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綜合報導 12月15日晚,上海警方連開多槍制服持刀男子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視頻顯示,男子頭戴米色頭套,手持刀具與警方對峙,隨後警方連開七槍將男子制服。
距離事發僅三小時,上海靜安警方發布案情通報:12月15日20時許,靜安公安分局接110報警,稱新閘路西康路附近一男子持刀砍人。民警迅速到場處置,肇事男子對民警多次警告置若罔聞,突然揮舞菜刀衝向群眾和民警。為確保周邊群眾安全,民警果斷開槍將其擊傷並迅速送醫救治(暫無生命危險)。
經警方初步調查,肇事者周某57歲,居住在事發地周邊,曾多次因酗酒滋事被公安機關處理。
此次事件上海警方現場處置方式得當,事後回應及時,堪稱警方執法教科書。當然,美中不足的是開了七槍才將男子制服,接下來該好好練練槍法了。
現場群眾淡定圍觀 面對警方勸告不為所動
然而事情卻起了變化!警方及時的通報化解了疑慮,網友們的注意力也很快從案件本身轉移到了現場圍觀群眾。
從網傳的多個現場視頻看到,事發時現場聚集了大量圍觀群眾。面對警方的勸告不為所動,聽到槍聲響起,很多圍觀群眾不是嚇得趕緊逃走,反而小跑著過去,搶佔有利地形,圍得更緊密了,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有的視頻拍攝者距離持刀男子不過十多米,拍攝手法嫻熟,有遠景有特寫,不輸媒體攝影記者。
圍觀群眾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此前就發生過多起圍觀群眾被流彈擊中的例子。
2015年9月,廣東深圳一名醉酒男子持刀砍人,警方鳴槍示警無效,開槍將醉漢擊傷制服。期間,子彈擊中路面的瓷磚濺起的碎片劃傷圍觀的一名男子的臉部,一名女子圍觀時腰部被擦傷。
2016年6月,廣東佛山發生一起持械鬧事事件,警察處警受阻,並造成處警的警輔人員受皮外傷,民警朝天鳴兩槍示警,時隔兩三個小時後才發現,鳴槍點附近出租樓5樓一男子被流彈致傷死亡。
警方:流彈威力很大!這樣的熱鬧要少看!
這樣的熱鬧該不該圍觀?北京警方及時發文進行了科普,提醒圍觀群眾,看到這個看熱鬧需要謹慎!流彈威力極大!
54式手槍
92式手槍
流彈在飛行過程中如果不遇到遮擋物,可以飛行最大的飛行距離,比如以54式手槍彈舉例(現警方多用左輪和92式手槍),其最大飛行距離可達1630m。隨著彈頭飛行距離的增加,彈頭的穩定性也在下降,如果彈頭此時速度大於100m/s,而又處於臨界穩定狀態,那麼對肌體的殺傷效果就會更強。
試驗表明,56式步槍的槍彈在穿透12層的尼龍布後,由於穩定性變差,命中目標後會很快失穩並劇烈翻滾,在肥皂(相當於肌體)中所施放的能量為直接命中時的1倍以上。流彈雖然並非瞄準直接命中目標,但當彈頭失去穩定性時擊中目標,比起直接瞄準命中,對肌體的傷害可能更大。在一戰中,戰場上傷亡人員的80%是由非直接瞄準命中的中低速流彈、彈片造成的。
槍彈的有效射程和彈頭的殺傷力也沒有必然聯繫。有效射程是對預定目標射擊時,能達到預期的射擊精度和威力的概念。比如54式手槍的有效射程只有50m,但彈頭在500m距離上仍然具有殺傷力。步槍的有效射程一般是400m,但彈頭飛行到千米之外時雖然精度已經很低,也可殺傷有生目標,如AK47步槍在以最大射角發射時,彈頭飛行到1600m的距離上具有的動能仍可致人死亡。
流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走著走著就掛了
曾經在2012年,在中國臺灣發生一起事件,一名士兵打靶時,一發5.56mm步槍彈竟然在3000m外打入一個人的胳膊!所以說「不長眼」的流彈在遠距離上致傷致死,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在這裡提醒各位吃瓜群眾,雖然現在中國的治安很好,開槍的現場很少見,但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這樣的熱鬧還是少看為好,遇到這種事還是躲得越遠越好!
(荔枝新聞綜合警民直通車-靜安、「牛彈琴」公眾號、平安北京、南方都市報等報導 編輯/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