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日本部落兼併統一:古墳時代,大和民族的產生
邪馬臺國女王倒臺,將歷史交棒到另外一個民族的手中——大和民族,日本就此進入了「大和國時代」。既然這個時代以古墳命名,那就不得不提及這個時代的標誌。在日本有很多的古墳,其樣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圓墳、方墳、前方後圓墳、八角墳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方後圓墳,形狀像一面盾牌,又像個鑰匙孔,這是日本所特有的墓葬形式。有人認為圓形和方形分別代表著天和地,應該是受到中國陵寢制度的影響。
-
臺灣統一超商取得日本大和控股宅急便永久授權
網易財經1月26日訊 臺灣統一超商旗下統一速達周二宣布,取得日本大和控股旗下大和運輸黑貓宅急便品牌的永久授權。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經過了這一時代,海戰的主要戰場已經拓展到空中,航空母艦成為了決定勝負的主要武器。這對工業基礎一般、自然資源匱乏、以戰爭掠奪為主要生存手段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這其中,尤以英國和日本為最。英國人二戰之後,曾經輝煌的皇家海軍直接淪為了二流。而日本,仍然抱著自己的海戰思想死不撒手,並且為了證明自己海戰思想的正確性,造出了一級站立在戰列艦頂端的巨艦:大和級戰列艦。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列艦的時代,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航空母艦的天下。在間戰時期,航空母艦的作用已經初見端詳,但是相比於戰列艦,仍舊不為人所重視,因此在間戰時期,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相比,仍舊不是最受重視的存在。而在崇尚艦隊決戰的日本,這就更成為了一種傳統與信仰,而大和級戰列艦正是在這種傳統指導下,而建造出來的。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戰已經告別了大艦巨炮時代,轉而進入了航空為王的時代。海戰的勝負不再拘泥於海面,天空成為了主戰場,真正意義上的死從天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國還是投資興建了戰列艦,畢竟當時航空母艦還沒有實際的海戰戰果,所以戰列艦還是得接著造。
-
日本戰國時代,大和撫子們如何面對戰爭?堅強的讓人驚嘆!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和撫子們如何面對戰爭?堅強的讓人驚嘆!日本戰國時代,一旦國家遭到侵略,女性勢必會被捲入戰火。只不過,這些大和撫子們並非是躲在城裡瑟瑟發抖的人物。雖然被捲入戰爭,但她們堅強的讓現代人感到驚嘆。
-
日本為什麼叫做日本?原來有這樣的故事,和漢字有聯繫
又因為離中國比較近,所以在很多中國處於戰爭年代的時期,不少中國人就航行到日本島上躲避戰亂,這些中國人為日本帶去了最早的農耕文明,海洋文明以及各種農具鐵器加工技術,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歷史。
-
「治癒系」和「大和撫子」 日本女性「神秘力量」的現代化體現
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武士開始決定日本的命運,雖然武士道精神的內核是來自於巫女傳統的「物哀」,但武士是男性身份,武士道所強調的禪宗悟性衍生出了新的「物哀」理念,永恆不在於延續,而在於把握瞬間,這種精神極具個人主義色彩,不過當時武士權利還是不夠鞏固。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古墳時代
自秦皇時期,中國文化就對日本有根本性影響,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日本的邪馬臺國就和北魏建立了外交,當時日本女王是卑彌呼,相信很多朋友對此人並不陌生。邪馬臺國滅亡後,此時的日本主宰國就是大和國,大和國奠定了日本的國學基礎,統一了之後的日本古墳,對應著中國的三國兩晉南北朝,很多中國文化,從此時開始大幅度的被日本學習和「引渡」。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二戰被擊沉,一個時代的覆滅!
