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業要升級體驗式商業?可以用文旅思維試試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文旅產業的不斷融合發展,傳統商場簡單乏味的消費內容已跟不上新時代人們的消費需求,文旅視角下的商業綜合體通過打造文旅商複合空間可以適應最新消費群體的需求。通過文化主題,將商業、旅遊、休閒融為一體,形成文旅+住宿,文旅+科技,文旅+交通,文旅+體育,文旅+購物等等*多種業態,滿足當下消費群體「拍照比吃飯、逛街重要」的心理,打造極具個性化的主題型商業模式。

不止是消費,還是生活

在2018年的上半年,文和友在長沙海信廣場開了近5000平米、7個樓層的門店,這就是如今火爆了的網紅打卡地——超級文和友。這裡收集了超過十萬件老物件,將大型商超的空間打造成了八九十年代的筒子樓社區,極具顛覆性與創意感。

無論是整個空間結構,還是內容裝修、場景營造,長沙超級文和友的設計都讓人眼前一亮,並在進入後不斷發現內有乾坤。強烈的視覺衝擊和極致的場景體驗讓這裡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跨越7個樓層的超級文和友,讓每一個到來食客感到驚訝:抬頭,極有煙火氣息的老式磚樓鱗次櫛比,老舊的霓虹燈箱略帶昏暗地閃爍著;而在底部的「街道」,竹製的座椅被整齊的擺放,仿佛是盛夏涼風習習的夜晚,等待著每一個疲憊的爹爹,扇著蒲扇,和三五知己一起吃酒。

雅俗皆藝術,藝術之外,一切皆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文和友的本真。用廢墟的老物件,在現代化的大廈裡構築建築、用街頭巷尾正在消失的美味,留住這座城市記憶裡的靈魂,這既是人文,也是現代人追尋的快樂之源。

核心不是商品,而是情感體驗

目前商業發展進入深水期,體驗式商業成為主流,強調情感場景的營造,不斷提供情感載體。所謂體驗式商業,就是一種以休閒娛樂為主,購物為輔的購物中心。它強調從生活情境出發,塑造人們的感官體驗和心理認同。通過環境、建築及城市風格融合營造出別致的休閒消費場所,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購物行為。與傳統的購物中心相比,更加注重環境、建築設計和業態規劃,從而突出合理布局、風格特色,滿足與消費者階層生活品味、消費習慣所匹配的購物體驗。

傳統的百貨業,核心是商品,比拼的是誰價廉物美;但如今,核心是場景,比拼的是情感體驗。英國知名零售及娛樂目的地Westfield早在2018年發布的購物中心報告中,就認為未來購物中心將改造為「超連接微型城市」,專注於「健康」、「購物體驗」和「沉浸式體驗」等多個領域。

報告指出「為了在未來取得成功,該行業需要像其服務的客戶一樣思考」。購物中心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定義零售空間,是人們與品牌、體驗、娛樂、服務提供商,生活和工作等密切聯繫的消費空間。

不是景區,勝似景區

在商業空間同質化如此嚴重的今天,商業綜合體如何脫穎而出,創造利潤?其實早已有答案,現在上街、到商場遊逛已經成為一種「度假」、一種「旅遊」。這幾年,商業綜合體純碎的商業功能在不斷弱化,旅遊價值和文化價值日漸凸顯,使遊客在遊玩中產生較強的消費欲望,從而促進消費,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文旅商業業態。

文旅商業設施在滿足基本的的吃、購、住等功能上,還應該滿足文化展示、文化體驗、互動交流、遊覽體驗等複合的功能。商業綜合體的發展趨勢從生活化向文旅休閒化發展。日本大阪難波公園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典型。

難波公園是位於大阪傳統熱鬧商業區的現代建築,並非傳統意義的公園,是一個購物中心與辦公樓的綜合體。從遠處看去,難波公園(Namba Park)是一個斜坡公園,從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層樓的高度,層層推進、綠樹茵茵,仿佛是游離於城市之上的自然綠洲,與周圍線形建築的冷酷風格形成強烈對比,成為嘈雜背景下的一處生動、溫馨的街景。其原址是一座棒球館,位於鄰近難波火車站的一片新商業區,離機場一站之遙,將城際列車、地鐵等交通樞功能與辦公、酒店、住宅完美結合,是日本開發成功的城市綜合體的代表項目。

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一個商業項目,因為其有很大的公共開放綠地,可以吸引周邊社區的人到這裡來光顧、遊覽,最後這個項目變成了一個目的地,大家不僅僅到這裡來購物,也可以到這裡來休息,來放鬆。難波公園的內部是一條人造峽谷。通過「峽谷」內一條「8字形」傾斜上升的通道,便到了難波公園的零售與娛樂區域。其中心區域是三層的「豪華購物廣場」,內部質感華美、店面錯落有致,並飾有草木植被和水景,讓感覺仿佛並不是在商場購物,而是在森林中尋寶一般。

