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以色列,也不是伊朗,沙特在中東最大的敵人竟然是這個國家!

2020-12-07 千佛山車神

在今天中東的格局中,沙特一直自詡為是阿拉伯世界的新盟主以及遜尼派國家的領頭羊,目前沙特在本地區主要的敵人是伊朗和以色列。

不過在美國的撮合下,目前沙特和以色列關係已經較為平和,雖然兩國明面上不打交道,但私下了卻合作頗多,甚至在敘利亞和葉門等軍事行動中兩國還相互配合。

沙特之所以願意暫時放下與以色列的矛盾,主要是因為沙特和以色列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並且在許多事務上沙特還是需要以色列的幫助,所以沙特便放下了所謂的宗教情節,與以色列「和平相處」。

但是相比於以色列,跟沙特一海之隔的伊朗就沒那麼省心了!伊朗自從伊斯蘭革命之後就一直謀求擴大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而作為一個什葉派國家,伊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扶植什葉派代理人的行為更是大大觸及了沙特的底線,這讓沙特與伊朗的關係非常不合,伊朗也成為沙特當前最大的敵人。

然而其實除了伊朗以外,沙特在中東地區還有另一個死對頭,就是地處西亞北部的土耳其。今天沙特與土耳其的關係可謂是面和心不和,兩國不管是歷史上還是地緣上都是矛盾重重,兩國可謂是世仇。

沙烏地阿拉伯大約創建於1750年,當時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一個名為穆罕默德·本·沙特酋長將一名伊斯蘭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拉入自己的統治階層。

本·沙特答應幫助瓦哈卜拉宣傳他的主張,而瓦哈卜拉則需要為本·沙特歌功頌德,這二人一拍即合,帶有政教合一性質的沙特第一王國就此誕生。

沙特崛起之時,阿拉伯半島的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沿海地區都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雖然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走下坡路,但對付本·沙特這樣的部落酋長還是綽綽有餘的。不過在遇到瓦哈卜拉後,沙特王國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瓦哈卜拉是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的創始人,瓦哈比教派算是遜尼派的分支,但要比遜尼派更加極端。瓦哈比教派的戒律極為森嚴,並極度反對偶像崇拜,甚至朝拜伊斯蘭教自己的英雄都不行。

當然瓦哈比教派的誕生也是跟環境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由於其創始瓦哈卜拉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一片大沙漠,因此也更加強調內心的修行,而瓦哈比教派誕生後也迅速影響了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的大量部落。

在得到瓦哈比教派的支持後,本·沙特開始在阿拉伯半島上攻城掠地,1786年內志地區(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被本·沙特徵服,隨後本·沙特又繼續向西進攻漢志地區(阿拉伯半島西部沿岸),這裡也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1811年,本·沙特基本佔領了漢志地區,麥加與麥地那這兩座聖城也被沙特王國佔領,其疆域與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已經基本相當了。

聖城的丟失震動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今天土耳其共和國的前身),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下令由埃及省總督穆罕默德·阿里進攻漢志地區,而中央軍則有易卜拉欣帕夏統治攻打內志地區。

面對來勢洶洶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本·沙特迅速被擊敗,他本人被奧斯曼軍隊擒獲後押送伊斯坦堡,最後被處死。但好在還是有許多沙特王室逃進了沙漠,為日後復國保留了希望。

到1824年,本·沙特的孫子圖爾基奪取了利雅得,建立起沙特第二王國。

1834年圖爾基去世,其長子費薩爾繼位,而奧斯曼帝國則加緊了對沙特第二王國的圍剿,費薩爾也在一次與土耳其人的戰爭中被俘,並被流放到埃及。但是在十年後費薩爾逃回了國內,重新控制了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

不過在費薩爾去世後,沙特王室內部爆發內亂,位於阿拉伯半島北部的夏馬爾部落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趁機攻打沙特,並於1891年滅亡了沙特第二王國,沙特部分王室成員逃往科威特。

到1902年,在科威特的支持下,費薩爾的孫子伊本·沙特再度奪回利雅得,建立沙特第三王國,這就是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兩年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迫承認了沙特王國合法性,在隨後的十幾年時間裡伊本·沙特重新控制了內志地區。

一戰後漢志地區從奧斯曼帝國獨立,由於聖裔哈希姆家族統治。但是到1925年,伊本·沙特擊敗哈希姆家族奪取漢志地區,到1926年伊本·沙特又佔領了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的阿西爾地區,沙特王國的版圖就此奠定。

縱觀沙特的建國史,沙特和土耳其可以說是世仇,沙特王室的祖先本·沙特就是被土耳其人給殺害的,頭顱都被扔進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沙特王室必然是仇恨土耳其。