事實上大和號的造價十分難以考證出一個準確的答案,這裡我們首先參考當初日本海軍上報國會的預算,就是一艘3.5萬噸級戰略艦(1億1759萬日元)、3艘驅逐艦(2700萬)、1艘潛艇(1218萬),大約是2.1億日元。
-
了解日本,需要了解日本的繩文時代和彌生時代
在我高中時期,沒有讀日本歷史之前。很多日本名詞我都聽不懂,不了解,所以覺得很神秘。例如:繩文文化、彌生文化、葛生人、牛川人、大和人、阿伊努人等等,看名字都暈了。這篇文章,我們就從日本的形成開始講起,順便對接對應的中國時期。
-
大和:寶尊電商重申買入評級 目標價130港元
來源:新浪港股大和發研報指,寶尊電商(9991.HK)將是內地消費升級發展的主要受惠者。該行維持寶尊電商目標價130港元,並重申「買入」評級。大和表示,阿里巴巴(9988.HK)對寶尊的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的投資,對寶尊有利,相信今次的合作或會鼓勵更多中型品牌在天貓開設旗艦店。天貓店的交易總額(GMV)通常較官方的高出4至5倍,這對寶尊的GMV增長有利。該股現報98.6港元,最新總市值242億港元。
-
二戰時日本的大和號列艦,竟被稱為「大和飯店」?難道和吃的有關
1940年8月8日,被後世稱為「昭和三大馬鹿」之一的「大和」號戰列艦在日本吳海軍工廠的一片讚嘆聲中下水。這艘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成為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新旗艦,帶著無限的寄託,更是精神圖騰。
-
日本的「大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有啥區別?
日本戰國時代(公元1467—公元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大概140餘年的斷代史。在這段時間裡日本被全國的大小軍閥割據,戰爭不斷,直到德川幕府建立。中國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此期間,東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諸侯國戰爭兼併不斷,最後發展到戰國七雄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
-
倭人社會:《三國志》中記載的日本早期國家靠譜嗎
彌生時代之前,統治日本列島的是處於新石器時代的繩文文化(約公元前12世紀—前3世紀)。這一時期金屬製造技術尚未出現,生產工具多為磨製石器,並且當時的農業仍以採集型農業、旱地雜谷農業為主。至繩文末期,一種以水田稻作農業、環壕聚落、支石墓、以及青銅器為特徵的新型考古學文化在日本九州北部地區出現,這就是最終發展為倭人這一族群的彌生文化。
-
日本國號來源之謎,倭、大和、日本,這些都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嗎?
當時日本並沒有統一的國家,而是很多個部落唐朝之前,「倭」是中國古代諸王朝對於當時日本列島上的政治勢力(主要分布在九州和本州西部)的稱呼,此詞來源無通說,最可能的來歷是上古日本人的語言,倭奴的漢語古音為「wana」,有說法認為倭是源自日語中,第一人稱「われ」(Ware),但也有些人認為這種說法過於牽強,總之這個詞最初到底是何意並不知道
-
日本人的祖先起源不同,血統不同,為何都稱為「大和民族」?
前言:現在很多人都想了解清楚日本人起源到底在哪裡,真的是秦朝徐福帶去的遺民嗎?從現代的日本的基因圖譜留下的證據來看,日本人的血統很複雜,可以看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那麼為什麼現代日本人都是大和民族呢?
-
日本從「倭國—扶桑—大和—日本」的由來,日本不願意聽的國號!
日本,這個國家總面積37.8平方公裡,他們自己稱自己為大和民族,總人口約為1億人口。其實日本在中國古代時期被稱之為「倭國」,以及「扶桑、邪馬臺、大和」也是日本的稱呼。那麼今天小編就好好和大家來聊聊古代日本為何要從「倭國」改名為「日本」呢?
-
話題:大和:預計寶尊電商-SW將是內地消費升級受惠者 目標價130港元
話題:大和:預計寶尊電商-SW將是內地消費升級受惠者 目標價130港元 獲悉,大和發布研究報告稱,寶尊電商-SW(09991)將是內地消費升級發展的主要受惠者。
-
日本史:倭國的大和王朝開始渡海,向朝鮮半島南部伸展其勢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日本民族是何時產生的?是原生土著還是外來移民?日本文明是何時產生的?它最初的形態究竟是什麼樣的?日本國家又是何時產生的?天皇制度真的如同他們自己宣揚的那般是「萬世一系」嗎?根據神話傳說,景行天皇傳成務天皇,再傳仲哀天皇、應神天皇、仁德天皇,其後是履中、反正、允恭、安康、雄略諸天皇。