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發布了2019年1-7月中國摩託車產銷前十排名表,有很多看官表示不懂,因為在產銷量前十裡面,有些品牌似乎都沒怎麼聽過,更別說在市面上看過,怎麼也能擠進前十?還有部分網友非常想知道內銷量前十的品牌究竟是哪些?因為內銷數據可能涉及到一些企業的內部機密,所以,這個數據似乎從來就沒有發布過,但不要緊,小編根據市場情況,可以給大家分析出排名表,雖然缺乏數據支持,但小編儘量保持客觀公正。
我們先從2018年的數據拿來分析,2018年,全行業產銷摩託車1557.75萬輛和1557.05萬輛,其中:二輪摩託車產銷1396.67萬輛和1395.54萬輛,三輪摩託車產銷161.08萬輛和161.51萬輛,2018出口摩託車730.9萬輛,其中二輪車出口695.9萬輛,三輪車出口35.1萬輛。
2018年銷售量排名前十家企業為大長江、隆鑫、力帆、銀翔、五羊-本田、宗申、北方企業、新大洲本田、廣州大運和錢江股份,分別銷售220.56萬輛、109.67萬輛、99.81萬輛、97.41萬輛、83.45萬輛、80.61萬輛、74.56萬輛、73.88萬輛、65.77萬輛和43.92萬輛。
2018年,摩託車出口量排名前十家的企業依次為:隆鑫、大長江、銀翔、力帆、宗申、廣州大運、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廣州豪進和航天巴山,分別出口88.15萬輛、54.54萬輛、47.79萬輛、41.38萬輛、39.25萬輛、38.85萬輛、34.55萬輛、29.68萬輛、28.07萬輛和26.41萬輛。
有了以上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算出部分企業的內銷數據了:
大長江:
220.56-54.54=166.02萬輛。
隆鑫:
109.67-88.15=21.52萬輛。
力帆:
99.81-41.38=58.43萬輛。
銀翔:
97.41-47.79=49.62萬輛。
五羊本田:
83.45-29.68=53.77萬輛。
宗申:
80.61-39.25=41.36萬輛。
新大洲本田:
73.88-34.55=39.33萬輛。
廣州大運:
65.77-38.85=26.92萬輛。
其中北方企業產銷量排進前十,但出口量沒進前十,我們暫且推斷它們的出口量肯定低於出口量最後一名26.41萬輛,所以,就暫定為26萬輛吧,那麼就可以得出一個不算精確,但也不離譜的內銷數字,如下:
北方企業:74.56-26=48.56萬輛
錢江摩託:43.92-26=17.92萬輛。
在以上這些數據裡面,宗申、力帆、隆鑫、銀翔、廣州大運、北方企業、錢江都涉足三輪摩託車製造,而且如重慶三大家還是三輪摩託車製造骨幹企業。那麼根據2018年三輪車產銷數據160萬輛來計算,這幾家企業平均減去8萬輛三輪摩託車的銷量來算。其中銀翔是在緬甸附近設廠,很多車都是採用CKD出口到緬甸,所以,銀翔的內銷量還要減去20萬輛左右來計算內銷量,這也就是銀翔每次在產銷量排名都很靠前,但是很多網友都說看不到銀翔摩託車的原因。
另外還有兩家不可忽視的力量:山葉和鈴木,雖然這兩家產銷量沒有排進前十,但離第十名的43.92萬輛一定相差不遠,而這兩家的出口也沒排進前十,那麼就權且算他們的出口低於26萬輛,這兩家企業的內銷量也一定在15萬輛左右。
好了,2018年二輪摩託車內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基本就出來了。
第一名:大長江,
第二名:五羊本田;
第三名:新大洲本田;
第四名、第五名由山葉、濟南鈴木分別佔據,具體誰是第四誰是第五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第六名、第七名、第八名應該在重慶三大家裡排名了,這裡面必須說明一點,在隆鑫內銷數據可能不是很高,那是因為隆鑫在向中大排提升所致。可以看出隆鑫的營業額可能並不會低。
其餘的排名並不重要了,重要的要說一下浙江的兩大家:錢江和春風,這兩家可能在銷量上與其他企業並不佔優勢,但在營業額上是絕對佔優勢的,所以,第九、第十名應該讓這兩家來排。這樣排出的兩輪摩託車內銷量與網友平時在自己的城市看到的佔有量應該是差不多的,也就不會有很大的詫異了。
犀牛評:
樟樹金陽的這篇文章對於國內摩託車品牌銷量的分析是比較客觀和真實的(錢江和春風的實際銷量會有偏差),從排名能看出,前五名的大長江、五本、新本、山葉、鈴木幾乎佔據了國內通路車市場的大半,從目前的市場來看,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其它品牌在通路車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弱。
為什麼這麼多年,本田、山葉、鈴木都不投放更大排量的車型到中國市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路車市場還有足夠的空間和利潤,個性化的大排量車進入成本高、銷量少,並不能帶來多少利益。
錢江之所以大力發展個性化車型,打造貝納利品牌,主要就是因為通路車幹不過豪爵、本田、鈴木、山葉,另闢蹊徑,做大排量,畢竟相對於大貿有足夠的價格優勢。而春風更早就放棄了通路車市場。
現在的市場格局,基本呈現出下面三個競爭局面:
1、通路車市場。大長江一家單挑本田、鈴木、山葉。
2、國產大排。貝納利、春風正面剛,隆鑫躍躍欲試,其它品牌見縫插針。大長江不慌不忙。
3、大貿車型。主要大貿品牌幾乎都進入國內,競爭已經相當激烈,而這個戰火有可能燒到國產大排的區間,比如川崎和K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