並且如今的土耳其也是在謀求恢復當年奧斯曼帝國的榮光,不斷地試圖擴大自己在阿拉伯國家中的影響,這又與沙特產生了極大的矛盾。

總的來說,沙特和土耳其既有歷史仇恨,又有地緣衝突,雙方雖然表面上沒有撕破臉,但私底下都視對方為潛在敵人。

相關焦點

  • 中東變局前夜,內塔尼亞胡訪問沙特,以色列阿拉伯聯盟呼之欲出
    現在大概處於中東大變局的前夜,對於以色列而言,最大的對手就是伊朗。通過敘利亞戰爭,伊朗在以色列周邊部署了10萬大軍,伊朗正在抓緊研製核武器。以色列的期望是,在美國帶領之下,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伊朗內部出現重大民變事件,然後坐享其成,顛覆哈梅內伊政權。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投桃報李,作為中東產油大戶,沙特和伊朗也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穩定可靠的石油。2.美國與沙特:盟友間的決裂與妥協在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是二戰結束後最讓人頭痛的難題之一。而美國與沙特等中東國家的關係也因阿以問題而一度決裂。
  • 以色列與沙特接近,一場中東地緣革命?
    雖然沙特官方並沒有作出回應,但是以色列高級官員基本確認了這場以沙秘密會晤。沙特是阿拉伯國家中的重要領導國家,這樣的國家與以色列領導人舉行面對面會晤的確是吸引眼球,甚至在此之前是難以想像的。在蓬佩奧撮合之下,這一歷史性會晤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革命。
  • 原創丨贏了5次中東戰爭的以色列,為何最怕這個國家?
    正是基於這樣的因素,中東才打了5場戰爭。5次中東戰爭,都是伴隨著以色列的勝利和擴張。不斷取得勝利、不斷進行擴張的以色列,在中東猶如一個小霸王,幾乎誰都不怕,特別不怕主要由阿拉伯人組成、由沙特主導的海灣國家。但是,近些年,以色列卻越來越懼怕一個國家,那就是伊朗!以色列為何懼怕伊朗呢?
  • 敘利亞屬於中東,為何中東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都跟它過不去
    提起中東國家,那可是非常華麗的一系列國家,什麼沙特、伊朗、土耳其,包括約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葉門、阿曼……總之,細數數不到二十個國家也差不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中東國家,似乎有些散,他們之間的和睦程度不夠,比如說敘利亞,就一直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 這位大使真敢說:以色列-阿拉伯事務是中東的主要問題,不是伊朗
    據耶路撒冷郵報的消息稱,12月9日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維克特洛夫接受了耶路撒冷郵報採訪。針對近期中東地區發生的熱點新聞,發表了看法。維克特洛夫表示:以色列-阿拉伯事務是中東的主要問題,不是伊朗。維克特洛夫認為是以色列的擾亂中東,不是伊朗。
  • 以色列在中東一枝獨秀,美國只能是合作者,不是宗主國
    以色列這個國家在中東是一個另類,二戰結束之後,猶太人復國成功,猶太人重新在中東紮根,被伊斯蘭和阿拉伯國家視為仇敵,歷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創造了奇蹟,以色列之所以「大難不死」,被人視為是美國的僕從國,是美國人的大力支持,讓以色列度過了危機,可是時過境遷,阿拉伯國家大部分都成為了美國的僕從國
  • 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的GDP對比
    該地區,主要有五大強國,分別是: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伊朗,那這五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如何呢?接下來,南生為大家一一介紹。但以色列人口只是剛剛超過900萬,而土耳其人口卻超過了8200萬,沙特人口也超過了3400萬。因此,以色列的人均GDP更高,在2019年約為4.36萬美元,在中東北非地區五大強國中排名第一。
  • 伊朗復仇行動開始了?彈道飛彈炸死多名軍官,目標並不是以色列
    雖然目前還沒有任何組織宣布為這些伊朗重要人士遭遇刺殺事件負責,但是伊朗民眾已經將這個鍋扣到了以色列和美國的頭上,甚至有不少激進派要求伊朗順勢向美國和以色列宣戰,但是這只會導致中東地區的局勢更加危險和複雜。當前的國際形勢並不樂觀今年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轉折一年。
  • 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化腐朽為神奇,另一個卻成中東公敵
    在中東這片領土上,以色列很是另類,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可,歷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禁讓人懷疑,以色列在中東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再一次遭遇滅國? 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送上大禮,在美國主導之下,北非國家摩洛哥已經確認,摩洛哥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這標誌著又一個阿拉伯國家放下成見,和以色列建交。
