國香港連通。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項決定凸顯出中美之間越來越緊張的關係。」
  • 網際網路的庚子年:谷歌臉書等全球被錘,BAT+TMD面臨著什麼
    谷歌只是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控訴的開始。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這四大巨頭分別是亞馬遜,蘋果,臉書(Facebook),谷歌,其中每一個都如雷貫耳。
  • 谷歌獲聯邦政府批准 運營從美國到中國臺灣的海底電纜系統
    DoNews 4月8日消息(記者 向密) 據外媒報導,谷歌獲得美國聯邦監管機構批准,可以運營一個從中國臺灣到美國的海底電纜系統,此前該公司表示需要更多的連接能力。美國司法部周三的一項決定顯示,在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的支持下,谷歌於4月2日申請了這一許可,並表示其「有迫切需要」,因為該公司認為其系統有可能在未來6個月內達到亞太地區的最大容量。谷歌對監管機構表示,如果不獲得批准,它很可能不得不以「明顯更高的價格」尋求替代產能。
  • 臉書、谷歌、推特也「跟風」:暫停處理港府索取用戶數據的要求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僅有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外國政客趕來「指手畫腳」,某些社交媒體平臺及通訊軟體公司也來給自己加戲了,生怕不夠「助紂為虐」……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7日報導,臉書(Facebook
  • 谷歌獲批連接加州與臺灣1.2萬公里海底光纖,香港以國家安全為由被...
    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媒體  ——聚焦數據 · 改變商業  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導,美國司法部於當地時間4月8日建議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Alphabet Inc旗下的Google(谷歌)啟用長達8,000英裡(約1.2萬公裡)的跨太平洋(601099,股吧)海底光纖網(PLCN)中連結美國加州和臺灣的部份
  • 男子假冒臺灣電腦公司 騙了谷歌臉書1億美元
    [摘要 ]立陶宛男子埃瓦爾達斯·裡馬索斯卡斯策劃了一個虛假商務電子郵件騙局,假冒臺灣一家電腦硬體製造商,在2013至2015年間誘騙谷歌和臉書向他控制的銀行帳戶匯款共計1億美元。新華社舊金山4月29日電,網絡欺詐日益猖獗,即便是知名網際網路大公司也不能倖免。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和臉書雙雙成為一個釣魚式詐騙計劃的受害者,兩年內被騙金額達1億美元。
  • 數字廣告收入85%流向谷歌與臉書?
    【深圳商報訊】近期,美國有媒體在文章中指出,媒體行業掙扎的同時,臉書和谷歌卻成為了廣告業的霸主——客戶每向數字廣告中投入1美元,這兩家公司就獲得了其中的0.85美元。 已然形成贏家通吃 在美國普華永道看來,這個數據可能有些過高。普華永道預計,前十大的數字廣告公司佔到了75%的廣告收入。
  • 谷歌為留中國倉促改變搜索方法 將停止跳轉至香港
    據6月30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在網際網路內容供應商的牌照到期的前一天,谷歌29日表示,未來幾天內它要停止將搜索要求自動跳轉至谷歌香港網站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在用戶進入Google.cn後給出「我們已移至google.hk.com」的提示,客戶點擊提示後才能繼續進行搜索。
  • 中國移動聯手谷歌臺灣運營商合建亞洲海底光纜
    感謝女性健康網的投遞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臺灣移動運營商中華電信宣布將投資至少4500萬美元與中國移動、谷歌和日本移動運營商KDDI聯手興建一條新的海底光纜,項目有望在2013年完工。
  • 美國網際網路供應商應客戶要求,封禁推特及臉書
    愛達荷州一家網際網路供應商因為在上周末接到大量要求「屏蔽推特和臉書」的用戶電話與郵件,因此封禁了兩大社交媒體平臺的訪問途徑。這家名為「Your T1 WIFI」的網際網路供應商於愛達荷州北部地區和華盛頓州斯波坎縣(Spokane)提供服務。
  • 中美海底光纜有多少?超詳匯總
    目前,連接亞太地區與其他市場海纜數量不斷增長,新天域互聯就連接中國與美國的海底光纜進行詳細整理:1. Trans-Pacific Express (TPE) Cable System。TPE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華電信、Verizon、KT、NTT以及AT&A共同出資5億美元打造,於2008年8月啟用。TPE全程17,000公裡,是直線連接中國與美國的第二條海底光纜,旨在提高兩國之間的工作容量,並為亞洲其他國家及周邊地圖,提供便捷的數據通道。2.
  • 谷歌公司否認向美國政府 提供開放式入口
    【PConline 資訊】近日據悉,谷歌公司表示未向美國政府調查人員提供可自由進入其網絡的「開放式入口」,來收集網際網路公司外籍人士信息。  谷歌CEO拉裡·佩奇(Larry Page)和首席法務官大衛·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上表示谷歌並未加入美國安全局操作下的「Prism」計劃。
  • 谷歌當年為何離開了中國大陸
    谷歌對中國的不重視,從兩位創始人的態度就看出來了。兩大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謝爾蓋·布林,最開始就很不情願,反對入駐中國。他5歲的時候從蘇聯到美國,對社會主義充滿了偏見,不願意發展中國市場,但是架不住管理層苦口婆心的勸說,最後說服他的理由是——用網際網路改變中國。
  •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2010年3月23日,谷歌中國聲明因「遭受中國黑客攻擊」和「網絡審查」決定退出中國市場。谷歌當時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立起主動離開中國的姿態,但公開商業數據卻講述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在退出的前一年,谷歌所佔中國大陸份額為33.2%,當時,百度是谷歌的兩倍,為63.1%。在退出中國大陸前最後一季度,谷歌佔中國大陸搜尋引擎市場份額僅為17.5%。
  • 谷歌地圖是問題地圖嗎?
    地圖牌照問題國家測繪局去年5月出臺了《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專業標準》,要求網絡地圖服務提供商必須向國家測繪局申請牌照並通過後方能在中國內地繼續運營網絡地圖服務。截至3月,國家測繪局已向105家網站頒發網絡地圖牌照,包括百度、新浪、中移動及諾基亞,但是,谷歌中國和微軟等企業並未獲得相關牌照。
  • 應對美國禁TikTok,攜程網創辦人主張在中國開放谷歌
    面對美國政府擬禁中國科企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海外版Tiktok,中國旅遊網站攜程網創辦人梁建章撰文呼籲,中國應該開放谷歌(Google)和其他國際主流網站來應對,以此凸顯美國的封禁沒有正當性,以及協助中國企業和商品開拓國際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