總結一下,用做景區的思路來打造商業綜合體,要深度研究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深耕城市文化,依託科技手段、文化創意、規劃設計等手段進行景觀節點、網紅打卡點的布置,將傳統文化用現代化方式表達,豐富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文章來源:源創匯

圖片來源於官方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傳統商業街區的文旅復興之路
    用獨特的城市文化品牌和記憶要素,落地到文旅項目,賦能於文旅的大消費, 這就是文旅創新實踐引領文化旅遊消費升級與城市更新發展的源創匯方法。專家點評吳熠煒(源創匯創始人)文旅創新實踐,賦予商業街區休閒氣質、文化特質,彰顯城市品格。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此前,商務部召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將深圳東門步行街等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也在近日正式啟動。那麼,傳統的商業步行街應該如何重生?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表示,東門商業業態較為陳舊,導致客流量大不如前,升級改造迫在眉睫。不過,升級改造也不是容易之事,東門小業主眾多,難以進行強力有效的徹底升級,而東門步行街分布較廣、佔地面積大,難以形成一個閉合的如萬象城、海岸城模式的商業體。
  • 漢博商業張海勇:文商旅項目需顛覆「內容為王」的傳統思維邏輯
    憑藉多年在傳統商業及泛商業服務的運營經驗,近年來,漢博商業持續關注文旅等領域的業務創新,並設立相關業務單元及事業部;同時,不斷拓展外部合作資源。可以這樣說,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都是與文商旅項目一樣,都是對於某種生活方式和度假模式的承載,它的核心消費群體都是都市中產階層,都契合了這個群體消費和生活體驗的某種特定的需求,是生活方式與消費體驗多元化需求的結果。
  • 天祺投資孔玲:商業思維本質是哲學思維,體驗商業是「慢生活」概念
    11月1日-2日,由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贏商網主辦的「2016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發展論壇在深圳蛇口南海希爾頓隆重舉行。1日下午,嘉文夢幻王國•「兒童+」商業地產體驗趨勢論壇率先開幕。在以「尋找商業增長新動力,購物中心與品牌商如何重塑體驗生態?」為主題的微論壇上,甘肅天祺投資集團董事長孔玲女士發表了精彩觀點。
  • 中旅商管三大產品線首度亮相,打造文旅商業新旗艦
    隨著文旅產業的不斷融合發展,傳統商場千篇一律的消費內容,以及景點商業簡單乏味的消費現狀已然跟不上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嚮往。文旅視角下的商業綜合體和景區商業亟需注入新鮮血液,通過打造文旅商複合空間,煥發新生。   11月26日,一場由中旅商管主辦的題為「浙裡正美好」的中旅投資文旅商業品牌發布會在寧波成功舉行。
  • 這一次全國商業地產大咖把「文旅商業」說透了...
    從全國範圍的分布來看,已開業文旅購物中心開發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西南,分布佔比分別為37%和15%。對比文旅購物中心和普通購物中心體驗業態的數量佔比,文旅購物中心體驗業態佔比已超過40%,普通購物中心達到了33%,其中,文旅購物中心的文創、娛樂業態份額更大。文化的依託和娛樂產業的支持對文旅購物中心更為重要。未來,西北文旅購物中心發展有增大趨勢,在各區域擬開業購物中心中,西北文旅購物中心高達30%。
  • 益田旅遊商業:以「文化體驗+旅遊商業」戰略引領行業
    從深圳益田假日廣場開始,吳群力帶領的益田旅遊商業始終以其前瞻性的眼光走在行業前列,近年來,更創新性地提出旅遊商業理念,使得旅遊度假生活方式成為商業發展的新引擎。 2006年首提「體驗式商業」概念 成為「中國商業地產行業領軍人物」,對於長期在商業地產創新深耕的吳群力來說,是一種榮譽和證明,更是一種必然。
  • 體驗式商業:場所賦予商業空間更多的意義
    體驗式商業:場所賦予商業空間更多的意義時間:2017-12-05 15:08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體驗式商業:場所,賦予商業空間更多的意義 挪威建築歷史和理論學家諾伯格舒爾茨認為,每個場景都有一個故事,與城市的歷史、傳統、文化等息息相關,這些涵義賦予城市空間更多的意義,使之成為市民喜愛的場所
  • 漢博商業張海勇:為什麼說小鎮商業可以是「社區+社群+度假目的地...
    在文旅類小鎮中,商業究竟應該承擔何類角色?它如何從配套從屬,成為整個小鎮的活力之源?如何解決因人口密度有限、消費頻次較低而引發的生存問題?它究竟該走何種模式?   近年來,隨著特色小鎮數量和規模呈爆發式增長,小鎮商業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業內的焦點。
  • 南京華僑城歡樂濱江 詮釋文旅融合背景下商業綜合體該有的模樣
