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場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套戰術吃遍天的結果就會像切爾西一樣被人家抓住了要害。之前我說過皇馬想要解決「後C羅時代」的矛盾和空缺,改變克羅斯的位置是最好的出路。順著上個主題的思路,其實具體點的說,把克羅斯的前腰作用體現出來,才是目前適合皇馬的出路。這個個時候就不得不提15年與大巴黎的第一場,是克羅斯前提的優勢體現,配合兩個邊路小將,前場的高位壓迫逼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若不是赫球王,總裁沒有把握住機會,皇馬將會從王子公園球場帶走不止一分。然而到了第二場,到了和塞維亞剛正面的時候,這套戰術,這個位置開始不斷暴露它的弊端。
當沒有了小將們協助的時候,克羅斯一個人的逼搶成功率約等於零,這一個特點在德國隊中也尤為明顯。且這種不具效果的逼搶,消耗了中前場球員大量的體力。在吃透了皇馬和大巴黎的比賽錄像後,埃梅裡作出了最最最正確的戰術布置,搶斷後經過後場幾腳傳遞,迅速從邊路通過中場,鋒線和防線一對一單打,等待後插上,套邊往裡給。這種進攻方式其實就是對巴黎第二場啟用的:後場倒傳幾腳,吸引皇馬球員壓上,又迅速通過中場,靠邊路的衝擊力不斷考驗皇馬的防守肋部。
在進攻方面,克羅斯的遠射無疑增加了進攻的立體性,在對陣塞維亞的比賽中遠射威脅其實不少,可惜準頭仍亟待提升。但一旦對方在大禁區外站住了陣腳,看看自己中場:魔笛,克羅斯,卡塞米羅,是不是少了點什麼?好像少了個會飛的迪瑪利亞,少了個又創造力的厄齊爾,少了個專射世界波的J羅。少了一個從中場就開始火心四濺的導火索。但是現在失去了C羅的皇馬不管怎麼排,總覺得中場的人不夠又多餘。聖誕樹也好、4312也好、4141也好,但就是進攻不順暢了、失去了主動性。這三中場可以在前場創造出爆點時添上那把柴,卻不具備自己先把外城燒的連天,為內城的殺手們製造混亂的能力。塞維亞全城戒備,冷冷看著你們在外面傳切,然後在一記無可奈何的傳中後切斷進攻,開始自己的攻城大計。
那麼克羅斯的前腰作用又在哪裡呢?所以說皇馬的失利,不是一個人的錯,而是全隊的責任。只要所有人都扛著這份擔子,不會沒有穩穩站起的一天。皇馬的成功,不是一個人的閃光,是全隊的榮耀。只要所有人都低下頭親吻隊徽,就不會有衰敗泛黃的一天。所以說,解決克羅斯的前腰作用,而不是像德國隊那樣把他放在後腰、提高中場進攻的主動性,才是目前適合皇馬、讓皇馬在「後C羅時代」能夠迅速恢復元氣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