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有許許多多的西語系移民,也有非常都哦的墨西哥餐廳。但如何在墨西哥飯館點菜?這個問題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屑一顧,誰會在乎墨西哥菜啊?但是,在美國現人口組成中,除了黑人(African American),墨西哥人應該算是最多的「少數民族」了。尤其是西南部以及中部一些州。西班牙語也成為工作生活中最常見的第一「外語」。這就使得墨西哥菜在美國飲食文化中成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更不要說滿大街的墨西哥飯館,無論是快餐連鎖還是家庭小作坊。比如chipotle(之前我們有介紹他家發家史的文章,純美國人開的墨西哥參加,以材料新鮮著稱)和qdoba,估計北美上班族中午去那裡解決的不少。
什麼是quesadillas,什麼是,滿眼都是看起來一樣卻都不會念的名字……一開始到美國時,去墨西哥飯館被菜譜弄得暈頭轉向,這都什麼和什麼啊……但是經過和周圍的美國朋友討論以及上網查詢和親自嘗試,發現墨西哥菜真的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掌握了主要的精髓,就算點錯了也不會死的太慘。
首先簡單幾句概述一下墨西哥菜餚的起源。
西班牙在16世紀佔領了阿茲特克(Aztec)民族,即墨西哥的前身,所以如果你有時候看到Aztec這個詞,實際上是代表著強烈墨西哥味道的東西,常見的是香料或者藝術風格。從此墨西哥地區從各個方面受到西班牙文化深刻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墨西哥人被稱為Hispanic的原因,直譯是西班牙裔。當然在這其中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就來自烹飪和飲食。
就像天朝的北面南米一樣,無論烹飪和調味怎麼受影響,決定一個地區飲食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定是原料,沒有好的原料再高超的烹飪技術也總嫌欠點火候。墨西哥地區盛產的3大主材料:玉米,豆子和辣椒,構成了墨西哥菜餚的靈魂,除了靈魂以外最重要的當然算是炎熱的熱帶氣候相匹配的一些原材料,熱帶水果蔬菜,比如鱷梨(avocado,詳見備註1),酸漿果/綠番茄(tomatillo,詳見備註2),青檸(lime)等等。
在正式介紹前再囉嗦兩句。有時候大家會看到Tex-Mex,這是Texas-Mexico的簡寫,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美式墨西哥菜風格。因為地理上墨西哥和德州非常近,所以德州很多菜餚深受墨西哥的影響,但是,當然,美國化了很多,比如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油裡過一下,甚至fried cupcake……
關於各種生詞的讀法,我也沒有完全掌握,但是基本上和英語發音規則非常非常像,除了以下2個在菜譜裡常見的特例:
J:相當於「H」,比如jalapeno,讀作「哈拉「杯」紐」。
e:經常是要發音的,比如在結尾,發類似ei的音,還是上面的jalapeno,讀作「哈拉「杯」紐」。
再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Guacamole:瓜卡牟「累」
Fajita:法「Hee」塔
Tamale: 塔瑪「裡」
Mojito:莫「Hee」託(對,這就是所謂的莫吉託,原料基本是朗姆酒青檸薄荷蘇打水,但是那個真的發「H」的音)
前菜/小吃
墨西哥真的沒什麼小吃,因為所有的都可以算是小吃。不過最主要的算是各種蘸醬了,用炸的玉米脆片(tortilla chips)蘸取食用。這些蘸醬同時也可以放在主菜裡作為調味品。
1.鱷梨(牛油果)沙拉:Guacamole(有時候也會簡稱為Guac,簡讀瓜克)
有一些變種,但是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鱷梨,洋蔥,香菜,蒜,墨西哥辣椒,青檸,少量香料。味道有些難以形容,如果不討厭洋蔥和香菜就會覺得挺好吃的,口感非常非常好。上圖右邊有個大圓核的就是鱷梨啦!牛油果裡面的脂肪都是健康脂肪,所以想稍微增肥的可以多吃(有人不管用哦),減肥的可以考慮用它代替動物脂肪,很健康的。
