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禁要問了,鯨魚為什麼會擱淺?而且鯨魚明明是用肺呼吸,擱淺之後為什麼會死亡?今天小科就來跟大家解惑。
鯨魚是海洋世界裡體積最大的生物,重量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因此鯨魚發生擱淺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絕大部分擱淺的鯨魚都會死亡。那鯨魚為什麼會擱淺呢?
科學家們到目前為止還不能解釋這些鯨魚為什麼會「擱淺」,但大多數解釋都與其體內的回聲定位系統有關,其實鯨魚並不依靠眼睛來導航、測物和捕食,而是擁有一種高靈敏度的回聲測距本領,內臟不適、寄生蟲或者系統本身的原因,都可能使回聲定位系統出現故障,讓鯨魚迷失方向、四處亂竄。
對於鯨魚為什麼會擱淺也有科學家認為,當鯨魚為了捕食隨水勢誤入地形平緩的水域,一旦退潮會造成擱淺,而當它們為了追食魚群而遊進海灣,向著有較大斜坡的海灘發射超聲波時,回聲往往誤差很大,甚至完全接受不到回聲,也會因此迷失方向。鯨魚是戀群動物,如果有一條鯨魚衝進海灘擱淺,其餘的就會奮不顧身地跟隨上去,造成群死群傷的悲劇。
環境汙染也被環保主義者和科學家認為是鯨魚擱淺的原因,科學家們認為那些汙染海水的化學物質可能擾亂了鯨魚的感覺。此外,法國拉羅謝爾海洋哺乳類動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列德博士認為,軍艦聲吶和回聲控測儀所發出的聲波及水下爆炸的噪音,會使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發生紊亂。
鯨魚是生活在海裡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它跟人類一樣,是用肺在呼吸。但是奇怪的是,它卻一步也不能離開海洋,不像海狗、海豹,雖然也是生活在水裡,可是卻時常上岸,尤其在繁殖期,更是成群聚集在陸地上。
鯨魚不能上岸,原來根它笨重的體積有關。它的肋骨、胸骨都非常脆弱,胸腔壁也很柔軟,而腹腔又沒有骨骼支撐。所以當它在水裡生活時,由於水的浮力大,它就不會有任何不舒適或不方便的情形。可是,一旦當它被放在陸地上時,由於身體巨大的重量,脆弱的骨骼時在沒辦法支撐重壓,於是胸腔和腹腔、肺和心以及其他的內臟,便會受到嚴重壓迫,導致呼吸、血液循環發生極大的困難和障礙。
因此,可憐的鯨魚如果上岸,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窒息而死亡。
因為鯨的身體需要一定的鹽分和水分來保持生理機能的平衡,一旦離開水面,身體的各個部分,尤其是皮膚,當然就失去了溼潤,也就「渴」死了。
由於沒有水降溫,鯨魚的體溫會升高,導致死亡。
長時間擱淺,鯨魚缺乏食物導致飢餓;再加上皮膚被陽光暴曬後發生龜裂,受傷以致發炎。所以鯨魚擱淺容易死亡。
鯨魚不是可以呼吸就能維持生命,也不是說皮膚乾裂死亡。事實上鯨魚之所以會擱淺主要是因為:軍事的超高頻率聲納探測儀器對在一定的海域內對此所有鯨魚的磁場感應區造成毀滅性的損傷,這部門器官是鯨魚大腦組織。所以鯨魚會衝上沙灘擱淺、所以很多解剖以後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實際上是死於腦部的功能壞死。
其實現在每個比較常擱淺鯨魚的地方都有環保人士守候著,一旦發現有鯨魚擱淺都經歷讓他們重返大海,但是遺憾的是這種方法卻還沒有成功的例子,因為送他們回去以後馬上又從新擱淺因為他們大腦已經損傷了。
據記載,遠在1783年,曾有18條抹香鯨衝往歐洲易北河口,在那裡等死。次年,在法國奧迪艾尼灣又有32條抹香鯨擱淺。18世紀,一些航海家在塔斯發現恐怖的鯨魚墳場,一堆堆的腐屍和白骨散布在海灘上,呈現一片悽慘景象。世界上第一個記錄鯨魚擱淺現象的是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直率地告訴人們:「鯨究竟為什麼會擱淺?我無法回答這一難題。」古代的著名學者普盧塔赫卻把鯨魚擱淺現象解釋為「集體自殺」,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鯨魚不可能具有人類那樣豐富的感情,再說鯨魚一旦擱淺後,往往顯得驚恐,甚至發出悲慘的求救聲。
1754年法國奧捷連恩灣的沙灘上,30多餘抹香鯨擱淺死去。
1970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皮爾斯堡的沙灘,150多條逆戟鯨不顧死活地衝上海岸。
1979年7月17日,加拿大歐斯峽海灣,130多條鯨死去。
2005年3月10日,一條身長8米多、體重約4噸的國家一級海洋保護動物大鯨,於2005年3月10日下午被人發現在吳川市大山江街道良美村附近海岸上擱淺死亡。
2008年3月11日,一頭2噸多重鯨在海南擱淺死亡。
2008年3月11日,一條重達2噸多的鯨被發現在海南省文昌市錦山鎮潮灘港擱淺死亡。有關部門已經對鯨進行了掩埋處理,並將提取該魚骨架製作成標本供研究使用。
2008年8月30日,一頭重達3000斤的成年日本喙鯨在青島開發區金沙灘海域擱淺。
2012年3月16日,4頭抹香鯨擱淺在鹽城新灘鹽場附近灘涂(北緯34度22分,東經120度10分),大者體重達三四十噸,小的也有近二十噸,後於2012年03月19日經南京師範大學科研人員到場對其解剖採樣後,於當日深夜和20日凌晨進行就地深埋。
2012年10月26日,印度官員證實稱大約40頭巨鯨在孟加拉灣北安達曼島西岸擱淺死亡,原因尚不明確,北安達曼群島首府布萊爾港官員阿賈伊·薩克斯依娜說,這些擱淺死亡的短鰭巨頭鯨是當地漁民發現的,此前安達曼群島從未發生鯨集體擱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