    目前商業發展進入深水期,體驗式商業成為主流,強調情感場景的營造,不斷提供情感載體。體驗式商業強調從生活情境出發,塑造人們的感官體驗和心理認同。通過環境、建築及城市風格融合營造出別致的休閒消費場所,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購物行為。
  • 深圳歡樂港灣濱海體驗式商業發布,新樂活主義重構城市商業想像
    華僑城深耕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重磅推出全新一代文旅示範作品——深圳歡樂港灣,已於8月23日對外開放,刷屏網友朋友圈,成為社會各界口中的寶藏公園。如今,深圳歡樂港灣濱海體驗式商業街區也進入籌備開放的階段。作為華僑城新一代城市公園綜合體範本,歡樂港灣將帶來怎樣的城市公園中的親海商業進階?
  • 專訪新天地商業董孫華:體驗商業要營造具有記憶感的互動空間
    10月23-24日,由贏商網主辦的2019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發展論壇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隆重舉辦。本屆論壇以「體驗不思議」為主題,吸引了數千名中國商業地產行業領袖精英學者匯聚一堂,聚焦探討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 文旅賦能商業+TOD概念 濟南首個融創茂2021年亮相
    存量商業時代來臨,行業競爭加劇;零售新概念不斷更迭爆發,消費者喜好「日益挑剔」;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精神文化消費、享受消費漸成主流……   傳統購物中心運營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從商業內容與體驗端進行升級,探索差異化運營模式,創造新的價值點,已成為諸多商業地產運營商思考的新課題。
  • 深圳歡樂港灣濱海體驗式商業發布,新樂活主義重構城市商業想像
    始終秉承著「優質生活創想家」理念的華僑城,對於城市建設、商業運營向來有著獨特且前瞻性的見解。華僑城深耕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重磅推出全新一代文旅示範作品——深圳歡樂港灣,已於8月23日對外開放,刷屏網友朋友圈,成為社會各界口中的寶藏公園。
  • 雅居樂李迪:體驗式商業僅僅是場景打造嗎?
    現場將獨家發布《中國商業地產綠色競爭力白皮書》,並成立「奇點(中國)綠色商業聯盟」。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雅居樂商業管理集團副總裁兼商管公司總經理 李迪的觀點得到了論壇與會嘉賓的關注與廣泛探討。李迪認為,隨著中國商業的發展,消費者原來的購物需求升級為體驗式需求,開發商、運營商也對體驗式提出很多概念,如沉浸式、漫步形式、作坊式等等。但大規模投入下,我們要思考,體驗式商業僅僅是場景打造嗎?我們看到有三個痛點沒有真正解決。第一,場景打造只是簡單場景的堆砌。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此前,商務部召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將深圳東門步行街等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也在近日正式啟動。那麼,傳統的商業步行街應該如何重生?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表示,東門商業業態較為陳舊,導致客流量大不如前,升級改造迫在眉睫。不過,升級改造也不是容易之事,東門小業主眾多,難以進行強力有效的徹底升級,而東門步行街分布較廣、佔地面積大,難以形成一個閉合的如萬象城、海岸城模式的商業體。
  • 什麼是湖畔文旅商業中心,可以去剛開業的湖濱銀泰in77 E區看看
    2018年12月15日,in77的第五個區塊E區——杭州首個湖畔文旅商業中心正式開業。至此,歷時5年,杭州湖濱銀泰in77A、B、C、D、E5區已全部落位。   E區位於東坡路5號,地上5層,地下3層。毗鄰西湖,定位湖畔文旅商業中心,主打正宗杭味,國粹曲藝,傳承文創和網紅美食等業態品類。總體量3萬平方空間內,涵蓋了近140個品牌。
  • 贏商網沙龍直播:文創文旅商業項目破局新生的創意設計思路
    申毅:要做體驗式商業   曲江書城建設的初衷,有很多原因,其實有一點曲江本身它做的是文化產業,剛好新華書店在13年的時候就有曲江文化集團託管,它本身也是做文化產業,面臨整個國有企業的轉型,所以它從內在因素裡面有個需求。
  • 融合有道 創新賦能|雲泰商業開啟文旅發展新窗口
    最近,雲南城投旗下雲泰商業運營的北侖銀泰城在六周年之際,推出特色文旅主題街區"茶馬花街",這是繼昆明文旅商業標杆—西山茶馬花街之後,在浙江區域的又一力作。"茶馬花街"的開街運營,是雲泰商業對城市人居美好生活煥新的踐行,亦是對雲南康旅集團戰略轉型升級的獻禮。
  • 北京華潤鳳凰匯購物中心榮獲「中國最佳體驗式文旅商業項目」稱號
    本屆論壇,以回歸商業本質、重塑商業生態為主題,聚焦行業熱點,以及文創、兒童、餐飲、休閒娛樂四大體驗業態與購物中心的跨界、融合,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分享網際網路+時代下,購物中心的運營之道。同時,「中國地產地產領航獎頒獎盛典」也在論壇過後隆重舉行,在此次頒獎盛典上,北京華潤鳳凰匯購物中心榮獲「中國最佳體驗式文旅商業項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