2.水質蘸醬:salsa (西班牙語的sauce)
這個種類極其豐富,但是一般會有西紅柿,酸漿,各種墨西哥辣椒(詳見備註3),洋蔥,香菜,香料,有時候會有芒果,菠蘿,桃子等水果。
就像標題裡說的,這類蘸醬不添加油或者其它增稠劑,所以比較稀,夏天吃非常清爽。最基本和常見的就是基於西紅柿的Pico de gallo。
3.芒果 salsa
做法就是:切好的芒果要加紅椒,小蔥,香菜,辣椒等,加萊姆汁(長得像檸檬,但是綠色的),調料就是鹽和胡椒。
4.美式奶酪蘸醬配玉米片:Nachos
這個在墨西哥快餐廳或運動主題酒吧的菜單上經常見到。嚴格意義上說不能算傳統的墨西哥菜,最開始是在墨西哥和德州邊界處產生的,就是把各種salsa和奶酪酸奶油直接澆在tortilla chips上。味道一般都還不錯。
這個玉米脆片tortilla chips,如果有人強烈懷念煎餅果子,想在家自己做,但是找不到油條或者薄脆,這個chips是最好的選擇,在超市薯片區域可以輕鬆地找到。
主食/配菜
墨西哥最重要的主食就是玉米面,就是我們的棒子麵(在一些國際市場裡看到袋裝的叫masa harina,直譯就是玉米面粉),有黃玉米和白玉米兩種,黃玉米更香,但是白玉米(white corn flour)更便宜,所以也時常可以看到。
玉米面和成的麵團或蒸或煎或烙或炸構成了主食的部分,配菜一般是用孜然、五香粉、辣椒粉混上一些歐洲的香料炒制的牛肉餡,牛肉塊,雞肉塊,蝦,魚。之後再放上生菜,西紅柿碎,各式豆泥,奶酪絲,有時候還會有加入香料蒸製的米飯。最後根據個人喜好加上述的蘸醬或者酸奶油,搭配起來就成為所謂的墨西哥菜。
首先介紹主食部分:
先說一句tortilla這個詞,籠統地說就是薄麵餅的意思,原料可以是玉米面(corn tortilla)也可以是小麥麵(flour tortilla),剛才說的玉米脆片(tortilla chips)實際上就是玉米面的corn tortilla炸過變脆形成的。在炸之前它是軟的。或者用烤麵包機烤一下,也能變脆。
使用corn tortilla的:
Hard shell taco/Regular taco:Taco 可能是大家見到的第一個墨西哥菜的詞了,長相做法看下圖!外殼不一定經過油炸或烘烤,所以不一定是脆的(不都很hard)。
Taquito/Flauta:也叫做小taco或者圈起來的taco,所以外形不太一樣,內餡也會少一些。可以油炸,可以不炸。Flauta是西班牙語長笛flute,這樣就很好理解了!
Enchilada:把上述的澆上一些奶酪、熱的西紅柿醬汁,看起來更高端一些
Tostada:和taco完全一樣,只是形狀上把taco的殼展開
使用玉米面(corn flour)的:
Sope: 可以算是厚版的tostada,但正是因為比較厚所以會有種吃窩頭的感覺,形狀很像鐵盤披薩餅底或者新疆的饢。
Gordita:玉米面版的肉夾饃,(所以在和面的時候會加入發泡劑,吃起來會比較鬆軟),但是這個「饃」是炸過的
Tamale:玉米面玉米葉版的肉粽,內陷一般是調好味的肉,燉豆子和奶酪
使用flour tortilla的:(這個基本可以完全從corn tortilla部分舉一反三)
Soft shell taco:就像名字說的,因為麵餅一般比玉米餅要軟。
Burrito:可以算是麵餅版的taquito,根據個人喜好,但內餡一般比較多,除了肉和炒菜還有炒飯、豆子等等,也是美國人常吃的快捷午餐之一。
Quesadillas:「 Quesadilla」是西班牙文,它的發音是 "Kesadiya",它的起源是來自墨西哥。Quesadilla就是一種墨西哥/西班牙式的三明治,你可以在兩張Tortilla當中放入任何你喜歡的食物;最正統的Quesadilla ,Cheese 是絕對不能少的;除了肉食之外,通常還會放點生菜,一方面讓它的口感更多元化,另一方面嘛,也比較健康。這張圖可能不是太清楚,關鍵點就是餡餅做好後要在煎鍋裡烙出一層脆殼。然後材料不掉出來的關鍵是兩片Tortilla都要舖cheese。
Chimichanga:麵餅版的Enchedilla,或者Enchedilla 版的burrito,希望這個解釋夠簡單。
使用小麥麵(wheat flour)的:
Torta/pambazo:美國化的產物,對應三明治/漢堡
這裡順帶解釋一下三明治和漢堡的區別,主要有2點:
1. 外面的麵包種類不同,三明治一般是切片(sandwich bread)或法棍等歐式麵包(Baguette法棍,Ciabatta孔洞很大有脆殼略微有發酵的酸味, Croissant牛角麵包),漢堡一般是一整個小的蛋奶麵包(Brioche)或德國鹼水麵包(pretzel)對半切開;