  • 中東大變局前夜:以色列VS伊朗,美國手握哪兩張王牌?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谷霓裳 編輯:周明中東,作為「世界地理十字路口」、大國博弈的中心舞臺,一舉一動都牽扯著世界的神經。美國的一邊倒的「中東和平新計劃」能否給巴以問題帶來新契機?拜登上臺後,美伊能否重回伊核協議?2020年的疫情,竟然是中東停火的最好良藥?宗教矛盾、民族衝突、地緣碰撞,中東已來到大變局前夜。
  • 中東國家有多少有多大?排名給你看沙特最大巴林最小
    不聽話就挨打中東國家知多少中東核心區域國家主要包括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聯、阿曼、卡達、巴林、土耳其、也包括北非部分國家:蘇丹、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在我們印象中所謂的帝國墳墓阿富汗那是鐵打的中東國家,但事實上阿富汗不是中東國家,而是中亞國家,意不意外!中東國家大約有這24個,主要排序核心國家和兩個北非中東國家,其他忽略不計,如有遺漏不要見怪是實屬正常。按照面積塊頭大小排排序看看誰是老大誰是老小。
  • 伊朗警告沙特:敢和以色列建交你試試,必須放棄支持中東武裝分子
    來自伊朗方面稱,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說,沙烏地阿拉伯必須重新考慮其數十年來助長整個地區緊張局勢的政策。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提醒說:「幾十年來,沙特在殖民主義國家的薰陶下,一直是我們地區及其他地區偏執,仇恨和武裝組織的根源。」
  • 伊朗矛頭直指以色列,德黑蘭爆發抗議活動!中東將發生什麼?
    在2017年沙特等國突然同卡達斷交後,伊朗和土耳其在第一時間力挺卡達,因此一方面,卡達是美國在中東的堅定盟友;另一方面,卡達又同伊朗結成共同對抗沙特的盟友。此次伊朗核專家遇襲後,與伊朗一水之隔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境內的美軍基地不免被伊朗列入報複目標之內,其中就包括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的巴林和美軍今年4月剛剛進駐的沙特蘇爾坦親王軍事基地,在這樣的形勢下沙特自然不想進一步激怒伊朗。
  • 未來中東格局:三大集團對抗,沙特以色列聯手,俄羅斯不在其中
    未來的中東格局是什麼?近段時間,在美國捏合之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開始放下仇恨,建立外交關係,阿聯和沙特關係緊密,是阿拉伯核心國家。美國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中東地區會出現三大集團,以色列帶領阿拉伯國家和庫德武裝形成一個新的集團,土耳其聯合亞塞拜然以及中亞五國,會形成一個新的集團,而伊朗帶領伊拉克和敘利亞以及什葉派武裝會形成一個新的集團。
  •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爭
    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之後,這個國家打出了強烈的反美口號,而且不僅是要把美國的勢力趕出中東,還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除此之外,伊朗從1979年開始就宣稱要輸出革命,要把伊朗革命的模式輸出到鄰國裡去。
  • 伊朗開始反擊,第一個目標不是以色列,而是選擇在美國另一盟友
    敘利亞戰爭爆發之後,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成為了以色列打擊的重要對象。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初到目前為止,以色列已經發起過35次空中襲擊,而多數都是針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目標展開。由於以色列背後有美國撐腰,所以伊朗在反抗過程當中也比較艱難,再加上伊朗和美國的關係本身就處於白熱化階段。
  • 中東戰亂或再次擴大,傳言內塔尼亞胡秘訪沙特,消息絕非空穴來風
    目前的以色列在反伊朗問題上非常的堅決,可以說只要能夠反對伊朗,那麼以色列絕對願意幹,在2020年11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傳說內塔尼亞胡隨蓬佩奧秘訪沙特,這事有什麼不可告人嗎?擴建定居點這次會談內容涉及以色列與沙特關係正常化、如何遏制伊朗的威脅、如何提升以色列的地區地位以及如何維護中東地區安全等敏感問題。以色列媒體評論稱,這次訪問顯示「以色列與沙特關係正常化非常重要」。
  • 美國為什麼要在中東制裁伊朗,誰最後是最大的贏家?
    美國在中東制裁伊朗,誰會是最大的贏家?伊朗在伊核協議框架內得到了快速發展,包括經濟,軍事,地區影響力等方面,已經開始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這是美國制裁打壓伊朗的根本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大國博弈背景下對石油控制權的爭奪。
  • 地圖看世界;中東、以色列及伊朗
    三,中東缺水而多油(上帝有時候真的很公平),依靠巨量的石油財富,中東出現了許多依靠石油而富足的土豪之國(比如卡達、科威特及沙特等),但中東唯一一個發達國家「以色列」卻並不盛產石油。a,以色列實際控制面積僅25740平方千米,2018年以色列總人口884.2萬人;但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為強大、現代化、經濟發展最高的國家,屬於發達國家,競爭力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