2.裡面的肉類做法不同,三明治一般是將做熟的肉切成薄片或拌成沙拉醬式的,如金槍魚沙拉,雞肉沙拉,漢堡一般是肉餡或者豆子經過調味再煎熟,英文裡常見的表述是patty,表示一坨把原料碾碎後煎熟的餅狀物。這第二點區別也就使得漢堡一般是熱的,三明治一般是涼的,但也可以要求把麵包加熱。比如義大利式常見的panini,就是一種在鐵板上烤過的三明治。
配菜部分:
除了生菜、西紅柿、奶酪、酸奶油、蘸醬,主要分成肉類、豆泥和調味米飯
肉類:
Carnita:墨西哥香料版的紅燒豬肉,偶爾Carnita也表示同樣做法的牛肉,但一般會特意標出。
Picadillo(一般在菜單裡肉類選擇是ground beef):直譯就是肉餡,一般是牛肉加上剁碎的西紅柿等蔬菜和香料炒制。除了墨西哥,很多太平洋島國,所謂的「加勒比海」區域國家的菜餚裡也會有這類的東西。
Fajita:鐵板燒!很安全的選擇!
Ceviche:一種將生的海鮮醃在檸檬汁裡的做法,常見的有蝦,羅非魚(Tilapia)。
最後給幾個有可能見到的肉類西班牙語詞:
雞肉:pollo
豬肉:cerdo
牛肉:carne de res
蝦:camaron
魚:pescado
豆泥(refried beans):
不要看到這個名字就被嚇到,不僅fried 還要refried。其實它的油脂含量很少,就像我們做紅豆沙在將豆子煮熟碾碎後會加點豬油或植物油炒豆沙一樣,只不過這個更稀一些,並且是鹹的。常用的豆子種類叫pinto beans,有時候也會用黑豆(black beans)。味道不是很奇怪,但是和我們在國內常吃的豆子種類都不太一樣,感覺還是挺好吃的。
調味米飯:
西紅柿醬炒飯,會加一些香料,有時候還會有洋蔥,但是總體來說味道很淡。
墨西哥菜沒有什麼特色的甜點,如果有也是從西班牙繼承的。簡單列幾個吧!
Flan: 焦糖布丁
Tres leches cake
很濃很濃的奶香蛋糕,這個詞直譯是「3種奶製品蛋糕」。將普通蛋糕烤好以後在煉乳(sweetened condensed milk)、牛奶和濃縮牛奶(evaporated milk)三種奶製品混合物中浸泡過夜。
Churros:吉利果。其實就是蘸糖的小油條。沒有我們的油條那麼外脆內筋,而是更均一的軟軟的質地。有的種類有果醬或巧克力夾餡。味道一般,一般看到的都是一大圈切成的小段。
===========================================
成薇英文網址:www.cathycheng.com
成薇中文網址:www.chengwei.us
個人微信號:chengremax
QQ:1341013460
e-mail: chengremax@gmail.com
電話:626-222-3050
辦公室:626-964-8999
=============================
成薇歡迎大家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或推薦: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可分享最新的生活資訊;
2.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可關注我們;
3.在【添加朋友】中【查找微信公共帳號】或搜號碼輸入「cathychengremax」,即可關注我們;更多詳細項目信息情況更新請關注成薇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lacathy
4.點擊【查看官方帳號】可以訂閱「成薇美國購房」
=======================
成薇,美國電機碩士,從事美國房地產經營15年,屢獲地產界國際大獎的殊榮。2013年美國最大房地產公司Remax全球85個國家最佳經紀人前十名,全美第二名,全加州第一名,全球華人個人銷售冠軍。終身成就獎,國際名人榜的獲得者。她市場分析精準,專精好學區房屋和華人生活圈房屋買賣。成薇在洛杉磯房地產經紀人業內具有房源多,客源廣,成交快,口碑佳,為人誠信親切的特點。成薇擁有強大的房地產精英團隊,其服務包括買賣房屋,出租管理,協助貸款等。
無論您是來洛杉磯投資或定居,「買賣房屋找成薇一定成!」
(本微信公共帳戶裡的部分文字圖片摘自網絡,在此一併感謝!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